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从前农村村屯建设没有规划管理,出现无序混乱圈地建农房现象,土地浪费相当严重,于是出现了“半截街”、“无路街、农村居民点分散,高处建房都是拐点。线长点多,如棋盘上的棋散子,不规则,没有统一规划,没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浙江国土资源》2019,(1):65-65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东部门户、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是大杭州经济都市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也是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杭州的浦东"之誉.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nperature, LST)和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 FVC)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因子,研究两者的时空变化及相互关系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1-2015年MODIS 11A2 LST和13Q1 NDVI数据,在时序数据重构的基础上对福建省LST时空变化及LST与FVC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5年福建省LST总体呈轻微下降趋势,尤其是2010年之后其LST明显降低。LSTFVC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负相关一致性:在FVC较高的区域,LST值较低;在FVC较低的区域,LST较高。② LSTFVCDEM和纬度均成负相关关系,且负相关性在一年之中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增加或降低。夏季FVC对LST的负相关性最大为0.7,冬季FVC对LST的负相关性降低为0.4。③LST随着FVC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呈现分段线性关系,存在“FVC拐点”。“FVC拐点”前后随着FVC增加LST的降低速率在夏季 “先慢后快”,而在冬季则“先快后慢”。春秋两季,LST随着FVC增加而降低的速率在“FVC拐点”前后差异变小。在夏季,当FVC大于0.4时,FVC每增加0.1可降低LST约0.77 °C,降温效果大约是FVC小于0.4时的2倍。因此如果要有效地降低夏季地表高温,要使地表植被覆盖大于40%,才能较好的发挥植被的降温的作用。④在1-8月份,FVCLST的负相关作用存在滞后性,FVC变化对滞后一个月的LST时空分布影响更大。研究成果对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与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发挥植被对区域高温抑制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新滩滑坡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前三年的形变监测资料,建立了堆积层推动式的滑坡模型。文章提出以历史崩滑临界值为先验,改进了预测滑坡时间的拐点法,这次新滩滑坡的曲线拐点出现在大滑前约28天。拐点出现后的水平月位移蘧度均在2米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一轮又一轮调控政策的高压下,我国高企的房价终于出现松动,房地产市场的“冬天”正在逼近据近日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撰写的《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和《房地产市场变化对金融业影响的调查报告》分析,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几年我国前寒武纪稀土元素的分布和演化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通过对中国前寒武纪地层中五十余个稀土元素资料的分析,认为前寒武纪稀土总量∑REE随着时代的演化呈现“之”字型变化。太古代与元古代的稀土元素模式有着截然的区别,几个重要地质时代的界线处为∑REE变化的拐点,但从太古代至太古代的总体趋势还有增高显示。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稀土元素在不同岩性中的分配状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产养鱼池塘中白鲢鱼苗鱼种阶段的生长特性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表明:1、白鲢鱼苗鱼种阶段的生长过程中,全长和时间的关系均呈直线相关(L=a bt)。鱼种全长以7-8两月生长最快。日增长率、瞬时增长率以鱼苗阶段居高,鱼种阶段次之。2、白鲢鱼苗阶段体重和时间呈指数相关(W=ae~(bt)),体重生长之速度(dw/dt)和加速度(d~2w/dt~2)与时间成正比。3、鱼种阶段体重与时间呈“S”形曲线相关(W=K/1 ae~(-bt)),体重的生长则以7~9月间最快。生长曲线拐点在t=-1n(1/a)/b;W=k/2。体重生长之速度和加速度分别呈“正态”和“正弦”曲线形。日增重率、瞬时增重率和相对增重率亦以鱼苗阶段较大,鱼种阶段次之。  相似文献   

8.
基于颗粒流软件模拟,以吹填淤泥为例,分析了取土器的内径、切角、壁厚等尺寸参数对高黏性软土微观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分层方法,比较了7组土样层间颗粒特征拐点的运动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土样的颗粒在底部形成对流位移场,对流处上方颗粒主要受拉膨胀,对流处下方颗粒主要受压收缩,由此造成孔隙率的规律变化和层理的弯曲变形。7组参数对应土样的孔隙率曲线与初始孔隙率曲线的交点同颗粒位移场的对流位置存在协同关系。土样层理表现为向下弯曲变形,层间颗粒位移行为存在特征拐点,拐点之间颗粒扰动行为不明显;反之,颗粒扰动行为较大,这种变形特征可拟合为下开口的旋转抛物面,且曲面方程的曲面形状拟合系数a值能初步评估7组土样的扰动程度。层间特征拐点的连线可再拟合为旋转抛物面,抛物面体积与土样体积的比值可用来评估土样的原状性。  相似文献   

9.
南阳黄牛体重曲线拟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南省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的生产记录,利用Brody、Von Bertal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4种生长模型,对南阳黄牛母牛体重生长发育过程进行拟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VonBertallanffy模型拟合效果较佳,拟合度为0.9800,南阳母牛体重的适宜曲线方程为Y=383.97×(1-0.5484×e-0.1128t)3;南阳母牛的生长拐点月龄为4.41月,拐点体重为113.77kg,成熟体重为383.97kg,与其它牛品种生长发育特征比较,南阳母牛较早熟,成熟体重偏小。  相似文献   

10.
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生长研究。凡纳滨对虾养殖密度为135~165万尾/hm2,养殖海水盐度10.0~16.0,温度28.1~34.2℃,pH值7.6~8.8,DO5.0~6.0 mg/L。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体长(L)与体重(W)的对应关系为:W=0.01 955L2.784;体长生长方程:Lt=13.82(1-е-0.012 01(t-0.699 4));体重生长方程:Wt=29.250 7×(1-е-0.012 01×(t-0.699 4))3;体长生长速率方程:dl/dt=13.823 1×0.012 01×е-0.01 20 1×(t-0.699 4);体重生长速率方程:dw/dt=3×29.250 7×0.012 01×е-0.012 01×(t-0.699 4)×(1-е-0.01201(t-0.699 4)2);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拐点年龄为91.36 d,拐点年龄前体长增长较快,拐点年龄后体长增长相对较慢,而拐点年龄前体重增长较慢,拐点年龄后体重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1.
塔河北区块轻质原油与减氧空气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探究其组分变化情况和耗氧量规律。在室内使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开展原油静态氧化实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不同含氧量及不同注气量的减氧空气对原油的氧化作用;并利用色谱分析对烃类分析,收集反应气体进行气体分析,气体组分和原油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原油样本与减氧空气发生低温氧化反应,重质组分C21以上的组分均下降,低于C13的轻质组分含量均上升;(2)原油氧化效果随着含氧量上升而增强,反应过程组分对应“拐点”靠前;(3)含氧量一定时,改变油气比,反应对应的“拐点”不变;含氧量为下降趋势后趋于平缓;(4)低温氧化过程生成的CO2含量为上升趋势后趋于平缓;(5)在油藏温度(160℃)下,原油主要涉及2个反应热裂解和加氧反应。热裂解反应与含氧量无关,和温度有关,主要反应温度是160~200℃。高碳组分沥青质等重质组分会分解成饱和烃。加氧反应主要是芳香烃,胶质加氧反应也会生成沥青质。当2种反应同时存在时,沥青质参与热裂解的含量大于加氧反应芳香烃等生成的沥青质量,会导致沥青质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棚结构式池塘培育的美洲鲥初次性成熟亲本的生长特性。【方法】2016年7月12日至2017年4月20日测量408~690日龄美洲鲥雌雄亲本的体长、体质量、性腺质量,统计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长、体质量及肥满度。【结果与结论】美洲鲥初次性成熟时,雌雄亲本的体长L与体质量m关系均呈幂函数增长相关,雌雄方程分别为m=0.015 8 L 3.000 2(n=77,R2=0.961 6,P 0.01),m=0. 008 7 L 3.185 0(n=62,R2=0.980 2,P 0.01),幂指数接近于3,均呈等速生长;雌雄亲本肥满度随生长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雌雄鱼肥满度最高值分别出现在617、601日龄;雌鱼个体略大于雄鱼;雌雄亲本生长均可分为稳定生长期和滞长期;雌雄亲本的体长、体质量生长曲线均为有拐点(tr)不对称S型三次函数曲线,雌雄体长方程分别为Lt=-1.176 3×10-6 t 3+1.848 7×10-3 t 2–0.905 733 t+163.714,Lt=-1.288 7×10-6 t 3+2.022 1×10-3 t 2–0.990 363 t+176.202,体质量方程分别为mt=-8.127 66×10-5 t 3+0.131 311 t 2–67.850 8 t+11 535.128,mt=-6.924 07×10-5 t 3+0.111 565 t 2–57.101 9 t+9 580.315(n=9,R20.95,P 0.01),雌雄亲本体长生长拐点分别位于524、523日龄,体质量生长拐点分别位于539、537日龄,生长速度拐点前较快,拐点后明显下降。雌雄亲本分别在430日龄前和421日龄前,体质量生长速度出现负值;在617日龄后,雌雄亲本因性腺发育出现生长滞缓甚至微弱的负生长。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是矿产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会收集到一些非图形的、带有不同拐点坐标类型的规划文本资料,该文通过实践,总结了应用这类规划资料在MapGIS软件中直接生成规划数据库所规定专题图层的处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闽江口龙头鱼资源,估算其生物学参数。【方法】于2015年1月、5月、8月、11月在福建闽江口11个采样点(25.85°―26.29°N,119.65°―119.87°E)采集龙头鱼3 770尾,测量其体长、体质量,用Fi SATⅡ软件中的ELEFAN I方法,估算龙头鱼的生长、死亡参数及其开捕体长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结果】闽江口渔场龙头鱼体长(L)体质量(m)关系为:m=0.000 7 L~(3.804 2) (R~2=0.961 1);龙头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估算的生长参数K、L_∞、m_∞、t_0分别为0.52、28.7 cm、246.1 g和-0.317龄;由生长方程推算出龙头鱼的拐点年龄约为2.252龄,拐点体长约为21.2 cm,拐点体质量约为77.1 g;根据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估算龙头鱼的总死亡系数为1.67,由Pauly经验公式估算自然死亡系数为1.04,捕捞死亡系数为0.63,开发率为0.377;由动态综合模型估算出龙头鱼的开捕年龄为0.712龄,对应开捕体长为11.9 cm。【结论】闽江口龙头鱼资源处未过度开发状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的土地市场分为两个层面,从实体的方面看,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略虽显偏紧,但没有太大起伏,比较平稳。从政策层面看,土地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力道之大,为1990年国务院55号令以来所罕见,非常的波澜壮阔,隐喻着2006年将成为土地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拐点。土地市场运行环境趋紧2006年我国土地市场运行环境总体偏紧。从大的宏观背景看,在“十一五”期间,全国要求保有耕地18亿亩,这个任务非常艰巨。这一宏观局势不仅决定了2006年土地市场新增的供给要受到更加严格的约束,而且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土地市场的供给要受到越…  相似文献   

16.
采用SZW-1A数字式温度计,对红雁池新11井进行温度梯度测量及动态分析,测量步进为10 m,每个测量点观测时间约1个星期。取完整、稳定的1 d数据进行计算,将日均值作为该点的温度观测值,计算该天观测数据的标准差和最大值最小值的差来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测量与分析认为,红雁池新11井梯度-深度拐点在400 m处,稳定性-深度拐点在470 m,而岩性交界面(泥岩到石灰岩的转换)在380 m处,井孔套管到378 m。从梯度-深度关系与稳定性-深度关系来看,新11井越往下,温度梯度越小,同时稳定性越好。综合测井数据,可能裸孔段为弱透水段,且受浅层低温循环水的注入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沂源县国土资源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115个地块、近3 000个拐点坐标的基本信息在线监管报备录入工作已全部完成,为实现网上监管奠定了技术基础和数据基础。近几年,沂源县先后上报批复了7个增减挂钩项目区,115个地  相似文献   

18.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控措施以后,房价仍然居高不下,难现拐点。研究机构、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开发商,都曾经公开透露,现行的房价中,30%以上是政府的各种收费。也就是说,如果将政府的各种收费取消掉,房价至少可以下降30%。  相似文献   

19.
在宁安市沙兰站镇英城子矿区,为地质勘探详查布设工作比例尺1:1万,网度为100X20m的测网,布设了勘探线,测绘了1:1000比例尺的矿区地形图。联测了测区位置,提交了测量成果。埋设了测区控制点、起始点、中基线基点、测区拐点的固定标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青海省15个流体观测井多年的温度数据进行年变趋势分析发现,数据长期性漂移具有普遍性。青海省地热台网有6个台(井)的年漂移量超过0.01 ℃/a,达到地热观测台网仪器要求上限。温度漂移与同井水位、当地气温变化没有关联性,而且漂移大小在空间上的分布也无规律可循,因此单纯从温度观测数据来讨论,无法判断这种年漂移是否与区域应力应变状态有关。研究玉树井多年温度数据趋势看出,玉树地震这一地壳活动导致该井的温度趋势发生变化,其温度上升速率出现明显拐点;同样,格尔木井也由于改变观测部位而出现温度趋势拐点,可见将温度漂移简单地归结于观测系统(仪器+传感器)有失偏颇。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原理的温度计发现,单纯从测量原理上无法解决漂移问题。剔除漂移干扰的同时,漂移趋势自身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