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材料來自二處,一係1950年东北太子河隊王鈺、盧衍豪楊敬之、穆恩之、盛金章、唐紹武、姜春潮、周長齡諸氏分別在遼東省太子河流域之烟台、本溪、小市、田師付等地所採得;一係大同隊李星學、楊志甲二氐於同年在察哈爾懷仁縣吳家窰所採得,時代均係中石炭紀本溪系。作者對王盧、楊、穆諸先生在野外及室內多方鼓勵,李、楊二先生惠贈研究標本,並承陳旭教授多予指導,一併致謝於此。太子河(竹蜓)體小作菱角狀,中部隆起,兩端伸出,又似一四邊微向內凹曲之菱形,一般長為1.41公厘至2.38公厘,寬為0.82公厘至1.31公厘,長寬之比為1.41:1至2:1。成虫之最大者具八旋圈,長2.38公厘,寬1.31公厘,最內二旋圈之旋轉軸舆外圈之旋轉軸斜交而不在一直線上,各旋壁間之距離由內而外,逐漸增大,颇為規則。胎房甚小,普通均為0.03公厘左右,口環顯著,口腔成凹形,口道規則的排成一直線。軸向填充甚微或近乎無。隔板多而平直。旋壁甚薄,最厚者亦不過0.027公厘,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是為此(竹蜓)之最大特徵。太子河(竹蜓)別於Boultonia Lee,為外形作菱狀,體大,隔板平直,旋圈多。別於Fusiella Lee et Che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大,胎房甚小,無軸向填充。别於Waeringella Thompso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積較小,長寬之比較大,隔板平直,無軸向填充,口道成一直線,胎房甚小,外形作菱角状。  相似文献   

2.
盛金章 《地质学报》1951,(Z1):79-84,116
本文研究材料來自二處,一係1950年东北太子河隊王鈺、盧衍豪楊敬之、穆恩之、盛金章、唐紹武、姜春潮、周長齡諸氏分別在遼東省太子河流域之烟台、本溪、小市、田師付等地所採得;一係大同隊李星學、楊志甲二氐於同年在察哈爾懷仁縣吳家窰所採得,時代均係中石炭紀本溪系。作者對王盧、楊、穆諸先生在野外及室內多方鼓勵,李、楊二先生惠贈研究標本,並承陳旭教授多予指導,一併致謝於此。太子河(竹蜓)體小作菱角狀,中部隆起,兩端伸出,又似一四邊微向內凹曲之菱形,一般長為1.41公厘至2.38公厘,寬為0.82公厘至1.31公厘,長寬之比為1.41:1至2:1。成虫之最大者具八旋圈,長2.38公厘,寬1.31公厘,最內二旋圈之旋轉軸舆外圈之旋轉軸斜交而不在一直線上,各旋壁間之距離由內而外,逐漸增大,颇為規則。胎房甚小,普通均為0.03公厘左右,口環顯著,口腔成凹形,口道規則的排成一直線。軸向填充甚微或近乎無。隔板多而平直。旋壁甚薄,最厚者亦不過0.027公厘,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是為此(竹蜓)之最大特徵。太子河(竹蜓)別於Boultonia Lee,為外形作菱狀,體大,隔板平直,旋圈多。別於Fusiella Lee et Che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大,胎房甚小,無軸向填充。别於Waeringella Thompso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積較小,長寬之比較大,隔板平直,無軸向填充,口道成一直線,胎房甚小,外形作菱角状。  相似文献   

3.
4.
新疆—甘肃北山北部地区指中蒙边界以南,红石山蛇绿混杂岩带以北地区,在1∶25万《红宝石幅》区调过程中,在该地区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腕足动物化石点几处,代表性属种有巨扭贝Megastrophia sp,大窗巅石燕Acrospirifer macrothyris Hall,小扭月贝(未定种)Stroph onella sp,疑问巅石燕Acrospirifer dubius Su,正形贝(未定种)Isorthis sp,刺无洞贝Nargunella sp.,模糊"威尔逊贝""Wilsoniella"obscusa Xu,科贝丹巅石燕杂色亚种Acrospirifer cobedanus varius Kaplun,北方中窦维尔贝Mesodouvillina borealis Su,标准神房贝Latonotoechia cf.latona(Barrande),广西始舒克贝Eoschuchertella guangxiensis Wanglet Rong。时代属早泥盆世中晚期。该腕足类化石的发现对于确定北山北部地区火山沉积地层的时代提供了古生物学证据,对恢复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晚古生代地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薇角石科Lituitidae(头足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才根 《地球学报》1986,8(1):107-126
本文描述了3属7种Lituitids,划分Lituitidae科头足类为Lituites、Sinoceras和Ancistroceras三个属群,指出前二个属群多集中在Llanvirn晚期(牯牛潭晚期)由Ancistroceras属群派生而成,Ancistroceras是最古老的lituitids。作者还重新厘定了Sinoceras的属征,划分出Sinoceras chinense和Sinoceras xinjiangense二个种群,指出了他们各自的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6.
新矿物—西盟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加辛 《矿物学报》1989,9(1):15-19
西盟石产于云南省西盟锡矿区,为低温热液交代产物,与磷铝铋石等共生。西盟石呈无色土状、变胶状、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六方晶系,一轴晶正光性,N>1.78,H_v=279-283kg/cm~2,D_c=5.534g/cm~3(干晶体),电子束下发黄绿色荧光。经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西盟石成分为:Bi_2O_376.34%,P_2O_522.92%。计算的化学式为:Bi_(1.01)P_(0.99)O_4,简化为BiPO_4。西盟石的X射线衍射分析较强线为:6.052(100)(73),4.420(101)(91),3.493(110)(88),3.024(200)(100),2.854(102)(65)。计算的晶胞参数为:a=6.9860A(16),c=6.4753A(28),V=273.68A~3Z=3,空间群为P3_121。文中还与人工合成的西盟石作了某些对比。  相似文献   

7.
锥石类化石在我国研究较少。1933年尹赞勋先生描述过采自甘肃的标本;最近张守信研究珠穆朗玛峰地区的锥石化石,建立中国锥石(Sinoconularia)属。国外对锥石类的研究亦很零星,迄今为止,只建立了约30个属。本文共记述5个属种(其中新属新种4个)。新疆的标本是新疆区调队张凤鸣同志转赠的;浙江的标本是抚州地质学校韩乃仁、李罗照等同志赠给的;其他标本是武汉地质学院杨关秀、杨慕华等同志采集的。笔者特此致谢。  相似文献   

8.
卢立伍  谭锴  王曦 《地球学报》2017,38(2):144-148
胴甲鱼类为世界性分布的古生代鱼类,其化石是确定泥盆纪地层时代及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记述了胴甲鱼类一新属、新种——张氏猴儿山鱼Houershanaspis zhangi gen.et sp.nov.,其前中背片外形和与周边甲片的覆压关系类似于沟鳞鱼类,但甲片表面具有独特的条纹状纹饰,可区别于其他胴甲鱼类。这一化石发现于贵州省独山县城以东的猴儿山,产出层位为早泥盆世丹林组下部,约相当于布拉格期(Pragian)晚期。  相似文献   

9.
张旗 《甘肃地质》2011,(2):1-10
为华北克拉通缺失晚奥陶世—早石炭世地层的记录,岩相古地理解释为一个古陆,我们研究认为它可能是一个高地。寒武—奥陶纪时华北克拉通为广泛的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指示为海台地势,地壳厚度〈30km。志留—泥盆纪时为一高地,地壳厚约〉40km。晚石炭世发育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壳厚度也在30km左右。高地的形成与构造挤压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地层区划是依据地层记录的特征、属性在时空上的差异和阶段性所进行的空间划分。本文采用分阶段地层区划的方案,从古构造格局、古地理状态、古生物面貌、古气候带分布入手,将全省划分为6个阶段,不同阶段按大区、区、分区进行了划分。本省地层区划的地质意义,一是可促进全省地层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开展,二是对岩石地层单位的对比、清理和新建具指导意义,三是有利于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的部署与开展。  相似文献   

11.
滇西南耿马地区泥盆纪牙形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耿马东部大龙塘等地的硅质岩系中新发现大量牙形石,可建立两个牙形石带:Palmatolepis gigas带、Palmatolepis triangularis带。此套含牙形石硅质岩系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弗拉斯阶—法门阶,对比为曼信组。  相似文献   

12.
泥盆纪—三叠纪华南扩张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鹤生  郭令智 《湖南地质》1993,12(3):149-154
提出了扩张域和扩张域构造的概念及其分类。认为华南晚古生代一三叠纪大地构造的最主要特征是处于扩张域的控制下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扩张域构造。这种构造主要有峨眉山张裂玄武岩高原、湘东裂谷系和湘南古地幔柱、闽西南一粤东海西印支裂谷系、滇黔桂裂各系和中晚泥盆世华南裂沟一裂谷系等。  相似文献   

13.
扬子地块泥盆纪—石炭纪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古地地理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世红  朱鸿等 《地质学报》2001,75(3):303-313
本文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南缘贵州独山-平塘地区泥盆-石炭纪316块定向岩心样品的系统退磁处理,揭示出晚侏罗世、新生代两期重磁化成.73个岩心样品,分布在早一中泥盆世(17个)、晚泥盆世(25个)、早石炭世(24个)和中-晚石炭世(7个)4个统计单元,得到了最可能的原生剩磁。结合已有的古地磁数据,修订了扬子地块极移曲,纯利 移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扬子地块在早古生代是冈瓦那大陆的组成部分,与印度-喜马拉雅-澳大利亚地区临近。晚泥盆世、冈瓦那大陆发生大规模顺时针旋转,扬子地块开始与之分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构造岩相学和构造-古地理单元恢复、AMT、地面高精度磁法等综合方法,对甘肃红石山和邻区泥盆纪—石炭纪有限洋盆进行重建,对红石山蛇绿混杂岩带进行构造岩相学解剖和深部探测。划分出5个构造层,前华里西期、华里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北部构造带为四顶黑山-雀儿山晚古生代岩浆弧相,中部构造带红石山蛇绿混杂岩带恢复为泥盆纪—石炭纪有限洋盆相+洋壳残片相,南部构造带为白山-狼娃山晚古生代岛弧相。蛇绿岩套从下到上的垂向单元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变质超镁铁杂岩→堆晶超镁铁-镁铁岩→均质辉长岩和少量的辉绿岩墙→早石炭世扫子山期深水相硅质岩和含炭硅质细碎屑岩(有限洋盆相)。陆缘海相岛弧地体南北两侧为早石炭世扫子山期和白山期浅海相火山岛弧带。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南向俯冲碰撞在敦煌地块北缘增生楔构造背景下,形成SSZ型蛇绿岩套。红石山构造-蛇绿混杂岩带与周缘地质体具有不同的构造岩相学边界,从北向南具有明显的4个构造岩相学水平分带,中心部位为超基性岩构造岩块单元,以糜棱岩相辉长岩和蛇纹石片岩为包络面的构造岩片(基质单元),蛇绿混杂岩带总体为无根状大型透镜体。红石山构造-蛇绿混杂岩带将两侧地质体卷入混杂岩带内,这种复杂镶嵌结构的构造岩相体有利于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金铜钼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和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合奇县托什干河上游地区古生界出露地层有泥盆系和石炭系,属南天山地层分区,划分为阔克沙勒岭小区与迈丹他乌小区。阔克沙勒岭小区有阿帕达尔康组(DCap)、托格买提组(D2t);迈丹他乌小区出露有阿衣里河组(C2ay)和喀拉治尔加组(C2kl)。通过详细地对测区地层剖面的测量,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认识,重新厘定了测区古生界岩石地层序列,更改了阿帕达尔康组的归属和层位,重新命名了阿衣里河组(C2ay)。  相似文献   

16.
许德佑(1939~1944年)将贵州省西部三叠系“法郎组”称为“海燕蛤层”,定其时代为拉丁期。王义刚(1983)研究黔西南菊石时,把“法郎组”三分(竹杆坡段、赖石科段、龙场段),其龙场段的Trachyceras multitubertulatum菊石带被归入下卡尼阶。本文研究了产自贵州省关岭县—贞丰县三叠系“法郎组”上部(本文称瓦窑组,相当王氏的赖石科段)的菊石4属9种和鹦鹉螺类1属1种。研究结果表明,从这些菊石在国内外的地质地理分布和与其伴生的牙形石看,产出上述头足类的瓦窑组的时代确定为早卡尼期晚期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7.
彭志忠石产于湖南安化白钨矿区,是一种富含镁、锡、铝的复杂氧化物。矿物为浅黄褐色、浅黄色,少量无色,晶体呈六方板状。晶体化学式为:(Mg,Zn,Fe,Al)_4(Sn,Fe)_2(Al,□)_(10)O_(22)(OH)_2,空间群P_3ml,a=5.692(5)A,c=13.78(2)A,V=386.7A~3,Z=1。D=4.22(3)g/cm~3,H≥8,一轴正晶,ω=1.802(2),ε=1.814(2)。  相似文献   

18.
李时珍石—一种Zn硫酸盐新矿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万茂  陈国英 《矿物学报》1990,10(4):299-305
李时珍石是一种Zn硫酸盐新矿物,发现于我国青海省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化学分子式是ZnFe_2~(3+)(SO_4)_4·14H_2O。该矿物产于硬石膏裂隙或孔洞中,与粒铁矾、叶绿矾、自然硫、石膏、黄铁矿、石英等共生。晶体习性板状或板柱状。淡玫瑰紫色,玻璃光泽。硬度3.5,解理{010}近于完善。实测密度D_m=2.206(4)g/cm~3,计算密度D_c=2.201g/cm~3。偏光镜下无色,无多色性,2V(-)-47°;黄光中的折射率:α——1.522(2),β——1.568(1),γ——1.578(4)。空间群P(?),晶胞参数:a=6.477(1),b=15.298(3),c=6.309(1),α=90.20°(1),β=101.11°(1),γ=93.97°(1),V=611.9(1)(?)~3,Z=1。DTA曲线在119—156和740℃处有2个主要强吸热峰,在214,246,296和802℃处有4个弱吸热峰。TG曲线表明矿物在加热时,分阶段脱失结晶水,到310℃时,总失重量为30%。红外光谱在3351—3035和1131—997cm~(-1)处有2个主要吸收带;在1658—1651,667—537和484cm~(-1)处有3个次要吸收带。不同温度下测量的穆斯堡尔谱,由-Fe~(3+)离子的宽阔不对称单峰组成。  相似文献   

19.
深海锰结核—核形石的新类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边立曾  林承毅 《地质学报》1996,70(3):232-236,T002
对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由核心和叠层石包壳组成,具有核形石特有的结构和构造。因此,深海锰结核是一种锰质核形石。根据包壳中叠层石的种类,东太平洋锰质核形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表面光滑,内部致密,包壳主要由微小叠层石组成;另一种表面呈瘤状,内部疏松,包壳主要由奇异叠层石组成。透射电镜研究表明,锰质核形石的建造者是纳米级超微生物。其中微小叠层石(Minima)是由中华微放线菌(Miniactinomyces chinensis sp.nov.)建造的;奇异叠层石(Admirabilis)是由太平洋螺球孢菌(Spirisosphaerospora pacifica sp.nov.)建造的。  相似文献   

20.
裴放 《地质通报》1992,(1):95-95
河南省北秦岭地区宽坪群南侧瓦穴子断裂以南,二朗坪群细碧角斑岩系以北,出露有一套宽2~3km 的轻微变质的碎屑岩系,主要岩性为变石英砂岩,绢云石英片岩,变斑状二云石英片岩,夹少量结晶灰岩透镜体,厚2165m,一比五万区调命名为柿树园组。对这套地层的时代划分认识不一。有的划归宽坪群下部属中元古界,有的划归二郎坪群上部或下部,属上元古界一下古生界,有的认为是二郎坪群本身由断裂分割的同期异相沉积的不同岩片(分别称二郎坪蛇绿杂岩组合体、柿树园变质砂岩—变泥砂质岩组合体、小寨—抱树坪变泥质岩—变砂岩—变基性岩组合体),也有的提出为泥盆系。但均因无化石依据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