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铀金地质》2012,(1):F0002-F0002
赵忠华,男,汉族,1964年11月生,辽宁沈阳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8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矿产普在与勘探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获东北大学采矿系矿山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现任核工业240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世界核地质科学》、《铀矿地质》杂志编委,辽宁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2.
黄世杰     
黄世杰男,1936年生于福建晋江,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地质局副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理事。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历任新疆519队第19队地质股长、江西抚州地质专科学校矿床教研室讲师、北京第三研究所科技处处长、科技委副主任,地质局黄金办公室主任等职。1956年获新疆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由他组织并参与  相似文献   

3.
陈祖伊     
陈祖伊男,1935年生于上海市,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理事、《铀矿地质》编委。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地质学院放射性元素矿床地质与勘探专业,回国后主要从事铀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防科委和部科技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中南铀矿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湖南卷铀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湖南铀矿勘查和科研成果,总结了湖南铀矿成矿规律。将湖南铀矿床划分为热液型、海相沉积型、陆相沉积型等3大类4类10个亚类。总结了铀矿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地质背景和同位素年龄表明,控岩控盆控矿构造与岩浆、火山和热液活动集中发生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主成矿期为晚白垩世;重要铀矿床均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周边及盆地中,区域上铀成矿受铀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统一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定时期陆内裂谷阶段或区域断陷盆地阶段的制约,反映了铀区域成矿作用内在的时空统一性。厘定了湖南省内以铀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共划分2个成矿系列组合,7个成矿系列,8个成矿亚系列;衡阳盆地以铀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本次研究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揭示铀区域成矿作用内在的时空统一性;分析了铀成矿演化特征,构建了铀成矿谱系。近年来,应用成矿系列理论在重点铀成矿区开展找铀和关键矿产的综合找矿,取得重要找矿成果,建立了金银寨式、鹿井式等13个铀矿矿床式。提出在重点铀成矿区主攻热液型中大型铀矿床的同时,要重视大吨位岩体型铀矿(斑岩型、白岗岩型、花岗伟晶岩型)的找矿探索工作以及铀成矿区关键矿产的综合找矿和第二找矿空间的探索,在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可关注白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在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结合带可重点探索斑岩型铀矿和火山岩型铀矿。以上成果有利于深化对铀、关键矿产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为今后铀矿勘查、综合找矿和科研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蒙古国铀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涛涛 《地质与勘探》2018,54(6):1247-1255
蒙古国蕴含较丰富的铀矿资源。本文总结了蒙古国74处已知的铀矿床(点)地质资料,将蒙古国铀矿划分为砂岩型、火山岩型、花岗岩型、蚀变岩型、沉积岩型等5种类型,其中火山岩型和砂岩型是蒙古国主要的铀矿矿床类型;通过对蒙古国大地构造背景及典型铀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将蒙古国划分为4个铀成矿省,其中最具成矿潜力的是蒙古-额尔古纳铀成矿省、戈壁-塔木察格铀成矿省;结合蒙古国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产开发情况,圈定了多尔诺特铀矿潜力区、乔伊尔铀矿潜力区、赛因山达-宗巴音铀矿潜力区、楚鲁特铀矿潜力区、布图里诺儿铀矿潜力区等5处铀矿勘查开发潜力区。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煤炭地质领域,地质科技人员对王双明并不陌生。王双明1977年9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1980年考入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质及勘探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煤地质学家杨起院士和李思田教授,1983年毕业后历任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工程师、地质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局长兼总工程师。2005年5月他调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长、党组书记兼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局长,2007年4月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他还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第36、37届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陕西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2002年被聘为陕西省煤炭工业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政府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专家组成员,2008年4月被聘为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田地质专家组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7.
赵凤民     
赵凤民男,1937年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县,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委员,《铀矿地质》、《国外铀金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编委。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黄金学院。历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原北京第三研究所)岩矿研究室副主任、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8.
刘兴忠男,1926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现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铀矿地质学会理事长、《铀矿地质》杂志主编。1961年任核工业部铀矿地质局副总工程师,1979年—1987年任总工程师。他根据我国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指导寻找花岗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9.
李耀菘     
李耀菘男,193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市,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铀矿地质》编委。曾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1960年初赴苏联学习,1963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从事铀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历年来承担研究课题十几项,主要涉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铀矿成矿机理的同位素地质研究。完成的“中国铀矿成矿时代”成果获科学大会奖,有关华南铀矿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  相似文献   

10.
罗长本     
罗长本男,1932年生,辽宁海城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55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质勘探专业,历任基建工程兵27支队副科长,二机指挥部副处长、处长,核工业地质局处长、副总工程师,铀矿地质分会秘书长,《铀矿地质》编委,中国地质学会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系统地整理华东地区铀矿地质勘查成果,总结地质找矿经验,深化对铀成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分析铀成矿远景,提出下步地质找矿的战略选区。为今后开展铀矿地质工作提供重要依据.2002年5月。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决定由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和核工业270研究所共同组织编写《华东铀矿地质志》。  相似文献   

12.
胡绍康     
胡绍康男,1932年出生于江西南昌,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铀矿地质》常务副主编。1952年由北京大学物理系肄业,次年赴苏联就读于斯维尔德洛夫矿业学院铀矿地质专业,1959年初毕业。回国后主要从事中国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参与中新生代含铀盆地编图、华北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聘请四位年过70的委员为荣誉委员,他们是: 贾福海 男,1914年生,山西原平县人。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先后在资源委员会汞业管理处及矿产测勘处任副工程师;新中国建国后,在华东工业部矿产测勘处和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地质矿产勘探局及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和水利学会理事和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委地质专业组成员兼水文地质分组组长。现任地  相似文献   

14.
《国外铀金地质》2011,(4):F0002-F0002
邵飞,男,汉族,1963年8月生,江西省都昌县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83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水文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核工业270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世界核地质科学》、《铀矿地质》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5.
西大明山成矿带碳硅泥岩型铀矿找矿靶区圈定及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综合分析大新铀矿床和巴江铀矿床等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地质特征、铀成矿地质作用,总结西大明山成矿带的铀成矿规律,笔者认为尽管带内存在堆积富集的古溶岩型铀矿,但其不是主要的资源类型,研究区内仍应以寻找热液叠加改造型铀矿为主要找矿目标。同时,总结和归纳了该带热液叠加改造型的碳硅泥岩型铀矿预测要素变量,主要有:前泥盆系剥蚀区、控矿构造、岩体、铀矿化信息、化探异常和有利岩相等。采用固体矿产评价方法和MRAS技术进行找矿靶区圈定和优选,为带内下一步的铀矿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潘公潭铀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认为雪峰山隆起带西北缘地区的铀成矿作用主要受赋矿地层(下寒武统牛蹄塘组)、NE向断裂、断陷红盆和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等因素控制。区域化探表明,Mo、V和Ag等元素与铀成矿关系密切,对指导找矿有重要作用。根据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通过总结、归纳区内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要素和预测要素,采用固体矿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预测了有利成矿远景区,为该区铀矿地质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外铀金地质》2009,(3):F0002-F0002
范洪海.男,1963年11月生.江苏邳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9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岩石矿物矿床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第5届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铀矿地质》编委、核工业集团公司铀矿基地建设专家组成员、放射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骨干成员,储量评估师。  相似文献   

18.
梅燕雄 《矿床地质》2009,28(4):513-514
裴荣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内外著名的矿床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曾任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席,现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和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项目首席科学家.在裴荣富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5周年之际,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编撰学术专辑以示祝贺.作为裴荣富院士的学生,笔者代表众弟子撰写此文,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胡志伟 《地质与勘探》2024,60(3):494-504
前人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楼庄子地区发现头屯河组砂岩型铀矿化,针对该地区铀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了论述,但铀控矿因素尚不明朗。砂岩型铀矿作为一种水成矿产,研究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关系对铀成矿规律和找矿靶区的预测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铀矿勘探和煤田钻孔资料,分析了楼庄子地区头屯河组含水层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划分;通过分析研究区地下水演化特征,推断出铀成矿地质时期;通过分析含水层发育特征(砂岩含水层厚度、沉积特征、砂泥比,连通性、渗透性等)、“天窗”特征,揭示了不同区域水循环交替强度、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综合有利成矿信息,预测头屯河组有利成矿的区域和含水层,经过钻孔验证,楼庄子地区中部铀矿化较好,东部次之,西部较差,仅Ⅲ含水层见工业铀矿化,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赣南火山岩型铀矿分布规律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南地区具有良好的铀成矿地质背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产铀基地。笔者根据在赣南数十年的找铀实践,运用深源成矿和多元成矿理论,深入研究了区内南岭和武夷山两条岩浆岩铀-多金属成矿带中生代3个火山活动旋回的特征及其与铀矿的成生关系,总结了赣南火山岩型铀矿的分布规律、成矿模式及找矿思路,从而提出了4片有望发展成为铀矿大基地的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