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西安地区软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出了以软黄土作地基土时所需要注意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还介绍了如何识别软黄土的方法及软黄土在西安地区的分布规律。这对西安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对软黄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四川盆地原油裂解气的有利分布区,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重建了四川盆地的热演化史,分析了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原油裂解的有利地温场分布范围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各构造单元自三叠纪以来的热流演化是不一致的,川东北地区热流在地质历史时期最低,川中地区热流也较低,而川西北和川西地区热流演化最高,这种差异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柱有关;四川盆地在二叠纪时期热流明显高于其他时期,但高热流持续时间较短,这主要受岩浆侵入的影响;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原油裂解气的有利地温分布区是不断变化的,侏罗纪末期其几乎遍及整个四川盆地,白垩纪末期其范围缩小,古近纪末期其收缩至川西和川中部分地区,现今范围则最小,主要分布在川西部分地区;控制原油裂解气分布区的主要因素是古地温场,尤其是地温最高时期的地温场,而与现今地温场的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浑源县汤头地热位于恒山隆起带东端与唐河断裂带复合部位,属于太古界变质岩构造裂隙埋藏型热储,为"低温地热资源"。本文以山西省浑源县汤头地热为例,通过对汤头地热地质背景调查、地质井孔水温调查、构造性质调查、地热流体水质、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初步摸清地热资源可采量,为扩大地热资源,并能较长期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城区地处鲁西南潜隆之济宁凹陷,在以往地热地质分区上为成热条件一般区,目前没有地热成井.通过卫星遥感热红外信息分析,发现该区存在若干地热异常.结合常规地质调查、水井钻孔测温、电测深和热水样分析等异常验证,确认济宁市城区南部存在一个深埋型低温层状地热田.地热田面积大于300km2,热水温度可达50℃,热能资源量在3.95×1018J以上,开发利用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5.
西安地区单桩桩土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有限元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根据西安地区原型摩擦桩的地层特点和土性条件,运用有限元基础理论,利用相应的边界条件与假设条件,建立单桩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单桩的沉降特性与土共同作用的影响因素,对西安地区单桩桩土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裂缝、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构成了西安灾害地质系统的状态序列,是危及西安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环境问题之一。 西安地裂缝累计长26.3公里,蠕滑时它破坏城市工民用建筑、横切道路和地下管道,交通受阻断水断电,每年造成的损失以百万元计。地裂缝时隐时现,目前正处于高速率蠕滑期,是西安城市规划和区域稳定评价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西安地震频度高强度较低,历史时期最高烈度为九度;又具有七百五十年左右的周期。目前正处于第四地震活动期的平静期中,预计二百年内发生5.5极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对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不会有很大威协。 西安南郊郊县原高坡陡,曾多次发生滑坡泥流,甚者危害工民用建筑,农田和人民生命安全,是环境科学中应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区单桩桩土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有限元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根据西安地区原型摩擦桩的地层特点和土性条件,运用有限元基础理论,利用相应的边界条件与假设条件,建立单桩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单桩的沉降特性与土共同作用的影响因素,对西安地区单桩桩土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沉积盆地现今地温场反映了地球内部各种动力学过程之间的能量平衡状态,既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也是开展区域地热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通过收集松辽盆地826口钻孔试油温度数据,结合150个岩心样品热导率测试结果,系统刻画了全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基于深部温度预测技术计算了4 000 m深度内地层温度。结果表明,松辽盆地现今地温梯度介于22.5~69.0℃/km之间,平均值为44.0℃/km。中央坳陷区岩石热导率值比较集中,大多介于1.60~2.40 W/(m·K)之间,平均值为1.84 W/(m·K),其中泥岩热导率最低,平均值为1.77 W/(m·K);粉砂岩热导率居中,平均值为1.87 W/(m·K);细砂岩热导率最高,平均值为2.12 W/(m·K)。大地热流值介于35.0~98.8 mW/m2,平均值为76.9 mW/m2,为典型的“热盆”,平面上呈中部高、边部低的环带状展布特征。松辽盆地1 000 m深度的地层温度介于26.9~72.3℃,平均值为47.9℃;2 000 m深度的地层温度介于49.4~141...  相似文献   

9.
本文参照C.A.Swanberg和P.Morgan等人计算区域硅热流的方法,对西安地区的硅地温和硅热流进行了计算。计算是在西安地区500米深以内地下水中二氧化硅含量资料并考虑到本区具体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结果为:西安地区的硅地温T_(sio2)=55.52±18.96°C;硅热流q_s=1.48±0.27HFU。  相似文献   

10.
南宁盆地内浅层地温能资源丰富,可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文章通过对南宁浅层地温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基底断裂尤其是心圩—韦村断裂构成了南宁盆地地热成生的导热通道,盆地北部地温梯度可达3.5℃/100m以上。盆地内第四系作为浅层地温能主要热储层,在富水和冲积层较厚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地区存在较高地温和地温梯度,而在南部的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分布区,饱水岩土的地温梯度较小,在0.5℃/100m之下。除了构造作用影响外,在水动力条件控制下,常温带地温由盆地四周向盆地中心有升高的趋势,并且在地下水循环交替较快的南部碳酸盐岩地区,存在较高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论述了柴达木盆地现今地温基本特征,总结了油气区、油气田的地温显示;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新生界生油层的地温历史,运用康南时温关系图式和TTI法,探讨了各生油层的成热门限和热演化进程,总结了盆地生油演化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海拉尔盆地作为大庆油田外围最有潜力的油气盆地之一,其古地温梯度以及古地温与油气的关系尚未进行系统研究。
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法求取的古地温梯度为3.44~4.20℃/hm。其中乌尔逊凹陷古地温梯度与现今地温梯度接近,贝尔凹陷和
呼和湖凹陷恢复的古地温梯度值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值。热史模拟表明海拉尔盆地最高古地温是在伊敏组沉积晚期90Ma达到。
一类凹陷如乌尔逊凹陷属于持续埋藏型凹陷,中生代以来是一升温过程,在凹陷的中心部位现今地温是地层经历的最高地温,烃
源岩热演化程度受现今地温场控制,现今持续生烃。另一类凹陷如贝尔凹陷和呼和湖凹陷,属于抬升剥蚀型凹陷,伊敏组沉积之
后是一个降温过程,现今地温小于古地温,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受古地温场控制。古地温演化史结合伊利石测年结果表明,伊敏组
沉积晚期是海拉尔盆地一次非常重要的油气成藏期;古近纪以来为第二次成藏阶段,主要为早期形成油气藏的重新调整和二次生
成的油气继续注入成藏。   相似文献   

13.
西藏浅层地温气候特征分析及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西藏地区建站早、有代表性的15个站1961~1996年逐月10cm、20cm、40cm三个层次的地温资料以及月降水量资料。运用EOF方法分析了各层地温的时空特征,并对不同时段的地温场和降水场进行SVD分解,并讨论了前期地温变化,尤其是10cm地温变化与我区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浅层地温最高值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出现在6月,其它各地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值全区均出现在1月。地温年较差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最小,林芝、昌都次之,阿里地区最大。雅鲁藏布江中游大部分地区近36年浅层地温呈现上升趋势,且冬春季升温幅度较汛期要高。阿里、昌都及林芝变化则不明显。地温阿里地区最低,低值中心靠近改则,昌都的西北部和南部为两个次低值区;雅江一线、东南部地温较高,最高值中心在察隅,次高值在泽当~林芝的沿江地区。10、20、40cm地温年变化和冬春季、汛期变化存在准3年或准6年的周期性规律。前期地温场变化,特别是10cm地温变化与降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雅江中游地区和阿里地区、冬春季地温偏高(低),汛期降水偏少(多),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反位相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红外辐射测量是一种主要的空中遥感方法。作为如同γ辐射,紫外辐射测量一样的一种地面直接找矿的地球物理方法。时至今日,还没有被采用。本文将简述寻找地下热源的地面红外辐射土壤测温的原理和它的具体工作方法,并举出在实际地热异常区上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区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1992年以来西安地区的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西安南郊的重力变化较大.北部地区相对稳定,重力变化显著的地区是地面沉降严重的地区。重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含水系统压密,从而导致地面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常情况下,地温会随深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地温影响着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环境温度。随着矿井深度的变化,空气所受到的压力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当风流沿井巷向下流动时,空气的压力值增大。空气的压缩会出现放热(或吸热),从而使矿井温度升高。随着矿井向深部开采,井下作业环境条件恶化,岩层温度将达到摄氏几十度的高温。新汶孙村煤矿-800 m水平部分工作面温度高达30~33℃,巨野矿区龙固矿井-850 m水平所有工作面温度高达34~36℃,已严重影响了工人劳动效率。黄河北煤田潘店井田东部有燕山期岩浆岩活动,含煤地层的上中下部均有岩浆岩侵入,针对岩浆岩侵蚀地区采用钻孔简易测温和近似稳态测温等手段,详细查明地温分布规律,通过区内地温资料对比发现,该区有岩浆岩侵蚀影响的地段比没有岩浆岩侵蚀的地段地温高2.6~7.2℃。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由河南省地矿局环境一院承担的"济新断裂(获嘉段)地热异常区地热资源调查"项目成果报告顺利通过河南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发现济新断裂武陟凸起段存在大面积的地热异常,千米埋深温度65℃左右,局部超过80℃,证实了太古界片麻岩在构造强烈地区可形成良好的断裂裂隙热储。该项目是河南省2017年度省财政地质勘查项目,目的是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空间分布模型及GIS分析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拓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流域自然水循环过程。因此,在对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定量描述时,必须综合考虑自然、人文二元要素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严重的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内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选取了对水资源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其中距河流远近因素体现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坡度因素代表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对径流和地下水有影响;而土地利用类型因素反映了土壤下垫面的水文特性。通过AHP方法确定上述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水资源空间分布测算模型。根据模型将按流域单元统计的水资源总量数据展布到公里格网上,得到了水资源空间分布结果。最后,通过对空间化水资源数据的分析,剖析了当地的水资源状况,结合"一轴三带"的规划分区思想,对如何进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在曲阜市地热地质普查中发现了井温梯度与地温梯度的关系,从理论与实际勘探工作中充分说明和验证了地热盖层地温与井温梯度差的客观存在规律。井温梯度同比于地温梯度,井温梯度与地温梯度存在一固定差值,地温梯度与井温梯度之差为2.6℃/hm。  相似文献   

20.
怀来地区多层位地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PSIS、MapInfo、SPSS等软件,对怀来地区不同层位2012~2015年的地温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井中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温度传感器数据,可以得到附近热水管道的大致方位,总体来说4个方向的地温变化趋势相近。不同深度的地温数据结合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探测井3.2 m深度以下地层的温度基本不受天气影响,只有缓慢的年变化;5 m深处的地温曲线较为平稳,考虑到经济性与方便性,最终选取5 m为地温观测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