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确保全国地震区各类建筑具有合理抗震可靠度的关键性技术文件。本文结合工程抗震设计经验,对多遇地震结构承载力验算、抗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抗震性态设计、乙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竖向地震作用进行探讨。指出: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地震基本烈度,应采用基本烈度地震作用进行结构承载力和变形的抗震验算。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应按设防分类控制建筑震害、分类规定设计地震加速度、抗震构造措施不能降低。乙类建筑抗震承载力应适当增强。竖向地震作用应按设防烈度确定。  相似文献   

2.
2006年文安5.1级地震的烈度异常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4日河北省文安县发生的5.1级地震是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后首都圈内最大的一次地震.该震震中烈度偏低,而远在100km以外的北京等地区却出现较高的烈度异常.本文根据首都圈数字强震台网及其烈度速报系统测定的地震动强度等值线图,对该地震的烈度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首都圈内3个烈度异常区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合震源的发震机理、地质结构和地震波射线路径等,分析了造成该次地震震中低烈度、小灾情,而外围烈度较高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辽宁省锦凌水库的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锦凌水库今后有可能发生3.5级地震,即使发生地震,其烈度也不会超过库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部分地区基本烈度的概率标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根据对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45个城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对中国烈度区划图上预报的基本烈度进行了初步的概率标定。结果发现区划图上所提供的基本烈度大致相应于50年内超越概率为0.14的烈度水平。 文中的计算是按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进行的。以下是在实际应用中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1)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合理地划分潜在震源的位置和大小;2)确定与当前地震活动相一致的震级—频度关系;3)选用能够反映不同区域地质构造的烈度衰减规律。 本文结合图表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看了《山西地震》1982年第3期胡丛桂、姜永和同志写的《对划分太原市地震基本烈度的商榷》一文后,深有感触.我认为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太原地区的基本烈度,确实需要准确鉴定.现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供参考.一、准确鉴定烈度的重要性地震基本烈度是进行城乡建设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主要依据.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为,低估地震的危险性,有可能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国内外方面的事例不少,教训极其深刻.反之,高估了地震的危险性,固然比较安全些,但势必在采取抗震措施中增加投资(7度区增加造价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地震局组织所属单位共同编制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300万),1977年已由国家地震局正式颁布,供建设规划和确定中、小型工程地区基本烈度使用参考.地震基本烈度是指某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该图是一幅1973年以后未来百年内地震基本烈度的预告图.本文介绍了编制该图的主要原则和方法.由于目前对地震活动的认识水平和研究程度的限制,方法不可能是完善的,预告也不一定准确,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情况简介五十年代后期,苏联首先使用地震小区划概念。他们在基本烈度的基础上,对烈度相同的某个地区或一个复杂的工程场地,按场地局部条件,如局部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局部地形和断层影响等进行烈度调整。小区划的结果是一种场地烈度图。近十多年来,地震小区划发展很快。世界上一些多地震国家把它当作减轻地震灾害的一种方法,因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它已发展成为一项综合应用的地震工程分支。  相似文献   

8.
高州水库建于广东省鉴江上游,由两个水库经人工渠联通而成,总库容量约11亿立方米,两座土坝坝高分别为52.5米和43.2米。60年代初建库时未能认真考虑地震影响,蓄水后二十余年库区地震平静,但到1983年中,距北库主坝4公里左右开始出现区震活动,至翌年中约一年时间共发生≥1.0级地震一百余次,(最高震级ML3.6)。从而引起工程部门严重关切,为此委托我们进行三方面研究工作: 1.判断1983年以来地震的性质(是诱发地震抑或天然构造地震)。 根据我们的工作结果,此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概率仅为1.012,初步判断这次震群为构造地震(小震群);即使从诱发地震考虑,其最大震级也不会超过4级,不会对大坝构成威胁。 2.地震基本烈度复核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根据地震基本烈度的传统评定方法,两个坝址的基本烈度均为Ⅵ度。根据地震危险分析,以使用年限为100年,超越概率为1.1计,两个坝址的基本烈度也为Ⅵ度(相应的超越概率分别为0.1091和0.0921)。因此,无论用传统的确定性烈度评价方法或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高州水库的基本烈度宜为Ⅵ度。 3.大坝抗震稳定性分析。 虽然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但发生更大地震的小概率事件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例如坝受Ⅷ度影响的超越概率分别为0.0083和0.0055)因此必须了解大坝的最大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整理了1966年以来震级大于等于6.5的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资料,通过分析历史震例数据将6.5—7.9级地震的Ⅷ度及以上烈度区和8级及以上地震的Ⅸ度及以上烈度区定义为高烈度区。研究了不同类型地震高烈度区的分布特点,并给出了不同类型地震震级与高烈度区长短轴之间的拟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走滑型地震高烈度区分布基本为比较对称的椭圆,这可能与走滑断层作用的应力是来自两旁的剪切力,其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而无上下垂直移动有关;(2)倾滑型地震高烈度区分布不一定对称,具体分布受断层两侧以及断层本身介质的物理性质影响;(3)褶皱类型地震的高烈度区分布特点要根据地震的断层位错和地震时褶皱隆起两方面的信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地震烈度的模糊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经宇  周锡元 《地震学报》1991,13(3):387-394
在我国,地震烈度预测是合理选择工程场地设防标准的基础.现行地震烈度区划图所提供的基本烈度是指10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最大烈度.从定义本身及编图过程看,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地震发生的随机性,只是提供的基本烈度没有明确的概率标准而已.目前较为流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可以给出建立在概率水准上的烈度值.众所周  相似文献   

11.
地震烈度图是政府部门宏观掌握灾区情势的重要情报,可以为地震应急救援、震后损失评估、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现有地震烈度图图件制作不规范、图面整饰因人而异、制图效率低、缺少全时程动态修正及自动出图等问题,本文从地震烈度图基本特点出发,明确地震烈度专题图制作及产出需求,根据标准规范要求研制地震烈度图模板,利用Arc...  相似文献   

12.
震动图是描绘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和可能破坏情况的有效工具,主要包括峰值地面速度(PGV)等值线图、峰值地面加速度(PGA)等值线图和仪器烈度分布图等.基于华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10年7月9日MS3.7级阳江地震的数据资料,利用SAC和GMT软件从记录到的地震波形数据提取地面运动参数,生成了PGV和PGA等值线图,并...  相似文献   

13.
Measurement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s for the purpose of classifying them. Some basic tenets of scale classification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properties of scales of different ranks. The seismic scale is tested for uniformity. It is shown that the Mercalli-typ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s at present in use have the rank of an interval scale, thus proving that arithmetic operations can be applied to macroseismic estimates expressed in the standard intensity grades.  相似文献   

14.
京津唐地区地震灾害和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京津唐地区500年以来记录较完整的历史地震烈度资料,尝试进行了地震灾害与危险性分析,以提供制定抗震设防基本参数或烈度的参考.首先,我们用ArcGIS把这些历史烈度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并把研究区分成 0.1°×0.1°的小方格.然后,我们对烈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每个小方格的地震烈度-频度关系(即灾害曲线).最后,基于地震发生遵从泊松分布的假定,利用灾害曲线估算了京津唐地区的地震风险,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 50年)该地区遭受某一地震烈度(如Ⅶ,Ⅷ,或Ⅸ度)的超越概率.同时,我们还估算了50年超越概率10%所对应的地震烈度,如:北京为Ⅸ,天津为Ⅸ,唐山为≥Ⅸ,保定为Ⅷ,廊坊为Ⅸ.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唐地区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现行的抗震设防要求可能偏低.  相似文献   

15.
破坏性地震强度预测可用于工程领域抗震设防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估,是防震减灾中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了再现九寨沟地震的地震动强度,评估缺失强震记录的九寨章扎台站的地震动强度,本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对九寨沟地震进行了数值模拟.选取了震源周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超过10 Gal的10个强震台站进行模拟.因未得到九寨沟地震的余震,初次尝试将汶川地震和定西地震的余震作为格林函数模拟九寨沟地震.模拟结果整体上可以反映各台站地震动的强度特征,尤其是地震动高频成份拟合较好.模拟值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时程数据、反应谱等与观测值拟合较好.预测结果显示漳扎镇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约为180~200 Gal.预测结果也表明在缺少大震的余震记录时,经验格林函数法使用其他大震的余震同样可以再现目标地震的强度特征.本研究也为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在缺乏小震记录地区的使用积累了经验.最后总结了格林函数的选取标准,为经验格林函数方法来预测未来强震动特征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基于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具有影响场的地震专题图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绘制影响场的常规方法入手,探讨了从应急指挥指挥技术系统中快速提取地震影响场图层的方法。依托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新疆应急基础数据,可以做到在地震发生后较短时间内给出相关地震专题图,并且制作成专题图模板,快速生成所需要的图件。与常规方法比较,这种方法具有时间短、烈度范围具有区域性特征等特点,保证了快速、准确提供地震应急基本信息,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系统收集了缅甸7.2级地震前后地震学基础资料,对缅甸地震地震地质、震源机制、烈度分布、发震构造、区域应力场、震源参数、地震灾害及地震序列时空分布进行详细分析,尤其对人们较为关切的缅甸地震后云南的强震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得到的认识对今后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北廊坊地区的设定地震灾害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700年以来的历史地震烈度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地震地质资料来确定设定地震(Scenario Earthquake),然后利用模拟强地面运动确定了廊坊地区的强地面运动灾害.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目前的地震活动趋势,廊坊地区出现大于或等于地震烈度8度的周期大约是600年.也就是说,在未来50年廊坊地区出现地震烈度8度的超越概率为8%.为此,本文建议廊坊地区应该考虑0.3g峰值加速度(Ⅷ度)作为基本地震工程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9.
水库诱发地震震级预测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博  蒋海昆  宋金 《地震学报》2012,34(5):689-697
于收集到的全球102例水库及已发地震的资料,应用隶属函数方法综合分析了水库基本属性、震中区岩性、库坝区基本烈度和震中区断层类型等与水库诱发地震之间的关系,从统计学角度给出了水库诱发最大地震震级的判定方法.通过回溯检验和费舍尔判别检验给出了预测震级的相对误差和正确识别率,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可为将来水库的设防和最大地震震级的判定提供统计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