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岩石的放射性与岩石圈的现代热结构和热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北秦岭造山带及相邻华北地台南缘和扬子地台北缘总面积为153200km~2范围内所获得的各时代地层和花岗岩4453个样品的 Th 含量以及1095个样品的 K 含量分析结果,本文研究了不同构造单元各时代岩石和地壳各结构层的热产生率,并建立了各构造单元岩石圈现代热结构。在此基础上应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模型,计算了各构造单元的深度-温度分布曲线,由此探讨了区域现代岩石圈的深熔作用与低速、高导层、重力低和异常上地幔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海相火山岩型铁矿指的是产于海相火山-沉积岩系的铁矿床,是中国一种重要的铁矿类型,分布于中国西部。近年来该类型铁矿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该类型铁矿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但为什么只有少数活动大陆边缘能形成海相火山岩型铁矿的机理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该类型铁矿今后的找矿。过去对含矿火山岩以及矿石的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铁矿化与火山作用同期,表明铁矿的形成与海底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对不同地区的含矿火山岩的研究表明,含矿火山岩为一套连续演化的拉斑-钙碱性系列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具有Nb、Ta和Ti负异常的岛弧地球化学信号以及正的εNd值。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岩浆起源于软流圈地幔,并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地壳岩浆房的分离结晶作用。上述特征表明,地幔发生部分熔融,而俯冲的洋壳并不发生部分熔融,因此俯冲带的热结构是"热幔-冷壳"。考虑到该类型铁矿产出于大陆边缘的海相环境,推测其为大洋岩石圈高角度俯冲作用的结果。"热幔-冷壳"背景下的高角度俯冲模式可以很好地解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总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如早期高盐度岩浆热液的形成与挤压背景下岩浆房内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关,而成矿阶段岩浆热液与海水的混合热液是由于在伸展背景下岩浆流体释放后与下渗海水混合的结果。不仅如此,该模式同样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该类型铁矿很少与斑岩铜矿产于同一大陆弧,以及即使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两者同时出现在一个弧中,为什么海相火山岩型铁矿总是分布在大陆弧靠近大洋一侧,而斑岩铜矿则出现在大陆弧的主体位置。 相似文献
3.
湘桂粤赣地区是我国锡多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系统地研究了锡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深部构造坳陷带及其边缘变异带控制矿床的空间分布;赋矿地层具成矿物质初始富集特征,火山作用和海底喷流作用是造成成矿物质初始富集的重要因素.首次划分出9条构造—岩浆岩带14条元素组合分带,总结了各带的发育特征及控矿作用.指出以Sn W为主的元素组合带是重要锡多金属矿床产出的部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