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宁芹溪银多金属矿床产于南园组第三段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物成分以银(金)矿为主,具水平、垂直分带现象。其成因为浅成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银多金属矿床。根据深部找矿理论及相关矿体的产状、形态及控矿特征,提出955~850m中段可作为新的找矿地段,通过地质勘探,已求得955~850m中段新增(122b+333)矿石资源储量72.35万t。  相似文献   

2.
戴清忠 《福建地质》2008,27(2):175-185
周宁芹溪银铅锌矿床位于寿山早白垩世火山喷发盆地北东缘,矿体受火山构造、区域北西—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贮存于南园组第三段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中,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属浅成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3.
浙江丽水地区磨石山群火山岩时代归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浙江丽水地区中生代磨石山群火山岩的时代,在区域地质调查、火山机构划分的基础上,选择该群代表性火山岩进行锆石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大爽组底部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54.9±5.5 Ma、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2.0±7.0 Ma,属晚侏罗世基默里奇阶;高坞组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1.6±2.7 Ma,两个火山机构的西山头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8.6±1.7 Ma和139.5±2.5 Ma。认为浙南磨石山群火山岩时代:大爽组为晚侏罗世,高坞组、西山头组、茶湾组和九里坪组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4.
寿宁天池银多金属矿位于柘荣—南阳北西向断裂带中部,矿体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贮存于南园组第三段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呈不规则的细脉状、透镜状产出。综合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属浅成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
阜蒙县北窝铺膨润土矿床位于中生代断陷盆地——于寺盆地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下统义县组第一岩段火山碎屑岩中。通过矿石阳离子交换量分析和差热分析,确定为钙基膨润土矿床。该矿床的形成受地层控制,沉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与矿床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峨嵋矿区矿体赋存于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含火山角砾(集块)凝灰岩中。大小矿体百余个,密集成群分布,主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长600米,宽95米,廷深240米,为优质矿石。矿区四周被环形水系包围。侵入角砾岩墙、球粒流纹岩脉发育,并有温泉出露。矿区内岩性,岩相里环形展布,矿体具弧形弯曲,产状内倾,围岩蚀变以硅化,叶蜡石化、明矾石化为主,矿体向两侧分带明显是典型的交代蚀变。成矿作用以交代为主。破火山的环状断裂,层间破碎带是良好的储矿空间,分布在矿体上部的硅化流纹岩对成矿起屏蔽作用。岩浆期后活动所逸出的热水溶液长期反复地交代火山碎屑物质,产生大面积的次生石英岩化和形成叶蜡石、明矾石矿体。火山热液携带的金属元素在硅化带中聚集,形成了银、钨、钼等金属矿化带,是一个典型的产于晚侏罗世的破火山机构内的特大型叶蜡石矿床。  相似文献   

7.
相山及其邻区火山岩岩性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杭构造带西南端相山等七个火山盆地中的主体火山岩(J3e)的地质概况见图1。根据它们的地质产状、岩性特征及形成机理不同、可以区分两种主要岩性:相山、玉华山和礼陂为一类,属于火山碎屑熔岩类;高家、林家、谙源、谭港为另一类,属于流纹质弱熔结凝灰岩,此外,还有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和流纹质火山角砾岩。对相山来说,目前,可以观察到的有火口湖碎屑熔岩、岩流碎屑岩和岩颈碎屑熔岩。由于碎屑在熔岩湖所特有的对流条件下,碎屑降落到泡沫融熔状的熔岩中,被熔岩胶结,在火山湖中则形成火山湖碎屑熔岩。  相似文献   

8.
福建周宁咸格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卫立 《福建地质》2009,28(3):175-180
咸格钼矿床产于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岩体与晚侏罗世南园组第二段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的内接触带。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受断裂构造和岩体层间节理控制。属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寿山火山喷发盆地是福建东部晚中生代最重要的火山喷发盆地之一,是寿山石的产出地。福建1∶250 000周宁县等4幅区调项目通过系统剖面研究及路线调查认为,寿山火山喷发盆地由小溪组火山岩组成,划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共5个岩性段;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根据综合地层接触关系、生物群等资料,将其形成时代置于早白垩世早期。查明该盆地火山岩相有8种类型,圈定17个Ⅴ级火山机构,明确小溪组第三段下部的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及中部的(角砾)流纹岩、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为叶蜡石(寿山石)矿的主要含矿层位,矿体受火山构造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陈国强 《福建地质》2007,26(4):229-234
仙游牛头山金矿化体产于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及沉凝灰岩中。与北北东向断裂带、片理化带以及牛头山锥状火山关系密切。区内金矿化范围大,已见金矿化脉(体)12条,组成规模较大的北东、近南北向矿化带,找矿远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