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铁主体施工完毕后为了对线路进行调线调坡,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断面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与常规测量方法相比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可高密度采集空间三维点云数据等特点,为地铁断面测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基于Leica Scanstation 2扫描仪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采集步骤和数据处理流程,阐述了基于点云数据的地铁断面测量方法,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断面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高密度、高精度的隧道断面能够满足地铁调线调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 000数据库逐渐建成,数据库的更新将成为目前和今后数年的主要测绘任务,如何选择合理、高效的更新方法也成为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对国家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项目中的综合判调更新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近年来生产中采用的几种不同的综合判调更新法,探讨了各种方法的技术流程、适用范围、特点及关键技术、缺点,以及选择条件,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现有条件的作业方法进行更新生产。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3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地铁调线调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基于此技术的点云数据获取的流程和断面数据提取的方法。以天津地铁三号线的一段区间调线调坡测量为例,同时使用3维激光扫描技术和传统技术进行调线调坡测量,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地铁调线调坡测量方法具有作业效率高、可靠性大、实用性强等特点,可以应用于地铁调线调坡测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在白山实施情况的简介,简要阐述了将GIS应用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在白山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发展白山土地事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目前传统外业调绘及外业调绘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定位技术的通用型自然资源实地调查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技术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的设计原则、总体架构进行了描述。最后,详细地分析了该技术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本文旨在为自然资源实地调查工作带来全新信息化作业模式,提出一套探索思路,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测量时,外业采集限界特征点的三维坐标,通过计算得到特征点的里程及偏离中线的距离。为提高内业计算的效率,针对这种测量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信息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二次开发Map Info的体会,详细叙述了“MapInfo智能调图及打印系统”的各模块功能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8.
使用电子调绘系统的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航测调绘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以数字化的电子调绘系统为基础,紧密结谷数字移动设备的新的调绘作业方式。一种内外业工作相辅相成,紧密合作的工作方式。达到了新时期提高外业调绘作业效率,降低外业劳动强度的要求,实现地理数据快速更新和内外业工作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FME实现Microstation DGN到MapGIS SUV的数据转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利用FME技术将Microstation DGN格式数据经由ArcGIS shp数据格式转换到MapGIS SUV数据格式的新方法,实现无损、快速、高效地转换,有效地解决"如何实现数据在不同平台之间的转换,实现数据共享"这个制约GIS项目进度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印刷控制条为基础,提出印刷版分辨率的检测方法和正确晒版范围的分析方法。实验分析了三类印刷版的分辨率和正确晒版范围。该问题的解决可以保证不同类型的印刷版的阶调再现的一致性,是彩色印刷品色彩再现一致性的前提,并有利于印刷机的调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像片判读入手,明确像片调绘的常规要求,以水系、道路为例阐释了关联式调绘法,工作中明显减少错、漏现象,确保调绘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MapGIS-SDK6.7为平台,用VB6.0进行二次开发出更适合二调数据库建设的权属拐点移动功能,弥补了二调软件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图制图与调绘相配合关系到精准制图新工艺的创新、发展,对地图编制、地图使用起到促进作用。细化调绘方向,将制图工作与调绘工作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地图的精准度,成为制图工艺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航测法成图制作1:1万地形数据工作过程中,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对地物进行室内判调“先内后外”的作业方法,并通过对获取的成果与常规方法的对比,证明此法在实际生产中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数字区调的DEM生成方法,对数据来源、内插方法、工艺流程、精度分析和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并做出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就数字外业调绘系统的设计目标,硬件、软件的选择,系统研制过程中需解决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调绘系统屏幕尺寸、电池续航时间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拟议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长江三峡水库,横跨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流域,全长1600km,是一项跨流域远距离调水,改变祖国面貌的宏伟工程。自50年代起,该项工程就开始了规划,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多方面科学论证和研究。1984年地矿部地质遥感中心沿黄河至北京段进行了1:2万彩红外航空摄影,为河北段进行遥感解译试点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本次工作选择河北段长470km,面积18,916km2进行遥感水文工程地质解译,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自然资源外业调绘过程采集数据精度低、工作效率低等缺点,设计并实现了融合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和无人机的外业调绘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功能,实现了在高精度影像底图上对图斑进行合并、切割、注记、高精度定位等功能.推进自然资源要素移动化、智能化调查取证,降低外业调绘工作量和工作风险,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