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感知情况,促进泰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金湖、寨下大峡谷、上清溪3个主要景区作为案例区,深入调查这3个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家庭参与旅游占81.75%)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感知情况.结果表明,泰宁县旅游开发处于初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  相似文献   

2.
四川名山—洪雅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扬子板块的一部分,位于北东向龙门山构造带的东侧及川滇南北构造带的北段,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地块西部,二级构造单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川西前陆盆地,西与青藏板块毗邻;龙门山构造带为两者之间的推覆结合带,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名山—洪雅地区出露的浅部构造主要为中新生代的褶皱和断裂,其特征以开阔平缓的褶皱和浅层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安庆凹断褶束的扬子陆块北缘的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玢岩型铁、硫矿是该区成矿特色。本区各类岩石及主要构造层之间、各类围岩与矿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电性物性差异,本文介绍了激电的两种物探工作方法在某地区铁矿勘查中的综合应用。通过激电中梯测量发现该研究区多处激电异常,选择异常区进行激电测深测量,12剖面132号点及164号点综合异常较好,为布孔验证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4.
叶琴  林岚  范戎 《福建地理》2011,(1):66-72
为了了解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感知情况,促进泰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金湖、寨下大峡谷、上清溪3个主要景区作为案例区,深入调查这3个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家庭参与旅游占81.75%)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感知情况.结果表明,泰宁县旅游开发处于初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居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且旅游参与的积极性高,但旅游开发对于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旅游环境的影响感知程度表现不同,且随着不同的个体属性特征,其影响感知也出现明显的差异.建议通过建立泰宁县健全的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来调控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相似文献   

5.
雅鲁藏布大峡谷乃世界之最,也是中国科学家在20世纪末一次重大地理发现。大峡谷的基本特点是作巨大的马蹄形拐弯和成为青藏高原的南来季风的最大水汽通道,形成了以大拐弯峡谷为中心的藏东南地区的独特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有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生物的多样性景观、季风型温性冰川等各种自然奇观,以及蕴含特别丰富的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是我国21世纪开发利用的基础性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6.
针对仰韶大峡谷砂岩峰林地貌与砂岩溶孔等特色景观,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石测试与遥感影像分析,探讨了景区地貌景观的成因机理与演化。研究结果表明:仰韶大峡谷汝阳群石英砂岩岩层产状平缓,岩石坚硬刚性强,但垂直节理极其发育。第三纪地壳整体上升,地下水沿垂直节理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造就了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基本形态,主要由石柱、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构成。另外,怪洞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特定的岩性,汝阳群上部北大尖组与白草坪组均夹白云质石英砂岩及砾屑白云岩透镜体,抗蚀能力弱,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的联合作用下,水土流失形成空洞。  相似文献   

7.
南方“红层荒漠”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谷松  彭华  闫罗彬  陈智 《地理科学》2016,36(4):555-563
“红层荒漠”是一种分布在红层母岩上的特殊土地退化景观,又称为“红层劣地”。其形成过程被称为“红层荒漠化”,指红层区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土地生产力衰竭的极端土地退化过程。红层荒漠在粤、赣、湘等南方湿润区有较多的分布,荒漠化严重的区域一般是经济欠发达的区域,研究红层荒漠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多年丹霞地貌的研究成果,认为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红层荒漠具有景观独特、资源稀缺、颠覆常识、生态科普、综合构景等特性,具备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与很强的开发可行性。开发过程中,应当遵循开发服从保护、特色强化、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重视生态农业旅游和科普旅游等开发方向,可开发成为红层荒漠观光、红层荒漠科教旅游、生态农业示范旅游、红层荒漠山水旅游、红漠乡村旅游以及摄影主题旅游等景区。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从资源特点、市场需求、环境保护等实际进行合理的谋划,与周边同类景区错位发展,与邻区其他景区加强联合,实现区域旅游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鸭池河至构皮滩流域面积较大、岩溶地层分布广泛、历史调查程度较低;通过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背景特征,以地下水水面为资源保护目标,选取了降雨量、土壤类型、包气带岩石、表层岩溶发育率四个因子进行了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得到了研究区地下水固有防污性能分区。其成果可以有效指导研究区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并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洛凡碳酸盐岩区地形地貌、地质方面入手,全面了解该区多层状岩溶模式及水文地质条件。洛凡地区整体地形南西高北东低,碳酸盐岩广泛分布,断层构造南西-北东走向。地表及地下水受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影响,自南西至北东流向,地下水受碳酸盐岩多层岩溶的作用影响,明暗相间出露于地表,河流两岸出露不同地层及不同高程干涸溶洞,多数溶洞能见流水遗迹。该区碳酸岩溶区深部岩溶带地下水较丰富,分布极不均匀,深部地下水以洛凡河为该区排泄基准面沿四条伏流排泄于洛凡河;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缺乏,地下水主要分布于上部包气带中,出露于其上泉点流量较小且季节性缺水。根据其含水层特征、水循环特征及水动力特征,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岩溶水系统及深部岩溶带岩溶水系统。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构造,通常容易形成各种地质景观,并且大多是集俊、险、秀为一身,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喀斯特地区通常又是自然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生态较为贫瘠。云南丘北普者黑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近年来旅游发展十分迅速,作为研究区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通过将研究区内外部因素以及市场供给与需求因素相结合分析可以对研究区的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问题做出很好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研究区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认为喀斯特地区的旅游发展有着自身的轨迹,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开发与保护并行。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大地构造处于江南地块的皖南褶断带北东端,位于钦杭多金属、铀成矿带的修水—宁国—开化碳硅泥岩型铀成矿带东段。铀矿化主要赋存于荷塘组地层中,文章对该区荷塘组地层岩石放射性元素及多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为元素钼钒银含量与元素铀含量显同步增高,是该区铀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丹霞地貌在中国东南湿润地区研究程度较高,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研究资料较少。西北丹霞地貌在形态特征和形成过程等方面独具特色,对其研究有利于提高对丹霞地貌共性特征的认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陕北甘泉大峡谷地处黄土高原中部,是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具有明显波状起伏的峡谷特征,对该地区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黄土高原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本文采用野外考察、施密特锤岩石原位硬度测量、样品薄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中面积高程积分等多种方法,探究陕北地区丹霞地貌的造景岩石特征、演化阶段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造景岩石为洛河组砂岩,发育大型风成交错层理,孔渗性较好,长石、岩屑及钙质胶结物含量较高,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弱,在流水侵蚀和盐风化作用下形成峡谷密布的丹霞地貌。(2)甘泉大峡谷与桦树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分别为0.51和0.49,指示该地区的地貌演化阶段为壮年期,流水侵蚀为地貌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3)研究区丹霞地貌于新近纪晚期之前可能已经形成,随后第四纪气候变干,风成黄土堆积在丹霞山峰之上和峡谷之间,流水溯源侵蚀使峡谷进一步加深变长,形成了...  相似文献   

13.
宁夏沙湖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湿地景观为主的沙漠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有特殊性。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沙湖景区为研究对象,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及限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旅游空间容量、经济容量及心理容量均较大,而旅游生态容量较小,且与其他容量存在显著差距,尤其是沙漠滨水区域作为景区发展的核心地带,肩负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重任,以植被环境容量为最敏感因子的生态环境容量,最有可能成为此类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基于测评结果,设置高、中、低不同容量的情景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景区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4.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环境评价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  关志华 《地理研究》2000,19(2):194-201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位于我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穿过大峡谷的河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而且人口相对稀少,因此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水环境的原始自然状态保持完好。本文根据笔者参加1998年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大峡谷地区原始自然状态下的水文和水环境特征做了初步研究,并对今后大峡谷水环境的保护和监测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旅游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欠发达山岳区旅游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落后的经济状况客观上要求欠发达山岳区旅游资源应实行层次性开发。探讨了欠发达山岳区旅游资源层次性开发的依据和理论构架 ,并结合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层次性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距池州市南约26km,行政区划属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和梅村镇。研究区区域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北部的大陆边缘带,横跨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高坦断裂从本区南东角经过。研究区内勘查发现Ⅰ、Ⅱ两条金矿化带,圈定工业金矿体一个(Au1),矿体均赋存于Ⅰ号金矿化带内之高家边组黄铁绢英岩化砂页岩中,受北东向断裂之次级裂隙控制。经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应属浅层中低温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扬子地区主要8个省市22条具有代表性的梁山期沉积地层剖面资料的前期整理,对具有代表性的腕足动物化石丰富的剖面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列出了化石清单,共鉴定出了腕足动物27科47属74种。通过对梁山组主要剖面的腕足动物群性质进行分析,总结了扬子区梁山组腕足动物群的特征。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在研究区梁山组内,自上而下建立了一个腕足动物组合带:Tylopleta—Orthotichia chekiangensis组合带,为中二叠世中期的早期,并对研究区组合带的腕足动物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描述。描述了梁山组腕足动物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利用腕足动物的综合性,初步探讨了梁山期沉积的地质时代特征等。  相似文献   

18.
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南迦巴瓦峰(7782m)作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连续的深切割在青藏高原东南斜面上,长达496.3km,最深达5382m,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它的论证和被发现,是20世纪末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大峡谷是适应板块缝合构造带发育的构造谷,它还是南来水汽进入青藏高原的最大通道,它所造就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地理景观,以及以生物和水力为主的丰富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进行世界最大峡谷的地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的系统研究,对大峡谷的开发、规划、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的概念及相关学术语境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研究的内容一般具有较为事务性的特点,常见综述景区的历史发展过程,给出各种因人而异的定义,讨论具体利益的事务之复杂关系。该文提出了旅游活动专属空间定位,围绕此核心概念,就旅游景区属性结构、功能演变及其类型进行了基于诠释但面向建设的研究,力图搭建关于旅游景区概念及其相关的学术语境。研究中讨论了时间景区、基于任意性原则的属性结构、围概念性、景区功能演化、景区类型多样化等范畴。  相似文献   

20.
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南迦巴瓦峰(7782m)作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连续的深切割在青藏高原东南斜面上,长达496.3km,最深达5382m,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它的论证和被发现,是20世纪末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大峡谷是适应板块缝合构造带发育的构造谷,它还是南来水汽进入青藏高原的最大通道,它所造就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地理景观,以及以生物和水力为主的丰富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进行世界最大峡谷的地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的系统研究,对大峡谷的开发、规划、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