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对地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勘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GIS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对地质空间环境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和处理,并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提高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当前,GIS技术已经在地面沉降研究、工程地质制图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等多个领域当中得到应用。基于此,本文从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对GIS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优势和应用领域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矿产资源储存量非常丰富,并且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在实际的开采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提出更加先进的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找矿技术,才可以推动我国矿产开发工作的产业稳定发展。本文重点针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且有效提出了找矿领域的相关技术方法,对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高效率开发和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矿产资源的开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我国的能源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在进行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当中逐渐应用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十九世纪至今,矿产地质勘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卫星定位技术,还是遥感技术等都被应用到了矿产地质勘查领域中。可以说随着3S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实现了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系统性发展,除了矿产勘察之外,水文勘察和绘制电子地图等领域都需要3S技术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运用3S技术,有效推动了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实现了信息的高速储存、汇总和分析,充分满足矿产资源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概述地质矿产勘探技术在找矿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基于地质矿产勘探基础原则,探讨了相应的地质矿产勘探方法用以找矿技术的解决对策,为地质勘查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郑河 《西部资源》2014,(6):182-183
随着矿产资源需求加大和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加,要求我们不断加强找矿勘查各种技术的研究和综合应用。地质矿产施工中勘察与找矿技术要点需要详细研究,明白在技术运用中的思路,才能使矿勘探工作的顺利完成。本文着重探讨了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地质矿产施工中勘察与找矿技术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物探方法技术是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在充分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自身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对物探技术的使用原则与运用要求进行论述,随后对其在地质找矿与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的开发,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为能源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近些年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在了矿产地质勘查的工作中。而3S作为促进我国发展的重要科技,更是为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注入了全新的力量。与3S技术相结合的勘查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勘查者的工作量,更可以全面提升勘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系统性发展。因此,本文基于3S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探究3S对勘查工作效率的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质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都会带来影响。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行业发展迅速,有效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地质矿产资源的需求。但是在勘查与开发的过程当中,也在社会需求量、勘察人员素质以及勘查与开发工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勘查与开发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做好对地质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地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我国的矿产事业的发展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也能满足我国生产生活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因此,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探究一直都是国家级各个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本文首先对地质勘察技术的原则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我国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地质勘察技术和找矿技术用,旨在促进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然而随着浅层矿产大量开发,地质勘查工作困难不断加大,特别是对深层矿产勘查,再加上我国大多数矿产蕴藏于偏远山区,勘查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采用科学的勘查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勘查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在阐述矿产勘查的目的和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找矿方法,并对地质矿产勘查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谭成伟 《西部资源》2019,(2):202-202,F0003
地质矿产勘查是项复杂而具有高风险的行业,采用合理的方案应对可能的风险,有助于该行业的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本文首先对地质矿产勘查的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这些对策能够有助于我国地质矿产勘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就是GIS技术,通过这种技术能够确保整个工程更加稳定的进行,并且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由此看来,在岩土工程勘查当中GIS技术受到广泛的应用,促进岩土工程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GIS技术的概况以及在岩土工程勘查工作当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使用不断增加。在现代社会,人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矿产资源,江苏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更加注重矿产资源绿色勘查与开发,全省基岩出露较少,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给地质矿产勘查增加了难度系数,以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水平整体性提高为目的,不断对各种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进行优化。在文章中,对我国地质矿产勘查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3月20日,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宏一行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进行调研,重点就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地勘项目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了座谈,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调研。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集团公司领导杨永宽、白志斌,地矿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赵士宝以及局属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集团公司白志斌工会主席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担的地勘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作了专题汇报。张宏听取汇报  相似文献   

15.
近日,《西部资源》记者从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获悉,2010年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先进集体个人评选结果揭晓,内蒙古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简称地勘六院)获"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优秀承担单位"先进集体,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获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先进局,并在全国通报表扬。  相似文献   

16.
岩矿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对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加强综合研究、开展学术交流以及进行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矿产勘查工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地质工作者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技术。本文详细论述了岩矿鉴定的概念,我国岩矿鉴定的进展历程,岩矿鉴定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分别侧重研究哪些内容,以及岩矿鉴定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与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岩矿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改进岩矿鉴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稀缺,如何有效地找矿,详细了解矿藏区域的地质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矿产开挖,成了当前矿产发掘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地质工作也越加地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地质矿产调查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发展,使得地质矿产调查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由于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如何进一步提升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水平显得尤为迫切。基于此,文章对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有效探讨,以期能够为提升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我国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水平提供有效参考,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也就对地质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多年来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勘查、找矿技术的现存问题,为提高开采矿产资源的效率和质量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开发利用禹州市煤炭资源,广州源衡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在河南省郏县安良—禹州市鸿畅煤炭勘查区进行煤炭资源勘查。广州源衡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5地质队对该矿区进行详查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勘查区水文地质状况,为勘查区后期矿产开发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各种地质勘查测绘新技术也应运而生,新技术的出现增补了我国测绘技术发展的空白期,提升了我国地质勘查测绘的整体技术水平,也使我国地质勘查测绘行业发展与时代同步。目前,我国地质勘查中的测绘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仍然需要更好地应对各种测绘环境,以保证测绘技术在各领域中的良好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测绘技术的研究,对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依托未来的测绘需求对其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