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直接反应法制备了插入浓度不同的五种FeCl3石墨层间化合物。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指出它们分别为一阶、二阶和三阶石墨层间化合物,IcA)分别为9.39、13.4、14.92。通过循环伏安法对不同插入浓度的一阶层间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直接反应法制备了C/CuCl2 从 6 .3- 88.2的五种不同的CuCl2 -石墨层间化合物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指出它们分别为一阶、一二混阶、二阶和高阶 (大于二阶 )石墨层间化合物 ,Ic(°A)分别为 9.4 6、9.4 6 /11.6 3、12 .0 99、15.74、18.394 °A。通过循环伏安法对一阶、一二混阶层间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测试了作为锂电池阴极材料的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直接反应法制备了C/CuCl2 从 6 .3- 88.2的五种不同的CuCl2 -石墨层间化合物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指出它们分别为一阶、一二混阶、二阶和高阶 (大于二阶 )石墨层间化合物 ,Ic(°A)分别为 9.4 6、9.4 6 /11.6 3、12 .0 99、15.74、18.394 °A。通过循环伏安法对一阶、一二混阶层间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测试了作为锂电池阴极材料的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4.
康永峰  房艳 《盐湖研究》1993,1(3):36-39
常温二次Li/TiS_2电池放电时,阴极TiS_2可以形成一系列插入化合物,本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条件下,既可以形成文献报导的Li_xTiS_2(d=6.11~6.14(?)),也会形成Li_x(pc)_yTiS_2(d=19.6;14.5(?))三元共插入化合物,TiS_2层距在这样大地膨胀下(大于原层间距1~2倍),脱插后,仍可恢复原来的结构而无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5.
嘉尔噶勒赛汉块状晶质石墨矿赋存于古生界石炭系浅变质岩系之煤系地层中,具层控性。含煤岩系是块状晶质石墨成矿的物质基础,是晶质石墨成矿的内部条件。实验证明石墨可以在碳质浓度很高和相当高的温度以及还原环境中形成。煤系地层中的煤层、含煤的变质板岩均可以为块状晶质石墨的矿源层。该区块状晶质石墨的矿物学特征、结构特征表明该区块状晶质石墨的石墨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阿拉善左旗石驼山-新工地石墨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矿区内共发现2层含石墨层位,受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控制,为2~3期沉积旋廻之产物,顶部泥质岩作为其韵律标志层。在海湾泻湖—沼泽沉积盆地中,由含碳泥质岩、粉砂岩等物质先期形成了原始沉积矿源层,在起变质作用的前提下,经过长时间的持续作用,促进炭质发生结构性转变为石墨,确定石墨矿为炭质板岩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7.
用θ—2θ型粉末衍射仪反射法精确测量了不同浓度的Li2SO4水溶液的衍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给出了溶液的结构函数和径向分布函数,由几何结构模型的最小二乘法精修,得到了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第一、二水合层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8.
用θ~ 2θ型粉末衍射仪反射法精确测量了不同浓度的Li2 SO4水溶液的衍射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给出了溶液的结构函数和径向分布函数 ,由几何结构模型的最小二乘法精修 ,得到了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第一、二水合层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9.
吴友吕  陈波 《极地研究》1994,6(1):38-42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能谱仪观测南极阿德雷企鹅的卵壳以了解阿德雷企鹅卵壳的微结构和各壳层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阿德雷企鹅卵壳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为板块状结构的外皮层和致密的纤维网状结构的内膜层,中间为结构不同、成分组成不同和含量不同的三层结构,其中外层和中层的主要成分为钙,含量分别为95.81%、97.81%,同时含有少量的磷,含量分别为4.19%、1.87%,外层显示与其他鸟类或爬行类卵壳基本相似的碳酸钙方解石片层结构,而内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呈现与其他鸟类或爬行动物的卵壳较大的差别,硫含量高达84.26%。  相似文献   

10.
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年序列的共性与个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天目山3株柳杉树轮的δ^13C年序列,发现δ^13C年序列值存在差异,但序列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3个树轮δ^13C序列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47~0.65,通过了α为0.001的信度检验;用二项式拟合法与差值法对3个δ^13C序列含有的高频与低频成分进行分离,3个低频序列间的相关系数达0.93~0.99,3个高频序列间的相关系数达0.79~0.84,相关性显著提高;低频部分与大气CO2浓度高度负相关,高频部分与季节的气温、降水高度相关。分析3个树轮δ^13C序列间差异形成原因,结果表明:3个树轮δ^13C序列含有相似的高频与低频变化,气候因素与大气因素(如CO2浓度)对不同柳杉个体δ^13C年序列高、低频变化的影响是共同的;3个δ^13C序列的差异主要由树木立地处局部环境条件的差异引起。不同树木个体其δ^13C序列的共性变化是主要的,个性差异并不影响树轮δ^13C作为研究气候变化代用资料的适宜性,利用同一地区不同立地处的树轮δ^13C序列可以重建基本一致的历史气候和大气CO2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
滑坡预报的BP-GA混合算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吴承祯  洪伟 《山地学报》2000,18(4):360-364
提出了滑坡位移预报的一种改进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GA法,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该方法加快一网络的学习速度,提高了滑坡位移的预报精度。同时它是一种面向数据的方法,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滑坡的预报。两例滑坡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55%和1.93%,明显估于传统的BP算法(分别为11.35%和7.24%)及GP改进方法(分别为3.96%和2.65%),表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有  相似文献   

12.
新疆艾比湖湿地植被优势种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2007年8月,采用样方法对新疆艾比湖湿地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应用Х^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艾比湖地区野生湿地植物群落不同生活型主要种的种间关系进行了检验,共分析了19个种,共171个种对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艾比湖湿地植物的种间关系中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占种对数量的22.2%,种间联结主要为正关联。其中,同种生活型层内,草本层种间关联系数较大;不同生活型内,灌木层与草本层的优势种种间关联系数较大。调查情况表明,艾比湖湿地群落处于退化状态,群落内植物种以草本、灌木为主。其中,灌木对于该保护区内群落结构的保持有重要的作用,对草本层的生存产生有利的影响,群落内小斑块多呈灌一草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林龄人促更新林枯枝落叶层碳及养分贮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南平顺昌县不同林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人促更新林枯枝落叶层和主要营养元素现存量进行测定,探究其随林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米槠人促更新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为3.94~4.95 t·hm-2,其中49 a生人促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最小,31 a生的最大。不同林龄枯枝落叶层C、N、P、K的浓度分别为44.09%~47.46%,11.9~13.8 g·kg-1,0.5~0.9 g·kg-1,1.4~5.1 g·kg-1。21 a生和49 a生人促更新林枯枝落叶层C浓度明显高于31 a生林分。49 a生人促更新林枯枝落叶层N和P浓度均高于21 a生和31 a生林分,但该林分枯枝落叶层K浓度却最低。21 a生米槠人促更新林枯枝落叶层C贮量分别是31 a生和49 a生林分的1.03倍和1.23倍,49 a生米槠人促更新林K贮量远低于21 a生和31 a生。不同林龄枯枝落叶层碳和养分贮量差异与林分特征、各林分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及养分浓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是土壤有机碳库的活性组分,联接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DOC的降解影响碳循环、营养动力学机制和微生物的能源供给,因此改变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研究对千烟洲森林试验站(QFES)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垂直剖面和季节的变化及其控制因子,包括土壤性质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2007年11月至2009年3月每两个月、2009年4月至2010年103每月,分别在土壤10、20、30cm深度和10、30、50cm深度,采用机械式真空取样装置共收集了土壤溶液样品。用总碳分析仪(TOC)测定DOC浓度,DOC浓度平均值范围为3.0-26.2mgL^-1。在土壤剖面10、20、30、50cm深度DOC浓度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2.4±4.4、10.6±6.3、8.7±2.6及8.0±5.9mgL^-1。DOC季节平均浓度和春李DOC浓度平均值具有明显的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特征。而在夏季、秋季和冬季,DOC浓度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不具有明显的特征。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DOC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2、10.5、10.8和8.3mg^L1,不同深度DOC浓度的季节变化没有一致的特征。分析表明,凋落物有机碳含量与DOC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SOC与DOC含量具有相同的土壤剖面变化特征,SOC与DOC之间具线性正相关关系(R^2=0.19,p〈0.01),表明SOC是DOC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湿地松、马尾松和杉木林,土壤溶液10cm深度和5cm土壤温度间具有指数正相关关系(R^2=0.12,p〈0.01)。在湿地松土壤剖面,DOC浓度与土壤湿度具负线性相关关系(R^=0.15,p〈0.001),在湿地松、马尾松和杉木林,土壤溶液10cm深度DOC浓度和5cm土壤湿度之间具有负指数相关关系(R^2=0.13,p〈0.001)。取样月降雨量与DOC季节平均浓度不相关。然而,对取样前不同时间降雨量与DOC季节平均浓度的分析表明,取样前降雨事件的时间对不同深度的DOC季节平均浓度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分析揭示了SOC和环境变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降雨是DOC的控制因子。本研究以人工湿地松林碳循环中DOC动力机制为重点,为评价亚热带红壤区生态恢复的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晋江水体真光层深度遥感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8年3月在晋江下游泉州河段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和光学活性物质浓度的测定,计算得到晋江水体在光合有效辐射(PAR)波段内的漫射衰减系数Kd(PAR)和水面下反射率R(0^-)等表观光学特性.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了PAR真光层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R真光层深度主要受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基于生物光学特性,悬浮物浓度可从Landsat TM影像上获取,进而依据PAR真光层深度与悬浮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推算真光层深度.反演结果表明,晋江的真光层深度均值为2.43m,其变化范围为0.43—8.41m.该技术有别于以往研究采用SeaWiFS数据对真光层深度的反演,是一种适合于河流水体的真光层深度遥感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富马酸根插层类水滑石(LDHs)是一种具有较好聚合物相容性和热稳定性等潜在应用价值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富马酸根离子静电势和离子尺寸的分析,预测了富马酸根插入LDHs的离子尺寸约为0.802 nm,并从热力学角度说明了富马酸根离子与乙烯、氢自由基加成反应的可能性;以低成本氯化物为原料,采用一步共沉淀法...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海春 《盐湖研究》1994,2(4):54-59
在简述当前二次锂电池技术发展水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几年出现的可充电池技术,即“摇椅式”或“或离子”电池.这种电池技术是以能可逆插入Li+离子的材料作负极而代替不安全的金属锂,正极则是另一种高电压插入化合物.这类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是Ni—Cd电池的2—3倍)和长的循环使用寿命,远比锂电池安全,自放电极低.国外已有商品并已用于蜂窝式移动电话及个人计算机中,国内开发研究正在积极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主要用圆盘Au电极的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定量分析强碱性溶液中BH4-的浓度。实验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Au电极,参考电极为Hg/HgO电极,分别用铂、石墨作辅助电极,测定了在碱性体系中,不同浓度NaBH4溶液的循环伏安图,得到相应浓度下峰值电流值,并讨论了在同一浓度下扫描速度对BH4-氧化电流的影响。实验还测量了以镍电极、铂电极为工作电极时溶液的循环伏安图,并与Au电极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BH4-在Au电极上活性最高,Au电极做工作电极的三电极体系测量BH4-离子浓度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在测定范围内(10-4~10-2mol/L)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临夏塬堡黄土剖面中晚马兰黄土地层划分和形成时代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通过对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区临夏塬堡中晚马兰黄土剖面地层岩性、代用指标及地层年代学的分析研究.认为该研究剖面存在1个强成壤层和6个弱成壤层.记录了1个间冰期6个间冰段和7个冰段事件。其中马兰黄土中部3层古土壤是末次冰期间冰段的记录,尤以下层古土壤发育最好,上层次之,中部古土壤的发育介于二者之间,表明即便是气候较温湿的间冰段.其气候的温湿程度也是有差异的。色度指标中的亮度不仅可参与地层划分.与CaCOx、频率磁化率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而且是一个可靠的、更为敏感的气候环境变化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利用物理模拟方法再现顺层坡滑坡的形成机制;通过能量平衡法,导出了顺层坡发生溃屈破坏的临界坡长、隆起端位置等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