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0月19日至23日在杭州召开了海岸带测绘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我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及黑龙江、陕西省测绘局(处),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交通部,海军,北方交通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中国测绘学会,测绘学报,全国测绘情报网等30个单位的47名代表。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地形图及其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海岸带的范围,介绍海岸带地形图探测内容、特点及测绘要求,讨论分解法测绘陆部地形要素和海部地形要素的技术方法,阐述综合法陆海一体化探测技术,分析各种测量技术方法的特点,提出用机载INSAR图像和机载激光扫描数据来探测海岸带地形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和卫星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高新技术,对地理国情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的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已成为当下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鉴于此,本文针对海南海岸带的复杂情况,提出了海南海岸带动态监测的指标体系。为海岸带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摸清海南省海岸带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现状,总结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经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深圳大学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及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是新组建的实验室,研究领域为时空数据挖掘、多传感器集成测绘新技术、海岸带测绘及海岸带遥感和应用,以及位置服务与智能交通等;研究思路是将空间信息智能感知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多源时空数据快速获取以及时空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并与地理信息服务相结合,应用于位置服  相似文献   

5.
谈海岸带地形与等深线的基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迈  南胜 《浙江测绘》2005,(4):17-19,24
本文以等深线为线索,解释海岸带地形测绘中的向个基准面在水下地形衅,航海水深图中的应用与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等深线的定义,用途,海岸线获取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地区陆海图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岸带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带.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岸带专题图的需求日益增加.详细介绍了目前海岸带地区地形图和海图表示方法的各种差异,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阐述了消除地形图和海图差异的办法即新建海岸带地形图,编制海岸带地形图测量和编绘规范,编制海岸带地形图图式,统一海岸带地形要素的表示内容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要测绘海岸带地形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沿海智慧城市建设,还是智慧海岸带建设,都需要通过海洋测绘提供基础数据.海洋测绘前沿技术包括海洋大地测量、海洋导航定位技术等.海洋测绘的应用主要在海岸带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与海洋预警减灾系统、陆海统筹与用地用海分类、海域管理、海洋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治理、航道整治工程测量、码头、航道、锚地等工程测量、海底管线路由调查、...  相似文献   

8.
海岸带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带。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岸带专题图的需求日益增加。详细介绍了目前海岸带地区地形图和海图表示方法的各种差异,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阐述了消除地形图和海图差异的办法即新建海岸带地形图,编制海岸带地形图测量和编绘规范,编制海岸带地形图图式,统一海岸带地形要素的表示内容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要测绘海岸带地形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海岸带测绘技术的发展,研究了无像控无人机航摄系统的组成和数据处理流程。以即墨市小岛湾海岸带区域为例,开展了无人机海岸带大比例尺测图试验,并对成果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海岸带地区,可以利用无人机航摄系统采用无像控点模式实现大比例尺测图。  相似文献   

10.
海洋测绘是一切海洋军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经济及开发利用活动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海洋测绘市场逐渐形成并完善.海洋测绘产业类别主要包括海洋基础测绘、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科学管理、海岸带生态修复与环保、海洋资源开发与海上交通等.海洋测绘技术主要有海洋大地测量、海洋导航定位技术、水深测量、水下及海岸带地形测量、海洋遥感及海洋工程测量等.最近几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不仅对海洋测绘服务需求迫切,而且客观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黑龙江省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有着优良传统,黑龙江测绘队伍实力雄厚,技术超群,测绘产业成型,规模巨大,在我国乃至国际上颇具影响.如果发挥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伍、理论、技术、创新以及传统优势,开辟海洋测绘新市场,一定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浙江测绘》1982,(2):71-71
学会于3月18日至19日在杭州召开了海洋测绘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部队、高等学校、科研设计单位、港务部门的代表。会议交流了经验,介绍了在海测中使用导航仪和计算器等新技术的情况,探讨了海测中的一些科学技术问题,特别是海岸带测绘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海岸带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特殊地理地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海岸带区域测量一直是海洋测绘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船载水岸一体综合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该技术集成了水下多波束测深系统、水上激光扫描系统、全景影像采集系统和POS定位定向系统等实现水岸一体无缝测量。基于统一的海岸带测绘坐标系统,提供快速、高效、全覆盖、高质量的真三维数据,实现了水深及地形成果的拼接和融合。分析了海岸带水岸测量的技术特点,论述水岸一体综合测量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伶仃岛进行水岸一体综合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并探讨了海岸带水岸一体化综合测量系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CH970837海岸带及其持续发展[汇,中]/陈述彭(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在中国——纪念中国国家遥感中心成立15周年论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9. —25~38 海岸带是人类认识陆地和海岸的基线,海岸带以海岸为基线向海陆两方面辐射扩散,是陆地系统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岸带分布规律及其海部要素变化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海岸带图测绘完成后,海部要素的变化是导致海岸带图使用价值降低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国海岸的组成物质将其归纳为淤泥质海岸、沙砾质海岸、基岩海岸、红树海岸和珊瑚海岸,并归纳总结了每一种海岸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海岸线、干出滩以及近海水深等海部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海岸要素变化的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海部要素实质性变化的检测统计方法,对提高海岸带图测绘效率、缩短成图周期、确定更新周期和制定更新方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海岸带图测绘完成后,海部要素的变化是导致海岸带图使用价值降低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国海岸的组成物质将其归纳为淤泥质海岸、沙砾质海岸、基岩海岸、红树海岸和珊瑚海岸,并归纳总结了每一种海岸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海岸线、干出滩以及近海水深等海部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海岸要素变化的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海部要素实质性变化的检测统计方法,对提高海岸带图测绘效率、缩短成图周期、确定更新周期和制定更新方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面向海岸带区域遥感影像图件制作及更新的实际需求,本文针对海岸带地形特点设计了总体技术流程图,实现了天绘一号、资源三号以及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融合的技术方法。选择典型海岸带区域进行了融合增强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自主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应用于海洋测绘领域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海岸线位置的确定是海岸带测绘的重要内容,利用遥感手段监测海岸线位置变化,对海岸带监测管理具有重大意义。阈值法和边缘检测法提取海岸线面临着阈值较难选择,同时面向对象分类提取岸线易出现养殖区与泥砂岸滩混分。为此,提出了边缘检测参与多尺度分割,再面向对象分类提取海岸线的方法,避免了人为设定阈值和部分区域混分问题。利用全国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监测海岸线作为参考岸线,对提取岸线的完整度、正确度、质量进行匹配。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海岸线精度较高,提取岸线与参考岸线在两个像元半径内的完整度和正确度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8.
2015年,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同时,开展了辽宁省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监测分析工作。本文结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以辽宁省海岸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对今后深入开展海岸带监测及辽宁沿海经济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浙江测绘》2001,(3):48-48
我院隶属于宁波市规划局,是全国甲级测绘单位,中国测绘学会和全国城市勘测理事单位,省测绘学会团体会员和副理事长单位,省测绘科技信息站副站长单位,宁波市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宁波市从事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专题地理信息建设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20.
<正>深圳大学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及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分别于2012和2014年成立,实验室主任及首席科学家为深圳大学校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清泉教授。实验室研究领域涵盖时空数据分析与挖掘、多传感器集成测绘新技术、海岸带测绘和遥感,以及位置服务与智能交通等方面。实验室旨在以上研究领域实现高水平研究成果产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