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贵州碳酸盐岩广布,地表岩溶干旱缺水十分严重,而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隐藏型地下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野外调查、物探和钻探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总结沙柳村采用机井开采岩溶地下水成功经验,为类似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岩溶水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水文地质工作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12,29(2):81-85
贵州省特殊的岩溶地质环境导致了严重的工程性缺水、频繁的极端气候引起了大范围的干旱灾害,强烈的人为工程活动导致了突发性的水源干涸和污染、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年省内地下水勘查和应急找水打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岩溶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旧严重、城镇应急水源亟待建设、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源支撑、供水水源污染的形势仍然严峻。虽然省内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可以成为地表水供水的重要补充,但目前地下水勘查程度、找水和开发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尚难以支撑地下水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水文地质工作的方向,可供未来我省地下水勘查、缺水区找水以及相关研究工作部署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辽河(内蒙古)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辽河(内蒙古境内)严重缺水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一库伦旗一带。在地表水严重匮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一直是该区工业生产、城镇居民生活及农村人畜用水的主要水源,合理开发利用十分重要。通过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条件,分析地下水资源供需平衡及用水现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只有查明地下水储量,对地下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防止水污染,提倡节约用水,积极推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才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开发在石漠化防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06,23(4):261-265
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缺水密切相关,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石漠化防治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石漠化形成和发展实质、岩溶石山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从理论上论述了岩溶地下水开发与石漠化治理的关系,并以实例论证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对石漠化防治的效果。指出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1996,(4)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座谈会于1996年11月4日在新疆召开,会议达成了七点共识。 这七个方面是: 一、水是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要把西北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足的水资源是必要条件.二、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要做好盆地、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利用.四,要为特别缺水的地区积极寻找地下水,解决贫困地区的缺水问题.五、水资源的开发要走集约化的道  相似文献   

6.
广西岩溶石山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41%,极其复杂的岩溶地质条件,尤其是地表严重缺水状况阻碍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广西又是岩溶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因此,重视和合理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对推进广西特别是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贵州松桃县鸡爪沟背斜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及富水性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构造富水结构、因素及条件,从而建立了通过初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物探解译、水文地质钻探开发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为区内缺水地区提供饮水水源。对省内其他相似构造岩溶地区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44-647
岩溶山区深切河谷河间地块,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表岩溶发育,缺水严重,但通过有效的找水方法,查明其岩溶发育规律、水文地质特征、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有针对性地布置岩溶水开发工程,是解决此类区域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通过贵州晴隆县近年在岩溶山区找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及认识,可供类似地区找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岩溶山区深切河谷河间地块,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表岩溶发育,缺水严重,但通过有效的找水方法,查明其岩溶发育规律、水文地质特征、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有针对性地布置岩溶水开发工程,是解决此类区域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通过贵州晴隆县近年在岩溶山区找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及认识,可供类似地区找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下水开发的岩溶地下水系统类型划分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萍  王明章 《中国岩溶》2015,34(3):234-237
岩溶山区多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实践证明,传统的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不利于指导岩溶山区勘查找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为了更好地指导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文章从有利指导岩溶山区地下水勘查和开发利用的角度,在继承传统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以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富集条件,以及开发条件三个层次组合的地下水系统综合划分方法:根据岩溶地下水系统与供水目标在空间上的关系划分为“高位”和“低位”两种类型,根据控制地下水富集的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为“开放”和“封闭”两个亚类,根据地下水的水动力和排泄特点划分为集中(地下河、岩溶泉)和分散排泄三类系统,并给出了“高位”型地下水系统开发成本低、“封闭型”地下水系统资源丰富,“封闭型地下水系统”是缺水区勘查找水的主要目标,合理的岩溶水系统的开发利用应按照“高位封闭型”、“高位开放型”、“低位封闭型”的顺序进行规划部署,“低位开放型”地下水系统则因富水性差、开发利用成本高可作为储备水源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