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9年9月22日至9月26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风景名胜管理处主办,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河北省地理学会协办的《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嶂石岩地貌研讨会》在石家庄市赞皇县嶂石岩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26个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共9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地貌·环境·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就地貌第四纪与环境变化、地貌过程研究、灾害地貌研究、旅游地貌开发、21世纪的地貌学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对嶂石岩地貌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考察。嶂…  相似文献   

2.
嶂石岩地貌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嶂石岩地貌"概念的来历,系统论述了嶂石岩地貌的五大形态特征、形成的地质背景、古地理环境及楔状侧切、水平掏蚀两种坡面发育模式,分析了嶂石岩地貌的发育阶段,并从岩性、坡面发育起始位置、动力过程、基本骨架、景观造型等方面比较其与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的差异,对嶂石岩地貌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受地层产状、岩性和节理构造的控制,以丹崖长墙为标志的嶂石岩地貌在演化过程中,存在垂沟在崖面横向侧切发育巷谷,水平掏蚀在崖脚形成岩廊,并引起崖面崩塌卸荷平行后退两种坡面发育机制。巷谷、岩廊、Ω型套谷等在平面格局、空间形态和时代序列上都存在明显的自相似特征,符合曼德布罗特分形理论中的自相似体系。嶂石岩地貌演化周期为294.7×104a,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4个阶段,分别历时8.3×104a、83.2×104a、115.2×104a和88.0×104a。嶂石岩地区的嶂石岩地貌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其分异由长城系砂岩、寒武系灰岩的软硬岩层互层引起,并非不同时代发育的嶂石岩地貌。  相似文献   

4.
“嶂石岩地貌”学术考察研讨会于1993年9月28日——30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 嶂石岩召开并圆满结束。与会专家学者边考察边议论,畅所欲言,各述已见,在主要问题上取得 了共识,一致认为“嶂石岩地貌”之发现和研究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肯定 了其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推动地貌学,特别是应用地貌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认为“嶂石 岩地貌”为地貌二、三级分类增添了新的类型,可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等并存;同时也对一 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补充意见,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期望能申请国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嶂石岩风景区的造景地貌及其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忱  许清海  阳小兰 《地理研究》2002,21(2):195-200
嶂石岩风景区的地貌形成于 37MaBP之后 ,由早第三纪、晚第三纪、第四纪三期地貌旋回组成。每期旋回中又遗留下了演化阶段不同的造景地貌。它们各具特色 ,奇、险、壮、美 ,为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宝贵地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6.
嶂石岩地貌及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嶂石岩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和特别的旅游资源,探讨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嶂石岩地貌及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嶂石岩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和特别的旅游资源,探讨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综述旅游地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旅游地貌学建立前后该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资源研究、类型研究、区域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其中,资源研究主要有对旅游地貌资源的定义、调查、分类、评价、开发、规划与管理以及保护等。类型研究可以细分为对岩类风景地貌和营力风景地貌的研究。岩类风景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营力风景地貌包括冰川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山崩地貌等。在区域旅游开发的影响下,区域地貌研究逐渐向区域旅游地貌研究延伸。随着旅游地貌学研究内容的拓展,该学科逐渐向其他学科渗透。笔者讨论并构建中国旅游地貌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嶂石岩地貌”特殊的坡面发育过程,建立了两种模式,即“楔状横切模式”与“水平掏蚀模式”、并探讨了它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对“嶂石岩地貌”特殊的坡面发育过程,建立了两种模式,即“楔状横切模式”与“水平掏蚀模式”,并探讨了它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综述旅游地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旅游地貌学建立前后该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资源研究、类型研究、区域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其中,资源研究主要有对旅游地貌资源的定义、调查、分类、评价、开发、规划与管理以及保护等。类型研究可以细分为对岩类风景地貌和营力风景地貌的研究。岩类风景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营力风景地貌包括冰川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山崩地貌等。在区域旅游开发的影响下,区域地貌研究逐渐向区域旅游地貌研究延伸。随着旅游地貌学研究内容的拓展,该学科逐渐向其他学科渗透。笔者讨论并构建中国旅游地貌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惊悉贵所郭康研究员昨日仙逝,十分悲痛,敬请贵所向其家属表示深情悼念和诚挚慰问!同时代为敬献花圈于灵前!郭康研究员是位杰出而富有创新的地理学家,具有开拓性和亲和力,在地貌学、旅游地理等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  相似文献   

13.
著名地理学家和旅游规划专家、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前身《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创刊人郭康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8月30日在石家庄逝世,享年76岁。郭康先生生于1936年,山西省平遥县人,1962年9月毕自然地理专业,曾任河北省科学院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旅游开发研究中心是国家甲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旅游开发研究。1985年编制的《老岭旅游区总体开发规划研究》是我国最早完成的旅游规划之一。在理论上发现并命名了“嶂石岩地貌”,提出了旅游经济一文化二元论、游憩一经济一社会一生态四大效益统一、资源一市场一文化综合导向、社会生态旅游区等新理论、新观点,创办了“河北旅游规划网”,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奖7项。  相似文献   

15.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1):F0002-F0002,F0003
河北省旅游开发研究中心是国家甲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旅游开发研究。1985年编制的《老岭旅游区总体开发规划研究》是我国最早完成的旅游规划之一。在理论上发现并命名了“嶂石岩地貌”,提出了旅游经济—文化二元论、游憩—经济—社会—生态四大效益统一、资源—市场—文化综合导向、社会生态旅游区等新理论、新观点,创办了“河北旅游规划网”,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奖7项。  相似文献   

16.
1地质遗迹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质遗迹(GeologicalRelics)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具有珍贵性、罕见性、科学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地质遗迹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格架,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要素。根据我国地质遗迹的划分方法,许多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地质遗迹,在功能上或利用价值方面,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与其他学科和领域形成交叉。如嶂石岩地貌因地质构造、岩性差异以及外营力作用性质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造型的…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旅游开发研究中心河北省旅游开发研究中心是国家甲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单位,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旅游开发研究。1985年编制的《老岭旅游区总体开发规划研究》是我国最早完成的旅游规划之一。在理论上发现并命名了“嶂石岩地貌”,提出了旅游经济文化二元论、游憩—经济—社会—生态四大效益统一、资源—市场—文化综合导向、社会生态旅游区等新理论、新观点,创办了“河北旅游规划网”,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奖7项。截至目前,完成了河北、山东、山西、宁夏等省(区)旅游规划百余项。主要有:河北省红色旅游、…  相似文献   

18.
正岩石地貌是由特定地貌形体与特定岩性相结合而构成的地貌类型。我国岩石地貌类型众多,从岩浆岩形成的花岗岩地貌、玄武岩地貌到沉积岩形成的石灰岩地貌、砂岩地貌、页岩地貌等;从变质岩体形成的诸如泰山变质杂岩地貌,再到第四纪黄土堆积形成的黄土地貌等,在我国均有典型发育,特别是由沉积岩体形成的造型地貌已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1]。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发育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构造运动和造岩作用下,岩性区域差异明显;多期造山活动的叠加,特别是喜马拉雅差异性升降运动的影响,不仅  相似文献   

19.
对于旅游地理和旅游开发研究,笔者认为大家都可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正如郭康先生在他的新书《旅游开发研究》中《探索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问题》一文指出,地理科学具有“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把资源和环境研究作为基础”、“注重区域研究”等特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综合性”、“区域性”两大特点。正是这种特点,地理学拉近了自己与其它学科的距离,也拉近了它与不同专业、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的距离。旅游本身即为一种大众文化,旅游开发也是一种需要大众认可的工作。郭康先生在谈到…  相似文献   

20.
多尺度数字地貌等级分类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参考已出版的全国各级各类比例尺的地貌类型图的分类方案及图例表达,探讨了中国1:100 万数字地貌的等级分类方法,采用基于形态、成因、物质和年龄等地貌要素,综合反映地貌特征的等级分类指标和分类体系,初步构建了中国多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即1:400 万、1:100 万、1:50 万、1:25 万、1:5 万)数字地貌等级分类方法,发展了由连续分布的多边形图斑反映形态成因类型,以及由离散的点、线和面图斑共同反映形态结构类型的数字地貌类型数据组织方式,构建了多尺度数字地貌类型的编码方法。该研究可为发展多尺度地貌类型图的编制提供方法基础,也可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地理国情监测工程的大比例尺地貌类型信息普查提供分类规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