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铬铁矿的找矿和研究工作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在有利构造部位寻找超基性岩带(蛇绿岩带),圈定其中的超镁铁岩体;评价岩带和岩体的含铬性,选择铬铁矿找矿靶区;在含矿岩体中普查勘探工业铬铁矿矿床.我国近三十年来的铬矿找矿工作,对解决第1、3环节问题,已在实践和方法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关键是如何从大量岩带(体)中判别具有成矿远景的岩带(体),建立起—套简易而有效的评价超基性岩含铬性的准则.  相似文献   

2.
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金宝山岩体赋存我国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为似层状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晚二叠纪(260 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相关.该岩体由单辉橄榄岩、辉橄岩及橄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铬铁矿以副矿物形式出现,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以自形或半自形体存在于辉石中铬铁矿以及环绕结构铬铁矿.其中环绕结构铬铁矿外壁浑圆,内为棱角状,其中心为橄榄石、辉石.本文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研究,认为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是在岩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结晶形成的;存在于辉石中的铬铁矿则是岩浆进一步结晶演化的结果,主要为就地结晶的产物;在岩体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岩体赋存空间的堆晶相与后续岩浆持续反应,使铬铁矿不断聚集和生长,最终形成了环绕橄榄石晶体的形态.铬铁矿的生成模式进一步说明了金宝山侵入体为一岩浆通道,并且经历深部结晶分异演化.  相似文献   

3.
丁青蛇绿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该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并列,是寻找我国铬铁矿床的重要地区。该蛇绿岩体呈近南东向展布,总面积近600 km2,主要由地幔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斜长花岗岩、硅质岩和泥质岩组成。根据空间分布,丁青蛇绿岩分为东、西两个岩体。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地质填图、实测剖面、探槽和钻孔编录,共发现豆荚状铬铁矿矿点83处,其中东岩体27处,西岩体56处。根据铬铁矿产出和围岩特征,丁青铬铁矿可分为4种产出类型。类型I:矿体呈脉状产出,围岩为条带状或透镜状纯橄榄岩和块状方辉橄榄岩;类型II:矿体呈透镜状、豆荚状或不规则团块状产出,围岩为薄壳状纯橄榄岩和斑杂状或块状方辉橄榄岩;类型III:矿体呈浸染状弥散分布于纯橄榄岩中,围岩为条带状纯橄榄岩和块状或斑杂状方辉橄榄岩;类型IV:矿体呈条带状产出,围岩为条带状或透镜状纯橄榄岩和具定向结构的方辉橄榄岩。根据矿石构造特征,主要分为块状、脉状、浸染状、浸染条带状4种类型。块状和脉状铬铁矿为矿石的主要类型,少量为浸染状和浸染条带状,局部纯橄榄岩中发育极少量瘤状或豆状构造。本研究选择了13处代表性铬铁矿点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相学、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等工作。根据矿石中铬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可将丁青铬铁矿矿体分为高铬(Cr#=78~86)、中高铬(Cr#=60~74)、中铬(Cr#2=30~51)和低铬(Cr#=9~14)4种类型(Cr#=100×Cr/(Cr+Al))。丁青东岩体赋存有中高铬型和中铬型铬铁矿,缺少高铬型铬铁矿;西岩体赋存有高铬型和中铬型铬铁矿,缺少中高铬型铬铁矿。同时在丁青东、西岩体内均发现存在一种Cr#极低的铬铁矿,暂定为"低铬型铬铁矿"。这些不同类型的铬铁矿体与野外产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也可能后者制约了它们的成因。与罗布莎岩体中的典型高铬型铬铁矿对比,丁青豆荚状铬铁矿在矿物组合和矿物化学成分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认为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瓦房店和蒙阴矿区铬铁矿成分与金伯利岩含矿性关系,对2个矿区的铬铁矿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利用电子探针波谱技术测定了不同品位含矿岩管金伯利岩中的100个铬铁矿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世代的铬铁矿的化学成分不同,主要差别在铬和铝2个元素上.如果用Cr/(Cr+Al)=Cr'来表示铬铁矿与金伯利岩含矿性的关系,那么金刚石包裹体中铬铁矿的Cr'值为89.75%;富矿岩体中的第一世代铬铁矿Cr'值为89.47%;中等含矿岩体中第一世代铬铁矿Cr'值为86.83%,第二世代铬铁矿Cr'值为82.74%;贫矿的岩体中第三世代铬铁矿Cr'值为68.98%.金伯利岩岩体中含金刚石由富到贫,对应岩石中铬铁矿Cr'值依次变低,具有明显的找矿矿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厘清铬铁矿床母岩浆的含水性及水在铬铁矿成矿中的作用,本文从岩石矿物学角度对与铬铁矿床有关的三类岩体进行了对比。蛇绿岩和大型层状镁铁-超镁铁岩体是铬铁矿床的主要载体,而弧岩浆堆晶成因的阿拉斯加型岩体则以铬铁矿化为主,少有经济价值的铬铁矿床。前两者均缺少独立产出的含水矿物,表明为典型的贫水体系,与其铬铁矿中含水矿物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所推测的母岩浆富水特征相悖;贫矿的阿拉斯加型岩体产出大量的含水矿物,与其产出于富水-高氧逸度的俯冲构造背景相一致。因此,岩浆的高含水量并不是铬铁矿成矿的关键。结合实验岩石学结果,我们认为铬铁矿的结晶应与岩浆演化过程中的水饱和及流体不混溶有关,铬铁矿的表面吸附水对铬铁矿的运移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表面吸附水最主要是造成了铬铁矿周边橄榄石的蛇纹石化,形成铬铁矿体的选择性蚀变,有时可以进入橄榄石甚至是铬铁矿晶格,发生矿物出溶现象,亦可与演化的熔体混合形成结晶粒间矿物(以辉石为主),也有可能被生长的铬铁矿所包裹形成包裹体。  相似文献   

6.
白露山岩体是苏北地区重要的金刚石含矿岩体。通过研究该岩体中的铬铁矿化学成分,探讨其成因及金刚石的含矿性,进一步分析金刚石的成矿潜力。白露山岩体中的铬铁矿具有高Cr、低Al、高Mg的特征,属于镁铬铁矿,是深部地幔橄榄岩结晶而成的,不是岩体本身的结晶产物,可能来源于岩体中的深源捕虏体。铬铁矿的结晶温度为1 253~1 354 ℃,与金刚石的形成温度(1 150~1 400 ℃)相近,二者关系密切。铬铁矿化学成分与山东、辽宁含矿金伯利岩中铬铁矿的化学成分较相似,多数属于S4组和S6组铬铁矿,少数属于S1组和S2组铬铁矿,其中S1组和S2组铬铁矿是含矿岩体的标型矿物。白露山岩体具有良好的金刚石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马言胜  陶琰  钟宏  王兴阵 《矿物学报》2007,27(3):342-350
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金宝山岩体赋存我国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为似层状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晚二叠纪(260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相关。该岩体由单辉橄榄岩、辉橄岩及橄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铬铁矿以副矿物形式出现,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以自形或半自形体存在于辉石中铬铁矿以及环绕结构铬铁矿。其中环绕结构铬铁矿外壁浑圆,内为棱角状,其中心为橄榄石、辉石。本文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研究,认为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是在岩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结晶形成的;存在于辉石中的铬铁矿则是岩浆进一步结晶演化的结果,主要为就地结晶的产物;在岩体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岩体赋存空间的堆晶相与后续岩浆持续反应,使铬铁矿不断聚集和生长,最终形成了环绕橄榄石晶体的形态。铬铁矿的生成模式进一步说明了金宝山侵入体为一岩浆通道,并且经历深部结晶分异演化。  相似文献   

8.
密云平顶山含铬铁矿超镁铁岩体是残留上地幔岩进一步熔融的方辉橄榄岩岩浆两次沿深断裂侵入于前寒武系黑云斜长片麻岩层间成岩。对称结晶分异作用,使铬铁矿呈浸染状沿着岩体中心相早期形成的致密状矿石,对称聚合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北山西段发育了一系列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部分岩体具有铜镍矿化,如坡一、坡东、红石山等岩体。铬铁矿作为较早结晶的矿物相,其化学成分对于对原始岩浆成分和演化的物理化学条件具有指示意义。尤其有些内部包裹体是包裹的熔体在封闭环境下结晶的产物。后续地质过程如含水蚀变作用、熔体-岩石反应、会造成矿物形态、成分的变化,受改造的铬铁矿对这些地质过程也是一种记录。铬铁矿主要以副矿物不均匀分布于纯橄岩及辉橄岩相内,含量一般5%。根据产出状态和形态,  相似文献   

10.
"西藏雅鲁藏布江西段铬铁矿资源远景调查"是我所承担的矿产资源评价项目.项目组在2003~2005年开展野外调查工作中,在西藏普兰县拉昂错蛇绿岩体和札达县东坡蛇绿岩体内新发现了铬铁矿化,找矿工作取得重要的进展.经初步研究,区内铬铁矿属于典型的豆荚状铬铁矿,其含矿岩体与国内外同类大型铬铁矿床的含矿岩体特征相似,岩体规模大,由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组成,具有岩相分带,显示出较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拉硐超基性岩体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城东北约15 km处,面积约7.6 km2,岩性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蛇纹石化辉榄岩、蛇纹岩及纯橄岩组成,共发现157个铬铁矿小矿体,铬铁矿体成群出现,依据野外铬铁矿体分布范围,自西向东划分为10个矿带,通过对其中铬尖晶石取样分析研究,并与区内其他含矿岩体中铬尖晶石样品化验分析结果对比,确定该类岩体不同岩性组合带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旗 《岩石学报》2006,22(12):3079-3084
王希斌等根据铙钹寨岩体恢复的原岩由亏损强烈的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弱亏损的二辉橄榄岩组成以及有豆荚状铬铁矿存在,认为铙钹寨岩体属于大洋岩石圈地幔,是蛇绿岩的成员;并且还根据岩体存在两种地幔橄榄岩组合进一步推断铙钹寨岩体"可能经历了洋内扩张(形成 MOR 型的地幔残余)和洋内俯冲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我们认为,铙钹寨岩体是交代的地幔橄榄岩,它不大可能是蛇绿岩;铙钹寨岩体的特征比较接近大陆岩石圈地慢而非大洋岩石圈地幔;铬铁矿不是判别蛇绿岩的标志;不能根据岩体存在强烈亏损和弱亏损的两种橄榄岩而推断其形成于两种环境。  相似文献   

13.
豆英状铬铁矿按其矿物化学组分分为高铝型(Cr#值为20~ 60)和高铬型(Cr#值为60~80)两类(Thayer,1970),在全球已报道的豆英状铬铁矿中普遍为在一岩体内只存一种类型的矿体,而在同一岩体内发现两种类型的铬铁矿体较少见.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岩体中首次发现同时存在高铬型和高铝型铬铁矿,岩体由地幔橄榄岩、辉长辉绿岩、火山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少量二辉橄榄岩.在方辉橄榄岩中发现7处透镜状的铬铁矿矿体露头,矿石类型主要有致密块状、稠密浸染状和稀疏浸染状等.矿体长2~6m,厚0.5~2m,矿体的最大延伸方向为北西-南东向,与岩体的展布方向一致,矿石的Cr#=52~88,高铬型铬铁矿包括Cr-2~5矿体,Cr#值为63~89,高铝型铬铁矿有Cr-1和Cr-6矿体,Cr#=52 ~55.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为橄榄石、角闪石、蛇纹石等.普兰地幔橄榄岩的矿物结构显示,岩体经历了强烈的部分熔融以及塑性变形作用,地幔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形成于MOR,后受到SSZ环境的改造.并且依据铬尖晶石-橄榄石/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识别出普兰地幔橄榄岩至少经历了3次不同的部分熔融,包括早期部分熔融(~10%)、晚期部分熔融(20%~30%)和局部的减压部分熔融作用(~15%).对比其他铬铁矿矿体和地幔橄榄岩的矿物组合,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显示普兰豆荚状铬铁矿矿体与典型高铬型、高铝型铬铁矿具相似性,并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4.
王泽文 《矿物岩石》1991,11(4):66-73
西藏铬铁矿分布于两个基性超基性岩带上,受板块结合带控制。赋存铬铁矿的岩体无根、与围岩呈断层接触、是板块构造侵位的残体。铬铁矿及赋矿岩石在上地幔形成。成岩成矿机制为地幔岩的局熔改造作用,故属地幔成因。  相似文献   

15.
王梦玺  王焰 《矿床地质》2012,31(2):179-194
扬子地块北缘~635 Ma周庵超镁铁质岩体是一个新发现的含铜镍硫化物矿化的隐伏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组成。文章通过研究周庵岩体中橄榄石、铬铁矿和辉石的矿物成分变化探讨了岩浆演化过程和含矿岩体成因。根据岩石的矿物组合和蚀变程度,岩体从上到下分为3个部分:上部绿泥石-蛇纹石化二辉橄榄岩相带、中部二辉橄榄岩相带和下部绿泥石-角闪石化二辉橄榄岩相带。根据岩体中部带橄榄石和铬铁矿的成分,计算得到母岩浆的Mg#值为0.63,MgO/FeO摩尔比值为1.72,w(Al2O3)为10.2%~11.7%,w(Ni)为476×10-6,说明其为高镁玄武质岩浆;岩体中部带原生铬铁矿和粒间相铬铁矿核部的Cr2O3和Al2O3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铬铁矿与粒间硅酸盐熔体发生了平衡交换,铬铁矿的高w(TiO2) 和Cr#值与拉张环境中层状岩体的铬铁矿特征一致;根据辉石温压计得到岩体中部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共结温度为1 017~1 077℃,压力为(3.6~4.5)×108 Pa,暗示形成岩体的浅部岩浆房深度约为12 km。岩体上部和中部带的橄榄石Fo值大部分集中在80 mol%~85 mol%,w(Ni)介于2 255×10-6~4 455×10-6,说明这些橄榄石是从没有经过强烈分离结晶和硫化物熔离的岩浆中结晶出来的。岩体下部带橄榄石的Fo值(67 mol%~68 mol%)和w(Ni) (1 500×10-6~2 000×10-6)都低于岩体上部和中部带的橄榄石相应值,说明岩体下部带的橄榄石可能形成于演化程度较高、并经历了硫化物熔离的岩浆。因此,笔者认为周庵岩体是由相对原始的和演化了的高镁玄武质岩浆两期侵位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西藏普兰县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叶马铬铁矿产于雅鲁藏布江超镁铁质岩带的西段拉昂错岩体之中,为富铬型豆荚状铬铁矿.本文主要讨论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根据对拉昂错岩体岩相特征分析、姜叶马铬铁矿区已发现的豆荚状铬铁矿带和矿点的研究、以及与西藏罗布莎和东巧铬铁矿床的对比,总结了矿体分布和赋存规律,指出该地区具有形成大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呈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重要的铬铁矿床均产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中.铬铁矿的造矿元素,通过岩浆分异作用,于岩浆晚期残余岩浆中富集并结晶形成具工业价值的铬铁矿床.因此,铬铁矿床在侵入体中的空间分布和在成因上,总是与一定的岩相有密切关系.重视对矿石和成矿母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对阐明铬铁矿的成因是重要的.但成矿岩相的形成及其矿物、化学成分特征,则又与侵入岩体的岩浆成分密切相关.由不同成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形成的岩体,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并具有不同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8.
熊发挥  杨经绥  高健  来盛民  陈艳虹  张岚 《岩石学报》2016,32(12):3635-3648
泽当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岩体由地幔橄榄岩、辉长辉绿岩、辉石岩、火山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二辉橄榄岩。在方辉橄榄岩中发现7处豆荚状铬铁矿,矿石类型主要有致密块状和浸染状。出露地表的长度0.5~3m,厚0.2~1m。矿体的延伸方向为北西向,与岩体展布的方向一致,铬铁矿的Cr~#=67.9~88.5,属于高铬型铬铁矿。泽当地幔橄榄岩岩相学特征以及矿物组合、矿物化学成份及岩相学特征,显示岩体至少存在两次的部分熔融过程,即为早期的MOR构造背景,以及后期SSZ环境的改造。铬铁矿的铂族元素(PGE)以富集Os、Rh、Pd,亏损Ir、Ru、Pt的负斜率分布模式,表明其形成过程中经受后期熔体/流体的改造。对比罗布莎岩体的矿物组合,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显示泽当豆荚状铬铁矿矿体与典型高铬型具相似性,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铬铁矿资源的瓶颈状态已持续多年。最近,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的深部勘探发现200万t致密块状铬铁矿床,这是中国近50年来铬铁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对今后继续寻找同类型的铬铁矿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产出的豆荚状铬铁矿床是工业需求铬的重要来源。研究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和矿体围岩地幔橄榄岩地质特征,建立铬铁矿的成矿模型和找矿标志,是开展寻找同类型矿床的重要保证。随着近些年在豆荚状铬铁矿及围岩地幔橄榄岩中金刚石等深部矿物的不断发现和深入研究,人们对蛇绿岩型铬铁矿的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铬铁矿的深部成因模式。研究认为深部成因铬铁矿床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1)早期俯冲到地幔过渡带(410~660 km)的陆壳和洋壳物质被脱水和肢解,过渡带产生的热和流体促成了地幔的熔融和Cr的释放和汇聚;(2)铬铁矿浆在地幔柱驱动下,运移到过渡带顶部冷凝固结,并有强还原的流体进入,后者携带了深部形成的金刚石、斯石英等高压矿物,进入"塑性—半塑性地幔橄榄岩"中;(3)随着物质向上移动,深度降低,早期超高压相矿物发生相变,如斯石英转变成柯石英,高压相的铬铁矿中出溶成柯石英和单斜辉石;(4)在侵位过程和俯冲带环境下,含水熔体与方辉橄榄岩反应形成了不含超高压矿物的规模相对较小的浸染状铬铁矿及纯橄岩岩壳。进一步研究表明,同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的几个大型地幔橄榄岩岩体与罗布莎岩体可以对比,经历了相同的构造背景和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20.
豆荚状铬铁矿是关键金属铬的重要来源之一,尽管豆荚状铬铁矿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对于发育于蛇绿岩壳-幔过渡带的铬铁矿成因却涉及较少.阿尔巴尼亚布尔齐泽岩体壳-幔过渡带中产出的Cerruja豆荚状铬铁矿矿床,其矿体及纯橄岩围岩普遍被辉石岩脉穿切,辉石岩脉与矿体接触带以及辉石岩脉中的铬尖晶石强烈破碎,在铬尖晶石的裂隙和包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