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空区空间分布规律差,顶板冒落、地面塌陷难预测,因此采空区的存在对上部场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以山西某煤矿双层采空区为例,运用两种评价标准并结合GTS数值分析方法,评价了采空区拟建场地的稳定性。结果表明,3号煤采空区上部场地不稳定,9号煤采空区上部场地相对稳定。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对照,为矿区附近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矿山开采中,采空区是一大安全隐患,尤其是部分老矿井缺少采掘图纸,或是无法找到相关采掘资料,以致于很多资源整合的矿井无法掌握相关采空区的分布情况,稍有不慎极易引发事故。对此,本文围绕采空区勘察问题展开分析,首先论述了采空区勘察方法,明确了物探技术的有效性,其后详细探讨了采空区勘察中几种常见的物探技术,提出通过综合物探方法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勘察可靠性,最后围绕工程实例展开论述,以期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雁矿区由于采矿活动,形成了采空区,采空区上方产生了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对大雁矿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开采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了大雁矿区塌陷形成的机理,为后期矿区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目前国有资源整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老空积水危害大的问题,为研究上覆采空区积水对其下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工作的影响,以张双楼煤矿93604工作面为例,通过对其水文地质情况及上方7~#煤层的采掘情况分析,采用井下全空间瞬变电磁法综合设计探测方案,对工作面上覆岩层及7~#煤采空区赋水情况进行探测。通过三维处理及分析,得出工作面内及上方区域赋水情况,分析导致其呈现低阻的原因,据此针对性的制定放水设计及安全回采方案。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准确、有效的探测工作面覆岩水害分布情况,可为资源整合矿井采空区下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理论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废弃老矿井由于采掘资料缺失,采空区范围不明,给当地的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探测采空区有明显的效果,能够较好的圈定采空区范围。本文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采空区模型进行反演计算成像分析,实测并圈定废弃老窑采空区范围,并圈定了采空区地表移动与变形范围和抽排地下水影响范围,分析了山上地面开裂和塌陷成因、村民房屋开裂成因,表明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质灾害勘查中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江头煤矿南风井东面老采空区上方稻田中出现一个地面塌陷漏斗,面积46.7m2、最大长度10m、最大深度达10m;附近有一栋民房开裂,单条裂缝长1.5m~2.3m,宽0.2cm~2.5cm[1]。通过对江头煤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结合研究工作,对矿区地面变形特征及成因有较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可供矿山后期开采及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7.
陕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又加速了水资源流失,但是很难定量计算其影响程度。以陕北窟野河流域为例,通过机理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煤炭开采对区域内水资源的影响分为三部分:地下水静储量破坏、地下水动储量破坏和采空区积水,分别计算了各部分的水量;并采用邻近流域进行了流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流域煤炭开采造成的地下水静储量破坏值为1.38×10~8m~3,采空区形成2.72×10~8m~3的积水,2011年地下水动储量破坏达到了0.62×10~8m~3。以秃尾河流域作为参证流域,计算出窟野河1999-2013年平均还原流量为13.22 m~3·s~(-1),比实测径流量大2.28×10~8m~3。为了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水资源的损耗量,窟野河流域必须加大对采空区积水和矿井排水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段凌峰 《西部资源》2019,(3):173-174
河北省张家口煤矿众多。煤矿开采后,地下会留下采空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空区的垮塌会造成地面下沉、裂缝,毁坏耕地、建筑物等设施,破坏生态环境。运用高密度电法对其进行高效、准确的勘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反演推断、钻探验证确定采空区的范围,并进行了治理,勘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祥福路东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乙级。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世冲洪积物组成,住宅楼为均匀地基,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场地附近无活动断裂通过,场地内无液化土层,属相对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的建设。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河台金矿开采急倾斜薄至中厚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一直以浅眼留矿法为主要采矿方法是合理的,其存在主要问题是回采方法过于单一,采空区没有及时处理而造成出矿二次损失贫化过大,出矿品位偏低,企业经济效益较差。开展应用多种技术的采矿方法综合试验研究以来,使用类框架结构采空区处理技术及其它一些采矿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了采空区连通和坍塌以及出矿二次贫化过大等问题,出矿品位大幅提高,黄金产量与经济效益均大幅增加,并取得非常良好的应用结果。这是当年的试验技术总结,今示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水文地质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及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合理利用,以及对各类工程建设场地、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基于此本文针对珠海某工程建设场地中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调查和勘察资料,分析了以广州市为例的隐伏型岩溶分布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塌陷特征和致塌因素。认为岩溶塌陷,是由于负地形开采石灰石矿坑和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工程基坑排水,大幅降低地下水位过程所引发。文中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专家经验公式,对广州岩溶发育区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求得岩溶场地抽排水致塌时临界地下水位降深值。该临界值为9.25~12.5 m,为一区间值。并认为当地下水位降深大于该临界值时,发生塌陷的概率较大,地下水位降深小于该临界值时,发生塌陷的概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盐矿开发利用方案、采区地质条件、采空推演及采区与公路桥梁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开采对地表公路桥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开采矿山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给原有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破坏和影响。针对山西省阳泉市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本文剖析了当地矿山开采引起的地形地貌、土地占用、土壤侵蚀、地表水水质、景观格局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技术,包括露采场边坡的治理技术和采空区的生态重建工艺等。  相似文献   

15.
拟建场地位于兰州市红古区方大炭素厂区内,北临109国道,南临湟水河,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钻孔揭露,该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及新近系泥岩,场地地层分为5个主层。(3)卵石工程力学性能较好,承载力较高,是拟建建筑物理想的基础持力层。(4)层砂岩、(5)层泥岩厚度大,承载力高,是拟建场地内良好的基础下卧层。该建筑场地属于基本稳定场地,较适宜拟建建筑物建设。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部资源》2012,(6):27
国家能源局日前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全国煤矿充填开采现场会,将积极推广应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指出,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靠井工开采,传统开采方式容易引发土地塌陷、地下水流失、煤矸石占压土地等生态环境问题,带来采空区自燃发火、透水、瓦斯积聚超限等安全隐患;我国人均煤炭资源拥有量少,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压煤量较大,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接续,  相似文献   

17.
魏海民  严文成 《西部资源》2019,(2):155-156,160
文章针对甘肃省某矿区内的煤矿采空区积水分布情况,利用瞬变电磁法(TEM)对区内的采空区进行了探测,对于低阻特征的采空区,采用不同深度顺层切片进行综合分析,利用voxler软件对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三维成图解释。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富水性分析有着较好的辨别能力,将三维解释技术应用于采空区探测及积水性分析中,可直观清晰的识别采空区的空间位置,这为今后采空区积水分布情况的探测提供了新的解释手段。  相似文献   

18.
董吉  刘华 《西部资源》2023,(4):38-39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拟建建筑物场区建设适宜性的重要分析评价手段,扮演了重要角色,建筑物建设前期,为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科学有效岩土工程勘察是必要前提,岩土工程勘察为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提出科学合理的持力层选择及可靠的设计参数,以地面调查和资料收集为基础以钻探、物探及岩土实验等方法为手段,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勘察结果及实验数据对拟建场地内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根据毕节地区自然条件和开采的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条件,分析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情况,提出了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并根据生态学上的“适地适树”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位”等原则,筛选出了目前在煤矿工业场地区、生活管理区、排矸场区等主要区域生长良好的具有功能性的乡土树种,指出了选择树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力争为创建毕节地区生态煤矿探索一种模式并实现矿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阿尔玛勒煤炭勘查区位于新疆伊犁盆地南缘伊南煤田东段。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第三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及零星的石炭系。南部、东北部含煤地层与基底石炭系、二叠系呈不整合接触关系。开采地段内未发现有断裂构造,构造类型初步可确定为简单类构造。根据物探勘探原理:不同岩性的地层或地质体的电性特征是有差异的(如煤层的电阻率值是砂泥岩层的数倍),利用EH4和瞬变电磁等物探综合方法,依据多数据解释及矿区地质条件和收集以往煤矿开采资料来确定勘查区的采空区及隐蔽地质灾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