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苗  李树民 《地理教学》2021,(11):17-19,24
本文依托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以"海啸灾害"主题学习为例,通过多情境、多课程、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探究灾害地理教育校本化的实践策略,链接学生经验和新技术,让学生经历"基于情境""基于学科""基于主题"的实践过程,以期实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灾害意识、减灾能力、责任担当等优良品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灾害教育承担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培养公民防灾减灾素养的重任。我国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均设置灾害教育课程,涵盖了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主题,体现了层次递进和融会贯通的课程要求。地理教科书传递系统而普适的灾害知识,提供灾害案例和探究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灾害情境。通过宣传灾害知识、开展灾害逃生模拟演练、实施防灾主题研学旅行等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素养。  相似文献   

3.
乡土与地方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乡土地理教学与地方感培养具有内在联系.本文解析与重构地方感影响因素,借助量化研究厘清在乡土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因子、情感因子、功能因子、地理学科价值观因子对学生地方感的影响路径,提出基于地方感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策略,助推地方感的教育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型教育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广大教育者积极努力,将生态学与课堂研究相融合,逐步形成了目前的热门话题——生态课堂,即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1],而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生态课堂倡导教师和学生在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独立自主、有利于整体生命投入的环境,调动起自身的一切,不断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促进学生全面、  相似文献   

5.
是明艳 《地理教学》2021,(7):45-47,52
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都是用课程和学科专家编制的教材,即由教育管理系统统一征订,学校统一发放,同一个地区一致的标准教材,称之为“一次开发”教材。而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一个相对概念,泛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造性、个性化地对教材的全新应用。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的操作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整合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6.
黄爱萍 《地理教学》2013,(11):16-19
正一、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开发的有利条件人的一生由许多生命活动组成,每一次生命活动都发自于生命成长中不同层次的需求。生命教育就是对生命活动的过程加以关怀。这种关怀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教导上,还体现在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上。这种关怀能够促使人在"生命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已与人口、资源、环境一起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四大问题,自然灾害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自然灾害。预防灾害胜于应对灾害,成为大家目前公认的事实。灾害意识教育是全人类的重任,国际中小学正规课程中灾害意识教育得到很好的发展,灾害意识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我国在近年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却仍较为淡薄,防灾减灾教育与培训没有在学校正规课程中占据应有的位置。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灾害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呼唤全民的灾害教育,并且清醒地认识到灾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葛文城 《地理教学》2005,(7):18-19,26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中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灾害与防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确立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飞良 《地理教学》2012,(15):17-19
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信息能力就是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随着Internet的接入和完善,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更为教育者提供广袤的信息与知识,课程改革已由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进入到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的新阶段,这意味着教育者如何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的了解,使学生不再只是为了学习知识而被动地学习,而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研究者、探索者。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调整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加强了高中课程的选择性,鼓励教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个人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自2004年起我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把活动课程、讲授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整合起来开发校本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开发《民俗文化地理》校本课程。经过三年多的探索,本课题获得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曾应邀在全国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受到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1.
大概念的整合性和建构性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大概念下的单元整合教学使得课程实践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概念、单元整合教学的分析,以“地表形态的演化”为例,从凝练大概念、构建单元结构、编制教学目标等方面着手,探讨“大概念”下单元整合教学构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赵东宇 《地理教学》2007,(11):43-44
结合课本知识挖掘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学生个体鲜活的课程资源与物化的课程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增强对地理科学的浓厚兴趣和终生学习地理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多元文化、环境共存、共同发展三种国际理解素养的具体内涵,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进行内容分析,揭示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与价值性特点,并从情境、形式、内容、评价四个角度提出落实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刘正伟 《地理教学》2011,(16):28+37-38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生教育”的理念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掌握生存规律;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减灾战略,2002年,减灾被确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可见灾害教育始于学校,学校是开展灾害教育的最佳场所。学校尤其中学开展灾害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灾害意识、防灾避灾的知识能力,并不同程度地改变学生的观念和行为。目前,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灾害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灾害意识和灾害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显得薄弱,与我国自然灾害多样并多发的实际国情不太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承载着中国教育理想的课程改革带给我们太多的新鲜和兴奋,在巨大的冲击波过后,我们不由冷静地总结反思:新理念视界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笔者认同:“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雅斯贝尔斯《什么是幸福》)因此,作为学生生命成长引路人的教师应确立注重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试论公众防灾意识教育及其在城市安全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多数城市灾害的发生都具有典型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当特大灾害发生时,现有的工程措施已不能有效地避免灾害造成的危害,人们面对灾害的行为及反应成为减灾中一个决定性因素。从一定程度上讲,对公众的环境教育的不够是导致中国每年灾害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探讨环境教育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救灾、减灾的影响及其社会效应,对公共环境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地理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推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地理教师应该也必须掌握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整合的技能,从而实现地理教育的目标。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原则以及整合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论述。  相似文献   

19.
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潜能"是教育时刻在追寻的目标,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特征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技能。将地图数据实现电子化,通过3S技术使得传统的地理数据和信息有了现代化的展现空间,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充分享受现代技术带来的"区域美"和"差异美"。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3S技术的相关技能没有在中学得到应有的重视,地理课堂还是停留在知识的机械记忆层面。因此,通过课程基地建设来提高学生的3S技术素养,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是课程开设的前提条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课程资源存在方式来看,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隐性课程资源也叫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一般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它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