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淄博地区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植物化石经笔者鉴定,计有37属104种。本文对当前植物群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植物群显示的古气候条件。当前植物群可划分为三个植物组合,即晚石炭世斯氏鳞木—卵脉羊齿 Lepidodendron szeianum—Neuropteris ovata 组合、早二叠世早期中国瓣轮叶—尖头带羊齿 Lobatannularia sinensis—Taeniopteris mucronata 组合和早二叠世晚期三角织羊齿—椭圆斜羽叶 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Plagiozamites oblongifolius 组合。  相似文献   

2.
作者经对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环境及红树林泥炭沉积环境的考察,综合研究了前人已有植物化石的解剖特征和红树林植物解剖特征后,认为龙潭植物群是以真政和种子蕨、楔叶纲、科达纲为主,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上带,具有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特征的一类特殊的类红树林植物群。指出二叠纪龙潭植物群中含有多种与现代红树林植物解剖特征类似的植物化石,其古生态环境应类似于海南岛现代红树林植物群的生态环境。依据二叠纪龙潭煤系中乐平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煤层中所含的海相动物化石,佐证了乐平煤为泥炭坪红树林沼泽沉积环境,其煤层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3.
重新厘定的山东省石炭-二叠-三叠纪岩石地层分为二个群、七个组、五个正式段。下部的含煤岩系为月门沟群,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本溪组底部的铁铝岩系为湖田段;中部一套杂色地层,以黄绿、灰绿、紫色砂、页岩为主,基本不含煤层,为石盒子组,时代为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分为黑山段、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上部一套基本不含植物化石的红色地层,主要以砂岩为主,夹泥岩,为石千峰群,分为孙家沟组和刘家沟组,时代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4.
重新厘定的山东省石炭-二叠-三叠纪岩石地层分为二个群、七个组、五个正式段。下部的含煤岩系为月门沟群,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本溪组底部的铁铝岩系为湖田段;中部一套杂色地层,以黄绿、灰绿、紫色砂、页岩为主,基本不含煤层,为石盒子组,时代为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分为黑山段、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上部一套基本不含植物化石的红色地层,主要以砂岩为主,夹泥岩,为石千峰群,分为孙家沟组和刘家沟组,时代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5.
依据化石的层位分布和组成内容,登封二叠纪煤系地层植物群由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植物化石组合带:1.早二叠世中期山西组Emplectopteristriangularis-Taeniopterismultinervisas-semblagezone;2.早二叠世晚期下石盒子组Gigantopterisnicotianaefolia-Chiropterisreniformisassemblagezone;3.晚二叠世早期上石盒子组Lobatannulariaheianensis-Pterophyllumeratumas-semblagezone。另外,文中还讨论了这些植物组合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作者把辽宁本溪田师傅盆地及凤城赛马—阳盆地的早中侏罗世植物群简称田师傅植物群。该植物群由34属77种植物组成。本文是在已确定的名单基础上,着重讨论植物群的性质.组合序列的划分,与同期植物群的比较及其所属地理区和气候带等。田师傅植物群属我国北方锥叶蕨—拟刺葵植物群范围,可划分出早、中、晚3期组合,它与北票、门头沟等植物群最为相似,同属西伯利亚区的中国北方省,反映出温热潮湿的温带或温带—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延长油矿延223井晚古生代孢粉组合研究以及古植被的恢复,探讨了该区晚古生代孢粉植物化石组合的地层学和古气候意义。根据孢粉化石主要属种的时代分布及其在各样品中百分含量的规律性变化,自下而上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Gulisporites cochlearius-Laevigatosporites minimus组合、Sinulatisporites-Florinites组合和Lueckeisporites permianus-Platysaccus radialis组合。根据对划分孢粉组合的特征分析,通过与邻区及华北地区晚古生代孢粉组合的对比,探讨了孢粉组合的时代意义。通过孢粉组合,推测了相应时期的古植被类型,并与前人在相同地质时期所建立的大植物化石带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地质时期植被的兴起、发展、繁盛以及衰退绝灭的历史过程,研究区二叠纪植物群属于典型的华夏植物群,反映了一种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二叠纪晚期随着松柏类植物所占比例的增加,气候有变干旱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东部密山基性、超基性岩类区域上呈NE向展布。岩石以透辉石岩、含橄榄透辉石岩、角闪透辉石岩等超基性岩类为主,也有辉长岩类等基性岩。整体上具有重力分离结晶之特征。依据岩体中透辉石岩侵入下二叠统洞子沟组,又为中晚二叠世花岗岩侵入,故将其时代置于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9.
生物混生现象是指不同生物古地理区系的生物出现于同一地区的同时代地层中,表明它们曾同时或略为先后地生活或埋藏在一起。中国东北地区早二叠世时期出现明显的北方冷水动物群(归属北方大区准噶尔-兴安生物省)与特提斯暖水动物群(归属特提斯大区内蒙-吉林生物省)的混生现象;晚二叠世出现安加拉植物群(An-garaflora)与华夏植物群(Cathaysianflora)的混生。对于这些生物混生的机制及阻隔生物迁移扩散的障岩的详细研究,对于解决中国北方二叠纪古海盆性状和南北板块最终缝合带的位置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沁水盆地东南缘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地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层分区上来看,沁水盆地隶属于山西地层分区,沁水盆地北部属太行山中段地层小区,沁水盆地南部属太行山南段地层小区。两个小区在划分下石盒子和上石盒子组地层时采用的方案一样,以岩石地层划分标准为依据,以下石盒子组顶部出现"桃花泥岩"为特征来划分上下石盒子组。左权和和顺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上石盒子组总体以紫色为主,其次为黄绿色。其中,阳泉、盂县一带含有一定数量的杏黄色岩层。从颜色反映出,左权和和顺一线以北地区在晚二叠世气候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并且潮湿气候居多。和顺—左权—襄垣往南至长治—晋城—阳城—沁水,这一带岩层以醒目的杏黄色为主,黄绿色次之,紫色较少。说明晚二叠世这一带气候环境多变,主要介于弱氧化—弱还原过渡环境,气候相对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