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ATG6118H痕量氢分析仪在山西夏县地震台开展了试验测试,记录到比较翔实的观测数据。根据观测数据结果分析,地震前观测到断层氢气的异常特征是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时间短。对2012年3-11月痕量氢观测的背景值突变现象进行重点分析,对观测资料的进一步使用奠定基础,为新型仪器观测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ATG6118H痕量氢分析仪在山西夏县地震台开展了试验测试,记录到比较翔实的观测数据。根据观测数据结果分析,地震前观测到断层氢气的异常特征是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时间短。对2012年3—11月痕量氢观测的背景值突变现象进行重点分析,对观测资料的进一步使用奠定基础,为新型仪器观测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夏县地震台痕量氢气与气温、气压及降雨量的变化关系,与理论固体潮进行对比,重点对痕量氢气突变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项具有较好的短临及临震异常对应关系,对判断地震短临异常有一定指示意义,体现痕量氢观测技术的可行性,对进一步开展痕量氢观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肇东痕量氢野外定点观测实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TG-300H便携式测氢仪,对黑龙江省高寒地区肇东痕量氢进行野外定点连续观测,并对泰来3.3级地震震兆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肇东痕量氢表现为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持续时间短;氢气浓度4组高值异常,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通过对高寒地区肇东痕量氢异常特征及异常机理分析,为痕量氢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氢气是反映地壳应力应变灵敏的气体地球化学组分,逸出气痕量氢是一项新型的气体地球化学观测手段,在我国很多省份进行了试观测。本项目实现逸出氢在高温自流井和土壤中的连续、并行观测,重点对痕量氢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差异性,并讨论温泉地热井逸出氢高值突跳异常的成因。经频谱分析发现地热温泉井中的逸出氢与土壤中逸出氢都存在日变,前者的浓度与井水位、水温有关,与地表环境因素无关,而后者主要受地表环境因素影响。庐江地震台地热温泉井逸出氢浓度的高值突跳来源于深部水体上涌过程中的气泡携带,为非震兆异常。  相似文献   

6.
使用ATG-6118H衡量氢分析仪在阿克苏开展连续观测,观测数据显示测点300 km范围内2次5级地震前痕量氢资料都出现异常,异常特征表现为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持续时间短。通过分析阿克苏痕量氢资料的映震效能,为痕量氢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介绍夏县中心地震台断层气观测的基本概况,从断层观测气孔的设计、产出数据干扰的识别与分析、数据的映震效能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认为,痕量氢新测孔先进于旧测孔;痕量氢、气氡两测项产出数据的映震效能较好;断层气观测在夏县台取得了较为实用的震例,且干扰较容易识别,这种观测方法与技术应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克苏ATG-6118H痕量氢分析仪自观测以来,在距离测点300 km范围内共发生7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4次震前存在较为显著的短期异常。震前异常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氢气浓度值的快速上升和幅值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9.
应用ATG-6118H痕量氢在线自动分析仪在水井类观测点观测过程中发现,外界观测环境的变化对于痕量氢浓度的观测存在一定干扰。文章依据宁河痕量氢观测井的观测环境及供电系统的改造过程,对2017年11月11日井房改造完成前后的痕量氢浓度数据进行分析论述,为该仪器的后续观测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张家口地区进行痕量氢观测技术实验,深入分析站点选取、系统布设、背景噪声测定及堪选等对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以痕量氢观测技术系统的标定与维护、装置系统设计的优越性、数据特征分析为基础,对张家口涿鹿M_S 4.3地震与痕量氢观测间的震兆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为探索痕量氢观测技术作为地震科学研究短临技术方法提供一种新途径,为地震短临跟踪分析手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氢气作为1种灵敏的指标能够指示断裂活动过程。文中基于长期全时段的断裂带土壤气高精度氢观测资料,根据测量值的分布范围对资料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氢浓度映震评估,认为氢浓度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异常判定指标。并结合氢浓度异常特征对测点周围350km范围内的有感地震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2010年10月24日和2011年3月8日在河南太康分别发生M_S4.6和M_S4.1地震前1周左右震中距330km的山西夏县土壤高精度氢浓度观测到的相似异常变化,其变化特征表现为"突升—转折下降—地震—恢复背景值",变化幅度达正常背景值的20多倍。认为断层氢浓度异常变化与地震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在同一地点发生的2次相似地震,断层氢浓度出现相似变化,异常重现性好。高精度断层氢浓度观测是短临预报的1种有效手段,可为地震重点危险区开展短临跟踪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山西夏县中心地震台断层土壤气氡、气汞、痕量氢测量仪器运行、产出数据情况,对三个测项从潮汐、气温、气压、降雨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气氡、气汞在地震前的变化特征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氢气具有较强的映震灵敏性,氢气观测是探索地震短临预报的新途径。ATG-6118H痕量氢气在线自动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下流体逸出氢气的新型数字化观测仪器,可以现场进行全自动连续测定,具有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功耗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网络远程诊断和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可以精确分析空气及井水中逸出的痕量氢背景值。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痕量氢分析仪的检测规范,本文根据实际检测要求,对ATG-6118H痕量氢气在线自动分析仪进行了校准实验、检出限实验以及精确度实验,并对8台仪器性能进行了对比。通过指标评价确定了该仪器的性能检测方法的可行性,适合在具备数字化观测条件的全国地震地下流体台站以及具备断层气观测条件的台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氢气的浓度变化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映震灵敏性,是地震短临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台站地质构造背景场勘察,观测孔埋设集气方式探索,观测室建设采取的防干扰影响措施以及对大气温度、气压、降水对产出数据的相关分析,为宁夏后续痕量氢观测台站建设应用推广,为开展实用、有效的地震前兆观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范树全  宋贯一 《地震地质》1996,18(4):417-420
在系统整理华北9个气体观测井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华北地下释放氦、氢异常的时、空、强特征及其与发震时间、地点、震级的关系,从而总结为以京棉二厂井的氦、氢异常为依据,其它测点的氦、氢异常为参考,预报华北北部5级以上地震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利用地表自由逸出气体、溶解于水和吸附于土壤中的气体浓度变化来监测预报地震是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地震预报方法之一,随着高精度痕量氢浓度ATG-6118H型数字化测氢仪在地震观测技术中的应用,对于一个新开展的观测项目,必须研究它的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研究的结果,不仅对于异常变化的识别,而且对于异常机理解释和对预测效能的评价,都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痕量氢自动分析仪开展断层土壤氢气观测时间不长,目前处于实  相似文献   

17.
山西夏县东郭井是山西省南部地区映震性能较好的一口流体观测井,自2007年观测以来,水位、水温的几次阶变异常与山西及周边地区的中等地震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11年4月16日,东郭井水位、水温再次出现阶变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大,异常出现后,对观测系统、地下水开采情况、井孔结构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最终确定此次异常变化是由井孔井管错位造成,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8.
对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甘肃天祝6.2级地震前山西夏县热水井和宁夏固原北海孔、硝口Ⅰ泉的气体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识别出其中的异常。分析表明,地下水气体异常变化与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2013年4月山西东郭断层气氢浓度出现2次大幅度变化,按照异常核实工作方案,针对观测技术系统、集气系统、仪器标定、对比观测、周边环境开采情况等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氢浓度大幅度变化为非前兆异常,其主要原因是由周边新井钻孔施工,打井造成强烈振动干扰引起。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1月—2021年12月阿克苏断层氢观测点周边300 km范围内,先后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断层氢浓度值出现了8次不同程度的短临前兆异常。通过对异常特征的分析总结,将已取得的震例划分为波动型、突升型和突升恢复型3种不同类型。利用R值评分法对阿克苏断层氢观测进行预报效能评价,阿克苏断层氢对周边300 km范围内5级以上地震R值评分为0.462,预报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