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济阳凹陷南缘与鲁西隆起接合部开展了土壤气He、Ar组分及Ar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He的丰度从5.1—6μL/L(S.T.P),δHe值从-4%-16%,平均2.59%;40Ar/36Ar比值从255—325,δ(40Ar/36Ar)值从+11%-11%,He异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而Ar等值图分布比较复杂。He、Ar、烃三组分之间的组合关系表明有3个远景区,最有意义的是中深层远景区。此外,根据地质分析及Ar同位素特征表明中深层异常远景区不仅是与已知的第三系油田有关,而且还与深部C—P煤系地层有关,故属煤成气异常。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幔源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及其单矿物中发育有大量的流体包裹体,采用阶段加热真空热爆的 方法脱出幔源包裹体中的气体,测试了气体的碳、氧、氦、氮等同位素组成。CO2的σ13℃普遍较低, 主峰值为(-18~-22)×10-3 ,多数样品在高温下的 σ13℃普遍小于低温下的对应值。氧同位素变 化也很大,从-3.4×10-3至25.5×10-3(SMOW),并呈现多峰的特征。σ18O与σ1C3具有很好的相 关性,可能受控于同种分馏机制。C、O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中国东部大陆地幔具有很大的化学不 均一性,可能是由地幔碳的多样性、源区的不均一性或地幔交代作用所致。氧同位素的变化可能是 结晶作用、去气作用或地壳物质混染所至。4He含量变化范围为(0.24~25.00)×10-8,3He/4He变 化范围为(0.46~12.80)×10-6,40Ar含量从0.97×10-6到34.18×10-6,40Ar/36Ar变化范围为 250.58~1202。3He/4He的变化反映了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的存在。不同地区40Ar/36Ar的巨大差 异显示了地幔脱气程度的不同,也说明在地幔演化中Ar、He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固体样品中He、Ar同位素的质谱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经多年实验,以空气He、Ar同位素作标准样,采用同位素峰高比分析方法,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一次进样完成固体样品中He、Ar同位素的测量技术。文中就该项技术的要点,包括样品的前期处理、空气标准样的使用、仪器空白与灵敏度的测定、固体样品进样量的估算方法、测量条件等予以说明与分析。对应用该项技术获取的固体样品中He、Ar同位素首批数据及其偏差,文中也进行了讨论。该项技术方法的建立,将为与惰性气体同位素相关的研究领域提供新的实验技术支撑,推动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中非烃组分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天然气中非烃组分(C0_2、H_2S、N_2、He、Ar、H_2、H_2O和Hg等)地球化学(地质产状、分布规律、成因机理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薄弱之处以及需加强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湖南万古金矿床地幔流体成矿的氦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毛景文  李延河 《地质论评》1997,43(6):646-649
从湖南万古金矿区采集4件石英样品进行了氦同位素测定,获得了^3He/^4He值231×10^-6-1460×10^-6的数据,该数据反映了在万古金矿床形成时富^3He流体与成矿作用。而这种富^3He流体可能是受构造活动影响,由地幔岩石减压部分脱气造成动力学分馏而形成。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中的幔源稀有气体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徐永昌 《地学前缘》1996,3(3):63-71
天然气为地球内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中幔源稀有气体是源于地球深部的地幔挥发分。文章以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研究为主,简要综述了此一领域的研究。氦的同位素3He/4He是幔源物质的重要判识指标,天然气中3He/4He值大于1.4×10-6时,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幔源挥发分加入到天然气中,它是地球构造活动性强,地幔挥发分可以沿一定断裂体系进入沉积壳层的指示。在一定程度上氩同位素40Ar/36Ar及氖同位素20Ne/22Ne值也可指示构造环境的特征。天然气中稀有气体研究反映了我国东部含油气区具有最活跃的构造环境,中部最稳定,西部次稳定。在东部活跃的构造背景下,造成了幔源挥发分较普遍地加入到沉积壳层天然气中,形成了中国东部发现的世界首例壳-幔复合型氦资源,形成了一批与幔源挥发分成藏有关的二氧化碳资源。东部地区也成为幔源甲烷可能富集成藏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7.
富集地幔^40Ar/^36Ar比率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幔的^40Ar/^36Ar比率含有重要的有关地球早期脱气程度的信息。许多研究者认为在亏损地幔,比如通过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采集的样品中^40Ar/^36Ar比率高达28000。然而,富集地幔中的^40Ar/^36Ar比率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我们使用^4He/^40Ar-^36Ar/^40Ar和^4He/^40Ar-^3He/^40Ar图重新考察了MORB和热点火山中He、Ar惰性气体数据。在  相似文献   

8.
热液烃的生成与深部油气藏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热液烃不仅分布于洋底,在大陆也有广泛分布,实验表明:热液对碳酸盐岩和沉积有机质的作用均有油气生成;洋底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原油、有机质Pb、Sr、Nd同位素均表明地幔流体在油气生成中的作用。认识热液烃的存在对开拓深部油气藏的勘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氩同位素分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尽管40Ar和36Ar之间质量相差达1/10,但是受放射性成因40Ar的影响,一般认为难以进行氩同位素分馏研究.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氩扩散迁移实验分析系统,对比研究了氩在不同的扩散介质条件下扩散迁移前后氩同位素组成变化情况,证实氩在致密的扩散介质条件下以分子流形式从一个储库向另一个储库的迁移过程中,由于36Ar和40Ar的迁移速率不同,扩散后的40Ar/36Ar值比扩散前的值要小,也即发生了氩同位素分馏.氩同位素分馏的特征表现为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分馏程度逐步增强,在一定时间后,由于储库之间压力逐渐达到平衡,分馏程度逐步减小.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氩同位素分馏,不仅可以判别油气田中油气运移的方向、增强油气远景评价和地球化学勘探,而且对深源岩浆的起源、迁移等研究也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索孝东  李德春  宋喜林 《地质通报》2009,28(11):1638-1642
壤中游离烃技术采用车载高精度气相色谱仪和车载专用钻机采样设备,进行壤中气态烃(C1—C5)直接进样分析。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壤中气采集与分析过程中的密封性和微量、超微量烃气的检测问题,实现了样品采集、分析与解释的现场化和一体化。相对于土壤吸附烃或酸解烃测量,游离烃异常能够更好地反映地下油气藏中烃气的现代活动状况,且较少受到地表景观和岩性条件的影响。内蒙古二连盆地吉尔噶郎图凹陷的稀油勘探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大宛齐地区浅层油气藏的滚动勘探应用实例表明,该技术在浅层油气田勘探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指出,壤中游离烃技术,还不能很好地判断异常与油气的绝对对应关系,不能回答含油气多少等问题。在圈闭评价或钻探中,化探成果要与地震、地质等资料紧密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特别强调不要跨跃勘探阶段使用化探资料。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气中He、Ar组分在金家地区油气化探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铭  廖永胜 《地质科学》1995,30(3):302-312
对济阳凹陷南缘与鲁西隆起接合部开展了土壤气He、Ar组分及Ar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He的丰度从5.1-6μL/L(S.T.P),δHe值从-4%-16%,平均2.59%;40Ar/36Ar比值从255-325,δ(40Ar/36Ar)值从+11%-11%,He异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而Ar等值图分布比较复杂。He、Ar、烃三组分之间的组合关系表明有3个远景区,最有意义的是中深层远景区。此外,根据地质分析及Ar同位素特征表明中深层异常远景区不仅是与已知的第三系油田有关,而且还与深部C-P煤系地层有关,故属煤成气异常。  相似文献   

12.
朱铭 《地质科学》1990,(2):166-172
本文提出的天然气藏定年途径是建立在围岩与天然气藏之间放射性成因氩扩散与积累模式基础上的。中原油田部分钻井天然气形成年龄的计算结果,表明其自生自储天然气藏的形成始于21.5Ma前。  相似文献   

13.
苏飞  卞雄飞  汪博  张健 《地质与资源》2022,31(3):375-380
松辽盆地西缘土壤油气化探工作采用酸解烃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分析测试方法,总结白城地区近地表甲烷、重烃、芳烃及其衍生物和蚀变碳酸盐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定出七棵树Ⅰ级综合异常和前进马场Ⅲ级综合异常.七棵树Ⅰ级综合异常具有异常强度高、规模大的特征,异常区是白城地区最有利含油气远景区,且已有钻孔镇深1井取得较好的油气显示,是进一步勘探的主要方向.前进马场Ⅲ级综合异常规模小,指标组合简单,但强度较高,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东北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海量土壤地球化学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在土壤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田空间位置之间建立模型,构造最优的油气资源预测模型. 以土壤54项地球化学指标以及XY坐标值共同作为模型输入层,以样本是否在油气田内(1代表油气田内,0代表油气田外)作为模型输出层,基于随机抽取的油气田内和油气田外各500个土壤样本数据进行模型训练. 结果显示,多次训练后识别准确率保持在90%左右,说明该模型分类效果较好,可用于油气资源预测. 利用该模型获得了松嫩平原11 291个土壤样本的含油气概率,并绘制了油气资源预测图. 研究表明,神经网络对于解决复杂的非线性地质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残留盆地的判别标志及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骅 《地球科学》1993,18(6):735-740
通过对我国南方广西宁明,上思,海渊3个盆地的研究,分析了残留盆地的基本类型,判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指出:残留盆地是原型沉积盆地被后期构造运动强烈改造而成,主要有挤压逆冲型和垂向抬升型两种类型,空间上具有盆地面积大为缩小,地层遭受明显剥蚀,原型盆地面貌不复存在,生油岩成熟度高等特点,油气地质条件总体不如同沉积盆地有利,但仍具有小规模,埋藏浅,易开采油气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油气综合勘探数据库结构为例,探索SEDBA数据库结构的调整和功能扩展的可能性。新的SEDBA是将现行SEDBA结构的第二层次中的煤及zSK4专用数据库及含金属质沉积岩专用数据库改为煤炭专业数据库和金属与非金属矿藏专业数据库,与新增加的石油地质专业数据库一并置于第二结构层之下,构成新的第三层结构一专业数据库结构层。并将原来第三结构层中的14种实验表作为各专业数据库的一个子数据库,组成新的SEDBA数据库结构。显然,新的SEDBA不仅包含了所有的沉积岩石学信息,还容纳了各种沉积岩矿产资源(如石油地质等)的数据库系统,拓宽了SEDBA的应用前景。石油地质工作者应用新的SEDBA能系统地进行盆地分析、油藏描述和油藏数值模拟等地质问题研究,以及模拟地质过程,检验地质现象,揭示动态演变,预测未知区域;还可与全球SEDBA联网,进行区域和洲际比较研究,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相似文献   

17.
张金来 《物探与化探》1987,11(2):101-105
综合油气化探系指多种化探方法和多种化探指标的联合使用,比使用单一方法和单一指标具有许多优点.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综合油气化探.土壤△C法是一个新方法.本文首先就△C的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吸附烃和汞的关系进行讨论;接着阐述了土壤△c在油田上的异常特征;最后论述了土壤△C在综合油气化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土壤△C法在综合油气化探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车镇凹陷第三纪盆地是在前第三系基岩背景上经构造运动发育起来的断陷-坳陷湖盆,经历了早第三纪裂陷沉降和晚第三纪-第四纪坳陷沉降两个阶段,从而形成具有双层次岩相组构的盆地.下层系油源层发育,断裂发育,热演化油气成藏机制的控油规律明显,上层系油源层不存在,断裂不发育,油气只有通过连通上下层系的输导体系,才能进入到上层系聚集成藏.根据油气运移聚集的特点,油气成藏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下第三系的"自生自储"型原生油气藏,二是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下生上储"型次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19.
阿克库勒凸起成藏地质条件及控油规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云露  闫文新  赵江 《新疆地质》2001,19(4):305-308,314
通过对阿克库勒成藏凸起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指出阿克库勒凸起油源丰富,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多种类型圈闭发育且成排成带分布,成藏地质条件配置较好,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塔河油田的发现已证实了这一点。在阿克库勒凸起,区域构造格架控制着油气的聚集分布,古阿克库勒凸起轴部是油气的主要聚集带,断裂控制了油气的聚集成藏,中上奥陶尖灭带附近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0.
岩溶发育的气候条件是决定碳酸盐岩油气田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类型的主要因素,溶缝和溶洞是古潮湿环境下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的产物。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岩溶发育特征的调查与分析,掌握了溶缝与溶洞的发育分布规律,认为溶洞与裂缝并不是孤立分布的,溶洞与周边有成因联系的影响带(裂缝密集发育带)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缝洞系统,从而构成了良好的缝洞型储集层。将溶洞与裂缝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了碳酸盐岩风化壳储集体的非均质分布模型—— 缝洞型油气藏结构模式,并提出将裂缝和溶洞比较集中的彼此互相连通的区域作为油元来研究,有利于从宏观上认识缝洞型油气藏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