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我国城市发展方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雯 《地理研究》1996,15(3):16-22
在执行重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体制的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但是分析表明,这一方针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也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的国情,必须调整现有的城市发展方针,选择适宜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因此,本文就适度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加速乡村城市化,积极合理发展小城镇;以及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指定城市化途径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利用区域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分形理论,选取长江三角洲1995~2009期间4个年份的县级以上行政单位经济发展数据,计算了经济规模等级分形维数。以该地区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分形维数的演变特征为载体,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虽然当前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垄断性仍然较强,但其均匀化趋势明显。②经济规模等级的空间梯度特征明显,经济规模等级的均匀性随着距离区域核心城市距离的扩大而降低。③产业空间布局层次化逐步分明,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区域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中小城市形成有机整体,区域经济竞争力整体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环境质量的中国城市规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抄军 《地理研究》2009,28(3):792-802
构建了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理论模型,然后利用变截距模型对我国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经验模型为正N形曲线,两转折点对应的城市规模分别为260万人和930万人。由经验模型得到以下结论: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的最优城市规模为260万人,适度城市规模是200~350万人。 中国的城市规模与环境质量之间并没有表现出理论模型所分析的倒N型曲线关系;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城市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理论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其进一步完善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8—2012年城市非农人口数据,运用城市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合理;城市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各等级城市规模稳步增长,呈现竞争激烈的发展态势;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属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过渡类型,首位城市郑州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第三位城市(洛阳、商丘)实际规模与理论规模也有差距。今后应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分类指导,重点促进首位城市郑州的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体系发展的拉力和推力,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总被引:84,自引:22,他引:84  
陆大道 《地理研究》2003,22(3):261-271
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区域层面上的反应,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所形成的新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传统因素的作用就逐渐下降。经济国际化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等都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性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严重倾向:大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一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部分高速增长地区的环境状况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距离与规模的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规模结构是城市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经济基础理论相关的研究忽视了城市体系中某一城市规模往往受到其他城市规模、距离的影响。本文以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市人口"作为城市人口规模标度指标,以铁路运行距离为两城市间距离的标度指标,证明了距离要素对解释中国城市体系结节结构的有效性。讨论了全国城市体系、北方城市、南方城市体系中城市i的规模Pi与最近距离城市n的规模Pn、城市体系首位城市s的规模Ps、区域中心城市c的规模Pc,及与相应城市间距离Din、Dis、Dic的定量关系,以及Din及其位序的定量关系。研究发现:(1)全国城市体系中,Pi可以用Pn、Din、Dic来说明,其中,Pn、Din为正向影响,Dic为负向影响,Pn影响最大,Din次之,Dic再次之。(2)北方城市体系中,Pn、Din、Pc均对Pi有正向影响,Din影响力最大,Pn次之,Pc再次之。(3)南方城市体系中Pi的解释因素及各因素的重要性与全国城市体系相同。南方城市体系与北方城市体系中Pi的解释因素的差异性源自南方城市体系中Dic、Pc/Pi较小。(4)Din与其位序R间存在与城市位序-规模律相同的内在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海洋政策是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家总体战略制定的重要指向。边缘海由于其地缘范围的特殊性,在海洋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国家海洋战略的构建及海洋安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中国边缘海政策的演变与发展具体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1978年的探索初创阶段,1978-1996年的变革推进阶段,1996年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按照近岸防御、近海防御、远海作战的顺序,以维护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为主线,遵循海洋安全为主,海洋经济先行,海洋安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60多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现代化的综合性海洋安全观,为海洋强国的建设积蓄了力量。  相似文献   

9.
刘沛林 《地理学报》2011,66(12):1584
2010年12月下旬,我在香港浸会大学访问期间,在该校的学术成果展台上,无意中看到了著名学者薛凤旋教授的新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2月),经打听,得知薛教授于2007年底从香港大学卸任后,受聘于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了该校当代中国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于是,我便慕名前往该所拜访了薛凤旋教授。当我说明来意并提出想先睹为快他的新著后,薛教授大方地向我赠送了他的大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我在回湖南的列车上,迫不及待地拜读了该书的大部分内容,我读过多本关于中国城市史或中国城市发展史的著作,但我觉得不同于以往看到的主题相近的其它任何著作,该书主要是通过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脉络来揭示中国文明的演变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邹利林  杨俊  胡学东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10):1479-1489
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历来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住宅价格在空间、时间分布上具有内在规律性,探索这一规律信息及其影响机制,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房价调控和土地利用政策。本文在总结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动力机制与模式、影响因素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待深化。研究结论如下:未来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研究应立足于经济转型与制度改革的特殊背景,重视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理论框架的构建;加强宏观因素对住宅价格影响的定量研究以及探索住宅价格低值集聚的内外因素,全面考察各类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强化GIS 技术对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特征信息的挖掘,并探索多维空间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GIS 模型,实现对住宅价格时空演变与分布的模拟分析与趋势预测;拓展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的普及性应用,并将研究成果与城市住宅价格监测成果形成动态互补性应用。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A country's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is inevitably shaped by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its government adopts. In planned economies like China's,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determining spatial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particularly great[1]. Since the inception of the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door policy in the late 1970s China has been undergoing an unprecedented transition from a planned to a market-oriented economy and from an agrarian society to an urba…  相似文献   

12.
张国俊  王运喆  陈宇  周春山 《地理研究》2022,41(8):2109-2124
以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及的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维度构建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剖析2006—2018年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分异机理。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各维度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2)从空间格局看,总体保持“东中西”梯度递减格局,但随着中、西部部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空间梯度格局呈减弱趋势。(3)从空间集聚特征看,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集聚态势逐渐增强,集聚类型中HH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HL型出现在各城市群的核心省会城市;LH型主要位于长三角城市群高值集聚地区的周边城市;LL型主要位于成长早期与初级阶段城市群的交界处。(4)从探测因子作用力强度看,“十三五”规划中期各因子作用强度排序为收入水平、人口密度、教育水平、政府调控和投资强度。其中,投资强度作用力于“十二五”时期下滑趋势明显,说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依赖投资驱动的作用减弱。此外,不同发育阶段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因素在不同时期也发生变化。(5)针对不同发育阶...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方创琳 《地理学报》2014,69(8):1130-1144
中国的城市群是近30年来伴随国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自21世纪初期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之后,中国连续10年把城市群提升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位。然而,城市群在中国的研究目前尚处在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系统总结从1934-2013年的80年间发表在地理学报的城市群主题论文,只有不到19篇,仅占总篇数的0.55%,不仅发表篇数少,而且发表时间短,首次发表城市群研究成果不到10年,研究单位和作者群体集中,研究内容瞄准国家需求但比较发散。即便如此,仅有的城市群研究成果还是对国家城市群总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提出的城市群空间格局推动国家形成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引导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提出的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与技术流程对界定国家城市群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的城市群系列研究领域带动城市群的研究向着纵深与实用方向拓展,提出的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城市群的选择与发展起到了警示作用。以这些研究进展和成果为基础,未来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重点方向为: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反思检讨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发育中暴露出的新问题;以城市群为主体,重点推动形成“5+9+6”的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依托,重点推动形成“以轴串群、以群托轴”的国家城镇化新格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对城市群形成发育中重大科学问题的新认知,包括深入研究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效应,科学求解城市群高密度集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创新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管理体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研究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研究制定城市群规划编制技术规程与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标准等。  相似文献   

15.
On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Cities and the countryside have long been an inseparable organic whole. China’s new model of high-quality urbanization requires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相似文献   

16.
Urban agglomerations are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China’s new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reaching relatively advanced stages of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 the early 2000s, urban agglomerations became new geographical units for participating in global competi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hina has spent the past decade promoting them as the main spaces for pushing forward its new form of urbanization. The convening of the first Central Work Conference on Urbanization and the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 (2014-2020) further defined the status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s the main players in promoting China’s new type of national urbanization. Nevertheless, urban agglomerations remain a weak link in Chinese academia and are in urgent need of study. Only 19 articles on the them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were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between 1934 and 2013, accounting for only 0.55% of all articles written during that period. Not only are there very few, they have also all been published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with the first having been published only 10 years ago. The studies are also concentrated among only a few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is aimed at national requirements but is rather divergent. Even so, some studies on urban agglomerations have played a leading role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dictating the overall form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nationwide. Specifically, a proposed spatial pattern for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med the basic framework for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guided the government to make urban agglomerations the main urban pattern when promoting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proposed standards and technologies for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ining the scope of national urban agglomerations; a series of studies in the area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spurred more in-depth and practical studies in the field; and studies on issue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provided warnings on the future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Taking the progress and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as a foundation, the foci of selecting and developing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are as follows: to be problem-oriented and profoundly reflect on and review new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to concentrate on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lay importance on the formation of a new “5+9+6” spatial structure for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to rely on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national urbanization along the main axes highlighted by urban agglomerations; to be guided by national strategic demand and continue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major scientific issues in the cours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cluding studying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high-density urban agglomerations, scientifically examin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ies of high-density urban agglomerations, creating new management systems and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study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finance systems and public finance reserve mechanisms for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studying and formula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urban agglomeration planning and standards for delineating urban agglomeration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17.
唐承丽  吴艳  周国华 《地理研究》2018,37(2):292-306
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梳理了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制。认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产业集群和开发区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群为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生产要素、服务和市场;开发区是城市群的创新创业高地与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群的重要生产功能区;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推动开发区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共享着城市群的资源与服务,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与创新,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延伸、耦合与创新,与城市群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交易、创新与服务等方面的多维度相互作用,最终实现三者的协同发展。基于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规模、结构、职能和创新等4个方面的17个指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案例区,对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两大变量组进行了互动因素与强度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已形成有效互动。其中,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城市结构、创新投入与产出、服务职能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产业集聚、经济效益与产业创新,以及开发区的建设品质、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发展。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与创新效率的提高,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规模、效益协同开发区效率的提升,强化了城市群规模、结构、创新与职能的发展。② 长株潭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结构、创新与服务四类因子,对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产生了全面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并未完全协同地促进城市群发展。③ 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效益与开发区的效率,加强其对城市群发展与繁荣的支撑作用,全面实现三者的多维良性互动,提高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与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等方面,对国家尺度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现状特征、演变过程及形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并据此得出:当前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研究虽较多,但仍需深化和完善;基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安全的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研究较少,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而城市体系空间格局优化理论与合理性评价研究较为缺乏,系统模拟与优化模式研究则更为薄弱.因此,未来应在深化和完善现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强化中国城市体系的生态安全格局、资源环境格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空间耦合研究,加强中国城市体系空间格局的优化理论、合理性评价方法、系统模拟方法、优化模式及优化对策研究,并形成综合集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