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龙江多宝山花岗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锆石SHRIMP U-Pb测年方法对多宝山花岗闪长岩进行定年,结果为479.5±4.6 Ma,据多宝山、铜山铜(钼)矿床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506±14 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多宝山花岗闪长岩侵位年龄为前奥陶纪,被多宝山花岗闪长岩岩体侵位的矿区地层时代、多宝山铜矿成矿主期、与成矿有关的多宝山北西向控矿、容矿构造应属于前奥陶纪,且多宝山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火山岛弧或活动的陆缘构造环境,岩浆来源以幔源物质为主,同熔了部份壳源物质.  相似文献   

2.
阿尔泰造山带阿巴宫花岗岩体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阿尔泰造山带分布着大量花岗岩.本次研究的出露于阿巴宫一带的两个片麻状花岗岩体,其锆石SHRIMPU-Pb年龄分别为(462.5±3.6)Ma和(457.8±3.1)Ma,在误差范围内年龄一致,表明这两个岩体是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较老的年龄说明该岩体原被划分为华力西中晚期侵入岩体的认识并不正确,该岩基可能是由不同时代的侵人体组成.阿巴宫2号岩体呈岩株状出露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火山岩地层中,二者之间没有显示侵入接触和断层接触关系,表明火山岩地层可能为岩体的不整合沉积盖层,后经剥蚀和构造作用使岩体局部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3.
冈底斯岩带西段冈仁波齐岩体斑状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结果为48.3Ma±1.5Ma,该年龄反映了冈仁波齐花岗闪长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属于喜马拉雅期,相当于中始新世。岩体的形成时间略晚于印度-欧亚大陆初始碰撞的时间,为两大陆碰撞作用过程中的产物,属同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5.
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冲乎尔火山-沉积盆地,矿区出露大面积花岗质岩体,矿体赋存于花岗质岩体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外接触带中。在井下开采过程中均见有闪长岩脉穿插铜锌矿体和花岗岩体的地质现象。闪长岩锆石LA-MC-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2.0±2.1)Ma(MSDW=4.6),为新疆阿尔泰中-晚二叠世(270~250 Ma)岩浆活动产物。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区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限定矿床形成时代为278~262 Ma,为早-中二叠世成矿。  相似文献   

6.
基于缅甸道弯基铅锌矿花岗闪长岩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岩体岩相学、主微量元素、SHRIMP锆石U-Pb测年分析研究。首次获得岩体侵位年龄(134.1±1.5)Ma,侵位于早白垩世。主量元素显示富钠(Na2O/K2O=1.41),准铝质(A/CNK=0.96)和钙碱性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显示岩体富集轻稀土(LREE)及Rb、K、U,相对亏损Nb,弱负Eu异常和低Sr含量,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表明腾冲-德林达伊陆块早白垩世岩浆岩带与西藏北部-腾冲岩浆岩带形成的构造环境相同,是西藏北部-腾冲岩浆岩带的南向延伸。  相似文献   

7.
对德令哈市石底泉地区宗务隆构造带内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的属性,原岩可能为新元古代早期(870.0±4.5Ma左右)硅铝地壳或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它们的形成与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2组年龄,分别为870.0±4.5Ma和443.3±2.3Ma。其中870.0±4.5Ma代表源区继承锆石的年龄,反映了新元古代时期的构造岩浆事件;443.3±2.3Ma代表花岗闪长岩岩浆锆石的结晶年龄,即花岗闪长岩侵位于晚奥陶世。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宗务隆构造带内花岗闪长岩与柴达木盆地北缘加里东期的板块汇聚碰撞造山作用有关,证实了宗务隆构造带内岩体形成时代并非全部是海西期一印支期。  相似文献   

8.
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分析表明,出露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都兰可可沙地区的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体包括4种岩石类型:①灰—深灰色中粒石英闪长岩;②灰色中粒片麻状石英闪长岩;③灰色中粗粒角闪石英闪长岩;④浅肉红色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用LA-ICP-MS法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样品11013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15.2Ma±4.4Ma(MSWD=2.5),限定该石英闪长岩体的形成时代为中寒武世,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加里东早期存在一期岩浆活动事件。  相似文献   

9.
对海南岛北西部戈枕地区侵位于古中元古代抱板群花岗质岩进行了CL成像制约下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了1455±12Ma的U-Pb谐和年龄、1454±12Ma有利的207Pb/206Pb中值年龄。结合该花岗质岩锆石内部结构、岩浆源区和变形变质特征,以及前人多种定年成果,认为该花岗质岩结晶年龄应为~1450Ma,随后于~1400Ma经历了一次构造-热变质事件;Rodinia超大陆聚合前,华夏地块(包括海南岛、或至少是海南岛北西部)最可能位于劳伦大陆南缘的西南延伸部分。研究结果还暗示华夏地块(包括海南岛)所经历的格林威尔造山事件可能较扬子地块偏早,古、中元古代抱板群沉积上限应约束在~1450Ma。  相似文献   

10.
川西北平武地区的碧口地块中出露较多的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笔者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碧口地块西南缘的南一里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技术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南一里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23.1±2.6Ma(MSWD=1.4),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南一里花岗闪长岩侵入时代晚于勉略构造带的主碰撞期,侵位于后碰撞环境,或者至少是由同碰撞到后碰撞的转折阶段。  相似文献   

11.
加杜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体侵位最新地层为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后被晚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及中新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侵入,岩石具高Al2O3、Na2O和低TiO2、MgO、MnO特征,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KCG)。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上表现为右倾,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富集Rb,Th和亏损Ba,Nb,P,Ti,呈明显与俯冲作用有关的Nb和Ti谷,岩石可能为地幔玄武岩浆在底侵过程中诱发上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岩体在就位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不明显。通过对石英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岩石结晶年龄为(127.6±1.5) Ma(n=16,MSWD=0.91),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形成构造背景可能与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2.
阿尔泰山东部诺尔特-阿尔沙特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十分发育,其中阿尔沙特一带出露一套片理化蚀变流纹岩与含凝灰质英安流纹岩的岩石组合,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前人将其划为石炭系红山嘴组a段,其岩性组合明显区别于红山嘴组b、c段地层,且稳定成规模出露。本次工作笔者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锆石的206Pb/238U和207Pb/235U谐和年龄为(400.5±4.6)Ma,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00.4±3.6)Ma,代表岩浆结晶年龄,时代为早泥盆世,较前人认为的石炭纪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400.4±3.6)Ma区内古大洋俯冲已达到顶峰阶段,该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张越  陈隽璐  白建科  唐卓 《西北地质》2015,48(3):127-139
新疆富蕴县境内的乌恰沟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沿构造线展布的片麻状细粒花岗岩脉出露在阿尔泰造山带南缘, 围岩均为苏普特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运用LA-ICP-MS方法对乌恰沟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细粒花岗岩脉进行锆石U-Pb测年分析。测年结果显示, 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的生成年龄为(393.5±4.5)Ma, 即形成于早泥盆世, 与区域地质背景对比来看, 该岩体为碰撞造山阶段所形成;片麻状细粒花岗岩脉的侵入时代为(293.5±6)Ma, 表示该区的构造热事件时限。构造变形特征显示片麻状花岗质侵入体与该区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密切相关, 据此推测出该地区地层变质变形时代, 以及该区左行韧性剪切作用的时限。  相似文献   

14.
阿尔泰造山带伟晶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宝琴  张辉  唐勇  吕正航 《矿物学报》2011,31(3):587-596
利用LA.ICPMS技术对阿尔泰造山带19条伟晶岩脉中锆石进行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阿尔泰伟晶岩可划分为4个主要形成时期:加里东期,形成年龄约476Ma;海西晚期,形成年龄约260~280Ma;印支期,形成年龄主要分布在205~250Ma;燕山期,形成年龄主要分布在180-200Ma范围。其中以二叠纪、三叠纪琳罗纪为主,形成于构造体制由挤压转换为伸展的背景。另外,阿尔泰地区分布有大量稀有金属伟晶岩,综合前人和本文研究结果,认为这些稀有金属伟晶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期。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乌兰乌台花岗闪长岩位于兴蒙造山系内蒙古中部弧盆系锡林浩特岩浆弧中段。为探讨其成因类型和构造背景,开展了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岩石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384.8±5.1) Ma,形成于晚泥盆世。主要矿物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及角闪石,副矿物组合属锆石-钛铁矿-磷灰石型,此外还含少量独居石、磁铁矿,其矿物特征与Barbarin花岗岩分类中CPG(含堇青石过铝质花岗岩类)较相近。另外,乌兰乌台花岗闪长岩富钾(K2O含量为3.10%~3.94 %),富铝(Al2O3为11.70%~12.89%),属过铝质岩石,其A/CNK=1.16~1.25,含黑云母,副矿物中含有磷灰石、独居石、钛铁矿,岩体见闪长岩包体,指示乌兰乌台花岗闪长岩可能来源于壳-幔混源岩浆,与西伯利亚板块同华北板块陆-陆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16.
阿尔泰蒙库铁矿斜长角闪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库大型铁矿位于阿尔泰南缘麦兹盆地,赋存于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容矿岩石为石榴石矽卡岩、变粒岩、浅粒岩、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矿体总体顺层分布,空间上与矽卡岩密切相关.对9号矿体围岩斜长角闪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进行了测定,12颗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03.9±4.8) Ma(MSDW=1.3).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限定康布铁堡组形成时代为晚志留—早泥盆世,同时限定蒙库铁矿形成时代小于404 Ma.  相似文献   

17.
龙登红 《西北地质》2021,54(1):15-29
博格达造山带大量分布基性岩,其成因研究对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对博格达造山带中段木垒地区的基性岩进行了系列研究工作,初步对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为博格达造山带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绿岩的SiO2含量为47.71%~53.7%,K2O含量为0.61%~1.87%,Na2O含量为2.97%~5.14%,显示富钠贫钾特征,属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Mg#值为29.80~47.89,远低于原始玄武质岩浆的参考数值65,表明区内基性岩可能是原始岩浆经历较强程度分异作用后的产物;分异指数(DI)均大于35.00,固结指数均远小于30,均显示辉绿岩分异程度较高。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较高稀土总量、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右倾模式,相对富集Rb、Ba、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i、Hf、Zr等高场强元素。辉绿岩锆石U-Pb年龄为(305.9±3.1)Ma;辉绿岩岩浆可能源于亏损尖晶石橄榄岩相至原始尖晶石橄榄岩相之间,为较低程度部分熔融及分异演化综合作用形成的产物,为晚石炭世博格达弧后裂陷盆地晚期局限性伸展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体位于北淮阳构造带内桐柏-桐城与郯城-庐江两大断裂的交汇处,岩体呈岩株状侵入新元古界老变质岩层中。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和ICP-MS法测定了岩体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表明岩体具SiO2和Al2O3较高、富碱、过铝质、Mg#小等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富集,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Y、Th、Nb、Hf、U富集,Ta、P、Ti亏损;岩体整体亏损HFSE,富集LILE;LaN/YbN与LREEs/HREEs值均较大,具较弱的δCe负异常,显示该岩体为过铝质A型花岗。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在128.0±0.9~129.6±1.4 Ma之间,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研究认为徐家湾二长花岗岩体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环境,形成岩体的岩浆源于岩石圈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19.
克兰河中游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400±2.3Ma(MSDW=1.1)和401±3.3 Ma(MSDW=1.2),表明岩体侵位于早泥盆世早期,同时也暗示了岩体围岩康布铁堡组地层的形成时代早于401 Ma.所有花岗质岩石具有高的SiO2(67.80%~76.54%)和Al2O3(12.39%~16.07%)含量,低P2O5(0.02%~0.17%)和MgO+FeO(2.22%~5.12%)含量,富碱(K2O+Na2O=5.8%~8.25%),具有低的CaO/Na2O(0.3)比值和高的A/CNK值(0.96~1.39);富集LREE和Th、U,贫Ba、P、Sr、Ti、Nb,呈现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2~0.73).以上特征表明该岩体属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岩类,具有岛弧花岗岩的典型特征.结合阿尔泰南缘的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推测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是在俯冲作用过程中由变泥质岩和变质杂砂岩脱水熔融的产物,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有磷灰石、斜长石、钛铁矿等矿物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