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技术的建筑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是最近几年刚刚新生的一个测量技术,本文提出一种研究建筑物变形的方法即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建筑物或者构筑物进行三维扫描并获得建筑物的三维点云模型,然后通过前后两次建筑物的三维点云数据的比对、分析,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平面位移监测、沉降监测、倾斜分析、整体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2.
张栩婕  胡庆武 《测绘科学》2019,44(4):146-151
针对面对大区域变化检测时采用多源遥感影像进行建筑物违章变化检测面临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异常形变的多源遥感建筑物违章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对建筑物DInSAR形变特性进行分析,利用DInSAR形变异常分析对建筑物违章变化区域进行定位;其次,依据DInSAR形变分析确定的建筑物变化范围,采用光学影像进行局部变化检测,实现DInSAR与光学影像融合的建筑物违章变化检测;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某区域的DInSAR影像和光学影像进行建筑物违章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定位违章建筑物,有效检测建筑物违章图斑。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建筑物3维重建的过程中,在提取建筑物信息之前,先对整幅图像进行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在本论文中,运用类判别分析法从原始影像中分割出感兴趣的目标———建筑物区域,在处理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数学形态学等方法生成有利于进行特征提取、边缘检测的新图像,便于更进一步的工作。文中还介绍了作者根据类判别分析法和数学形态学原理,利用VisualBasic6.0开发建筑物近景影像3维重建应用系统中预处理模块的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轻便型移动测量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提出利用该系统及相关软件进行外业采集和内业点云处理及建筑物立面图件绘制的技术方案,通过工程实例和精度比对验证了轻便型移动测量系统运用在立面数据获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灾害发生之后快速对建筑物倒塌损毁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对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建筑物倒塌评估,在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预训练网络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迁移学习的方法,按照建筑物破坏评估标准建立了用于建筑物倒塌评估的分类器模型,利用图像数据结构损伤识别比赛(PEER Hub ImageNet Challenge,PHI)的开放数据训练获得了相对最优的模型参数,并用该模型开展了建筑物倒塌评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ResNet的建筑物倒塌评估模型对建筑物倒塌状态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单影像规则建筑物高度量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春  姜建慧 《测绘科学》2010,35(5):114-115,239
本文对利用单影像进行建筑物高度量测涉及的摄影测量理论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规则建筑物高度量测的三角形量测法,并利用实际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7.
LIDAR点云数据的建筑物特征线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房屋建模主要采用航空航天立体影像来获取房屋的3维数据,通过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上进行立体量测来实现。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周期比较长,影响了成果的现势性。机载激光雷达可直接、快速获取大面积地表点的三维坐标信息,为建筑物特征线提取和建模带来了便利。以往基于LIDAR点云数据进行建筑物特征线提取,大多只是针对简单的平顶房屋和人字型房屋。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提取建筑物特征线的方法,通过建筑物区域确定、建筑物顶面分类,能够实现诸如平面、斜面和多层次建筑物特征线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城市建筑物高度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张影像的城市建筑物高度简易提取方法。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建筑物立面影像,分别提取样本建筑物的阴影长度和高度,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出影像阴影和建筑物高度的相关公式,通过阴影长度反算出建筑物的高度,从而实现大批量建筑物高度数据的获取。通过建模实例和测量对比实验表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能满足较高的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水北调建设过程中众多配套设施建设后的管理需求,设计实现了一个建筑物变化检测系统,监测水库周边环境。详细阐述了系统建设的需求、关键技术,剖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运用OpenCV提供的类库及算法的改进完成影像建筑物的提取,利用ArcGIS Engine提供的组件和接口完成对影像的预处理和分析结果的统计。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复用性强,为森林、湿地等的周边环境监测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利用雷达数据解算航空影像的方法,即在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用规则建筑物顶面中心作为控制点,代替传统摄影测量中的像控点。LiDAR数据中导出的中心点相当于一个带有3维坐标的单个点,能够用于空中三角测量系统,从而省去外业像控测量的步骤。利用LiDAR数据作为地面控制点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的控制点加密,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证明了LiDAR参考系中规则顶面中心点作为控制点进行空三加密可以满足丘陵地区1∶5 000比例尺成图要求。  相似文献   

11.
传统拆迁测绘方法通过外业入户调查测量房屋及附属物边长,内业测算面积,难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速增效并满足不断加速推进的城市更新工作。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近年测绘领域兴起的高新技术,可以自动生成实景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大比例尺地形图,采集地物尺寸及结构要素,简化外业测量工作。本文提出了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旧村拆迁测绘模式,并在北山旧村拆迁项目中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地形图、地物尺寸和面积精度符合规范要求,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刘莹  陶超  闫培  邹峥嵘 《测绘学报》2017,46(7):910-917
为充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供的细节信息,提高震害损毁建筑物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图割框架下融合形状、边缘、角点等多种类型特征的损毁建筑物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震前建筑物线划图提取包含单个建筑物的局部影像,用于图割能量函数建模,并分别根据建筑物的位置、形状、边缘以及角点构造能量函数的各约束项。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大流/最小割算法求解能量函数最小值,依据最小割能量进行地震前后局部影像中建筑物的相似性度量。最后利用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求得最小割能量的分类阈值,并根据错分率估值执行后处理以获得最终变化检测结果。采用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前后石卷港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检测出损毁建筑物。  相似文献   

13.
李烁  王慧  王利勇  于翔舟  杨乐 《遥感学报》2018,22(3):450-457
针对Mask匀光法对低通滤波器及其尺寸参数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变分Mask自适应匀光算法。根据影像自身的先验信息,结合Mask数学模型构造变分能量函数,分别利用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全变分正则项约束理想影像和背景影像,采用分裂Bregman方法交替迭代求解,可同时获取最优化背景影像和理想影像。利用3幅光照不均匀的遥感影像进行实验并与3种不同滤波尺寸的Mask匀光法进行了比较,本文方法在目视效果和定量评价指标上均呈现明显的优势,在消除亮度不均的同时能够保持影像的纹理和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降落影像序列特征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SIFT匹配方法用于嫦娥三号降落影像匹配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降落影像序列特征匹配方法。重构了着陆器垂直降落阶段拍摄过程的几何模型,并得到了不同降落影像中的同名匹配点之间的几何约束关系,然后通过SIFT方法进行影像中极值点的提取和特征描述,最终将几何模型约束用于极值点的匹配点搜索过程中,优化了匹配过程。采用嫦娥三号着陆器真实降落影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取得较为稳定的匹配结果,且平均可以减少约为18%的匹配耗时,研究结果对后续深空探测任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号和噪声在提升格式小波分解中呈现出的不同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包去噪算法。该算法采用提升格式小波对SAR图像进行最优小波包分解,并计算每个子频带的能量范数,然后根据软阈值法和能量范数区分信号和噪声,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SAR图像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不仅可以去除图像中的大部分噪声,而且可以较好地保留图像纹理的细节信息。与传统小波包算法相比,其计算速度快了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6.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signal and noise exhibit during wavelet decomposition, a new denoising method based on the lifting scheme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the SAR images are decomposed by using the best wavelet packet and the norm of each sub-band are calculated; signals and noise can be discriminated based on the norm and soft-threshold method, and the images can be denoise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denoising SAR images, and can remove most noise of images with well-kept texture detail information. The calculating speed of the method is twice the speed of the general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7.
谢仁伟  牛铮  王力 《测绘科学》2011,36(4):35-3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点库的SIFT多源大幅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并建立控制点影像库;然后采用地理坐标粗定位及SIFT算法自动精确查找同名控制点;利用影像分块迭代最小二乘法拟合,去除错同名控制点;最后运用多项式模型完成影像配准.以环境减灾小卫星CCD及近红外、QuickBird 24m及0.6m、TM及印...  相似文献   

18.
影像匹配是诸多遥感影像处理和影像分析的一个关键环节,结合加速鲁棒性特征(SURF)算法和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对影像进行处理,得到特征稳定、匹配点可靠的配准影像。首先提取影像的SURF特征,利用特征点的欧式距离比来完成影像之间的粗匹配;然后使用RANSAC算法对粗匹配点进行筛选;最后计算出图像间的变换矩阵,完成匹配。文中选择某城郊地区的无人机航拍影像,结合SURF算法,并改进RANSAC算法来对影像进行处理,实现影像的匹配,验证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吴孟哲  陈锟山 《遥感学报》2006,10(4):578-585
本论文尝试讨论两个主题:主题一为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应用于像元阶层资料融合技术的研究。主题二为应用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方法于特征阶层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在第一个主题中,由于合成孔径雷达的数据具有全偏极特性,在此选取了对植被较为敏感的HV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与具有光谱特性的光学SPOT数据做数据融合处理以利接下来的地物分类。首先,本研究利用小波转换技术来滤除合成孔径雷达斑驳噪声,在接下来融合步骤中,主成分分析出来的第一部分(PCI)是用做完滤除噪声后的合成孔径雷达取代,在数据融合后,进行地物分类是采用最大似然法来分类融合影像。在第二个主题中,利用全偏极雷达数据的极化特性结合SPOT数据的光谱特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分类的精确度。首先使用李式滤波器滤除全偏极雷达数据噪声,接下来同样是使用采用最大似然法来分类融合影像,(不同的在于全偏极雷达影像使用Wishart几率分布,在光学影像采用multivariate Gaussian几率分布)将每个类别中每个像元属于某个类别的几率值计算出来,再利用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来结合这些类别的机率值。最后产生出一张新的分类影像。实验的结果显示分类的精确度比较于未融合的资料都有明显提升的效果,也证明了此两个数据融合方法对于不同数据特性的融合都是很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生物地理学优化(BBO)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用生物地理学优化的思想解决了图像分割的问题,该方法简称BBOIS。它采用图像像元的分形维、能量和灰度特征进行图像的初始分割,将一幅图像划分为3幅二值图像,作为初始分割图像("住地"),经像元的迁出、迁入的交换实现初始分割图像的优化。在优化过程中,还引用反向学习技术(OBL)提高分割图像的质量。3幅航空影像(100像元×100像元)的实验表明,BBOIS算法有一定的优越性,是有一定潜力的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