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5):F0002-F0002
汪集晹,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07,29(2):F0002-F0002
汪集旸——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杂志特聘顾问。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任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相似文献   

3.
晓生 《地质学刊》2009,33(4):381-381
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12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4.
于津生男 1933年12月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及勘探系毕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叶连俊男 1913年7月 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沉积学。  相似文献   

5.
穆恩之     
穆恩之,著名地质古生物家.江苏丰县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后即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技士.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  相似文献   

6.
李星学(1917—),湖南郴县人。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任中央地质调查所练习员,技佐、技士。1949年后,曾在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任工程师。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古植物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南京大学地球  相似文献   

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2):F0002-F0002
张宗祜,1926年2月19日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部,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相似文献   

8.
青年工程地质专家─—佴磊佴磊,1957年9月生于云南省建水县。1982年2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4月晋升为副教授。现从事岩土工程及地质工程研究。近年来主讲了《岩体力学》、《岩土工程...  相似文献   

9.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0,(4):F0002-F0002
安芷生院士 男,汉族,1941年生,安徽六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从事第四纪地质、全球环境变化和大气污染控制等研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以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现任和曾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0.
《岩石学报》2019,35(12):3894-3894
<正>李献华《岩石学报》编委,同位素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1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7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矿  相似文献   

11.
《高校地质学报》2007,13(3):I0001-I0001
董申保,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著名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董先生祖籍江苏省常州市,1917年9月17日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就读于上海东吴第二中学和浦东中学,1936年夏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学习。1940年夏毕业后,任国家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勘测处技术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1):F0002-F0002
王思敬于1934年12月27日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1963年获苏联地质矿物科学副博士学位。1963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博导,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主席团委员。  相似文献   

13.
詹庚申 《地质学刊》2007,31(2):123-123
著名水文地质学家。1931年11月2日生,无锡玉祁人。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3,(1):189
薛禹群——中国科学院院士、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动力学家,《地下水》杂志特聘顾问。1931年11月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毕业后在南京大学地质系工作迄今。其间1955至1957年在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班随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教授克利门托夫学习。1982至1984年作  相似文献   

15.
李春昱原籍河南省汲县,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4年10月入德国柏林大学地质系深造,1937年6月以“最优等”成绩取得柏林大学理学院博士学位.同年冬回国前参加第17届国际地质大会,会后到苏联、比利时、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进行了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16.
(1913~2007)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沉积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原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连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2月2日0时15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5岁。叶连俊同志1913年7月22日出生于山东日照。1932年在山东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并于1937年毕业。时值抗日战争爆发,他怀着抗日救国的赤子之心,辗转到南京,考入当时的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开始了对祖国的地质和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先后…  相似文献   

17.
今年,适逢本刊创刊50周年。1956年,东北地质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办了《东北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地质研究室学报》,历经50年,发展成今天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为了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明确方向,本刊编辑部于10月24日召开了创刊50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正> 著名地质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前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一级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现任理事长程裕淇教授,1912年10月7日生于浙江省嘉善县城。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3年至1935年任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35年至1938年赴英国留学,在利物浦大学地质系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其间曾赴北欧三国考察变质地质,又去瑞士巴赛耳大学矿物岩石系短期学习和野外地质考察。回国后历任地质调查所矿物岩石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经济地质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9.
区域人物     
《地质通报》2001,20(1)
李中海 江苏镇江人,1934年生。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专修科。高级工程师。毕业后在原西南地质局508地质队、大渡河中苏合作综合普查队、金矿地质队工作,历任组长、分队技术负责、金矿大队技术负责。1959年开始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任分队技术负责。曾参加1∶100万昌都幅、下关幅(川滇边界部分)和1∶20万新龙幅调查工作,后转 至室内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编制工作(1973年出版)。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作,主持编写《川西藏东地层与古生物》第一册,于1982年出版,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四川省优…  相似文献   

20.
李华梅荣获第六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李华梅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她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的女科学家,被誉为南极荒原的巾帼英雄。今又获得第六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她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