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东天山东戈壁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印支期成矿事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东戈壁超大型钼矿床位于新疆境内的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8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年龄介于228.7±2.7Ma ~ 241.7±0.9Ma,等时线年龄为231.9±6.5Ma(95%置信度,MSWD =0.71),加权平均年龄为238.5±3.7Ma(95%置信度,MSWD=5.8).其中,最小的辉钼矿Re-Os年龄与矿区内斑状花岗岩年龄(227.6±1.3Ma)一致,表明成岩和成矿作用发生在三叠纪.7件辉钼矿样品Re含量为26.51×10-6~91.34×10-6,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古生代增生作用形成的不成熟大陆壳.已有成矿年龄显示了印支期成矿事件在东天山地区非常显著,发生于大陆碰撞造山体制.  相似文献   

2.
热水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钼矿床。该矿床钼矿体主要分为四个矿带,矿体呈条带状,脉状等产出,矿石矿物以辉钼矿为主,围岩蚀变较为发育,具有一定分带性,呈面型蚀变,线性排布特征。本文通过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钼矿区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精确年龄测定,其模式年龄介于229.4±3.1~230.6±3.1Ma之间,年龄分布范围较为集中,平均为230.17Ma,等时线年龄为228.6±7.9Ma,MSWD=0.25,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0.2±2.5Ma,MSWD=0.025,表明成矿作用形成于印支期。6件辉钼矿样品Re含量介于13.02×10~(-6)~17.7×10~(-6),指示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为壳幔混合。结合已有成矿年龄研究,认为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期成矿作用强烈,主要可分为两期,印支早期与印支晚期,形成一系列矿床,在印支晚期后碰撞阶段与岩浆热液相关的矿床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地学前缘》2017,(5):109-119
梅树坪钨钼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崇余犹矿集区内,矿体发育于九龙脑岩体南缘接触带,构造上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钨钼矿化,并发现了细粒花岗岩中浸染状白钨矿化,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以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本文在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年龄为(157.2±1.70)Ma;并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黑钨矿化石英脉中的辉钼矿的年龄为(156.2±0.93)Ma。研究表明梅树坪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基本同时,均为燕山晚期,成矿紧随岩浆就位发生。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梅树坪钨钼矿与华南地区钨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时间150~160 Ma一致。梅树坪钨矿与西华山钨矿等具有相同的成矿时代、成矿背景和相似的成矿条件,预测矿区隐伏岩体南延之内接触带和震旦系变质砂岩外接触带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李靖辉 《中国地质》2014,41(4):1364-1374
河南省嵩县大石门沟钼矿床是近年来在豫西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钼矿床,采用辉钼矿Re-Os精细测年技术,对与成矿相关的5个含辉钼矿角砾岩样品、3个含辉钼矿的破碎石英样品进行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获得了模式年龄:模式年龄变化范围(156.1±3.4)~(228.0±4.1)Ma,模式年龄明显分为2组:一组为(208.4±3.1)~(228.0+4.1)Ma,平均年龄(218.07±4.3)Ma,加权平均年龄(217.1±8.5)Ma,另一组为(156.1±3.4)~(160.9±3.3)Ma,平均年龄(158.6±3.35)Ma,加权平均年龄(158.6±4.7)Ma。结果表明,大石门沟钼矿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燕山晚期。2个期次的成矿作用又与该区隐爆角砾岩的两次隐爆有关。印支期的成岩成矿发生在东秦岭钼矿带碰撞造山后的构造体制从挤压到伸展的转折期,上地幔、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上涌在地壳薄弱的NW向与NE向构造交叉部位隐爆产生。燕山晚期成矿作用继承、改造和叠加印支期成矿作用,两者一起构成东秦岭钼矿带中生代成矿作用大爆发的完整旋回。  相似文献   

5.
位于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的前范岭钼矿是东秦岭地区新近发现的石英脉型钼矿床之一。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熊耳群安山质火山岩类。矿体主要以含辉钼矿石英脉产出,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金属矿物以辉钼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方解石、萤石等。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钾长石化、青磐岩化等。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所获得的模式年龄为233.3±3.3~248.2±3.5Ma,等时线年龄为239±13Ma,表明矿床形成于中三叠世。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北与扬子两个板块碰撞对接的晚期阶段。区域上整体的挤压造成了局部的剪切和伸展环境,这种环境为控矿断裂的形成和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嵩县境内现已发现的多处脉型钼矿床很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三叠纪),它们构成了熊耳山与外方山之间的嵩县脉型钼矿田。  相似文献   

6.
东戈壁钼矿处于东天山-北山成矿带的西部,是该地区三叠纪钼成矿带代表性矿床之一。该矿床赋存于石炭系干墩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中,隐伏于矿体下部的花岗斑岩为其成矿岩体。本文对钼矿和成矿岩体进行了地质特征、岩相学和辉钼矿的显微构造和粉晶衍射等分析,结果显示矿石可分为黄铁矿-石英脉型和黄铜矿-黄铁矿-石英细脉型辉钼矿矿石,这两种类型矿石中的辉钼矿均为2H型。辉钼矿较大变化范围的Re含量主要受成矿流体Re含量控制,与晶形关系不大。综合分析认为形成于三叠纪的东戈壁钼矿床是东天山-北山地区后碰撞背景下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石窑沟斑岩钼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东秦岭钼成矿带最近探明的石窑沟大型钼矿床位于近东西向马超营断裂带与北东向石窑沟-焦园断裂带的交汇部位,获得钼金属储量10余万吨,平均品位0.068%。钼矿化呈细脉-网脉状分布于花岗斑岩体及其围岩熊耳群火山岩中,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具有斑岩型钼矿床的一些基本特点。在矿床中选取5件不同矿化类型的辉钼矿样品,采用ICP-MS法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模式年龄131.3±2.4~134.3±2.6Ma,等时线年龄135.2±1.8Ma(MSWD=0.18),形成于早白垩世,与豫西熊耳山地区雷门沟、鱼池岭等钼矿床形成时代相近。据辉钼矿Re含量(8.242×10-6~30.24×10-6)推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矿床为东秦岭-大别山地区中生代第三期钼成矿作用产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岩石圈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库姆塔格钼矿位于新疆东天山星星峡隆起区哈密库姆塔格沙垄的东侧,是一个产于基性岩中的辉钼矿矿床。区内目前已发现7条矿化体,这些矿化体围绕辉长岩与角岩/矽卡岩的接触带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展布。矿体内主要金属矿物有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等,辉钼矿、黄铜矿呈稀疏浸染状分布于辉长岩中。对辉长岩中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矿床形成的等时线年龄为(318±27)Ma,加权平均年龄为(319.1±4.5)Ma,成矿时代为早—中石炭世。这一测年结果与区域内的部分花岗岩的侵入时间一致,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区内的酸性岩浆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区内酸性岩体与中基性岩体的接触部位是寻找这类新型矿床的有利地段。库姆塔格钼矿的发现不仅打破了以往在酸性岩体内部和矽卡岩带内寻找钼矿床的勘探模式,同时也为在东天山地区内寻找铜钼多金属矿床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巴尔喀什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中亚成矿域斑岩型铜钼成矿带,产出许多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一些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中亚成矿域可能是一个多核成矿系统,具有以走滑断裂为边界构成的断裂构造体系并受之控制。本文对巴尔喀什成矿带巴尔喀什—阿克沙套地区11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得到博尔雷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东科翁腊德、扎涅特、阿克沙套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的辉钼矿模式年龄(平均值)分别为315.9Ma、298.0Ma、295.0Ma和289.3Ma;其中,东科温腊德、阿克沙套和扎涅特等3个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97.9-+30..949Ma,MSWD值为0.97。辉钼矿Re-Os年龄说明巴尔喀什成矿带Cu-Mo-W成矿作用发生在315.9~289.3Ma期间,Cu-Mo-W矿床的形成可分为两期:一期为斑岩型铜钼矿床,约形成于315.9Ma;另一期为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约形成于297.9Ma。根据辉钼矿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推测该地区花岗斑岩和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与相应的矿床基本同时,均为晚石炭世,属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与我国境内西、东准噶尔和东天山斑岩铜矿带的对比表明,巴尔喀什成矿带铜钼成矿作用的年龄介于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与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之间。分析表明,中亚成矿域大规模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集中在晚石炭世,属海西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陕西洛南县石家湾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石家湾钼矿床位于东秦岭成矿带西段黄龙铺地区,钼矿化呈细脉-网脉状分布于花岗斑岩体及其围岩中,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属斑岩型矿床.在矿床中选取不同矿化类型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143.1±2.1~145.1±2.2 Ma之间,其加权平均年龄(144.0±1.1 Ma,MSWD=0.91)、等时线年龄(145.4±2.1 Ma,MSWD=0.83)与石家湾斑岩体的成岩年龄(141.4±0.6Ma)相近,说明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综合辉钼矿中Re的含量、硫同位素以及相关岩体的源区特征等多方面证据认为,石家湾斑岩型钼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并混有少量幔源成分.  相似文献   

11.
篦子沟铜矿位于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田,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中条群篦子沟组和余元下组中,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为限定篦子沟铜矿后期热液脉状矿化的形成时代,对篦子沟铜矿区方解石-石英脉中与黄铜矿共生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 539±26)~(1 616±2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 577±31)Ma(MSWD=5.5),等时线年龄为(1 522±180)Ma(MSWD=9.6),表明热液脉状矿化形成于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据此篦子沟铜矿的热液脉状矿化可分为3个成矿期次,分别为古元古代晚期发生的微细脉浸染状矿化期、脉状矿化期和中元古代早期热液脉状辉钼矿矿化期。此次事件可能为中元古代伸展-裂解事件岩浆侵位产生的热液对原来的篦子沟铜矿进行再次的矿化、富集。结合已有资料,证明篦子沟以及中条山地区在中元古代早期存在热液矿化事件。  相似文献   

12.
苟龙龙  张立飞 《岩石学报》2009,25(9):2271-2280
古南天山洋闭合过程中,由于洋壳俯冲产生的岛弧岩浆作用加热大陆地壳,在新疆西南天山木扎尔特一带形成了一套低压高温泥质麻粒岩相变质岩石.本文用Theriak-Domino热力学软件对该套岩石中的堇青石榴夕线石黑云母片麻岩和含夕线石堇青石榴黑云母片麻岩进行了岩石学相平衡计算研究,得到它们峰期变质的温压条件分别是:T=630~674℃,P=5.2~5.5kbar和T=645~684℃,P=5.4~5.7kbar.并采用独居石Th-U-Pb电子探针定年方法,对样品WQ006中的3颗独居石进行了原位年龄测定(38个分析点),得到2组等时线年龄,分别是376±8Ma和280σ8Ma(2σ).结合独居石的岩相学特征,提出了新疆西南天山低压高温麻粒岩相峰期变质作用的时代为280±8Ma,而376±8Ma(2σ)可能为原沉积岩的原岩/成岩年龄.表明西南天山洋壳开始俯冲发生在晚古生代,进一步证明了西南天山造山带俯冲碰撞发生在晚二叠纪之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新村钼矿位于海南省保亭县境内,是在海南省发现的又一个达中型规模的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次火山岩带中,矿石类型主要有细脉浸染型和石英脉型两种。辉钼矿Re-Os测年研究获得95.6±0.89~97.8±0.5 Ma和112.3±4.2 Ma的模式年龄,表明矿区可能经历两期矿化,它们可能分别与保城岩体侵位和火山活动有关。硫同位素研究显示,主要的硫源为岩浆源。通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新村钼矿为次火山岩容矿,为岩浆后期热液作用形成的热液脉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4.
库鲁克塔格位于南天山和塔里木盆地接合部,保留相对较完整的地层记录。新元古代贝义西组主要为一套火山-沉积组合序列,育肯沟组为浊流成因的砂岩和粉砂岩组合。对取自两个地层的沉积岩样品,分别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并分别获得了93组和71组U-Pb有效年龄。其中贝义西组锆石U-Pb年龄主峰值为821Ma、次峰值为861Ma的碎屑锆石(761~847Ma)具有显著优势,育肯沟组年龄值为768Ma(次峰值为800Ma和741Ma)的碎屑锆石比较集中,说明库鲁克塔格地区在741Ma、768Ma、800Ma、821Ma和861Ma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10个太古代碎屑锆石年龄以及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确认库鲁克塔格存在中-新太古代基底。贝义西组砂岩主要源自761~847Ma、851~972Ma和1808~2498Ma岩石。育肯沟组主要来自734~845Ma、858~963Ma和1708~2486Ma的岩石。  相似文献   

15.
新疆东天山是中国重要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磁海大型铁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缘的北山裂谷带内。铁矿体赋存于早期辉绿岩和矽卡岩中,呈透镜状、脉状近平行排列,后期辉绿岩脉穿切早期辉绿岩和矿体。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早期辉绿岩和成矿期后辉绿岩脉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锆石LA-MC-ICP MS U-Pb测年结果表明,赋矿辉绿岩的形成时代为(286.5±1.8)Ma和(284.8±1.3)Ma,辉绿岩脉形成于(275.8±2.2)Ma,由此限定磁海铁矿床的形成年龄在286~275 Ma,属于早二叠世成矿。结合区域岩浆和构造活动研究成果认为,磁海铁矿床成矿作用与东天山地区早二叠世大规模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形成于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16.
位于中咱-中甸板块和昌都-思茅板块之间金沙江构造带中部的羊拉铜矿床,是三江地区的一个十分典型的大型铜矿床。羊拉铜矿床与里农花岗闪长岩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通过对里农花岗闪长岩体进行LA-ICP-MS 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里农矿段KT2矿体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获得2件花岗闪长岩体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34.1±1.2Ma (MSWD值为0.66)和 235.6±1.2Ma (MSWD值为0.66);里农矿段KT2矿体中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为230.9±3.2Ma。前者代表了成岩年龄,后者代表了成矿年龄,说明羊拉铜矿床成矿年龄稍晚于成岩年龄。上述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查明羊拉铜矿床的成因类型与并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17.
新疆哈密月牙湾铜镍矿是近年来在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新发现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为确定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及其成矿作用,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硫化物Re-Os同位素等时线定年方法,分别对主含矿岩相橄榄辉长岩和矿石中的磁黄铁矿进行了年龄测定.橄榄辉长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255~292 Ma,加权平均值为274±2.4 Ma,代表了橄榄辉长岩的成岩年龄;矿石中磁黄铁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71.9±9.5 Ma,代表了硫化物熔离成矿的年龄;187Os/188Os初始值为0.279 6±0.008 9,γOs值为117~126,指示在岩浆侵位及硫化物熔离成矿过程中有地壳物质加入.月牙湾镁铁质岩浆的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早二叠世,与东天山黄山-图拉尔根一带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为同一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粤北连平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北连平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采用云母Ar-Ar法和石英包裹体Rb-Sr法.分别获得:锯板坑含钨锡石英脉中的云母Ar-Ar坪年龄为(139.2±1.5)Ma(等时线年龄为143.6±3.9 Ma,MSWD:0.30):鸡啼石含钨石英脉中石英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55.4±5.1)Ma(MSWD=2.1).结果表明该区存在燕山早期和燕山早晚过渡期两期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并且认为:(1)鸡啼石钨矿为南岭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150~160 Ma)的产物;(2)南岭地区140 Ma左右也有大型钨锡多金属矿的形成.这一成果为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重要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天山包尔图一带发育一套变质变形的花岗岩,属钙碱性系列,其具有较高的Hf和Th含量,而Li、Nb和Ta的含量低;稀土总量中等,具中等铕负异常,稀土配分模式曲线为V型曲线;显示出加里东型I型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锆石LA-ICP-MS U-Pb测年获得了1207±87Ma、455.6±1.8Ma和433±19Ma 3组年龄,其中1207±87Ma代表了碎屑锆石的年龄,说明包尔图一带存在元古宙古老基底;455.6±1.8Ma代表了包尔图岩体的侵位年龄,代表了北天山洋与中天山陆块早古生代一次重要碰撞造山事件;433±19Ma则代表了包尔图岩体侵入岩的后期变质改造年龄,说明早志留世中天山发生过一次变质作用。这次研究的成果对揭示中天山地区的构造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