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存在于水体中的铀,按每升海水含3.3微克铀和海水体积为1.4×10~(21)升计算,则海洋中铀的储量约有46亿吨。因为铀是海洋中许多天然性元素的母体,含量又很高,所以在海洋地质学、放射化学和资源开发的研究工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试就海洋中的铀含量、存在形态和~(234)U/~(238)U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研究工作的日益深入,海水中痕量元素的测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海水中一些元素的浓度很低(10~(-9)—10~(-12)g/g),但弄清它们的确切含量和分布,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海洋工作者,对海水中诸如Pb、Cd 、Se、Th、Tl、Cu、Mo、Zn、U、G、Ba、Re等痕量元素的测定颇感兴趣。测定如此低含量的元素,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分离和富集。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化学试剂。而试剂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被测元素,即通常所说的试剂空白,因为海水中被测  相似文献   

3.
海洋热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之间存在着温度差而蕴藏的能量,亦称海洋温度差能.全球海洋热能的贮量是非常之大,威克等人的估算约15×10~(23)焦耳.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人们首次实现了海洋热能转换成电能,从而获得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动力,证明了现代技术条件下开发海洋热能的可能性.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热能资源,仅南海海区的可能动力就有1.5亿千瓦.我国的海  相似文献   

4.
全球海水温差能的开发利用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1.45×10~(10)亿吨的海水中,每年吸收的太阳能约在37×10~(10)亿千瓦以上,每平方公里的海洋所含有的热能大大超过360吨石油所产生的能量。据估算,世界海洋的海水温差能达500亿千瓦,可供利用的为20亿千瓦。我国南海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可利用的海水温差能约1.5亿千瓦。如此巨大的能量资源,既可再生,又无污染,又不占用宝贵的陆地,还可进行综合利用,因此开发利用海水温差能早就引起  相似文献   

5.
水君 《海洋信息》1996,(8):10-11,7
1 世界海水资源及开发概况 世界海洋中海水的总量尽管各说不一,但大致相同,综合分析各种资料,基本上可认为是13.7亿立方公里。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除淡水占96.5%,总重量达1.362×10~(10)亿吨外,溶存的各种盐类占3.5%,其总重量约5×10~8亿吨,其中食盐约4×10~8亿吨。  相似文献   

6.
一、矿物养份对珊瑚礁形成和生态的控制作用珊瑚和其他共生的海洋生物体的组织和骨骼中,存在的海水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浓度,往往比海水中同类元素的平均浓度高几个数量级。例如,被浮游植物富集到浓度至少为海水浓度1000至100000倍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碳的富集倍数为4000倍。又如:契夫·史密斯和罗伊发现各种珊瑚礁环境中的碳酸钙产量相当可观,他们测定的结果是:珊瑚礁通常具有1×10~3(克/米~3)/年左右的毛生长率。这表明:珊瑚礁发育的环境中有丰富的矿物  相似文献   

7.
新的高压下水和海水状态方程已从迈阿密大学,米勒罗及其同事以及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布雷德肖和施莱歇的实验结果中推导出来。状态方程的形式为含二次项的正割体积模量。 K=Pv~o/(v~o-v~p)=K~o AP BP~2 K~o=K~ow aS bS~(3/2) A=Aw cS dS~(3/2) B=Bw eS 其中v和v~p为O压和P压下的比容,S为盐度(‰)。方程的纯水部分的系数K~o_W,A_N,B_W是温度的多项式函数。纯水状态方程V~o_W的标准误差为4.3×10~(-6)cm~3g~(-1)由高压海水测定值得到由温度决定的参数a.b.c.d.e的值。海水状态方程V~()的总的误差为9.0×10~(-6)cm~3g~(-1)。就海洋中温、压、盐的范围来说,V~p的标准误差为5.0×10~(-6)cm~3g~(-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学常用表及标准联合专家小组最近(1979)已向各海洋团体推荐使用新的高压海水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对海水中的微量重金属进行了许多研究,特别对其在海水中的化学形式和形态更为重视。不同形式和形态的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不同,也直接影响元素在海洋中的行为(如吸附)和迁移过程。因此,测定海水中微量金属的存在形式和形态对研究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锌在海水中的无机化学形式的研究,以往曾有过一些报道。Baric等用锌汞齐的极谱法直接测定不同pH值时锌的半波电位(E_(1/2))的移动,测得Zn(OH)~+的logK_1=5.67,认为海水中锌的主要形式是Zn(OH)~+。Zirino,Stumm,Florence等则根据已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P=0)下,海水密度(ρ,kgm~(-3))根据实用盐度(S)和温度(t,℃)按下列方程计算得出: ρ(s,t,o)=ρ_W (8.24493×10~(-1)-4.0899×10~(-3)t 7.6438×10~(-5)t~2-8.2467×10~(-7)t~3 5.3875×10~(-9)t~4)S (-5.72466×10~(-3) 1.0227×10~(-4)t-1.6546×10~(-6)t~2)S~(3/2) 4.8314×10~(-4)S~2  相似文献   

10.
王晓杰  肖潇  李超  岳娜 《海洋学报》2015,37(12):116-122
本文在实验室模拟近期海洋酸化水平,对海洋酸化对海水青鳉鱼(Oryzia melastigma)胚胎骨骼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中,通过往实验水体中充入一定浓度CO2气体酸化海水。对照组CO2分压为450×10-6,两个处理组CO2浓度分别为1 160×10-6和1 783×10-6,对应的水体pH值分别为8.14,7.85和7.67。将海水青鳉鱼受精卵放入实验水体中至仔鱼孵化出膜,对初孵仔鱼经骨骼染色、显微拍照,挑取了仔鱼头部、躯干及尾部骨骼染色清晰的28个骨骼参数的长度进行了显微软件测量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酸化处理对实验鱼所测量的骨骼长度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推测,未来100~200年间海洋酸化对海水青鳉鱼的胚胎及初孵仔鱼的骨骼发育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米勒罗(Millero),罔萨雷斯(Gonzalez),沃德(Ward)(1976,Journal of Marine Research,34,61—93)还有波伊森(Poisson),布律内(Brunet),布伦—科坦(Brun—Cottan)(1980,Deep Sea Research,27,1013—1028)在温度0—40℃,盐度0.5—43时进行的密度测量值来确定新的一个大气压海水状态方程。方程的形式如下(t℃;S;ρkgm~(-3)) ρ=ρ_o AS BS~(3/2) CS~2 式中:A=8.24493×10~(-1)-4.0899×10~(-3)t 7.6438×10~(-5)t~2-8.2467×10~(-7)t~3 5.3875×10~(-9)t~4 B=-5.72466×10~(-3) 1.0227×10~(-4)t-1.6546×10~(-6)t~2 C=4.8314×10~(-4) ρ_o是水的密度(Bigg,1967,British Jonrnal fo Applied physics 8,521—537) ρ_o=999.842594 6.793952×10~(-2)t-9.095290×10~(-3)t~2 1.001685×10~(-4)t~3-1.120083×10~(-6)t~4 6.536332×10~(-9)t~5 方程的标准误差为3.6×10~(-3)kgm~(-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学常用表及标准联合专家小组已推荐该方程为新的一个大气压海水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方法采用磷钼酸铵(AMP)预富集CS,在弱酸介质中以氯铂酸铯形式沉淀、制源,进行β放射性测量,求海水中~(137)Cs的含量。方法的灵敏度为4.3×10~(-4)Bq/L,全程化学回收率和放化回收率分别为74.6±13.3%和71.4±3.3%。对~(40)K和~(87)Rb这两个干扰核素的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6%。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规律性及其理论的研究是海洋化学的一个主要任务。石桥雅义和东慎之介曾从宏观角度研究过此问题,认为溶于海水中元素的量主要由如下三个因素决定:(1)元素在地壳中的存在量;(2)元素通过河川进入海洋的难易程度;(3)元素进入海洋后沉积到海底比率的大小。这就是说,影响元素迁移的因素十分复杂,涉及到地球的形成和地壳的组成、岩石的风化作用、雨水的侵蚀溶解、元素的物理-化学特性、(介质)海水的pH与氧化-还原电位、无机和有机悬浮物对溶解元素的吸着作用,海洋生物的活动、以及洋底岩石圈的活动和大气圈的影响等等,直到目前,还只能说是初步了解,许  相似文献   

14.
海水中的18O/16O比值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氧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自然界中的氧元素实际上是多个稳定同位素(~(16)O,~(17)O,~(18)O)的混合物,它们的丰度相差很大,~(18)O占0.1995%,~(16)O占99.763%,~(17)O只占0.0375%。由于氧同位素丰度大,质量差也大,因此,可以测定~(18)O/~(16)O的比值,并且通过比值的变化了解  相似文献   

15.
徐明德 《海洋科学》1981,5(3):36-38
目前,在大气中实验核武器的次数虽已人为减少,但估计还会有700万居里的~(90)Sr存留在30公里的高空中,此量足以沉降到本世纪末;近年来,由于核动力船只和沿海核企业大量增加,致使更多的放射性废物进入海洋。因此,海水中一直存在着溶解状态的长寿命的~(90)Sr。这样,对于~(90)Sr的分析,就仍然是海洋放射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是海洋化学上比较重要的课题之一,对了解微量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锌在海洋中的存在形态曾有过详细的评论。 海水中的无机锌主要以Zn~+、Zn(OH)~+及Zn(CO_3)~0的形式存在。其含量范围一般在1—50μg/L之间,平均值约为3μg/L.近岸及河口区含量较高,个别测定值可高达300—400μg/L。关于海水中锌的测定方法如ASV法和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SFI)和生物富集系数(BCF)分析并结合污染程度评价和海水水质标准,研究和评价了2015年12月钦州湾东部海域表层水和浮游生物中Zn、Cd、Cr、Hg、As、Cu六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现状。结果表明,钦州湾东部海域表层水中重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CdCrZnAsCuHg,其中Zn、As、Cu、Hg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Cr含量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Cd含量超标;浮游生物中Zn、Cd、Cr、Hg、As、Cu含量依次为6.57×101mg/kg干重、1.51×10~(-1)mg/kg干重、4.13×10~(-1)mg/kg干重、9.48×10~(-3)mg/kg干重、1.85×10~(-1)mg/kg干重、6.89×10~0mg/kg干重,浮游生物中重金属含量远高于表层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浮游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最高达40000,表明浮游生物对重金属有很强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海洋浮游微食物网对氮、磷营养盐的再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武昌  陈雪  李海波  赵丽  赵苑  董逸  肖天 《海洋通报》2016,35(3):241-251
海洋浮游微食物网包括病毒、细菌、聚球藻蓝细菌、原绿球藻、微微型自养真核生物、微型浮游动物(混合营养和异养鞭毛虫、纤毛虫)等生物类群,其中病毒、细菌及微型浮游动物等异养生物类群是海洋中氮、磷营养盐再生的重要贡献者。海洋中细菌吸收还是释放营养盐取决于细菌与底物中元素的比例,在多数海区,异养细菌都是吸收营养盐。病毒主要通过溶解宿主来释放宿主细胞中的物质,释放的营养元素的存在形态大多为有机物。微型浮游动物对营养盐的再生主要通过排泄来完成,目前在实验室内测定微型浮游动物排泄率的研究比较少,进行研究的主要困难有两个:第一,微型浮游动物的室内培养较难;第二,测定微型浮游动物的代谢率技术难度较高。根据已有研究结果,鞭毛虫的单位体重排氮率为2.8~140μg N(mg DW)~(-1)h~(-1),最大排氮率为7.0×10-9~13.8×10-6μg NH4+N cell~(-1)h~(-1),再生效率为0~100%;最大排磷率为3.8×10-9~6.6×10-7μg P cell~(-1)h~(-1),再生效率为0~100%。鞭毛虫的营养盐排泄率和再生效率受鞭毛虫自身的生长阶段和生活策略、饵料中元素比例及温度的影响。纤毛虫的单位体重排氮率为0.25~178μg N(mg DW)~(-1)h~(-1),最大排氮率为1.59×10-7~1.2×10-4μg NH4+N cell~(-1)h~(-1);单位体重排磷率为13~363μg P(mg DW)~(-1)h~(-1),最大排磷率为0~1.3×10-5μg P cell~(-1)h~(-1)。影响纤毛虫排泄率和再生速率的主要因素为纤毛虫生长阶段和温度。自然海区测定微型浮游生物对营养盐的再生的方法主要为同位素稀释法,此外还可以根据其他资料推算微型浮游生物的营养盐再生速率及产生率以反映再生能力。多数野外实验结果证明微型浮游动物是营养盐主要的再生者。  相似文献   

19.
海水中丙烯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测定海水介质中丙烯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耐纯水相和较低pH的Agilent SB-Aq-C18柱(100 mm×4.6 mm i.d.,5 μm), 0.35%磷酸溶液(pH=2)为流动相,使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 nm,外标法定量测定。丙烯酸的保留时间在14.2~ 14.9 min,方法的检出限为4 nmol/dm3(S/N=3),在0.01~10 μmol/dm3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可达0.999 6,加标回收率为95.4%~98.1%,相对标准偏差为1.3%~1.6%(1.04~2.32 μmol/dm3)。采用0.2 μm滤膜重力过滤冷藏的办法来保存海水丙烯酸样品。检测出2011年5月份青岛近海海水中丙烯酸的平均浓度为(0.101±0.069) μmol/dm3;海洋微藻球形棕囊藻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培养体系中丙烯酸的浓度为0.339~2.219 μmol/dm3。  相似文献   

20.
在海水pH(7—8)条件下,硫主要呈HS~-离子存在。海水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阴极溶出伏安法等。比色法测定的灵敏度较低,离子选择性电极可直接测定1×10~(-6)M的硫化物浓度,若与预富集法相结合测定的硫化物的最低浓度为10~(-9)M。近年来,冯建兴等人应用微库仑计测定了淡水水体中超痕重的硫化物’检出下限可达0.2ppb。但尚未见到用微库仑计测定海水硫化物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