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开展地表地质调查和施工硐锹、钻孔工程,对地表矿(化)体进行了揭露和追索;大致查明矿区的基础地质特征和矿床的控矿条件,大致控制了地表矿化体的规模和产状及矿体质量;大致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估算陶瓷土矿资源储量,全区基本查明资源储量(332+333)矿石量636.03万吨,矿床规模为大型,矿床成因为风化残积类型的砂质高岭土矿。  相似文献   

2.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的南东部平里河向斜的东翼,整体呈一单斜构造,矿区出露地层简单,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高岭土(花石)矿床类型属含煤地层中的高岭石粘土岩亚型高岭土(花石)矿床,产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和二叠系中统茅口组顶部之古风化壳结合部位,层位和厚度较稳定,其紫红色、灰白色斑纹状的特点以及两侧的黄褐色粘土层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黑拉金矿矿区大地构造处于秦祁昆造山系-西秦岭造山带-南秦岭构造带-南秦岭加里东-印支断褶带,矿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志留系上统卓乌阔组,泥盆系下统当多组,泥盆系中统下吾那组,石炭系下统益哇沟组、略阳组,矿区位于录坝推覆构造西缘,断裂构造发育。矿体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赋矿岩石为碎裂灰岩(构造碎裂岩)。矿床成因类型属卤水热液型金矿,地球化学、构造、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区域同类矿床勘查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阿拉善左旗石驼山-新工地石墨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矿区内共发现2层含石墨层位,受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控制,为2~3期沉积旋廻之产物,顶部泥质岩作为其韵律标志层。在海湾泻湖—沼泽沉积盆地中,由含碳泥质岩、粉砂岩等物质先期形成了原始沉积矿源层,在起变质作用的前提下,经过长时间的持续作用,促进炭质发生结构性转变为石墨,确定石墨矿为炭质板岩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5.
堪苏祁矿区位于加丹加省科卢韦齐市东部约40—60km,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加丹加西部的"外部褶皱推覆构造带"北缘。区域成矿区带位于赞比亚—刚果(金)巨型成矿带北西延部分的转折端,即位于刚果(金)加丹加省南部的沙巴型铜钴矿亚带内。矿区由五个矿段组成,东西向展布,长约16km,宽约2km,由东向西分别为:卡贡图洛瓦、齐汤巴、堪苏祁Ⅰ、堪苏祁Ⅱ和卡布维米亚。该矿床形成历史复杂,经历了早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后期多期热液构造叠加富集—晚期次生氧化改造多个阶段,为复合成因的层控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正安县马鬃岭铝土矿区是黔北务正道铝土矿成矿区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工业类型是产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志留系兰多维列统韩家店组之上,二叠系阳新统梁山组之下的一水硬铝石铝土矿矿床。矿区连续分布黄龙组灰岩,厚度较稳定,由南往北厚度逐渐增大,反映矿区古地理环境为南高北低,通过对矿区黄龙组灰岩厚度与铝土矿矿体厚度变化的分析,发现铝土矿矿体产出和黄龙组灰岩的关系。黄龙组灰岩的存在,不仅反映沉积区当时的古地理环境,还可以判断该环境是否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7.
切玛矿区处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具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属拉萨—墨竹工卡铅锌成矿区,林周—直孔成矿带。矿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南缘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的东段,南邻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矿区出露基岩地层主要有:古近系帕那组(E_2p);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甲拉浦组(T_3J_1j);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_3m)。在矿区中南部发育三条断裂构造,本矿床的形成是由有利的层位和岩性、岩浆岩、断裂构造所共同决定的。成矿热液侵入碳酸盐地层并与其发生接触交代作用成矿,因此本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铅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德胜太矿区樊家营子区段芒硝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矿区构造简单,无岩浆岩发育。芒硝矿层赋存在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中段及上段湖相沉积地层中,共可见工业矿层三层。矿物种类简单,矿石几乎全为十水芒硝及粉砂质粘土构成,可分为芒硝岩和含泥芒硝岩两大类。本矿床为第四纪掩埋型内陆湖相蒸发化学沉积芒硝矿床。  相似文献   

9.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带,雷公山复式背斜南倾没端,出露地层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系下江群清水江组,发育规模较大的断裂为F1、F2、断层,F2及其次级破碎裂隙为矿区南部(小脑)矿段目前已知的主要控(容)矿构造。矿区南部矿段北东侧边界附近的F2含矿带,位于矿区南部矿段边界北东外侧附近,总体走向近南北,矿区圈定矿体2个。矿床成因为深部低温变质热液成矿,构造及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唐伟  韩云燕 《西部资源》2014,(4):135-137
二连浩特——东乌旗是我国北部重要的成矿带。矿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东部约30km。区域构造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工作区地层以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宝力高庙组(CPb1)陆相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建造为主,岩浆岩以中三叠世黑云母钾长花岗岩(T2κγβ)为主。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其次为一些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目前发现矿化体11条,矿体4条,以锌、钼为主要成矿元素。矿体主要为与中酸性岩有关的锌、钼多金属硫化矿(化)体。据矿化蚀变类型及其赋存状态,推测其成因类型应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矿区位于秦岭纬向褶皱系西段南带,位于摩天岭地体之石鸡坝-康县区域成矿带(文康断裂带)内。下泥盆统岷堡沟组为主要赋矿层位,控矿构造在关牛湾矿带中顺层展布,关牛湾金矿区主矿体即赋存于该断裂中,属控矿构造,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是成矿期的同源同期产物,与金的关系十分密切,且为金的主要裁体,共圈出金矿体三条,矿床成因均应属中低温热液矿床。地层、构造、岩脉内外接触带、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张勇 《西部资源》2015,(3):95-97
白泥井矿区铁矿位于乌拉山复式背斜北翼,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Ar2wl3)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区内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白泥井矿区南北两个矿段共圈定42条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于乌拉山群第三岩组(Ar2wl3)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3.
矿区位于兰坪-思茅(普洱)微板块的思茅(普洱)盆地中,盆地内强烈的裂陷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断裂构造破碎带和层间破碎带,为含矿流体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空间。矿区成矿条件十分优越,含矿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_2ch)。含矿岩性主要为灰岩与凝灰岩。矿(化)体在空间上受控于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及北东向层间破碎带。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内的矿床类型可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大类,内生矿床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矽卡岩型铜金矿、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铊金矿、岩浆型辉绿岩矿;外生矿床主要为:蒸发沉积型白云岩矿、镁矿,化学沉积型石灰岩矿、白云岩矿、泥灰岩矿,生物化学沉积型石灰岩矿,机械沉积型砂岩矿、页岩矿。外生型矿床在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均有产出,主要分布于滁州成矿区和巢湖—含山成矿区,受沉积环境及褶皱构造的控制。内生型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主要分布于沙溪成矿区和滁州成矿区,受侵入岩、断裂裂隙构造、褶皱构造、侵入接触带构造和碳酸盐岩建造的复合控制。区内的找矿突破方向主要包括:(1)沙溪—新屯仓一带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钨钼矿床的潜力;(2)继续拓展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找矿空间;(3)早古生界富含有机质的地层是寻找页岩气资源的重要"目标层系";(4)应加强沿滁河断裂分布的地热泉资源的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5.
黔西南重晶石资源较少,铁石乡重晶石矿是该地区的非金属矿,文章从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入手,详细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矿的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标志,为在该地区取得其他类型的非金属矿床提供了参考;并且在运用一定的勘查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块段法估算了黔西县铁石乡重晶石矿矿山范围内+1325~+1249m标高段重晶石矿资源量(111b)+(122b)+(333)为70.68万吨,采空消耗6.8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为63.88万吨。  相似文献   

16.
贵港天堂岭水泥配料用砂岩矿是广西重要的硅砂基地之一。该矿床产于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中,赋矿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紫红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属海相沉积型矿床,矿体呈层状产出,产状较稳定,南北长约440m,东西宽约280m,厚度102m~122m。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矿床地质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了天堂岭砂岩矿矿床成因。本文对天堂岭水泥配料用砂岩矿矿床及类似矿山开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珠尔很沟银铁锰矿区分为Ⅰ、Ⅱ和Ⅲ三个矿段。文章通过研究矿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特征,分析矿体成因与地球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赋矿层位为上石炭—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的层间破碎带,赋矿岩石为碎裂含铁锰碎屑岩。成因类型属"风化淋滤锰型矿床大类中与热液贵金属矿床有关的铁锰帽矿床"。  相似文献   

18.
哈尔楚鲁铜银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接合部,位于两大古板块对接的缝合线附近本矿区前后共发现含铜银、锌矿体8条,由2个探槽和10个钻孔共3条勘查线剖面控制;矿体分布在勘查区中南部,赋矿围岩为中生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_3m)火山碎屑岩及部分凝灰质砂砾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蓝铜矿、蓝灰铜矿、辉铜矿、铜蓝、孔雀石、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绢云母、绿泥石及绿帘石等;矿床工业类型为脉状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次火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云南斯各锑矿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三叠系上统拉纳山组是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层。矿体主要赋存于矿区断裂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碳酸盐岩,硅化、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明显,是主要找矿方向。矿床成因属断裂破碎带低温热液型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冷源伟晶岩型钾长石矿床位于桂东北越城岭复式岩体西侧内接触带上,主要地层有震旦系(陡山沱组、老堡组);寒武系(清溪组);泥盆系(统东岗岭组);白垩系(水福群)。通过对冷源伟晶岩型钾长石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冷源矿区成因类型应属破碎带岩浆充填类型钾长石伟晶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