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俯冲带中,菱镁矿相比于其他碳酸盐矿物会在更高的温度压力环境下稳定存在,常被认为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主要载体,其电学性质的研究对俯冲带及地球深部的电性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YJ-3000t高温高压设备上利用Solar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在1~3 GPa和773~1173 K条件下,对天然菱镁矿的电导率进行了原位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天然菱镁矿的电导率在10-2~10-7 S/m范围内,菱镁矿的电导率对温度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导率增大,电导率与压力的关系呈正相关,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强。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样品电导率随温度、压力的效应和活化能,可推断天然菱镁矿导电机制为大极化子导电。  相似文献   

2.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电导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瑛  郭效丁  魏永强  宋玮 《地下水》2012,34(5):64-67
分析灌区上层含水层的电导率分布特征,发现灌区高盐区和中盐区大部分分布在灌区中部和北部45#附近,水位均低于5 m的地区.但个别井点水位埋深很大,电导率很高,其地下水盐化并不是由于水位过高引起的.利用76#连续监测资料采用小波方法分析其水位与电导率的关系,得出水位变化与电导率相反的结论,为确定其变化机理,监测不同深度下的电导率值,结果得出灌区地面以下富集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推断灌区地下水分层广泛存在于灌区.依据地下水分层现象和上层含水层电导率分布状况,为灌区地下水盐碱化过程研究和井渠联合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地幔的电导率在500 ̄1000km之间增加了大约1S/m。这一现象可被认为是在高压状态下,矿物相中导热性或导电性的增加所引起的。电导率的变化与热激发的关系不大,但它在突变相中变化却很剧烈。遗憾的是,目前只用地磁场的资料还不能区分出这两个模型。然而,在假设了变化是比较剧烈的前提下,我们可在深度与电导率突变之间寻求一个最好的估计值。在以大约72天为一周期的地磁场频谱曲线上出现了一个峰值,该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象方法。设|E1|,|E2|为在远场区观测的同一电偶极天线的两个辐射电场强度。如地质介质的电导率连续变化,观测场强的辐射频率ω1,ω2之差较小,则有如下的电导率层析成象方程|E1|-|E2|=20log(ω1/ω2)+20log(e)μ/2(ω2-ω1)∫σ~(r)dr式中σ^=σ,σ为介质的电导率。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象方法克服了长期困扰电磁波吸收层析成象的初始辐射场强计算问题,应用实例表明它可获得更精确的层析图。  相似文献   

5.
地幔矿物岩石的电导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有生 《地学前缘》2000,7(1):229-237
电导率高压测量技术的完善 ,使得人们在就位测量条件下获得了一系列地幔高压相矿物的电导率。由此 ,在回顾近几年地幔矿物岩石电导率的测量结果时 ,重点介绍了地幔高压相矿物的电导率研究。文中还介绍了根据地幔矿物岩石电导率数据而获得的电传导机制研究结果以及基于实验室电导率数据建立的电导率模型。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在实验条件控制较好的高压装置上测量电导率时 ,实验室的电导率数据应该可以用来帮助电磁学家约束对野外数据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矿物岩石电导率实验研究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的电导率分布和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于实验室中研究了一些典型地壳和地幔矿物、岩石的电导率,并将实验结果与野外电磁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矿物的脱水和存储于名义无水矿物中的水会显著提高岩石的电导率。含水矿物的脱水可能是导致地壳出现高导层的主要原因,而地幔的高导层则可能是由名义无水矿物中赋存的水所引起。实验室矿物、岩石电导率模型与野外大地电磁结果的对比,为研究地球内部的热状态和水含量的分布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在压力为1.0~4.0 GPa、温度为873~1 223 K下采用Sarl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阻抗谱分析仪测定了叶蜡石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与温度间的关系符合Arrenhius关系式;叶蜡石的脱水引起电导率的突然变化,使电导率急剧上升;脱水前,电导率随着压力增大而减小,其导电机制为电子导电;脱水后,电导率随着压力增大而增大,其导电机制为离子导电.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电导率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室内电导率测试的最佳条件,同时阐述了电导率、pH值异常与金异常的关系,最后给出了电导率、pH值异常复合处理的表达式。这项试验研究工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17,(Z2):158-162
处于海洋环境中的钙质砂一般饱水含盐,将盐度评价重要参量电导率用于钙质砂中,以钙质砂的电导率反映其中的水体含盐量,对海洋环境下钙质砂土水质评价有重要意义。在某灰沙岛上选取裸露空旷的钙质砂地,距地面0.5、1.0、1.5 m的深度处埋设土壤电导率、体积含水率和温度传感器,观测记录不同深度范围钙质砂的电导率和体积含水率。基于现场钙质砂土电导率、体积含水率观测、室内不同级配的钙质砂电导率测试以及Manta2水质传感器室内测试校核,分析钙质砂电导率与孔隙水电导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钙质砂电导率与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的电导率均呈线性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钙质砂电导率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1.
12.
感应测井的实部视电导率 (也叫R信号 )与虚部视电导率 (也叫X信号 )构成复视电导率。在给出这两种视电导率定义之后 ,利用解析解和数值模式匹配法计算了几种地层的感应测井的两种视电导率响应曲线。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虚部视电导率对实部视电导率起一定的趋肤效应补偿作用 ;虚部视电导率的探测深度大于实部视电导率 ;井眼对实部视电导率的影响较大 ;实部视电导率的纵向分辨率优于虚部视电导率 ;当线圈系穿过的地层磁导率有变化时 ,虚部视电导率将有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3.
14.
地球物理深部探测研究表明,上地幔顶部个别地区具有显著的电导率异常,表现为高电导率和各向异性。造成上地幔顶部电导率异常的机理,一直以来是地球科学中极具争议的问题之一。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由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和橄榄石中耦合的结构水所致,其它的解释包括由颗粒边界的石墨或硫化物以及其它一些导电性强的矿物所致。这些不同的模型,对于认识上地幔的结构、组成和性质有直接的影响。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数值模拟和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对已有模型伴随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局部地区的电导率异常可能主要由固态导电机制造成,但其主要载体可能不是构成地幔主体的橄榄岩,而很可能与上地幔岩石学组成上的宏观不均一性有关。不同地区上地幔顶部的电导率异常,可能由不同的因素造成,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的"单一"导电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盐度变化是湖泊的重要物理特性,电导率作为水体盐度最直观的体现,对湖泊的水质特征、湖水能量循环、生态系统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实地观测资料,分析高海拔、大型内陆湖盆纳木错电导率变化特征及季节差异,并着重分析湖水电导率与水温关系及纳木错能量循环特征。结果显示纳木错湖作为典型的微咸水湖,电导率数值逐年降低,纳木错区域气候环境正向暖湿转变且趋于淡化;湖水温差较小的范围内,电导率与水温二者成相关性变化;纳木错不同区域电导率值存在差异,曲线变化特征显示出纳木错为完全混合型湖泊,湖盆中部物质交换、能量循环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16.
高温高压下辉长岩的电导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 1 .0~2 .0GPa和 3 2 0~ 70 0℃下 ,1 2~ 1 0 5Hz的频率范围内 ,进行了辉长岩的电导率就位测量 ,并用阻抗谱分析了其微观电传导机制。结果表明 ;电导率对测量频率具有依赖性。复阻抗平面上只出现了反映颗粒内部传导机制的阻抗弧 ,在高压下这种机制起主导作用 ,该阻抗弧出现在 1 0 5~n×1 0 2 Hz(n为 1~9的正整数 )的频率范围内。以本实验所获得的电导率结果和前人的工作为依据得出辉长岩不能在中下地壳形成高导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地球化学作用下 ,围绕油气藏周缘的地表形成电导率 ( Ks)环状异常 ,异常内侧的高背景区为指示油气藏的有效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8.
EH-4连续电导率测量的数据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H-4电导率测量方法存在地势起伏大时,测得的电性界面产状产生偏差,因此而开发的地形改正方法能有效地解决高差大给成果解释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不同标高视电阻率平面图,结合EH-4联合二维断面图,可以对测区内不同电阻率的地质体和电性界面在走向、垂向和不同标高上进行三维空间分析,从而可以清楚地判断岩体、地层以及构造的位置.几种数据表达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原始资料所含有的信息,为成果解释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导率是反映岛礁地下水土耦合性质的直接可测量参数,渗透系数是岛礁地下淡水体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电导率变化规律,并用其表征土体渗透性有重要意义。首先测量不同干密度、含水率和孔隙液浓度下单一粒径钙质土电导率。由于钙质粉土内含黏粒成分,其表面双电层对电导率有影响,因此单独测量钙质粉土在干密度和含水率正交条件下的电导率,并进行变水头渗透试验。接着配制钙质粉土含量递增的级配土,测电导率并进行常水头渗透试验。试验发现,钙质土电导率与干密度,含水率和孔隙液浓度呈现明显规律性;级配土内随粉土含量增加电导率增加先缓慢,后迅速,最后趋于稳定;级配土渗透系数随电导率增加先缓慢减小后迅速减小;粉土渗透系数随电导率增加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最后初步推导了钙质土电导率与渗透系数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0.
高温高压下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设备和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在1.0~4.0GPa和773~1134K下用阻抗谱法就位测定了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温度是决定辉石岩电导率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电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lgσ与I/T之间符合Arrenhius关系式;随着压力升高。电导率降低,活化焓和独立于温度的指前因子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