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右江盆地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海绵礁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古地理位置,因而具有两种类型的海绵礁特征;成礁期可确定在中二叠统祥播阶晚期→晚二叠统;海绵礁造礁旋回由礁基→礁核→礁坪→礁滩→礁顶组成。对Ⅰ类海绵礁底部所产生的不整合面,文章首次提出属事件沉积不整合面,并对其成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西右江盆地南部出露大量基性岩、超基性岩。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晚古生代右江盆地的内部(田林、西林、百色一带)可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洋壳,三叠纪仍然具大陆地壳性质;而盆地南缘在三叠纪则已演化到大洋环境了。文章认为,中生代右江盆地可能是一个拗拉槽,不仅仅是裂谷。  相似文献   

3.
右江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右江盆地的火山活动比较频繁,从泥盆纪到中三叠世,除中、晚石炭世外,都有发育。按其活动特点可以东吴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D_1—P_1)以基性岩为主,强度低,范围小,主要分布于盆地南缘,受NW向构造控制:晚阶段(P_2—T_2)包括基性岩与中、酸性岩,强度大,分布广,主要分布于盆地南、北缘,受NE向及NW向构造控制。不同时代的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均有明显差异,与多种参数的构造环境判别结果基本一致。即三叠纪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具岛弧特点:石炭纪、二叠纪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盆地北缘的二叠纪玄武岩属碱性系列,虽然仍属大陆裂谷型,但它具有许多大洋玄武岩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位于华南褶皱带南缘的右江盆地,其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它的轮廓和结构,与NW向及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盆地内的沉积物,分别由特征不同的非补偿性和补偿性沉积相组成两个双层结构。盆地内火山活动发育,也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海西期,古特提斯洋的发展使哀牢山洋盆开裂,导致了右江地区在拉张应力条件下出现若干NW向裂陷带,这时的盆地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特点。东吴运动后开始的印支期,区域应力条件发生变化。滨大平洋构造的发生,使盆地轮廓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开始的哀牢山洋盆向NE方向的俯冲消减作用,使盆地在新的挤压条件下再次发生张裂和拗陷。进入了弧后盆地发展阶段。印支期末,盆地封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陆续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地质成果。大兴安岭塔河地区在地层分区中,归属于北疆一兴安地层大区额尔古纳地层小区。在该地层区内前古生代地层较为连续,而晚古生代地层明显缺失,有人提出:晚古生代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拼合完成以后,处于地壳抬升阶段,不接受沉积,从而不发育晚古生代地层。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佳木斯地块东部锦山花岗杂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确定了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同时也为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线索。花岗岩的锆石主要呈自形—半自形晶,发育显著的震荡生长环带,w(Th)/w(U)值在0.12~1.20之间,显示其典型的岩浆成因。测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质岩石形成于早—中二叠世(260~278 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质岩石w(SiO2)值为66.75%~70.10%,w(Na2O)值为4.40%~5.23%,w(K2O)值为0.77%~2.80%,w(K2O)/w(Na2O)值为0.18~0.61,A/CNK值为0.97~1.14;这些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Zr、Ti和Hf)。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花岗岩的εHf(t)值介于-0.8~7.7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介于953~1 578Ma之间。该区花岗质岩石属于偏铝质—弱过铝质的低钾—中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原始岩浆起源于中—新元古代增生的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研究资料,研究区内早—中二叠世花岗岩就位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其形成可能与佳木斯地块东侧古大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十万大山盆地北缘的中小型盆地红层中首次发现侏罗纪的轮藻类植物化石.共计2个属,7个种,2个未定种.文章根据轮藻组成特征,讨论了这些中小盆地的地质时代,认为属早中侏罗世,为十万大山盆地侏罗纪红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大杨树盆地是松辽盆地外围重要的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中生代盆地.研究大杨树盆地嫩江组露头样品孢粉化石,建立雪松粉Cedripites—罗汉松粉Podocarpidites—雏囊粉Parcisporites组合.结果表明:大杨树盆地嫩江组建立的孢粉化石组合以三缝类孢子和双气囊类花粉为主,Schizaeoisporites属、...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尔泰克兰盆地及外围广泛发育花岗质侵入岩。对分布于克兰盆地西南部和东北部的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及年代学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克兰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提供新的依据。研究的花岗岩类有中细粒含二云正长花岗岩、中粗粒二云二长花岗岩、白云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英云闪长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04.6±4.7)、(386.7±4.8)、(395.6±2.9)和(406.6±3.1)Ma,表明岩体侵位于早—中泥盆世。结合区域年代学和地质背景的研究成果认为,克兰盆地花岗岩形成时代有奥陶纪、泥盆纪和二叠纪,其中泥盆纪花岗岩的分布范围最大,泥盆纪特别是400Ma左右为克兰盆地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的高峰期,与区域上一致。克兰盆地泥盆纪花岗岩与康布铁堡组火山岩时代大体一致,花岗岩侵位略晚于火山岩,花岗岩与火山岩的时空关系表明两者为陆缘弧构造背景下同一岩浆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11月17~18日,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及摄影家、作家组成的工作组来到广西来宾蓬莱滩,追寻"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奥秘。蓬莱滩位于广西来宾市市区以东约20公里的红水河蓬莱滩南岸,为全球二叠系乐平统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和点位(GSSP)(俗称"金钉子")。该剖面是20世纪30  相似文献   

11.
北山地区碎石山剖面为一套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前人认为地质时代属于早石炭世杜内期,划归绿条山组,其主要分布于
中蒙边界,呈带状近东西向展布。在碎石山剖面采获了丰富的、保存完好的菊石化石,共鉴定出11属16种(含未定种)。菊石以
棱菊石目中的腹菊石科最为丰富,就属而言,以Gastrioceras、Branneroceras 和Reticuloceras 为主,该菊石动物群可以与华北、华
南、西亚、东欧、北非和北美等地区对比,属于Gastrioceras-Branneroceras 带,所以将碎石山剖面的地层时代重新厘定为晚石炭世
滑石板期,岩石地层划归石板山组。说明杜内期的地层在碎石山地区并不存在。古亚洲洋闭合以后,在额济纳旗—银根地区伸展
背景下形成的最早沉积物为白山组和石板山组。白山组主要分布于北山西部,岩性主要为火山岩夹灰岩组合,盆地性质为裂谷盆
地;到滑石板期,盆地向东迁移,沉积形成石板山组,岩性以碎屑岩为主,火山岩不发育,盆地性质以裂陷盆地为主。   相似文献   

12.
对鄂西白果园地区新发现的层状斜长角闪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洋中脊玄武岩,形成于超俯冲带环境,时代为中元古代晚期,可与庙湾岩组对比。该斜长角闪岩的发现证实扬子板块北缘在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中可能与澳大利亚比邻。   相似文献   

13.
四川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位于茅口组顶部王坡层黏土岩之上,其成因可能对认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活动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对朝天剖面吴家坪组2个凝灰岩样品进行全岩矿物含量、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探讨凝灰岩的成因,进而讨论其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活动时限的启示。结果表明: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锆石U-Pb年龄为(260.1±2.8)Ma,并具有较高的Al2O3/TiO2值(分别为37.90和31.49)、明显的Eu负异常(Eu/Eu*值分别为0.13和0.06)及缺失Nb、Ta负异常;凝灰岩样品中,锆石具有较高的εHf(t)值(7.8~11.4)和较低的Th/Nb值(5.4~14.9),与宾川剖面峨眉山火山序列酸性熔结凝灰岩及上寺剖面上二叠统下部凝灰岩基本一致,而明显不同于清音阁王坡层黏土岩锆石εHf(t)值和Th/Nb值。综上所述,四川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形成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酸性火山活动有关,且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火山活动时限可能一直持续到晚二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肃省文县关家沟组剖面的系统采样,获得大量微古植物化石,鉴定出16个属28个种。依据中国南方及其他地区南华系、震旦系资料,将本区关家沟组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特征与峡东、川西北等地区的晚南华世南沱期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进行对比,确认关家沟组地层时代为晚南华世南沱期。这一结果对研究关家沟组地层对比、时代划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恩格尔乌苏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结合部位,发育恩格尔乌苏断裂。恩格尔乌苏断裂的性质
和带内地层特征受到广大地质学家的关注。前人认为在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地层主要是上石炭统阿木山组,形成构造混杂带,发
育蛇绿混杂岩,是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分界。笔者在恩格尔乌苏北海尔汗剖面发现了腕足类动物群,该动物群属冷水和暖水
混生的“哲斯动物群”。据此,把前人认为是阿木山组中段的地层重新厘定为下-中二叠统双堡塘组。双堡塘组沉积环境为裂谷
环境下的三角洲-滨岸相,不是洋盆环境,暗示在早-中二叠世恩格尔乌苏断裂不是华北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缝合带。   相似文献   

16.
贵州安顺新民剖面大隆组海相地层产出一批丰富的植物化石,以裸子植物和带羊齿类为主要成分,另有石松纲、楔叶纲、真蕨纲和种子蕨纲,与国内外同期植物群对比发现,华南、华北和欧美地区植物群同反映出晚二叠世末松柏类进入繁盛期,属级成分的差异应为生态气候所致,新民植物群生活型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局部的高地生长着松柏类等旱生群落,湿水沼泽旁乔木、小乔木、树蕨和灌木植物发育,对其反映的气候信息分析表明,华南晚二叠世已不及之前的湿热,为早三叠世干旱的气候类型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7.
The pre-Eocene history of the region around the present South China Sea is not well known. New multi-channel seismic profile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probable Mesozoic history of this region. Detailed structural and 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s of the multi-channel seismic profiles, calibrated with relevant drilling and dredging data, show major Mesozoic structural features. A structural restoration was done to remove the Cenozoic tectonic influence and calculate the Mesozoic tectonic compression ratio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wo groups of compressive stress with diametrically opposite orientations, S(S)E– N(N)W and N(N)W–S(S)E, were active during the Mesozoic. The compression ratio values gradually decrease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from west to east in each stress orientation. The phenomena may be related to the opening of the proto-South China Sea(then located in south of the Nansha block) and the rate at which the Nansha block drifted northward in the late Jurassic to late Cretaceous. The Nansha block drifted northward until it collided and sutured with the southern China margin. The opening of the present South China Sea may be related to this suture zone, which was a tectonic zone of weakness.  相似文献   

18.
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高铝玄武岩产自东准噶尔青河地区野马滩一带。高铝玄武岩富含大量斜长石斑晶,属亚碱性系列。它们具有显著高A12O3(质量分数为17.22%~21.31%),低SiO2(47.12%~49.45%),高TFe2O3(8.50%~11.98%)、MgO(2.64%~5.63%)、Ni((5.75~27.87)×10-6)、Cr((0.99~25.62)×10-6),以及高Sm/Yb值(1.13~1.96)、U/Th值(0.42~0.81)的特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典型的高铝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其岩浆来源于受俯冲带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此外,高Sr/Y值(43.16~47.07)和低Y(质量分数为(15.69~19.09)×10-6)、Yb((1.64~2.13)×10-6)显示玄武质岩浆源区有俯冲带洋壳物质的加入。高Al特征很可能与高压条件下斜长石的滞后结晶有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高铝玄武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东准噶尔早泥盆世高铝玄武岩的发现丰富了本区火山岩岩类信息资料,并为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漕河崖矿段进行勘探工作,发现该区岩盐矿层赋存较多,矿层厚度在0.40~14.72 m,Na Cl平均品位86.39%,属厚度较稳定,品位均匀矿层;岩盐矿层不仅局限在F2,F3,F43个断层的切割范围内,在F3断层北部尚有岩盐层赋存。  相似文献   

20.
在寒武系等沉积岩广布、区内尚未发现岩浆岩分布的黔东地区,首次发现了特征较为典型的铜仁枫木寨隐爆角砾岩筒。
该岩筒平面上呈椭圆形分布,长约220m、宽约100m。从内向外,分带特征十分明显,隐爆中心带、流化角砾岩带、震裂岩带和过
渡带4带发育齐全,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隐爆角砾岩筒系统。角砾的成分、形状、大小、胶结物及其位移特征与各带在隐爆过程
中的受力规律吻合。同时,角砾成分复杂,既有来自围岩,又有来自下伏地层和更深的深部气液早期冷凝结晶的石英角砾和上覆
地层坍塌的层纹状白云岩角砾。该岩筒的发现,对于研究该地区地质构造演化、成岩成矿作用,特别是指导金刚石原生矿(含金刚
石的钾镁煌斑岩体或金伯利岩体)和隐爆角砾岩型贵金属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