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对"东洛岛港方案"的港区平面做出设计,运用ARC/INFO 8.1和ArcView 3.2软件,建立高程数据库,将港区平面设计的航道等要素图层比对底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得出结论是:作为福州深水港区的备选方案,东洛岛港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港-城"关系转型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港区的“港-城”关系仍处于初级互动阶段,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转型需求。本文在比较国内外案例的基础上.认为新加坡的“港-城”关系深具借鉴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新加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新加坡的“港-城”关系的演进阶段.提炼出了新加坡“港-城”空间关系转型的关键要点.抽象出了新加坡“港-城”职能关系转型的概念框架。通过对比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国内港区与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的“港-城”关系.发现二者的转型背景和发展挑战高度相似。本文结合国内港区的“港-城”关系现状,在借鉴新加坡“港-城”关系转型的基础上,从“港-城”建设、人口发展、生态宜居等方面提出了重构方案。  相似文献   

3.
港-城界面的演变及其空间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庄佩君  汪宇明 《地理研究》2010,29(6):1105-1116
港—城界面是水路运输相关活动地域与城市地域交互作用的区域,是港口与城市相互关系的一个特定滨水空间。作为各种社会力量和技术发展在特定空间地域的投影,港—城界面经历了一系列的空间迁移和形态演变。其空间迁移轨迹是由内城中心至内城边缘,再到远离内城的位置。在其生命周期的形成生长、成熟扩张、衰退废弃和再生复活各阶段体现了港城关系由共生一体、共同扩张、分离、最后再度整合的演变过程。以宁波为案例,分析了港—城界面的演变和空间机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江厦港区、江北港区、镇海和北仑港区所呈现的是商贸综合体和港城聚落、西式中心商务区和近代城市社区、临港工业综合体和物流园区等港-城界面空间景观形态的变化,再生后的江北港区则成为城市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在港—城界面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运输技术与组织以及通讯技术变革是港—城界面迁移的主要引擎,劳动地域分工确定了港—城界面的产业和形态,再生动机更多地来自城市更新和政治经济需求,环保意识和立法促进了港城分离,制度变革是基础。  相似文献   

4.
上海洋山深水港建设的地域空间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建港条件及其港区工程组合特征,分析洋山港建成后的地域空间作用。建成后的洋山港水深达15 m以上,并由32.5 km长的东海大桥连接洋山深水港区和上海芦潮港物流园区,可以解决上海河口港不能停靠第五、六代集装箱船的问题,改变了上海港的格局。同时提高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东北亚地区港口中的竞争力,带动了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及全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烟羽模型的江苏港口腹地范围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烟羽模型对江苏各个港口的腹地在省内进行划分,在Arc GIS的可视化结果中,各个港口都有其明确的腹地范围,并且各港口所在的地级市是其腹地的范围之一。其中,淮安港的腹地范围分布最广,包括苏北地区12个县级市和市区;连云港港的腹地范围主要在连云港地区;苏州组合港的港区中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也分别有其特定的腹地范围。结果显示:靠近江苏省地域边界的各个港口或港区的腹地范围主要以其所处地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呈南北向延伸;位于江苏省内陆地区的港口或港区的腹地范围则以其所在县级市或市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大致呈团状拓展。  相似文献   

6.
从珠江三角洲港口的合理布局看高栏港发展的功能和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君亮 《热带地理》1993,13(4):289-297
高栏港拟建于珠江口西部黄茅海口外高栏列岛海区。特殊的区位使它具有河海港的特点和优势,也决定了它处于潮汐往复流、高盐陆架水、近岸流和波浪四种动力环境之中。前两种动力作用所形成的纵贯港区的深槽,是建设深水大港的自然基础,而广阔的西江流域腹地、特区政策及遍布各大洲各大洋的海向腹地,又给高栏带来巨大的开发前景和效益。将高栏建成西江出海大港,是调整珠江三角洲港口布局的关键工程。从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看,高栏港既  相似文献   

7.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论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空间生产的特征,构建“资本—权力—战略”三维逻辑框架,以解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空间生产逻辑:从资本逻辑看,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特征,在流动空间的作用下,其资本三级循环过程有利于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从权力逻辑看,海南自由贸易港构建了制度空间,能形成对政府权力的规训,推动海南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从战略逻辑看,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背景下“新国家空间”的一种形态,表征了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基地、南海海洋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等战略意义。论文运用空间生产框架从理论层面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地理学逻辑,能增进人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解,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港区作为港口的微观组成单元,其集疏运能力是港口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因地、因货、因人的发展多种集疏运方式,建立高效、集约化的港区集疏运系统是港口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文基于港区的微观概念,结合不同等级的集疏运道路,构建港区集疏运能力评价模型,并从多维度分析中国沿海港区陆路集疏运能力的类型分异。研究发现:港区铁路集疏运能力具有多点集聚的特征,且以北方沿海港区为主,公路集疏运能力实现了全港区覆盖。综合集疏运能力越高,港区数量越少,呈现金字塔形分布,而空间邻近性与空间分割形成了港区综合集疏运能力微观分异的基础。不同等级道路集疏运能力的差异形成了9种贡献类型,公路作为港区集疏运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县道公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港区集疏运道路的形成与行政等级、港区城市规模密切相关,而港区集疏运能力与港区行政等级、城市规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梦天  王成金  王成龙 《地理研究》2016,35(9):1767-178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港口发展迈入了新阶段。上海港是世界大港,其发展、演变过程既具备一般性规律又不乏自身特色,对揭示单体港口的功能拓展和空间扩张具有积极意义。论述了上海港的港区区位和功能演变过程,并总结了港口的空间演化轨迹、功能拓展路径等规律,创建上海港演变模式,最后考察上海港区位与功能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港口港区区位遵循了从支流向门户、从内河向深海、从单一区位向多体系的演变规律,功能演变形成了从服务于村镇向国际区域、从渔港向综合港的演变过程,形成“河流单港区阶段→河流双向延伸阶段→工业化岸线拓展阶段→集装箱化离岸外迁阶段”的上海港演变模式。鸦片战争之前,上海港因长江流域门户港变迁规模和功能不断提升;开埠后,西方介入使港口空间和功能进一步扩展;1949年以来,工业化导致上海港向多区位系统和多元化功能演进;21世纪以来,技术进步、全球化及政策制度等因素促使老港区外迁和功能升级。研究丰富了港口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为单体港口的优化与枢纽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开辟福州深水外港的必要性(一)福州港现状福州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也是主要外贸口岸及闽台贸易重要窗口。福州港有台江、马尾、松门、新港等作业区,1995年拥有生产性泊位40多个,码头岸线总长4383米,库场面积235909平方米,各类机械262台(辆)。辟有20多条国际航线,与欧美、日本、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地区通航,有定期货班轮往返日本、香港,定期客班轮往返上海、普陀山、香港。疏港公路四通八达,港区设有铁路专用线,大大增强了福州港的疏港能力。1995年全港货物吞吐量1032万吨,外贸集装箱15.07万标箱。前5位大宗货…  相似文献   

11.
(一)建设图们江地区出海口。2008年6月,延边图们市政府分别与朝鲜清津港和朝鲜清津铁路局签署了合作利用清津港协议;2010年3月,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取得罗津港10年租用权。图们江区域开发重点之一的“路港区一体化”工程达成协议后,延龙图可依托自身的口岸和交通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性产业转移浪潮,海港加快向第3代甚至第4代转型,发展中国家的海港城市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首选之地。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枢纽节点,海港可以通过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实现功能提升、产业集聚和空间成长,并推动港-城空间系统演化更新。基于相关研究评述,根据海港及海港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提出现代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将其分为港城形成初期的港-城共生、港-城空间集聚、港口外迁与城市裂变、港-城双向网络发展4个时序阶段,对各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刻画和解析。其次,从港口对城市产生地域空间效应、港城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现代物流资源整合与流空间塑造3方面对"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通过对中国典型海港城市案例分析加以实证,验证前述"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重庆港忠县港区新生作业区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勘察中填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对不同水位条件下填方边坡应如何进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具体的思路。认为:长江水位的变化导致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应在145m水位、173.31m水位和水位下降三种水位情况下,按天然和饱和两种工况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14.
彭兴智 《热带地理》2022,42(7):1158-1168
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野下,海南岛的岛屿特征、海洋属性与离岛空间特质以及自贸港的特殊制度安排,为推动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提出海南—南海的经济地理新概念,构建由空间理念、空间机制与空间行为3个维度组成的分析框架,并探讨自贸港发展推动海南—南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和前景。结果表明,空间理念、空间机制、空间行为在自贸港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文化理念动力、规则制度动力、行为利益动力的作用。在空间理念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应落实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发展理念;在空间机制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海洋治理;在空间行为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要构建海南—南海空间内的循环经济圈,强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总体而言,面对国际体系转型与贸易保护主义,把握自贸港建设与区域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影响机制与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沿海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分异格局及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伟  王成金 《地理学报》2016,71(10):1752-1766
煤炭是支撑和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性资源,煤炭运输一直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港口是煤炭运输网络中的关键集散中转节点。本文以中国沿海港口为研究对象,以1973-2013年为时间尺度,刻画沿海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分异格局及演化,重点分析港口煤炭下水与接卸的空间格局演变,归纳总结主要特征和发展规律;然后,采用数理模型和指标,评价港口煤炭下水与接卸的空间集聚水平及变化;最后分析港口煤炭运输的专业化职能及空间分异格局,揭示煤炭下水港和接卸港的空间关系及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中国沿海港口的煤炭运输格局由“南进北出”模式演变为“全进北出”模式,但接卸职能突出的港口仍然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煤炭下水港集中于渤海西岸,而环渤海地区的丹东、大连、烟台、青岛等港口由传统的煤炭下水港演变为接卸港。本研究有助于丰富交通地理和能源地理的理论研究,并为中国沿海港口煤炭运输体系的布局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列辉 《地理研究》2007,26(6):1209-1220
上海港和宁波港是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港口。基于国内外港口空间关系研究现状的评述和借鉴,本文对两港的空间关系进行长时段考察和定量测度,认为近代以来,上海宁波两港的空间关系大致经历了枢纽港-支线港到枢纽港-大型深水直挂港的转变。今后上海港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而宁波港的发展势头将更加强劲,很有可能和上海港形成双枢纽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孙晓东  侯雅婷 《地理科学》2017,37(5):756-765
自2006年开始,中国邮轮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上海拥有中国大陆硬件最优良的邮轮母港,游客接待量已经跃居全球前列。然而在港区功能配备、游客在港服务等方面,上海与国际著名邮轮母港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构建了邮轮母港的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并对上海出发的母港游客进行了满意度测评,从而识别出了单项指标的期望满意差距,进而提出了上海母港满意度提升的对策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应着重在网络与信息服务、港区免税购物、儿童设施配备、通关安检效率、停车与人车分流、港区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升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港口经济腹地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港口体系的研究,确定福州港和厦门港——福建省代表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空间运输联系、区位条件、运输距离、运输费用等指标,以GIS技术为支撑,定量地界定出福建省港口现状的腹地范围和空间分布情况,为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港口群,制定拓展港口经济腹地对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港口体系的研究,确定福州港和厦门港——福建省代表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空间运输联系、区位条件、运输距离、运输费用等指标,以GIS技术为支撑,定量地界定出福建省港口现状的腹地范围和空间分布情况,为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港口群,制定拓展港口经济腹地对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德国汉堡城市转型的产业-空间-制度协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著名的港口城市大多都经历过因港而兴又因港而衰,但再次因港而兴的城市并不多,汉堡则是港口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本文构建了德国汉堡城市转型的产业-空间-制度协同演化分析框架,研究揭示:汉堡城市转型紧紧围绕着港口功能和港口区域展开;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空间载体支撑和政策与协调机制保障;继承性地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实行可持续的空间开发计划、注重政策的系统性与协调性是城市转型成功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服务于我国大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