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风暴潮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已成为影响沿海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灾害。因此,实现快速的风暴潮风险区划等级评价,对于风暴潮灾害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岛地区为例,研究利用GIS分析方法进行风暴潮风险区划的等级评价,实现了风暴潮基础数据读取转换、风暴潮风险区划等级评价和风暴潮灾害预报产品制作一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30年的降雹资料、冰雹灾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农作物全生育期冰雹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基于GIS空间技术形成巴楚县冰雹灾害风险区划.由于受地形影响,巴楚县冰雹主要出现在大小山脉和河谷地带,并与河流走向一致,从西南向东北呈带状分布.将冰雹灾害风险区划分为重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区、低度风险区,所形成的成果可以为巴楚县不同区域冰雹灾害防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介绍了网络分析法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采用其模型原理,对构成滑坡灾害的地层岩性、坡度、坡向、植被覆盖、河网缓冲、高程等多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分析和叠合评价。通过分析专家评定所需滑坡评价因子间复杂的关系,得到了庐山风景区滑坡灾害风险等级图,且评价结果与该区调查滑坡资料的分布情况吻合,为滑坡预警和滑坡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水英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12)
浙江省是海洋灾害多发的省份,为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海洋灾害应急指挥平台,本文介绍GIS技术下浙江省海洋灾害应急指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6.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自然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海洋保护区。规划海洋保护区时尽量做到与海洋功能区划协调一致。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现状,通过收集整理沿海各省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海洋保护区信息,对比分析海洋保护区建设现状与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保护区之间的空间关系。文章利用GIS技术分析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保护区与海洋保护区现状的空间一致性,得出海洋功能区划有利于协调全国海洋保护区总体布局,现行的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中海洋保护区的选划可满足海洋保护区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7.
GIS技术支持下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以岷江上游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GIS技术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受到广大地学工作者的青睐。作者在充分掌握岷江上游环境背景资料和泥石流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在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的理论指导下,将GIS技术应用于该区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得到了可信度较高的区划结果。GIS技术的应用,给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带来了手段上的革新。 相似文献
8.
9.
10.
基于RS和GIS的中尺度流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以伊洛河流域中部洛宁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伊洛河流域中部洛宁县为研究区域 ,运用RS和GIS技术 ,分别提取研究区 1 987和 1 999年以地貌类型为单元的土地利用数据绘制罗伦兹曲线。结果表明 :1 987~ 1 999年 ,各地类在各类地貌单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整体状况未发生变化 ,其分布的集中程度依次为建设用地 >水域 >林地 >耕地 >未利用土地 ;但集中和分散程度发生明显变化 ,其中林地分布趋于集中 ,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趋于分散 ,而建设用地基本没有变化 ,其原因主要是该时段川涧区林地大幅度增加 ,而其它地貌单元林地面积大量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1.
基于RS、GIS的松嫩沙地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吉林省前郭县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较短时间尺度上,社会经济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以吉林省前郭尔罗斯县为例,运用1987年和1996年TM影像及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和遥感信息与空间化非遥感信息集成等方法,研究了10a来该县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近10a来,耕地面积明显增加,林地、牧草地面积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不大,农业产值、牧业产值、农业人口数和粮食产量是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论述传统的人口分布专题地图方法及其不足,阐述了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运用人口在不同用地类型上的分配的理论,模拟人口分布,根据辽阳市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人口数字准备来绘制人口分布图。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省攀枝花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地层岩性、道路交通、河流水系7个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将上述指标作为栅格数据输入,并选择历史滑坡灾害点的影响因子数据作为样本,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最后利用回归方程对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进行预测,编制滑坡危险性区划分布图。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方法得到的危险性分区图中,极高和高危险区包含了83%的已知滑坡灾害,攀枝花地区滑坡危险性较高的区域占到区域总面积的将近50%,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与滑坡的发生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
15.
金沙江流域因两岸地势陡峭、软弱岩层发育、降雨集中等,使得流域内滑坡灾害分布密集。高分辨率遥感是滑坡识别的重要手段,但通过目视解译法开展的大范围滑坡灾害识别,具有工作量大、效率低的特点。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利用滑坡灾害的光谱、形状、空间等特征进行区域内滑坡灾害的快速识别。同时,选取金沙江流域巴塘县王大龙村区段进行了滑坡识别提取试验,区域内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识别出滑坡18处,其中12处与目视解译结果相同,一致性为75%;发现3处目视解译未识别出的隐蔽性滑坡。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效果较好,可为后续的金沙江流域乃至川藏铁路沿线的大范围滑坡识别提取及滑坡编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县级和乡镇土地资源日常管理的难点和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整合高清影像、土地利用的现状信息和规划信息等数据,形成土地利用信息空间数据库,以ArcGIS为平台开发具备GIS基础功能和专题功能的土地利用监管信息系统,以实现土地利用的可视化管理,降低基层管理人员的技术门槛。 相似文献
17.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村镇尺度城镇建设用地发展适宜性情况,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本文以常州市金坛区遥感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选择自然、区位、生态和土地转换适宜度四大类10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平原地区的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城镇建设用地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金坛区城镇发展适宜区分布与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结果能为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提供依据,尤其在城镇建设用地发展布局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字校园是当下数字化平台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以贵州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例,运用Sketch Up和Arc GIS软件,对校园建筑物及部分地物进行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校园建筑物属性查询、漫游等相关功能,并指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