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分析研究区玄武岩潜水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稳定流和非稳定理论确定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认为非稳定井流公式确定玄武岩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是合理的。Aquifer Test软件基于Neuman井流理论配线法求参原理,运用计算机完成了自动求参,避免了人工配线的不足。该文根据吉林靖宇煤矿研究区玄武岩潜水含水层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分别用Aquifer Test软件和稳定井流公式进行了求参,并对比分析得出:玄武岩含水层弹性释水作用影响时间较长,利用Neuman潜水井流公式求参可靠,且更逼近现实;用Aquifer Test软件实现了自动求参,具有操作简单规范、可比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在松散沉积物孔隙越流含水系统中,对承压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时,相邻含水层和弱含水层首先发生水位上升,然后才下降,我们称之为压力效应。其上升值可达总下降值的10~30%。承压水抽降后,由于压力降低引起邻层的应力调整,在邻层尚未释水及越流之前,形成超孔隙水压力,从而使水位上升。当弱透水层开始释水,上层水进入越流层,水位才由上升转为下降。随弱透水层释水,土层开始压缩,同时产生越流。因此,研究弱透水层的性质、土层压密机制和越流作用等都应考虑压力效应。  相似文献   

3.
某火山岩矿区由于受后期构造影响,含水介质除了发育成岩裂隙-孔洞外,还发育有多组构造裂隙和剪切破碎带。抽水试验显示:抽水早期(≤6 min)各观测孔的降深明显大于泰斯理论降深(单重均质),中后期(>6 min)趋于一致,呈现出双重含水介质的释水特征。本次研究在充分分析双重介质释水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时间步长为20 s的高分辨率降深资料,采用分段泰斯模型进行了水文地质参数的识别。结果表明:剪切破碎带等强导水介质的弹性给水度略小于成岩裂隙-孔洞弱导水介质的弹性给水度;但导水系数相差很大,强导水介质一般为5 590~6 130 m2/d,而弱导水介质仅715~743 m2/d,这必然会导致未来矿山开拓过程中初见涌水量和稳定涌水量的显著差异,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单孔稳定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过程看成是抽水和等量注水两个相反过程的叠加 ,并根据势函数叠加原理 ,从理论上导出了利用单孔稳定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求解含水层参数的新公式 ,包括导水系数(T)、渗透系数 (K )、贮水系数 (S)及重力给水系数 ( μ)等。同时还导出了相对于某一稳定降深下影响半径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单孔抽水试验的水位恢复资料。通过对几个实例进行验算 ,并与经验法计算结果作了比较 ,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作为圆岛状均质含水层稳定井流模型,经典的Dupuit井流模型既没有考虑普遍存在的降水入渗补给,也不适用于层状非均质含水层系统,有必要加以完善。在考虑降水入渗补给改进Dupuit井流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拓展到层状非均质潜水含水层。引入Гиринский(吉林斯基)势函数,根据水均衡原理建立极坐标下的地下水流微分方程,再依边界条件解析得到了相应的流量方程、水位方程和分水岭公式。以双层结构为例,观察30组不同参数条件的典型水位曲线组,发现不同渗透系数的水位曲线交于一点的特殊现象并从理论上给出了证明。解析模型仍引入Dupuit假定,且没有考虑抽水井的井壁“水跃”现象,为判断这些条件对解析公式适用能力的影响,建立轴对称剖面二维流数值模型并做了对比研究。除抽水井附近外,水位解析方程产生的相对误差一般低于4%,在最偏离Dupuit假定的分水岭处,距离和水位的解析误差均小于0.1%。Dupuit假定并没有严重影响解析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渗流模型研究中,忽略了渗流场中水压力传递的时效性。本文针对潜水含水层井流问题,分析了井流场的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详尽地推导了上部入渗补给为常量情况下的降落漏斗半径和水压力传递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对某电厂水源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7.
合理布局抽水井和回灌井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为例,利用HST3D软件
建立水热运移数值模型,优化设计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水井布局,预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后对含水层的水热影响。结
果表明:介质比热容及渗透率分别对含水层温度及水位影响显著,是较敏感的参数。方案3(3个回灌井垂直天然流向分布且位于
抽水井下游)为最佳布井方式。抽灌量900,1200,1500及2000m3/d所对应的合理布井间距分别为50,65,70及75 m。相应布
井方案的水源热泵系统运行20 a,对含水层温度场的影响仅限于200 m×200 m的范围,抽水井温度变化小于1℃。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连续介质水电比拟法,对不完整河旁三维井流与完整河旁二维井流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水井出水量只能达到后者出水量的80%左右;实测的两类流场图,显示出三维井流与二维井流的许多重要特征和区别,对此作了详细对比分析,阐明了流量显著变小的机理;指出不完整河旁井流问题按三维流计算的必要性;对当前工作提出了重要且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第 1期院士论坛多源、多类、多时态非线性数据处理的整体降维解算陶华学 郭金运 (1)………………………………………学术论文地震层析成像之密度异常驱动地幔对流模型傅容珊 董树谦 黄建华 常筱华 (5 )……………………………定降深抽水引起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王庆良 冉兴龙 郭建忠 (12 )……………………………………伽师地震与区域断层活动研究牛安福 王 琪 江在森 张 晶 延旭东 (17)………………………………昆仑山口大地震与地形变异常的讨论薄万举 张祖胜 郭良迁 (2 2 )……………………………………………华北地…  相似文献   

10.
武汉地区广泛分布二元结构地层,其渗透系数对于该地区基坑降水工程而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依托该地区某基坑勘察期静力触探试验和抽水试验,采用最优分割法对二元结构地层进行了定量划分。基于此,建立了抽水试验的三维数值模型,结合该地区经验数据设计了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模型反演得出其中的含水层渗透系数,并对反演值正确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静力触探范围内可划分为5层,地下水位以下各层渗透系数反演值分别为:0.46,1.19,5.45,10.73,21.82 m/d,且反演值可信度较高,与实际抽水试验计算值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