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深入开展食用菌产业碳排放规律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实际与碳排放研究主要进展,阐述了创立食用菌产业碳排放动态评估的技术体系及其过程优化运作管理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因地制宜减排与实施行业碳中和计划的设想及其对策建议,以求为开辟菌业碳减排的新技术领域与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与借...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方创琳 《地理学报》2014,69(8):1130-1144
中国的城市群是近30年来伴随国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自21世纪初期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之后,中国连续10年把城市群提升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位。然而,城市群在中国的研究目前尚处在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系统总结从1934-2013年的80年间发表在地理学报的城市群主题论文,只有不到19篇,仅占总篇数的0.55%,不仅发表篇数少,而且发表时间短,首次发表城市群研究成果不到10年,研究单位和作者群体集中,研究内容瞄准国家需求但比较发散。即便如此,仅有的城市群研究成果还是对国家城市群总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提出的城市群空间格局推动国家形成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引导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提出的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与技术流程对界定国家城市群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的城市群系列研究领域带动城市群的研究向着纵深与实用方向拓展,提出的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城市群的选择与发展起到了警示作用。以这些研究进展和成果为基础,未来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重点方向为: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反思检讨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发育中暴露出的新问题;以城市群为主体,重点推动形成“5+9+6”的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依托,重点推动形成“以轴串群、以群托轴”的国家城镇化新格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对城市群形成发育中重大科学问题的新认知,包括深入研究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效应,科学求解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创新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管理体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研究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研究制定城市群规划编制技术规程与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标准等。  相似文献   

3.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处于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地区,并有丘陵,低山分布,属暖温带和北,中亚热带气候区,濒临黄海,东海,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农产品。要利用上海浦东开发,沿海,沿江城市开放的有利条件,通过改造中低产口,利用零星荒地,开发滩涂,水面,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速发展优质稻,小麦,蚕丝,棉花,瘦肉型猪,水禽,海水鱼,对虾,茶叶,特种水果等农产品,满足国内人民需要,并增加外汇收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观光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为宏观调控欠缺,开发经营者认识存在误区,在景点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规划,产业规模小,产品单一,规模效益差,管理经营体制不健全等.本文阐述了以上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三明市在闽西南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分析了三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指出了三明市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备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巴彦淖尔市当经济形势,从“严、紧、好”三方面分析了基层在这种形势下土地管理部门如何面对土地管理的压力和机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抢抓机遇多角度多层次科学管理土地,同时阐述了土地管理发展的方向,从理念、机制、维权三方面提出如何加强基层土地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土地管理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平川区乡镇企业发展条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乡镇企业今后发展方向、重点,空间布局与项目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平川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土壤侵蚀模型作为了解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掌握土地资源发展动态,指导人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和维持人类长期生存环境的重要技术工具,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总结了中国土壤侵蚀模型的主要成果,对经验统计模型、物理成因模型、国外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总结和评价中国土壤侵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土壤侵蚀模型应该注重的发展方向:(1)注重土壤侵蚀模型的理论研究,将从以侵蚀因子为基础的侵蚀预报向侵蚀过程的量化研究和理论完善,研究各侵蚀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侵蚀过程的影响,泥沙在复杂坡面以及不同流域尺度间的分散、输移和沉积作用;(2)加强对重力侵蚀、洞穴侵蚀机制的研究,加强对大中流域侵蚀模型的研究;(3)充分利用先进的RS、GIS技术,为侵蚀模型的研究提供大量的数据源,以利于对土壤侵蚀模型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从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分析环渤海区域的发展与天津市经济发展、天津市经济发展与高新技术的关系和目前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现状,提出了天津市华苑科技产业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陈国南 《地理译报》1997,16(1):75-79
资源与国情文献馆是中国科学综考会下属的一个中小型专业图书馆,藏书不过6-7万册,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形成自己的四大特色:综合考察文献、资源文献、国情文献及其数据性文献,其中后者在全国已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态势与重点领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进入21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在与土地管理实践的密切结合中扩展了学术影响,提高了学科地位.在土地利用的调查与监测、综合属性评价、规划与设计、变化与机制、工程与技术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基于发展态势的分析,本文提出应加强土地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土地利用的方法体系研究、拓展土地利用的研究视角和深化研究内涵、强化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内菌物学工作者1970年代末开始对大型食用蕈菌进行研究,有文献资料记载是1983年。20年来, 既有引种、野生菌人工驯化栽培、高产栽培技术,又有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还有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新品种工作。其间选育出食用菌新品种12个,获得成果13项,其中获奖成果7项,最高奖项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建议今后应加大野生食用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研究,加强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研究适宜四川产业化发展经营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从论述可持续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新趋势入手,探讨了可持续林业的涵义、目标和内容,并提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沙尘暴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8,他引:16  
李耀辉 《中国沙漠》2004,24(5):616-622
简要回顾了2000年以来我国沙尘暴研究动态, 概括分析了最近几年沙尘暴研究在地理分布与时间演变特征、形成机理、监测和预警技术, 以及沙尘暴危害对环境影响等方面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新成果, 以期对以后沙尘暴的更深入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山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重点领域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山地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不仅对陆地生态系统格局与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也显著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明确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上山地生态学研究进展的全面综述,阐明了现阶段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前沿科学问题.对我国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讨论了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作为世界第一山地大国,我国山地生态科学研究应得以重视和发展,以应对全球变化对我国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物流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合理高效的农产品物流网络,是实现农产品流通与增值并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构建云南省食用菌物流网络,分析了2004—2015年食用菌产业数据,揭示了食用菌产业的分散化、边缘化、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资源状况、社会经济、交通区位3个方面提出了物流节点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货运联系强度模型确定轴心城市辐射范围,构建了以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为中心城市圈,辐射带动滇东北、滇南的滇中食用菌物流圈和以大理州为物流核心、辐射带动滇西北地区的滇西食用菌物流圈。并以此形成云南省食用菌轴辐式物流网络。  相似文献   

17.
近45a我国沙尘暴和扬沙天气变化趋势和突变分析   总被引:30,自引:49,他引:30  
利用1954-1998年我国334个站每月沙尘暴和扬沙发生日数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估计和多项式函数拟合等方法分析了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长期趋势变化和周期变化,发现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沙尘暴和扬沙年平均日数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最高,60年代减少,之后70年代又有回升的趋势,到80年代又减少,90年代最少。沙尘暴日数的变化存在着6.7a的周期及2.59a和3.38a的周期,并且2.59a和3.38a的周期都通过了α=0.1的显著性检验。扬沙不存在显著性周期。由于资料长度的限制,无法对22a以上的长周期进行分析。利用滑动t检验法和气候跃变参数Jy分析了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突变问题,发现沙尘暴和扬沙日数从80年代到90年代的变化率最高,沙尘暴和扬沙分别在1985年和1984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我国北方强沙尘暴的发生次数从50年代到90年代呈上升趋势,从而使沙尘天气对我国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增强的趋势;近年来,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程度增强、范围扩大,因此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沙尘暴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60,自引:71,他引:160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发展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从沙尘暴的基本特征与危害,沙尘暴形成原因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沙尘输送及沙尘暴灾害防灾减灾对策研究等几方面,对沙尘暴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较系统地反映了沙尘暴研究的某些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与挑战(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在最近的十多年里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述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与挑战,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生态系统服务在生物圈中无处不在,但学术界对它们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为了使得生态系统服务这一概念能够在生态保育和人类福祉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管理决策的要求对其作出清楚的界定,并且根据所研究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特征对其进行恰当的分类。(2)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福祉的源泉,它们具有复杂性、空间尺度、公私物品特征和收益依赖性。认识生态系统服务的这些基本特征是测度、模拟、评价和管理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前提。(3)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供给与使用是联系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们事关生态保育和社会公平等重大问题;为了制定科学的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决策,需要对它们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综合研究。(4)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包括效用价值和非效用价值在内的多重价值属性。在制定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各种价值会在一个共同、但并非总是公平的决策平台上相互交叉、补充与制衡。因此,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应当构建与使用多准则的综合价值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