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土地督察采用人眼看、实地查等手段,获取督察信息相对滞后、核查信息存在虚假、土地违法违规现象严重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土地督察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遥感监测的技术手段,研究并搭建了土地督察外业核查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核查的效率和真实性,构建了一键式遥感监测业务处理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土...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测绘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提出利用GIS手段构建以地理信息库为核心的集数据生产、信息管理、实时规划、报表输出、图件生成为一体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软件,以提升测绘在国土资源服务中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RS和GIS技术在土地例行督察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译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提取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并利用GIS技术对有关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将RS和GIS技术无缝地融入到土地例行督察实践当中,有效地提高了督察工作效率。本文以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实际开展的土地例行督察工作为例,阐述了从数据资料获取、处理到最终成果应用的一整套技术流程,分析和总结了RS和GIS技术在土地例行督察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技术方法,并对今后土地例行督察工作的开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3S技术的土地督察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土地督察业务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海量数据管理、三维可视化、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等先进技术,设计和开发了土地督察信息系统,实现对督察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可以满足土地督察内业分析、外业核查各阶段的业务需要,从而提高土地督察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土地督察大数据存储与管理问题,依据土地督察数据管理现状和实际需求,研究了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HDFS),设计了土地督察数据库结构,基于VMware构建了虚拟化云计算环境,应用云储存技术搭建了私有云数据中心。研究了分布式架构下海量空间数据组织模型存储方案,制定了数据入库标准,开发了数据交换系统和数据审查与标准化处理工具,基于GIS插件式开发框架研发了土地督察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海量专题数据库的统一建立、安全存储、高效管理,形成了土地督察业务"一套数据标准、一个中心、一个系统",能够满足督察区域数据存储管理要求,为土地督察领域大数据存储与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运用GIS技术从开发区利用成果数据中获取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基础数据,建立了图文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库;并基于ArcGIS平台设计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实现了开发区土地评价数据建库、自动评价、成果管理以及查询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刘冰  李颖捷 《现代测绘》2013,36(3):48-49
为有效整治土地违法行为,土地督察制度应运而生,该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的重大变革,通过转变传统的思路,在政府内部加强监督控制以便实现对土地的有效管理,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土地市场的经营管理秩序,地方政府所主导的土地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收敛,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公民的知情权,提出"中央-地方-民权"相结合的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严格土地管理的紧迫需求及村镇现有土地监察手段的不足,基于Mobile GIS和OGR库,结合GPS信号处理、Windows Mobile API开发、数据模型等技术,本文在PDA环境下设计和建立了村镇土地监察系统,实现了GPS信号的读取、解析和坐标转换,Mobile GIS数据模型设计、违法用地几何及属性信息的快速采集、拍照取证及照片的超链接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以衡阳盆地为例,基于GIS技术和土壤侵蚀综合强度等指标,在分析土壤侵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特征及各等级土壤侵蚀的面积占比分布情况,研究丘陵坡地地貌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董昊  李永树  邹仁均 《测绘》2013,(2):51-54
城镇土地定级是评价土地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本文以四川某县县城综合用地定级为例,利用GIS技术划分定级单元,采用多因素评定法对定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统计,再依据定级单元的分值对该县的综合用地级别进行了合理的划分。  相似文献   

11.
史冲 《北京测绘》2013,(5):61-64
长期以来,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综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及技术方法,探讨了GIS支持下,叠加分析、多指标决策模型以及人工智能的各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应用GIS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成 《测绘工程》2005,14(4):65-68
基于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的方法,主要是非等间距GM(1,1)预测原理,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开发实现了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系统,为沉降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经验,进而为今后类似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提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边缘地带的土地利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的方法和手段,改进了监督土地利用的方法,采用Visual Studio 2008+ArcEngine为开发平台,C#语言进行系统的开发,利用诸暨市某区域的宗地数据和地块数据进行试验分析,主要目标是实现宗地利用现状和用途的查询、监督等工作,为土地利用提供有力的监管工具。  相似文献   

14.
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以山东省东营市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例,探讨了运用GIS技术对用地的自然、社会属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数量化方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了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全氮、全磷、土壤盐分五个评价因子,各因子的适宜度的确定和各单元因素适宜性的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改良应用的合理化建议。将GIS引入到土地适宜性的空间评价中评价方法更科学,使评价结果能更好地为土地利用和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GIS空间技术,采用Delphy法进行评价因素、因子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运用空间分析模型确定土地分等定级单元,并加权得到各单元的总分值,最后采用总分值频率直方图法进行土地等级的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是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为研究区,以2010年、2014年、2016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利用GIS技术手段,基于景观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趋于减小趋势,且变化均发生在斑块密度高和斑块边缘地区,土地利用的整体空间格局趋于稳定;耕地分布密度大,均匀分布在研究区内,而建设用地分布密度小,主要集中分布在"十"字型的横向部位,呈现出中部多、四周少的空间分布特点。研究成果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县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岳阳县1993年~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9年间岳阳县农用地、水域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呈增加趋势,其中农用地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十分显著;主要转移方向包括农用地向建设用地、林地转移,水域向林地转移等;各类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繁荣以及人类生态意识的提高是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介绍基于GIS的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并指出它的两个主要缺点:一是同一级别内的不是类别没有显示出评分区别;二是不同级的分界处评分差别过分拉大,可用模糊模型、灰色模型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土地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司惠超  吴国平 《测绘科学》2009,34(1):69-70,34
开展合理有效的土地潜力评价,缓解有限土地供给的矛盾,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土地潜力评价由于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探索新的土地潜力评价方法,以满足实时快速土地决策的需要。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土地评价的目的,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影响因子,确定合适的指标因子权重,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栅格叠加能力进行土地潜力评价是又一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杰 《测绘通报》2007,(6):58-60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正在逐步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立体跟踪监测体系,对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同时,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迫切需要建立快速、高效、直观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在分析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并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时态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库引擎和网络数据发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