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Z1)
<正>八卦庙金矿是在秦岭凤县—太白矿田发现的大型金矿,以其"八卦庙式"金矿的命名地而闻名于世,许多学者对该矿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研究蚀变矿化过程中组分的得失,有助于认识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及热液作用的性质与强度。笔者根据蚀变岩石和原岩的化学分析资料,对八卦庙金矿蚀变过程的元素迁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Z1)
<正>白云岩的成因问题是沉积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白云岩化过程中流体的盐度变化和氧化还原状态对约束白云岩的形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卤族元素中的Cl和Br元素含量以及Cl/Br值在现代海水中是稳定的。在海水蒸发浓缩的过程中,Cl和Br含量随着蒸发作用的增强而升高,在Na Cl沉淀之前,Cl/Br值保持不变。基于此,前人试图通过Cl和Br含量的变化以及相应的Cl/Br值的变化情况推断地表水、 相似文献
4.
5.
6.
云南镇沅金矿煌斑岩蚀变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泛分布于云南镇沅金矿、与金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蚀变。根据岩石的蚀变相对强弱,本区煌斑岩可分成新鲜(弱蚀变)、蚀变两种。质量平衡方程对蚀变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的计算结果表明,引起本区煌斑岩蚀变的流体为一种含过渡元素、亲石元素、挥发性元素和亲硫元素(或成矿元素)的富硅、铝碱性流体,这种流体可能是本区煌斑岩岩浆演化到晚期分异出来的产物。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河南西部的西峡石板沟金矿是一个与不规则石英细脉有关的金矿床,石英脉产于切穿闪长岩体的蚀变剪切带中,成矿围岩主要为闪长岩和辉长岩。剪切带中主要的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钾长石化和碳酸岩化,近矿体蚀变围岩分带特征明显,从矿化中心向边部蚀变分带依次是:①硅化—黄铁矿化蚀变带;②黄铁矿化—钾长石化蚀变带;③黄铁矿化—绢云母化蚀变带;④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蚀变带;⑤未蚀变辉长岩。细粒硫化物、不同时代的石英细脉和小型裂隙广泛分布于蚀变带中。该矿床中主要的矿化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和产于剪切带中的蚀变岩型,依据蚀变分带和矿化类型,从钻孔中系统地采集了岩石样品,所有的样品做了部分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分析,利用常量元素研究了岩石质量平衡、体积 相似文献
8.
叶蜡石化蚀变过程中的元素活动性与流体性质:以山西五台地区白云叶蜡石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液蚀变过程中的元素活动性与流体性质对深入理解矿物稳定性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华北克拉通中北部山西五台地区的白云叶蜡石矿为例,研究了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特征和流体性质。该矿体围岩以绿片岩相酸性火山岩为主,岩性为绢云钠长石英片岩并夹有少量的绿泥钠长片岩。矿区内蚀变分带明显,可分为早期的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石英-黄铁矿)和晚期叠加的叶蜡石化(叶蜡石-伊利石-高岭石-石英),而金矿化则主要发育于黄铁绢英岩化带内。Log fo2-pH相图模拟结果显示,早期黄铁绢云岩化蚀变热液具有弱酸性至偏中性(pH=5.24~5.87)和较低氧逸度(位于黄铁矿+黄铜矿稳定相区内)特征;而引起叶蜡石化蚀变的热液具有强酸性(pH=2.07~2.20)和高氧逸度(位于HM缓冲线以上)特征。质量平衡迁移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叶蜡石化蚀变作用的增强,叶蜡石矿石中的Al2O3行为较稳定,SiO2、Na2O和K2O含量相对于围岩绢云钠长石英片岩呈不同程度的迁入,而其余氧化物大量活化迁出。微量元素Nb、Ta、Th、U、Rb和Ga含量相对升高,Th/U比值略有升高;Sr、Ba、Zr、Hf明显亏损,Zr/Hf比值从34~41下降到17~22。稀土元素均发生一定程度的活化迁移,且轻稀土迁出程度更高。Y/Ho比值(28~32)高于球粒陨石的Y/Ho(26~28),表明Y-Ho在叶蜡石化蚀变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Eu负异常明显增大,这可能与长石的分解关系密切。围岩绢云钠长石英片岩中金属元素含量较高且Au与As含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但在叶蜡石矿石中大部分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检出限,说明金属元素在叶蜡石化蚀变作用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活化迁移,这与岩相学上叶蜡石矿石中可见港湾状细粒赤铁矿而缺乏黄铁矿的特征吻合。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叶蜡石化过程中,大量的所谓不活动元素(如P、Ti、Zr、Hf、Y和Ho等)发生了显著迁移并导致Zr/Hf和Y/Ho比值的解耦,并伴随着大量金属元素的迁出,说明叶蜡石化不利于金矿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正锆石是最广泛应用于记录火成岩和变质岩历史的矿物。一些研究已证实在"干"的条件下,氧在锆石内的扩散十分缓慢。只有经历了热液流体蚀变的锆石的氧同位素特征才会偏离原始特征,趋同于流体。然而对于锆石在"干"或"湿"体系下的扩散数据的使用,是有争议的,因为大部分天然数据表明缓慢扩散与"干"的扩散速率更匹配。 相似文献
10.
胶东玲珑金矿田煌斑岩蚀变过程元素迁移行为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胶东矿集区内普遍发育煌斑岩脉,对煌斑岩的热液蚀变现象进行研究可以揭示蚀变流体的地球化学特性。对玲珑金矿田两处新鲜与蚀变煌斑岩进行了56项氧化物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发现玲珑金矿田的煌斑岩为富钾煌斑岩,稀土元素在煌斑岩蚀变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分异现象。确定煌斑岩蚀变过程中的不活动元素可以采用坪台法,其优点在于克服了等浓度图解法中拟合过原点直线的技术缺陷。质量平衡计算法与元素含量比值法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相差一比例系数,即蚀变岩与原岩的质量比率,元素含量比值法可视为质量平衡计算法在岩石轻微蚀变时的一个特例。玲珑金矿田的煌斑岩与金矿成矿流体具有相同的构造通道,引起煌斑岩蚀变的这期金矿成矿流体富K2O、Rb、Be、Ba、W、Pb、Zn、Sb、B、Mn、Ta,贫Na2O、CaO、MgO、Sr等元素,可选取W、Pb、Zn、Sb、B、Be、Rb、Ba为该区金矿的成矿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为例,讨论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及蚀变分带特征、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建立了石板沟金矿的综合找矿模型,对深部的含矿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4.
15.
热液型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以张家口地区东坪,后 …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家口的地区东坪、后沟、水晶屯金矿围岩蚀变发育,主要的蚀变类型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通过蚀变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定量计算发现,三个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有明显的规律,即常量元素(SiO2、K20、FeO),亲硫元素(成矿元素:Au、Ag、As、Sb、Bi、Pb、Zn)明显富集,其它亲铜亲铁元素(Cr、Co、Ni、Cu)略有富集。蚀变热液是一种来自深部的携带亲硫元素富 相似文献
16.
广泛分布于云南老王寨金矿、与金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蚀变,部分经历了矿化作用,根据岩石的蚀变程度及是否矿化可将本区煌斑岩发成新鲜(弱蚀变)、蚀变、矿化三种。质量平衡方程对煌斑岩蚀变、矿化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的计算结果表明,引起本区煌斑岩蚀变的流体为一种含过渡元素、新石元素、挥发性元素和亲硫元素(或成矿元素)的富硅、铝碱性流体,这种流体可能是本区煌斑岩石浆演化到晚期分异出来的产物;引起本区煌斑岩矿化的为富含K2O、CaO、CO2、F、Cl、S、As、Sb、Au、Ag等元素的流体,这种流体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17.
《地质与勘探》2010,46(2)
由于自然界中矿物的共生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在地质找矿和蚀变矿物填图中,蚀变矿物组合和分带往往比单一的蚀变矿物更具有指导和决策意义。根据矿物在岩石、矿石或蚀变带中的共生和伴生组合规律及工作的地质目标,将某些不易区分且又不必要区分的矿物作为一个矿物组合进行识别,在混合光谱分解中亦作为一个端元进行计算,是解决矿物混合光谱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使用云南香格里拉地区的hyperion高光谱数据,以提取褐铁矿+绢云母的识别矿物组合作为矿物填图研究的组合端元矿物目标,对云南高海拔地区的岩石蚀变信息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制作了遥感蚀变异常图,并在图中蚀变提取异常的研究区实地考察并与提取信息作了比较。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山头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m以上,原始植被较少,岩石露头较多,虽然受各种干扰较大,但提取出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进而可以其它知识的辅助下,可以实现对成矿远景区以及靶区的圈定。 相似文献
18.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2)
以电子探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对四川盆地东南地区林1井上震旦统灯影组热液白云岩进行了研究。其特征表现为基质白云岩晶体较小,中-巨晶鞍形白云石充填溶蚀孔洞和裂缝。鞍形白云石晶体上常发育数条由内到外铁元素含量依次降低的明亮条带,表明其受到多期次的深部热液侵入的影响。通过对电子探针样品的分析,发现在热液白云石形成过程中,Mg~(2+)取代Ca~(2+)的同时伴随Fe~(2+)、Mn~(2+)、Sr~(2+)参与结晶。热液白云岩刚开始沉淀时,热液中的Fe~(2+)与Mn~(2+)进入原岩,随着Mg离子大量取代Ca~(2+),使Fe~(2+)与Mn~(2+)进入率下降;或是前期热液白云石的沉淀大量消耗了热液中的金属Fe~(2+)和Mn~(2+),导致金属离子供应不足,造成沉淀过程中Fe~(2+)与Mn~(2+)含量随着Mg~(2+)含量增加而减少,反映着热液白云岩化过程的流体改造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拟推流体演化规律,笔者通过对赋矿闪长玢岩体的强硅化带、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中分别取样测试分析,利用Grant方程定量探讨了各蚀变带围岩中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带入、带出特征,结果表明:岩浆初始热液流体富K而贫Na。相对原岩(蚀变弱的青磐岩化带),在各蚀变带中Fe_2O_3、MgO、P_2O_5和TiO_2从深部强硅化带到浅部石英绢云母化带总体上由带出变为带入,SiO_2、MnO则与上述大体相反,FeO在各蚀变带主体为带出元素。各稀土元素从深部向浅部石英绢云母化带带入特征明显,同时各蚀变带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上表现出斜率一致的右倾型特征,说明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Cu和Mo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富集尤为明显,其次在钾长石化带也明显富集,即海拔400~500 m为主要的Cu、Mo富集区。 相似文献
20.
广东莲花山斑岩型钨-金矿床蚀变类型可以分作钾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青盘岩化。不同原岩不同类型蚀变岩元素质量得失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Th、TiO2、Al2O3、P2O5、Ta和Hf等在蚀变矿化过程中基本表现出惰性特征,质量得失较少,主元素在岩石中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原岩类型的影响,其次受到蚀变作用类型的影响,成矿元素及与其有关的其他微量元素在蚀变岩中则主要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富集。稀土元素在蚀变矿化过程中迁移作用不明显。本文结合蚀变矿化的地质特征及镜下观察结果对不同蚀变带中元素质量得失作了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