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树连 《地图》2004,(2):28-35
明太祖朱元璋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帜下,南征北战,于是年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政权。明初的洪武年间,进行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把元军的残余势力赶到了蒙古高原一带。但是退居大漠以北的“元人北归,屡谋兴复”,保龄球图卷土重来,不断向南进犯。到了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强大起来,开始  相似文献   

2.
基于MapInfo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校园信息的特点,研究设计了校园信息的分层方案及属性数据库各属性表的结构。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并对多媒体查询,显示及维护功能的实现,学生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对建立有校园特色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很小的时候迷上了地图,迷上了地球仪,那时候,还不识字,总把荷兰和河南听成是一个地方,心里总觉得好奇怪的,明明是不同的两个地方,连样子都不一样,为什么又成了一个地方呢,大人们已经是不耐烦地无数次告诉幼时的我,一个是独立的国家,一个是中国的行政省。一头雾水,还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个童年生活中的小遗憾是第一次的荷兰印象。  相似文献   

4.
我队是用聚酯薄膜野外测图的。在实际工作中,过去展解析点都是用卡规进行。这样不但速度慢,而且图上坐标线刺的痕迹很多,影响图面的整洁和清晰,特别是厂区测量,解析点很多,更成了大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实验,制成了如附图所示的展点尺,克服了上述缺点,保证了精度,提高了工效。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地形图显示的基本设计思想,实现了在客户端进行数据结构的组织,在服务器端响应客户端的请求,以及两者间的通讯,从而构建整个显示系统,着重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地形图符号化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Internet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WebGIS的概念和特点,详细论述了实现WebGIS的一些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基于网络的海量数据的数据结构组织的传输方案,以及如何在WebGIS的开发中引入ODBC技术,ASP技术来实现数据的管理,另外,提出了几点建立WebGIS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WebGIS的概念和特点,详细论述了实现WebGIS的一些关键技术;其次提出了解决基于网络的海量数据的数据结构组织和传输方案,以及如何在WebGIS的开发中引入ODBC技术,ASP技术来实现数据的管理,另外,提出了几点建立WebGIS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目前掌上电子测图在测绘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数字测图的蓬勃发展,实现了数字测图掌上化,定点测量GPS(Golbal Position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化,野外记录电子化,图形输出自动化,测量效率不断提高。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移动式便携计算机,内置了很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提供了串口/红外等多种同台式机或其它设备(如:全站仪、GPS、电子水准仪等)联机通信,但是PDA与全站仪的连接中却遇到了一个比较辣手的问题:全站仪与PDA为了方便与微机通信,其接口都采用了9针串口(DB9)接头,所以PDA与全站仪连接的时候必须使用转接头来连接。  相似文献   

9.
莫洛金斯基首先提出了天文重力水准的概念并设计了椭圆双曲线模板,但他当时只顾及了异常的线性部分。本文对其非线性部分的影响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导出了实际计算公式。数值验算表明,这种影响将达到分米级的数量,特别是对于山区的计算工作,非线性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位置的移动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位置的移动服务需要设计高效、稳定和可扩展的体系结构与开发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LBS体系结构(WS-LBS),并设计了WS-LBS系统框架,实现了空间信息服务的构建与发布机制,扩展了终端用户,实现了一个WS-LBS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区域短报文通信、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共6类服务的测试评估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各类服务的核心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方面,空间信号测距误差0.23 m(RMS),空间信号可用性99.44%,空间信号连续性99.99%,PDOP...  相似文献   

12.
蒋廷臣  张勤  焦明连  王继刚  王秀萍 《测绘科学》2006,31(6):125-126,84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回归估计的变形预测模型,基本思想是根据小波分析的优点,对监测数据进行小波分解,通过对小波系数进行估计得到回归估计函数。由于在小波分解过程中对小波系数作用于阈值,即对监测过程受到的干扰进行了消除或降低,从而使建立的预测模型更接近于变形体规律,预测更准确。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GNSS增强系统中精密实时钟差高频估计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NSS星基差分增强系统依赖于实时轨道及钟差增强信息。本文主要研究多GNSS实时精密钟差估计模型,在传统非差基础上优化待估参数,实现了一种高效的Multi-GNSS实时钟差简化估计模型。基于PANDA软件开展了实时轨道数据处理与分析,经过验证可获得的GPS/北斗MEO/Galileo实时轨道径向精度1~5cm,北斗GEO/IGSO卫星径向精度约10cm。分析发现本文优化的实时钟差简化估计模型单历元解算效率较高,可应用于实时钟差增强信息高频(如1Hz)更新,且解算获得的实时钟差不存在常偏为绝对钟差;基于实时轨道,通过该模型可获得实时钟差精度GPS约0.22ns,北斗GEO约0.50ns、IGSO/MEO约0.24ns,Galileo约0.32ns。在此基础上,利用目前所获取的MultiGNSS实时数据流搭建了Multi-GNSS全球实时增强原型系统,并基于互联网实时播发增强信息,可初步实现实时PPP厘米级服务、伪距米级导航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Sentinel-1数据获得了2016-2020年月度长江干流上海-宜宾段水域面积,并分析其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①月度变化规律为1-5月水面面积变化相对平稳,6-8月水域面积逐步增加,在7月达到峰值;9月稍有回落,10月再次达到峰值后逐步减少至稳定。②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冬季水域面积最小,夏季水域面积最大,夏季和冬季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③年际变化规律为2016年后水域面积呈增长趋势,其中2017-2019年水域面积相对稳定且缓慢增长,2020年面积急剧增长。分段而言,水域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为下游>中游>上游,中上游变化相对平稳,下游较显著。④易发生洪涝的断面主要分布在中下游段,需引起重视并做好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ADS40数字摄影测量中的DLG测图数据的坐标转换,水平方向上,放弃通用软件中的七参数转换方法,而直接采用投影参数转换,垂直方向上,采用格网模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建立起严密的转换关系.同时,将转换关系与DLG数据生产紧密结合,简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林成贵 《现代测绘》2008,31(1):28-30
海岸线是指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在实际操作中,如有一线海堤以该海堤为海岸线,如无一线海堤则需根据近期平均大潮高潮位确定海岸线.海岸线修测自调查中间线起始点向两侧各50 km的海岸线进行岸线走向测量,文章分析了勘界工作方法与内容,叙述了海岸线修测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海岸线稳定性评估,对海域勘界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cGIS Engine的水下间断等高线自动连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ArcGIS提供的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对不连续的水下等高线自动连接问题进行了研究。ArcGIS Engine作为ESRI公司最新推出的面向开发的嵌入式组件,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由于其开发时完全脱离了ArcGIS桌面平台,因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低成本的GIS应用选择。本文对水下地形等高线的断线自动连接问题应用ArcGIS Engine进行了研究实验,阐述了使用该技术编程的具体过程,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首先详细阐述了智能化专题地图内容选择的基本理论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和“增强型智能化”相结合的问题解决方法并讨论了问题的分解策略和专题内容选择的质量评价方法;接着设计了试验系统的概念框架并建立了问题的知识模型,提出了用关系数据库的理论与方法模拟知识模型,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模式,为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方法;最后基于WebService开发了试验系统并举例说明了问题。  相似文献   

19.
GPS水准拟合模型的选取与精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水准拟合中,多项式曲面模型法使用率较高,但通常要人工选取已知点和检核点,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本文在分析检核点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尽量减少人工干预选取模型系数的方法,并将该法作为探测测区高程异常是否呈单一曲面的基础,给出了一般测区选取GPS水准拟合模型的步骤。此外,就用户所关心的转换正常高精度估计问题,讨论了其可能达到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无约束最优化是最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可以用来直接解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它又是解决其它一些数学问题的工具。本文给出求解无约束最优化的一个算法,该算法简便,且具有二次终结性。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数值结果表明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