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热液岩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炯飞 《贵金属地质》1998,7(2):143-148
  相似文献   

2.
关于热液岩     
热液岩是指由热液(气水热液的总称)中结晶出来的矿物所组成的岩石。热液岩是在热液的形成过程中,或是在热液的运移过程中,萃取了先存岩石中的成分,并将其运移到了一定的空间(断裂的裂隙、褶皱的虚脱部位等),由于热液的压力、温度、pH值及其他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被热液萃取的某些组分从热液中结晶出来所组成的岩石。  相似文献   

3.
论热液矿床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焕斌  戴福盛 《矿床地质》1992,11(3):286-290
文章回顾了热液矿床分类历史。提出首先按成矿温度将热液矿床分为高、中、低温三大类。再按热液来源,把每一大类分为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地下水热液型、海水热液型和混合热液型五个亚类。对每个亚类,根据矿种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4.
5.
6.
7.
东非裂谷坦噶尼喀湖的热液喷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伴生有块状硫化物的湖底热液喷口是1987年4月在东非裂谷坦噶尼喀湖北部盆地靠扎伊尔一边的Pemba和Banza角发现的。一支由10个配备有水下呼吸器的潜水员组成的多国(法国,扎伊尔,德国和布隆迪)TANGANYDRO探险队(1991年8~10月),在坦噶尼喀湖西边界向北延伸的活动断层的46m水深处发现了热液喷口。测得热液流体和沉积物的温度为53~103℃。在Pemba热液喷口附近,发现了厚1~10cm的块状硫化物脉(黄铁矿和白铁矿条带);而在Banza角,活动喷口却以1~70cm高的霰石烟囱为特,在热液喷口脉壁外包有一层包晶黄铁矿层。这两个地区热液流体的端元组分明显不同。Pernba的端元组分富NaHCO_3流体,类似于裂谷东支Magadi和Bogoria湖的NaHCO_3热液流体。Banza角的端元组分却富NaCl。这种卤水可能是深部基底成因的,类似于坦噶尼喀湖东侧的UvinzaNaCl卤水。地热温标计算得到水—岩反应的温度在Pemba和Banza角各为219℃和179℃。围绕活动喷口发现有丰富的白色或红褐色微生物群,代表Beggintoa藻席。130℃处的右旋正断层与南北向主断裂交汇处的张裂隙有助于热液  相似文献   

8.
9.
沉积热液岩     
沉积热液岩杜乐天(北京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00029)关键词沉积热液岩在我国及世界各地发现了一系列热水条件下的沉积岩,它们尽管有各式各样的产状,但存在以下共性:(1)是海盆中局限滞流、相对封闭的局部次级凹陷沉积环境,海盆基底是陆壳或洋壳,分别可再...  相似文献   

10.
海底热液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允庆 《矿产与地质》1991,5(3):157-162,172
根据近二三十年海底地质考察结果,海底热液成矿作用非常普遍,可以形成铜、铅、锌、金、银、铁、硫、重晶石、萤石、锑、汞和硼等海底热液矿床.按容矿岩石不同,可分为与火山岩系有关的及与沉积岩有关的两大类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1.
热液羽状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液羽状流是全球洋中脊热泉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海热量和物质循环中有重要地位,是探测热泉场和热液喷口位置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介绍了热液羽状流的主要研究内容、探测技术方法、在不同海域洋脊的研究进展和21世纪的新成果,从地球系统科学和热泉场资源探测的角度归纳了主要科学问题和发展趋势。热液羽状流对全球海洋循环及大洋化学有重要影响,其位置探测在近期将经历一次“小型革命”,正在成为大洋研究前沿热点。  相似文献   

12.
13.
14.
热液中的稀土元素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岩浆在热液矿床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浆流体是在火山岛弧中形成的热液矿床中许多成分的初始来源。这些成分从不同来源以不同方式聚集在岩浆中。热液流体也从岩石中淋滤出了许多成分,尤其当深部循环的天水吸收酸性岩浆气体之后,淋滤作用更加强烈。对这些成矿热液体系认识的提高,得益于对活动热水体系的研究,它们在地表形成热泉和火山喷气。  相似文献   

16.
金的热液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冲绳海槽Jade热液活动区热液沉积物主要以块状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物为主。与其它热液活动区相比,本区的热液沉积物以富含Pb和Ag等元素为特征。电子探针和中子活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块状硫化物矿石中,Ag主要以分散态富集在粗粒硫化物和细粒硫化物集合体中,在热液活动的早期和晚期均有Ag的富集。在以硬石膏为主的块状矿石中,Ag主要在细粒硫化物集合体中富集,其富集成矿的时间为热液活动的中后期,富集成矿温度在150℃以上。在重晶石为主的块状矿石中,Ag主要以颗粒状自然银的形式在热液活动后期富集成矿,其成矿温度低于160℃。  相似文献   

18.
刘敬秀 《地质科学》1998,33(3):349-358
采用分阶段加热爆裂法测定了不同成因热液矿床脉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氩同位素,计算出各温度段内大气氩的相对含量,从而,总结出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等成矿流体的氩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典型的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以具有高大气Ar组分(约95%-100%)为特征;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Ar同位素组成特征取决于与其有成因关系的初始岩浆水的Ar同位素组成及矿源层和围岩的性质,产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一般以具有低大气Ar组分(约6%-20%)为特征,其它的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在主成矿温度范围内一般为50%-60%左右。  相似文献   

19.
20.
论动力热液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