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崇立  邓志辉 《地震地质》1997,19(2):84-184
详细论述了地震中短期预报工作的科学思路,即“给‘静态’的地质(壳)结构赋予动态属性,给前兆性异常赋予构造的涵义”;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简要探讨了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探索途径,提出了在地震中短期预报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年来四川地区地震和前兆观测台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获得了丰富的各类连续观测资料,积累了一批宝贵的震例;在中短期地震预报方法和指标的研究,包括观测前兆,地震活动图象,地震波分析,综合预报和现场工作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在9次中强地震前作出了一定程度的中短期预报;同时也存在不足和诸项困难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民乐-山丹6.1级地震短期预报的科学总结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总结了民乐-山丹6.1级地震孕育的地震环境、中短期背景、短期阶段异常综合特征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祁连山地震带短期阶段地震异常的共性特征,论述了民乐-山丹6.1级地震短期预报的主要依据和科学决策,并对有关判定中的思路、方法、难点及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从地震学预测方法的角度回顾了半年前一次中、短期预测的方法和依据,对事后强震未发生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这次预测过程和地层发生的实际情况显示了大范围地震形势和背景趋势发展如板块活动与强震的关系;大范围4级以上地震活动图像与强震活动的关系;中等以上地层活动突然转移等对具体小范围地区中、短期预报的控制作用。此外,笔者建议除非短临预测依据的异常特别明显,发震理由特别充足,在人口密集和工业集中的地区应该考虑采用“概率预测”的方法,达到既能动员群众抗震、减灾,又不引起恐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川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近年年度(中期)地震趋势的预报进行了跟踪分析和预测依据的审视,同时对监测预报方法的局限和预报思路的拓展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均生函数数学建模方法拟合地震的震级或能量序列,进行地震中期趋势预测。由于引入了“双评分准则”,即在拟俣时考虑了数量预报和趋势预报的平衡问题,选取合适的调整系数,从而提高了地震中期趋势预测的准确率。另外采用了分级拟合的思路,利用残差序列逐级提高拟合的精度和速度。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未来1~3年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系统介绍了我国历次地震预报攻关研究中综合预报研究的主要进展,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综合预报研究的科学思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同时还对今后我国地震综合预报研究应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如下规定:一、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临震四种.(一)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几年到几十年或更长时期内的地震危险性及其影响的预测.包括全国或区域性的地震区划;建设规划区及工程场地的地震烈度、地震地面运动参数、地震小区划和震害的预测;全国或区域性的地震活动趋势的预测.(二)地震中期预报,是指几个月到几年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报.(三)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几天到几个月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地震预报的含义不仅应包括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还应包括地震影响的预测。在考虑地震预报法规时,文中认为地震发生的预报分成地震趋势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地震警报三种类型更为合适;地震影响的预测主要应包括地震危险区的划分、地震烈度的判定和强地震地面运动参数的预测等内容,并对有关问题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及邻区短临预报量化跟踪决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了数学上降元法解多元方程的思路,分步进行地震三要素的短临预报尝试。首先确定了个较大尺度的研究区域,确定所预报震级下限,用多条短临预报指标和自适应加权综合集成概率模式预报时间;又在有时间预报的前提下,利用地震活动性图象确定最危险的具体地点;要根据前兆异常幅度和持续时间、异常数量以及宏观异常情况估计可能的震级范围,从而初步实现地震的三要素短临预报。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