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利用多期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正射影像成果,结合气象、统计等专题资料,借助遥感监测优势、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2012年、2016年、2017年沙漠范围及内部的绿洲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7年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总体增加,增加幅度0.25%;占沙漠7.6%左右的绿洲,总体增加,增加幅度为4.79%,主要集中于沙漠南缘,沿河流分布、大小不一、彼此隔离;沙漠及内部绿洲变化形式复杂,不同区域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整体来说,各县市区域内均以绿洲扩张、沙漠退缩为主,塔克拉玛干沙漠覆盖的各县市相较以往,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3.
4.
5.
编制丝绸之路经济带系列地图集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开展的主要工作之一,编制成果也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对内、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背景下,如何紧跟区域发展热点和重大倡议,用创新思维方式建立地图集编制的新思路,体现地图集新的内涵,运用系统化设计思维,以各类信息的空间集成和可视化为着力点,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系列地图集的编制思路,从主题内容和编排层次阐述了系列地图集的结构体系,从选题构思、形式创新等方面总结了系列地图集的编制特点,从而使地图集选题不断创新,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同坡度的土地其利用价值亦有很大的差异,故近年来,在自然资源开发中,对国土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整治迫切需要有关地面的坡度信息,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本文研究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在计算机控制下建立数字坡度模型(DSM),并在绘图桌上输出坡度图和示坡线图。阐述了数字坡度模型形成原理及限定区域面积的坡度划分。试验结果证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网格与改进坡度滤波算法的机载LIDAR数据滤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网格与改进坡度滤波算法的机载LIDAR数据滤波方法.该算法将虚拟网格的概念用于LIDAR滤波,避免了LIDAR点云内插或者平滑造成的信息损失.基于虚拟网格生成的初始表面模型是一个规则网格,在初始表面模型上进行地面点的选取,可以极大地提高运算效率.在改进的坡度滤波算法中,提出了4个坡度阈值,克服了经典坡度滤波算法在地形急剧变化的地方可能发生的错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提取出大多数地面点,生成比较精确的DEM,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9.
在吉林省国土调查工作中,普遍利用DEM以ArcGIS为平台来计算坡度,对以不同方式生产的DEM均采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计算坡度,并未顾及DEM生产方式的改进对坡度计算带来的影响。本文以不同生产方式生产的DEM为研究对象,在理论上分析不同坡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利用不同生产方式获取的DEM实验数据按不同算法分别计算坡度,对相关结论进行了验证,旨在为实际工作中依据DEM的特点确定适宜的坡度算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GPS时间序列的空间滤波可以提高观测数据的信噪比,有利于获取更高精度的地壳形变信息。区域叠加滤波算法的空间滤波结果随着测站数和空间尺度不同而不同,不利于研究GPS时间序列中的形变信息。为了削弱区域叠加滤波受空间尺度的影响,提出一种不以空间尺度作为约束条件,同时引入相关系数和距离因子的区域叠加滤波算法。采用2010—2017年中国区域260个GPS连续观测站的时间序列展开空间滤波方法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对比相关性区域叠加滤波算法,考虑GPS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和距离因子更有利于提取GPS时间序列中的共模误差,且受空间尺度的影响较小。对比3种不同距离因子的区域叠加滤波算法,可知引入距离反比的空间滤波算法可实现更优的空间滤波。采用该方法空间滤波后可使GPS时间序列残差降低30%~40%,GPS速度场精度提高30%~40%。此算法实现了更优的GPS形变场估计,为研究中国区域的地壳运动和其动力学机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2.
星图中星点目标区域的提取关乎星点中心提取的精度,对后续星光导航定位计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现有边界搜索算法实时性差、个别星点边界搜索计算失效的不足,以及视框提取算法单个视框内有多颗星点时无法识别处理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视场星图多星点目标区域提取的改进算法。基本思路是:首先采用视框提取算法初步提取目标区域;然后利用本文提出的对角线判定算法,筛选出单星点目标区域和可能含有多星点的目标区域;最后对可能的多星点目标区域采用边界搜索算法,提取每颗星点的目标区域,实现多颗星点目标区域的识别处理。实测星图处理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提取单星点目标区域的效率比边界搜索算法提高48%;视框大小为16~60个像素时,提取多星点目标区域的准确率优于98%,可消除视框提取算法由于多星点无法识别引起的近10像素的星点中心坐标误差,使星图中所有星点中心坐标的总体提取精度提高3.78倍,达到0.038像素。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离散LiDAR数据的区域生长算法:将离散点云数据重采样为规则格网,通过坡度自适应区域生长法分割规则格网,获得不同的面片;建立各个分割面片之间的拓扑关系,将分割面片划分为粗差、植被、建筑物和地面;检测原始激光脚点到DTM的距离,判断是否为地面点。文中采用ISPRS提供的测试数据验证了算法分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车载激光扫描获取的道路点云数据分类问题多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Otsu)算法与改进区域生长算法的道路面提取方法。原始点云中非地面点滤除依靠Otsu算法自适应计算出分割阈值;随后分别计算点云的法向量与曲率;最终将法向量相似度作为约束条件,使用改进区域生长算法进行道路面精确提取。通过两段典型的城市道路点云数据为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道路面结果的准确度(CR)、完整度(CP)以及提取质量(Q)均大于94%,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通过联测IGS跟踪站获取南宁地区若干控制点的ITRF框架瞬时历元坐标,并根据IGS跟踪站速度内插出南宁地区地壳板块运动速度,从而将控制点ITRF坐标进行历元转换与框架转换;同时根据南宁某CORS站观测值所求板块运动速度,对相关结论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基于准确的板块运动速度场,采用历元与框架转换方式求取CGCS2000坐标能够满足小区域GPS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个生产实例数据指出ArcGIS软件在坡度定量分析计算中的缺陷,开发了一个基于矢量TIN模型区域地表坡度分析程序,通过生产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分析,论证该坡度分析程序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同志于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所做的重要演讲上,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宏伟构想,丝绸之路——这条历史上连接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大道,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