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鄂边境地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的分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湘鄂边境地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的分界有两种意见:1.以含腕足Yunnanella-Yunnanellina组合的写经寺组之顶为界;2.以含植物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Lepidodendropsis hirmeri组合的梯子口组之顶为泥盆系的顶界,将含腕足Schuchertella geloehoense Yang的金陵组下段之底为石炭系的底界。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写经寺组之上、金陵组下段以下的 相似文献
2.
从综合地层学观点论华南浅海相泥盆系—石炭系的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层地层学综合研究表明,华南浅海相区与Siphonodellapraesulcata带和S.sulcata带之间的界线相当的泥盆系-石炭系的界线不仅高于Cystophrentis带楔界,而且还应高于引起Cystophrentis绝灭的海退事件层的顶界。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地层剖面和古生物组合面貌分析,认为分布在浙川,内乡一带的泥盆系与石炭系之间存在一沉积间断,缺失的地层相当于贵州的下石炭统者王组。 相似文献
4.
5.
6.
7.
华南地区岩关阶依皱纹珊瑚可分为Ceriphyllum-Caninophyllumpatulum(G-C)组合带、Cystophyrentis(C)延限带和Pseudouralinia(P)延限带及相应的有孔虫带和牙形类带(表1)。与法国一比利时盆地、英国和俄罗斯奥莫朗地区有关生物地层相比,C-C组合带与法一比盆地的RC1间隔带下部和英国的Km-K1亚带大致相当;C延限带与RC1间隔带上部至RC2间隔带下部和英国的K2-Z1亚带对比;P延限带与RC2间隔带上部至RC3奥佩尔带和英国的Z方亚带至γ层对比。若以P延限带或所谓的"C-P间隔带"做为中国石炭系与泥盆系的分界标志,则石炭系的底界过于偏高。笔者认为C-C组合带或邵东组属于早石炭世地层。 相似文献
8.
9.
广东乐昌泥盆-石炭系界线上、下各约100m碳酸盐岩中的介形类化石比较丰富,据73个样品获得的介形类化石统计,有2目8科共17属42种。据它们的纵向分布规律,以乐昌大赛坝剖面为层型,自下而上划分为Spinobairdia yuebeiensis-Primitia quadrata组合带和Bairdia nikomlensis-Rectobairdia korzenewskajae组合带。它们恰好分布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东河塘组,甘木里克组和巴楚组产生丰富的孢子,牙形刺和鱼化石,本文依据古生物地层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含砾砂岩段)的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下泥岩段和生屑灰岩段)的时代限于早石炭世早期,论证了泥盆系一石炭系界线应划在含砾砂岩段和下泥岩段之间。 相似文献
11.
论石炭系与二叠系的分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地层学杂志》1986,(4)
<正> 石炭系与二叠系的分界问题是国际上长期争论至今尚未解决的系间地层界线问题之一。多年来,各国学者虽致力于这条界线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由于下列几个原因,使各家对石炭系与二叠系界线的位置始终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1)石炭系源出于英国,二叠系则创名于苏联乌拉尔西坡,两地的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属于不同相区,难以确切对比;(2)到目前为止,石炭-二叠系界线在理论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以致各家都以自己的界线定义来确定界线的位置;(3)有些学者对一些关键性的阶如Asselian和Wolfcampian的化石带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比有所误解;(4)界线地层中各门类化石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浅水相泥盆—石炭系分界问题的再探讨——兼悼念邓峰林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尤其是管刺(siphondella)属的演化出发,再次探讨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黔南,桂北,粤北,湘中南,鄂西,)川西及塔北等地14条浅水相(腕足珊瑚相)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的划分成果。提出浅水相的Siphonodella4个生物地层序列,并可用其中Si.levis对应于已被国际公认的Si.Sulcota作为浅水相区分界的标准,其首见层位跨于珊瑚Cystophrentis带内。如果同时考虑其它多项地学因素,则应求同存异通过会议协商定案。笔者认为:界线宜划在邵东组,者王组及其相当地层组顶部。 相似文献
13.
陕西凤县核桃坝剖面含2个牙形石组合,下组合为Gnathodustypicuss-Siphonodellacf.isosticha组合,相当typicus带和isosticha-上crenulata带,属杜内阶;上组合为Idiognathodusdelicatus-Neogondolellaclarki组合,其时代为维斯发早期。本文共描述了15个牙形石种,并讨论了N.clarki等3种的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14.
对大理洱海东岸及凤仪、宾川、祥云一带志留系和泥盆系牙形石生物地层及牙形类动物群重新研究后认为:该区传统所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应归属为康廊组、青山组、莲花曲组、长育村组,时代应为早志留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泥盆系/志留系界线应置于青山组上部. 相似文献
15.
对本区浅海碳酸盐深水相的石炭系牙形石序列、内部界线及其对比,笔者在《云南地质》1986年第3期发表了文章,本文继续对本区石炭系内部界线层的碳酸盐沉积环境和牙形右生物相作一番论述,并对地层有划分意义的牙形石(包括新属、新种)作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早石炭世牙形石、珊瑚、腕足等化石的对比研究,认为贵州独山及睦化一带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应划在革老河组底部,主要依据如下:(1)者王组的牙形石Bispathodusaculeatus,B.anteposicornis,最早出现在晚泥盆末期的Wocklumeria带内;(2)者王组中Actinostroma,Pseudolebechia,Stromatoeerium等层孔虫的一些属种,与西欧晚泥盆世艾特隆层的分子极为相近;(3)革老河组产腕足,珊瑚、牙形石等,与上覆汤耙组的一些属种,具有密切的演化关系,但与其下伏者王组的属种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作者提出将泥盆-石炭系的分界线,置于革老河组Cystophrentis-compsite-Shuchertella组合带之底部。 相似文献
17.
18.
黔南早石炭世牙形石及泥盆—石炭系界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早石炭世牙形石,珊瑚,腕足等化石的对比研究,认为贵州独山及睦化一带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应划在革老河组底部,主要依据如下:(1)者王组的牙形石Bispathodus aculeatus,B.anteposicornis,最早出现在晚泥盆示=期的Wocklumeria带内;(2)者王组中Actinostroma,Pseudolebechia,Stromatoeerium等层孔虫的一些属种,与西欧 相似文献
19.
20.
贵州黑区(望谟如牙—罗甸纳水)石炭系(牙形类、(竹蜓)类)生物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贵州的石炭系,历来是我国研究石炭纪地层重点地区之一。该区石炭系,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大致可分为以含煤砂页岩和浅色碳酸岩为主的独山—威宁区(俗称“白区”)和以深色硅质岩,含燧石结核灰岩为主的郎岱—罗甸区(俗称“黑区”)。“白区”的石炭系,由于层序完整,化石丰富,经多年研究后已成为华南石炭纪地层的代表地区;但“黑区”却因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