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内蒙古大石磨东预查区位于蒙古—兴安造山带东段的额尔古纳地块中部,区域具有良好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成矿潜力。为了分析预查区成矿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采用200m×20m的网度对预查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根据测试结果,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显示Au、Ag、Cu、Pb、Zn元素相对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高;并通过计算各元素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共圈定单元素异常70处,其中Ag异常6处,Cu异常10处,Zn异常10处,Pb异常6处。结合地质条件及元素异常特征,初步划分出找矿靶区5处,其中Ⅰ级靶区3处和Ⅱ级靶区2处。  相似文献   

2.
在西昆仑大红柳滩-俘虏沟地区,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标准影像图制作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突出相关控矿要素和矿化信息,开展地质矿产遥感解译;利用ASTER数据开展矿化蚀变有关的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配合适量的野外调查验证,发现了4种极具找矿前景的矿化带类型:①大红柳滩(含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带1处;②大红柳滩层控型铁多金属矿化带1处;③俘虏沟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热液脉型铁、铅、银、铜矿化区1处;④俘虏沟层控型含铜铅锌银的菱铁-赤铁矿矿化带4处;通过遥感综合分析,圈定遥感找矿靶区11处,其中A级遥感找矿靶区5处、B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C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为后续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规划部署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依据。因此,高分遥感技术在西昆仑地区矿产地质综合调查中作用显著,可实现找矿工作的快速突破,值得在相同或类似区域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彦良 《地质与勘探》2021,57(2):269-280
甘肃省金塔县铅炉子沟地区位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北缘大陆边缘区柳园-穿山驯前陆成矿带东南段,是我国北山地区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异常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与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寻找海相沉积-热液再造型、岩浆期后热液(脉)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三大类多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并划分出2条Ⅳ级成矿亚带、4个成矿期。综合圈定重点成矿远景区9个,A类远景区5处,B类远景区1处,C类远景区3处;优选圈定出找矿靶区10个,A类5个,B类1个,C类4个。本次研究为本区下一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找矿靶区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了地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古朔根乌拉地区1/5万矿调项目实施,共圈定1/5化探综合异常27个,新发现矿点两处,矿化点9处,矿种有金、铜、钼、银、铅、锌。通过对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化探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等信息进行研究,阐明了该区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的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4个,提交找矿靶区4个。对其中两处找矿靶区进行钻探验证,海勒斯特沟金锑多金属找矿靶区具有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的中-低温热液型金锑多金属矿的潜力,博和铜金多金属找矿靶区具有形成与中酸性侵入岩及后期岩脉有关的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型铜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中—南祁连弧盆系中祁连岩浆弧区。区内以沉积地层分布最为广泛,地层时代跨度大,其中青白口系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组成的建造、奥陶系中基性火山喷出岩—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及二叠系碎屑岩系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断裂纵横交错,褶皱发育,总体构造线以NW、NWW向为主,近EW向、NNE、NNW向次之。区域岩浆活动主要表现在加里东期,岩浆从超基性—基性—中酸性—酸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区内主要成矿类型有岩浆热液型钨钼矿、砂岩型铜矿、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及铅锌矿。本文从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入手,研究了与成矿有关的地质特征,应用MORPAS软件将研究区划分为3 km×3 km的单元格,提取变量,构置证据图层,计算单元找矿信息量,对研究区进行了铜及多金属矿的成矿预测,圈定并评价了6处找矿靶区,其中Ⅰ类靶区3处,Ⅱ类靶区3处。为该区今后部署铜、钨钼、铅锌等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指出了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辽西建平—宝国老太古宙变质岩建造金矿化带成矿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金矿床(点)127处,但随着金矿开发力度及难度增大,急需寻求新的找矿突破。利用前人的地质、矿产、物探及化探等资料,建立了建平—宝国老太古宙变质岩建造金矿化带的空间数据库。重新建立了研究区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EW-NE-NNE-NW向断裂、Au-Ag-Cu-Pb-Zn-Mo化探异常、金重砂异常、已发现金矿床(点)。采用MRAS中的矿床综合预测模型,对研究区首次进行了基于GIS下的金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据此圈定并优选出12处找矿靶区;并根据成矿有力度的不同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3级,其中A级找矿靶区7处,B级找矿靶区4处,C级找矿靶区1处。  相似文献   

7.
丛冲  李波  朱俊 《云南地质》2009,28(1):28-33
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中提取出矿化区控矿因素,矿化存在于海资哨岩组千枚岩、石英岩、石英片岩中,受地层岩性、韧性剪切破碎带的控制。圈出Ⅰ级靶区1处、Ⅱ级靶区2处。  相似文献   

8.
小红山铜矿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阿尔泰陆缘活动带中,区内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通过对小红山铜矿地表、深部原生晕空间套合与叠加分析,以及稀土、微量、同位素等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研究了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矿床成因和成矿机理,认为小红山铜矿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铜矿床,受构造及变霏细岩的控制。对铜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划分出找矿靶区5处,其中A类和B类找矿靶区各1处,C类找矿靶区3处。  相似文献   

9.
根据龙胜县太平金矿化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运用聚类分析和元素相关性分析,显示Au与As、Hg、Sb在含量上呈正相关关系,其中Au与As相关性最密切,As可作为金矿找矿间接指示元素,Au与Cu、Pb、Zn等其他元素无明显的相关性;通过计算各元素背景值及异常下限,圈定7处金异常、5处砷异常。该区金矿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化受NNE向断裂、构造千糜岩-片岩带控制。矿化类型受围岩影响,围岩为高硅砂岩时,矿化为石英脉型;围岩为泥质粉砂岩夹砂岩时,矿化为含硫化物蚀变千糜岩-片岩型。综合地质条件及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特征,圈定出3个I级靶区和2个Ⅱ级靶区,认为该区可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复杂,已知铜多金属矿床(点)众多,成矿条件较为优越,是实现铜多金属矿找矿突破的有利区域。通过以航空时间域电磁法测量为核心的工作手段,以航电、磁异常为基础,以"类比—求同"为靶区优选评价指导思想,对新英格兰造山带某探矿权内开展铜多金属矿靶区优选和评价工作。在该地形条件复杂的工作区内,快速、科学有效圈定并优选出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共计9处,其中Ⅰ类找矿靶区3处,Ⅱ类找矿靶区5处,Ⅲ类找矿靶区1处,为在境内外类似工作条件的地区快速有效开展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优选和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文县阳山超大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区域构造演化分析、成矿年代学研究及野外地质观察表明,矿区岩浆岩与金成矿在空间及时间上均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对阳山地区区域地层成矿元素含量及阳山金矿各类矿石元素含量分析,确定泥盆系三河口组地层为阳山金矿床的矿源层.进一步研究矿床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测定结果,认为阳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复杂,具地层和岩浆岩双重来源;成矿热液具有岩浆热液、变质热液以及大气降水多种来源.自三叠纪以来,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关的多次岩浆热液活动与阳山金矿成矿作用存在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是多期岩浆热液活动叠加的复合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阳山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凤太矿集区金矿资源丰富,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了较大成果和找矿突破.通过分析对比矿集区内典型金矿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流体特征,总结了凤太矿集区的成矿规律.凤太矿集区金矿的矿化类型多样,但其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来源、成矿物质的来源具有统一性,成矿深度较浅的金矿流体中大气降水的参与程度较高,而成矿深度较深的金矿流体来源则具有更多的变质...  相似文献   

13.
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流休的初步研究表明,五台山七图金矿的成矿物质(金,银)主要来源于围岩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粗碎屑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去硫作用提供了金矿化的硫源,韧-脆性剪切事宾发育及活动是金矿化的动力学机制,成矿流体具有变质流体的性质,在变质基性火山岩中形成的蚀变岩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金矿主要成因类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者根据目前金矿大多数成因分类方案原则,即采用以成矿作用作为一级分类原则将新疆已知金矿床(点)划分为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和外生砂金等四种成因类型.又依据含金建造、成矿部位以及外地质营力把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和砂金进一步各分为两个亚型.新疆热液型金矿的成矿时代以华力西晚期为主.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召河庙地区金矿的成矿规律,指出本区所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金矿(化)点在区域上主要集 分布于青灰窑子-大井-程二沟-东柜一线,矿体均为含金石英脉。容矿岩系为新太古代变质石英闪长岩、斜长岩花岗岩。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古老的变质中基性深成侵入岩,即所谓广义的绿岩带。矿源岩中金物质的活化受深断裂作用、韧性剪切作用、退变质作用、变质流体以及岩浆热液的多重影响,其中以构造作用和岩浆热液最为重要。金矿的形成时期较长,主成矿时期在元古代。预测程二沟-白音查干-东柜一带为今后进一步寻找金矿的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北缘东段,省内金矿资源较为丰富.在研究典型金矿的基础上,总结了辽宁省金矿的成因类型、矿产预测类型以及金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对辽宁省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关系的新认识,结合重大构造事件与金矿成矿效应的耦合关系,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揭示了省内金矿的成矿动力学演化机制,将全省金矿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7.
耿海清 《黄金地质》1999,5(2):27-31
石板沟金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化与蚀变关系密切。通过矿物共生分析和石英中氢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认为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变质水;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控制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该矿为中高温变质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新疆北部主要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主要依据成矿作用方式,基本成矿特点及关键控矿标志等,将新疆北部的主要原生金矿新划分为7个矿床类型,分别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变质热液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及铜、金伴生型矿床。通过分析比较各矿床类型典型金矿的REE分布型式、其矿石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型式、硫与铅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等资料,探讨了其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小宛南山金矿是产于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受敦煌群D岩组上部层位和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矿源岩为绿岩带的镁铁质火山岩,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主成矿期属中元古宙.基于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硫铅同位素组成和包裹体特征,以金赋存层位、容矿岩石、韧性剪切构造、蚀变作用为基础,通过分析成矿地质条件,证明金矿床应属变质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20.
冀东长城式金矿成矿中一些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长城式金矿主要受长城系岩石层间角砾岩破碎带,褐铁矿化和有机质(碳)含量控制,与岩石层位和性质无关。成矿热液可能是在伸展构造体系的控制下,超糜棱岩化变质作用衍生的变货流体或溶熔岩浆作用衍生的岩浆热液流体,在构造动力驱动下上升至盖层破碎带与天水混合的产物。它们在白云岩破碎带中渗流形成碳质含矿热液;在碎屑岩破碎带中渗流形成硅质含矿热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