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乌鲁木齐铁路局科学技术所和新疆防雷减灾中心、新疆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合作的“新疆铁路大风监测短时预警预报系统”中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项目,于2009年9月12日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现已投入业务使用。这些自动气象站的建立,使铁路大风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的监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黄海中部近海海域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的专门系统,本系统可进行海上大风、海水表层温度、以及风浪预报,并具备海上天气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决策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2017年5月2日,新疆石河子垦区出现5到6级西北风,此次大风过程中瞬间极大风速达26.8m/s,此次大风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大风天气从2日14时开始,由西向东影响石河子地区,共持续了近6h。此次大风天气造成石河子地区已播农作物受灾严重,共造成经济损失达近370万元。虽然在本次天气过程中,预报发布时间提前5d,大风预警提前24h发布。此次天气预报较准确,但通过总结预报服务经验,提出以下问题及建议:(1)对此次大风的预报,在量级和起止时间上存在一定偏差,预报员对大风的预报能力较差;(2)大风的监测预警能力不足,需要加快精细化监测系统的建设;(3)在临近预报预警时,对公众的服务手段较欠缺,科普宣传不到位,市民防灾减灾意识不强。本报告分析了大风天气的致灾成因,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监测服务等工作,总结预报和服务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灾害天气的预报服务提供理论支撑,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4.
以2014—2017年新疆铁路强风区逐小时风速监测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基于EC细网格二次建模和上游指标站2种大风精细化预报方法研究,结合铁路部门、科研院所、气象部门联合在新疆开展的11次大风环境下动车组行车安全试验,建立起一套将大风精细化预报和大风环境下动车安全试验紧密结合的服务应用模式,该模式在兰新客专线大风条件下动车组行车安全试验的前期准备、进度安排、试验计划修订以及现场运行试验的全过程中起到了关键决策作用,也可满足行车调度和防灾应急指挥对气象信息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大风短临预报的现状、困难和原因,重点介绍数据挖掘技术在广西大风短临预报预警方法研究中的应用,利用2019年7月11日—9月11日期间的数据,对广西大风短临预报预警系统的预报能力进行TS评估和时效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广西89个台站所做的大风蓝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以及不分级TS评分检验,预报准确率达到18%以上,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提前量。  相似文献   

6.
田刚  袁杰  罗剑琴  陈良华  李波 《湖北气象》2009,28(2):168-172
利用基于MM5中尺度模式的短时预警系统的逐小时风向风速预报产品和三峡工程周边自动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对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三峡坝区发生的大风大气进行预报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模式对雷雨大风基本无预报能力,但对晴卒系统性大风有很强的预报能力,模式可以对晴空系统性大风的出现时间、强度变化趋势和风向提供较准确的预报,对晴空系统性大风的结束时间也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宜昌市气象局利用基于中尺度模式的短时预警系统预报晴空系统性大风,用多普勒雷达对雷雨大风进行临近监测,近年来在三峡工程气象保障服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预报服务经验 ,针对海上航运作业所需海上大风预报服务 ,对黄渤海域预报海区的大风气候资料统计分析 ,归纳出 5种海上大风预报模式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渤海大风统计分析和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多年预报服务经验。针对海上航运作业所需海上大风预报服务,对黄渤海域预报海区的大风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归纳出5种海上大风预报模式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广西局地性洪涝、流域性洪涝监测预警指标研究、广西洪涝监测系统及洪涝监测业务服务开展情况,并对GIS技术在广西洪涝监测预报评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广西大风短临预报预警系统,该系统的产品与同期广西各地气象局发布的大风预警信号(以下简称“人工预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按业务评分规定,大风预警系统在漏报率和命中率方面更优,人工预警在TS评分和空报率方面更优;(2)有效提前预警情况下,大风预警系统在大风蓝色、黄色预警和不分级预警中TS评分较高。基于对大风预警系统和人工预警的数量、TS评分和预警提前量的差异分析,广西大风短临预报预警系统的产品性能达到同期人工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南四湖湖面大风预警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进山  宋东  邱继玲 《气象科技》2011,39(1):118-122
为弥补采用传统预报方法漏报由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所产生的南四湖湖面大风的缺陷,充分利用南四湖周围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和常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0 min加密观测资料,采用资料实时提取分析、绘制彩色等值线图、图像发布到网站、满足大风预设条件时声音报警等方法,实现了对南四湖周围大风分布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湖面大风精细化预报预警准确率。试用表明,该系统人机界面好,移植性强,运行稳定,漏报率低,可在短时临近大风预警预报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洪涝监测研究进展及业务服务情况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广西局地性洪涝、流域性洪涝监测预警指标研究、广西洪涝监测系统及洪涝监测业务服务开展情况,并对GIS技术在广西洪涝监测预报评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省、市、县三级台站海洋气象预报服务需求,基于WebGis网络技术研发了广西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系统具有功能丰富、综合信息量大、高度集约化、便于维护管理等特点,主要功能包括海洋灾害性天气监测、台风监测预报、海洋精细化预报制作、海洋综合预报产品展示、数值产品浏览、预报质量检验等,对海洋气象服务所需的信息资源和预报业务流程进行了充分整合,对提高广西海洋气象服务水平有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部湾沿海港口专业气象服务情况的分析,得到一些北部湾沿海港口作业气象服务大风服务指标。为解决如何利用大风预报指标来开展港口专业气象预报预警问题,利用ECWMF细网格模式产品和TREC反演风场资料来制作港口大风要素专业气象服务,为开展港口大风要素专业服务精准预报提供了的智能服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阿克苏河流域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是夏季汛期防洪服务,其次是春季到夏初的抗旱服务。根据阿克苏河流域各类型洪水的气象成因,提出了该流域防洪气象服务保障技术包括:流域内山区积雪遥感监测,融雪气象条件分析,面融雪量分析,面雨量分析,流域内夏季强降水监测和短时短期预报,平原区大风天气过程的中短期预报等。环流特征分析是做好引发洪水的各类气象要素变化的分析和预报的基础,给出了阿克苏河流域洪水主要类型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新疆铁路大风监测系统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新疆环境气象工程中心的直属企业—乌鲁木齐恒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承建的新疆铁路大风监测系统,始建于1998年,历经8a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成为新疆铁路部门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季铁路运输中,随时为调度部门提供风区风力实时数据,发挥着安全保障作用。但是铁路大风监测系统的设备大部分安装在铁路沿线的荒滩戈壁地区,尤其兰新铁路三十里风区属于天山南部雷电多发区,安装大风监测设备的铁塔地下机房,虽然修建了地网,接地电阻<4!,基本在0.8 ̄2.0!之间,然而2000年6月在头道河测风站和2002年8月在三个泉测风站发…  相似文献   

17.
孟雪峰  姜桓 《内蒙古气象》1998,(2):18-19,45
应用T63数值预报产品对内蒙古春秋季区域性大风过程进行了物理量诊断分析,并总结出5项能较好反映出大风发生、发展机制的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分区预报方程,并实时应用T106产品建立了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8.
大风是沿海地区最常见、也是主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航运、海上捕捞、水产养殖、石油开发等行业和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随着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对大风预报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大风预报的需要,在原有大风预报经验的基础上,制做了本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逻辑的雷暴大风和非雷暴大风区分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周康辉  郑永光  王婷波  蓝渝  林建 《气象》2017,43(7):781-791
雷暴大风往往伴随飑线、阵风锋、龙卷等强对流天气而出现,风速大、发展迅速、突发性强,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雷暴大风的监测与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雷暴大风监测一直也是强对流监测的难点。本文在地面气象观测站大风记录的基础上,结合多源数据(包括雷达、卫星、闪电、温度、露点等观测数据),利用模糊逻辑算法,实现雷暴大风与非雷暴大风的有效识别,可对雷暴大风进行实时监测。具体算法为:首先,基于历史样本数据的统计得到各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而得到各参数隶属度函数;然后采用概率重叠面积方法,确定各项质量控制数据的权重;最后通过选取判断概率阈值Q的方法,区分雷暴大风与非雷暴大风。通过对2010年全国50873条人工观测大风数据的识别结果检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区分雷暴大风与非雷暴大风,当Q选取0.55时,雷暴大风的识别准确率POD约为0.76,误识别率约为0.18,雷暴大风CSI指数约为0.67。文中选取了两次大风过程,算法正确地识别了11个非雷暴大风记录,5个雷暴大风记录。本工作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雷暴大风的监测效果、完善强对流监测业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专业预报服务的现状,根据需要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具有对气象信息采集、加工、分发、传输等自动化的功能,实现了对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台风的实时监测和及时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