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据地震地质构造和断裂带几何特征,将临汾盆地及其周缘划分为6个研究区域,运用近27年经过精确定位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采用多个地震活动参数值的组合,结合震源深度分布、历史强震背景,分析临汾盆地及其周缘各研究区的现今活动状态。结果表明,现今应力水平较高的3个区域分别为洪洞—临汾凹陷、侯马凹陷和峨眉台地。其中,洪洞—临汾凹陷为1303年洪洞8.0级地震的破裂区,现今应力水平仍然较高,其中深部出现的小震活动稀疏段可能表明其正处于破裂区的恢复阶段;侯马凹陷至峨嵋台地北缘自有史料记载以来,没有记录到M6以上地震,现今地震活动特征显示其处于较高应力水平下的相对闭锁状态,属于未来强震的危险区段;灵石隆起、辛置凸起和襄汾凸起现今应力水平相对较低,以中小地震活动为主要特征,强震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苏怡之  张家声 《地震》1993,(6):42-47
本文分析了临汾盆地现代地震在时序分布上的阶段性,平面分布上的丛集性,及其震源三维分布与分布地深部构造的关系,指出盆地北部的临汾-洪洞凹陷为该区未来若干年内的主要发震区,而20-30km深度则是主要发震层次。  相似文献   

3.
山西临汾盆地近期地震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秀  张梅 《山西地震》2005,(1):4-5,17
通过对临汾盆地内近期地震活动频度和地震活动图像的分析,认为未来中强地震最有可能发生在近期地震活动较稀少的地段,能量积累的优势层位为5km~15km。  相似文献   

4.
结合临汾盆地历史地震资料、地震地质背景以及现今地震目录,首先,利用精定位的地震目录,绘制临汾盆地区域ML≥MC(完整性震级)地震的3D图像,分析现代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临汾盆地地质构造单元将其分为6个区域,由最近40年的精定位地震资料计算以下4个地震活动性参数:①b值(反映应力积累水平),②a/b值(反映最大期望震级),③∑(√E)(反映断裂单位长度的应变能年释放率),④N(反映断裂单位长度的地震年频次).  相似文献   

5.
李侠 《山西地震》1995,(3):33-38
运用波浪镶嵌构造观点,对临汾盆地的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临汾盆地正好位于环太平洋波系和特提斯波系壳下次级构造隆起的叠加部位,其地震活动明显受这2大波系的控制,即临汾大地震是在2大波系构造同时强烈活动时发生的,单方向构造活动,不足以引发临汾大地震。认为临汾盆地大震活动的周期约400年,其活跃期约100年,平静期约300年。  相似文献   

6.
根据几年的活动断裂填图和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资料,结合卫星影象判读和地震史料记载,分析和讨论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发震构造部位和未来地震危险性,指出了该地震的破裂形式与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7.
刘巍  安卫平 《山西地震》1995,(3):107-112
本文叙述了1695年临汾大震前的地震活动背景。分析了这次大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指出16 ̄17世纪是华北强震活动的全盛时期,而山西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中后期,1695年临汾大地震是一系列7级以上强震中的最后一个,其孕育过程处在华北强震活动由“密集”转为“平静”的转折时期,认为1642年平陆6级地震是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广义前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临汾台网记录到的地震观测资料入手,对临汾盆地近10年的地震活动从弱震活动的基本特征,3.0级以上地震的活动特点,候马4.8级地震震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对临汾盆地未来几年的地震活动趋势有所判断。  相似文献   

9.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分析了渤海中部与胶辽海峡的地震周期模式。结果表明,时间可预测模式比滑动可预测模式更接近胶辽海峡历史地震的时间序列特征。按时间可预测模型外推,胶辽海峡下次强震可能发生在21世纪初期,渤中地区历史地震序列特征复杂,一些关键地硅的震级修订造成预测模型改变,使渤中地区地震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增大,不利于渤海盆地地震的长期预测。影响长期预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历史地震震级的可靠性、准确性、直接  相似文献   

10.
11.
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临汾盆地的近代地壳运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考古学方法,结合地质地貌、沉积学等方法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形变测量等资料,对临汾盆地的近代地壳运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盆地的沉降速率,现代构造应力场方位,主要断裂近代活动特征与小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山西临汾盆地及邻区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汾盆地是山西断陷带中地壳结构最复杂、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有史料记载以来,发生过M≥4 3/4地震16次,其中8级地震1次,7 3/4级地震1次,6 3/4级与6 1/2级地震各1次,5级~5 1/2级地震11次,4 3/4 级地震1次.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丰富的地震历史资料,采用长时间大范围的思路对1695年临汾大地震前的活动场进行了剖析,发现临汾大地震前表现出很强的活动异常特征:临汾地震前环绕主震震中形成一个NE向的长600km的椭圆形环形分布图象;在孕震过程中,增强区内的地震活动可分为3个强弱不同的阶段,空间的不均匀性(震丛率、有震面积率以及蠕变释放率等)也不同;并且在巨震前地震活动增强区内的活动性主要表现为短周期成分,在正常阶段出现的  相似文献   

15.
16.
Cao  T 《地震科技情报》1997,(7):18-23
我们分析了南加州的历史地震活动性,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方法来计算由6.5级或稍小一些的背景地震产生的地震危险性。该方法的基本假设是未来的地震在空间上将丛集在震级等于或大于4级的地震主震的附近。我们分析了离散的南加州地震目录按网络计算地震发生率,然后进行平滑,以此计算未来地震地空间分布,为了得到合适的空间平滑函数,我们研究了南加州地震的距离相关性,并发现它们遵多指数关系1/r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临汾盆地的横向断裂作了研究。阐述了断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钟贻军 《华南地震》1994,14(2):37-43
海丰梅陇地区在1971、1981和1991年间曾先后发生3次小震群活动,前后两次小震群活动相隔10年。根据该地区的基岩、震源体、断裂规模以及新构造运动等特征,指出该区具有每隔一定时段便会出现周期性小震活动的规律,但发生大于5.5级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本世纪以来川滇地震(M≥6.5)活动特点,划分了地震活跃幕和地震活跃段。在对活跃幕和活跃段地震活动细微研究方面给出该区未来地震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十年地震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明  孙文斌 《地震》1993,(6):61-64
本文研究了东北深震区深震活动的时序特征,发现深源地震活动具有较清晰的平静一活动轮回,并且在深震活动之后,黑龙江省的浅源地震活动相对增强。根据历史地震活动特征与近期小分布特点。作者给出了未来十年时间内,浅源中强震发生的二条危险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