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怀化含砷金矿石选(冶)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飞 《辽宁地质》1998,(4):297-302
对含砷金矿石中的金的回收以往所采用的选(冶)矿工艺流程一般是浮选-氰化浸出和浮选-焙烧-氰化浸出工艺流程。为了简化含砷金矿石选(冶)矿工艺流程,根据该矿矿石性质试验研究了单一混汞工艺流程、混汞-汞尾氰化浸出工艺流程、混汞-汞尾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流程和全泥硫脲浸出工艺流程方案,结果表明:混汞-汞尾氰化浸出工艺流程获得的指标较高,总回收率可达83%,因此,该矿适采用联合的选(冶)矿工艺流程,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难浸金矿石,又称难选冶金矿石,难处理金矿石等。一般指矿石经细磨后仍有相当一部分金不能用常规氰化法有效浸出的金矿石。这类金矿石中的金,或物理包裹,或是化合结合,使之不能与氰化液接触,因而很难浸出。难浸金矿石分为三种类型:(1)非硫化物脉石包裹金,这类矿石中金粒太小,无法用磨矿解高,金粒很难接触氰化液;(2)金被包裹在黄铁矿和砷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中,细磨亦不能使包裹金粒接触浸出液;(3)碳质金矿石,金浸出时,金氰络合和被矿  相似文献   

3.
冯军  毛俊丽 《甘肃地质》1999,8(2):88-93
肃北县黑刺沟金矿属砾岩型金矿,该矿矿石属典型的含砷、硫微细粒难选金矿石。通过各种选矿试验,该矿矿石用全泥氰化法金浸出率低于17% ,浮选、焙烧氰化法浸出效果也不好,而用细菌预氧化、碱浸预氧化氰化法效果较好,金浸出率最高可达92.4% ,是处理该类矿石较有效的选矿方法。  相似文献   

4.
甘肃某金矿石平均含Au 4.3 g/t,为典型的含锑、砷难处理金矿,现场采用"重选-浮选-浮尾氰化"工艺回收Au,但Au的总回收率仅82%左右,浸渣中Au含量高达1.0~1.2 g/t,损失严重。为查明Au损失原因,提高Au回收率,采用矿物解离度分析仪(MLA),并结合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分析,对现场的浮选尾矿(氰化浸出给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浮选尾矿含Au 2.8 g/t,但Au赋存状态较为复杂,其中仅29.2%的Au以显微金-明金(粒度≥0.1 mm)形式存在,18.8%和48.2%的Au以超次显微金(粒度0.001 mm)形式赋存于辉锑矿、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矿物和石英、白云石、高岭石等硅酸盐矿物中,金嵌布粒度较细和包裹金所占比例较高,难以回收,是Au损失的主要原因。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对可行的回收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含砷高的金矿石中的金不能直接用氰化法提取,本文通过实验建立了浮选工艺流程,精矿产率约5%,而精矿中金的回收率大于85%;建立了精矿除砷工艺流程,能够把砷全部回收,无环境污染;应用了较先进的硫脲提金工艺,具有无毒的特点,废液经过中和可以直接灌溉农田。该工艺的研究和设计解决了社会生产上的疑难问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碳酸盐岩浸染型矿床为难选冶类金矿石。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白铁矿、毒砂、砷黄铁矿等。其中硫化矿为主要的载金体,矿石中金主要以次显微金出现。贵州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容矿岩石为碳酸盐岩,为典型难选冶类金矿石。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企业效益,笔者选取区内某典型卡林型金矿,对矿层逐层取样品6件,就目前常见的"焙烧-氰化浸出"工艺、"湿法  相似文献   

7.
四川杨柳坪低品位镍矿工艺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四川杨柳坪镍矿石属于低品位镍矿资源,其矿石中镍的品位为0.45%,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镍的占有率在90%以上。主要矿物的工艺嵌布粒度统计分析表明,在较细粒级0.040 mm以下粒级及0.020 mm以下级分别有10%~15%及3.5%~5.5%的含量分布,因此选矿分选过程中,将有部分嵌布粒度较细的硫化物矿物难于解离,由于硫化物的磨矿解离度不高,且主要的硫化物彼此间的连体较多,选矿采用以磁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集合体作为回收单位较为适宜。此外,研究区硫化物矿物的物性较脆,磨矿过程中应防止其过粉碎。  相似文献   

8.
早子沟金矿矿石质量特征、选矿试验研究及选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早子沟金矿矿区勘查及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资料,从金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物成分、金的赋存状态及其主要载体矿物的嵌布特征、共伴生组分等方面综述了矿石质量特征,重点分析了以上矿石质量特征要素对选矿的影响;简述了选矿试验研究的成果及选别效果。矿区矿石工艺类型属少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含金矿石,金的赋存状态复杂,利用重选—浮选中矿再磨的重浮联合流程可获得较理想的选冶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9.
贵州板其原生金矿石属碎屑岩类微细浸染型难选冶矿石,在氰化浸出之前需进行预处理。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矿石经不同温度氧化焙烧后各组成矿物结构变化与金的浸出率变化关系,对焙烧法预处理工艺的微观研究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表12)。  相似文献   

10.
广西某难选冶银矿提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蒋奇亮 《广西地质》2001,14(4):75-78
高砷高硫银矿有害杂质含量高,矿物成份复杂,直接氰化浸出率不到20%,属难选冶银矿。采用固化焙烧-氰化提银工艺,银浸出率可达95%以上。焙烧产生的As2O3,SO2能以其盐的形成固定于焙砂中,不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贵州板其原生金矿石氧化焙烧——氰化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文辉  刘高魁 《地质论评》1998,44(3):313-322
贵州板其原生金矿石属碎屑岩类微细浸染型难选冶矿石,在氰化浸出之前需进行预处理。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矿石经不同温度氧化焙烧后各组成矿物结构变化与金的浸出率变化关系,对焙烧法预处理工艺的微观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其结果可望有助于矿床成因,构造控矿等方面的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卡林型金矿金砷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卡林型金矿因其含砷影响金的分析和选冶回收率而备受关注,需要研制相应的标准物质支撑应用研究。本文依托近年来探明的超大型卡林型金矿——阳山金矿采集候选物,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研制了4种卡林型金矿标准物质GBW07854~GBW07857。共有20家实验室联合定值,金主要分析方法为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湿法分析采用梯度焙烧-活性炭吸附金而分离砷等干扰组分;砷分析主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引用金量分析相对偏差允许限界定组内离群值,弥补了Dixon法和Grubbs法剔除离群值不够完全的缺陷。均匀性检验指标FF0.05(29,30)=1.84,表明组内和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在22个月内进行了5次检验,稳定性良好。4种标准物质金和砷的定值结果准确度均优于同量级的国家一级金矿石标准物质和国外含砷多金属矿石标准物质。该系列标准物质可用作卡林型金矿金和砷分析与研究等工作的量值标准。  相似文献   

13.
云南斑岩型多金属金矿的嵌布特征及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西部有大量低品位金矿资源,且具有嵌布粒度不均匀、矿石结构复杂、解离不完全等特点,传统工艺矿物学分析不易快速、准确测定金赋存状态及载金矿物的嵌布特征。本文利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MLA)、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滇西多金属金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该矿的矿物组成、嵌布粒度、连生及包裹关系,同时阐明了载金矿物的工艺矿物学性质对金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主要以游离态自然金的形式存在,嵌布粒度极细,主要集中在0.01~0.02 mm粒度级别;小于0.074 mm粒级的金占原矿总金量的50.08%,其余金以微细包裹体分散于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等载金矿物中。但载金矿物粒度较细,解离性差,嵌布不均匀,因此提高载金矿物解离度是提高金回收率的一个重要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岩 《辽宁地质》1998,(4):303-309
根据河北某难选冶金银多金属原生矿的矿石基本特点,经多种选冶技术方案对比及试验研究,采用全泥氰化工艺流程提取金、银,氰化浸渣采用浮选法分离铜、铅、锌、硫,从而达到就地产出金、银和分别综合利用铜、锌、硫的目的。尤其是对该类型含铜高的矿石采用碱预处理浸出工艺,收到良好的效果,最终取得了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显著的选冶工艺流程,为建厂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化学分析、扫描电镜以及工艺矿物学自动定量分析系统(MLA)等测试方法对河南嵩县下蒿坪金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包括原矿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金的赋存状态、主要载金矿物嵌布特征以及矿物解离特性等。结果表明,该金矿中主要可回收的有价金属为金,其品位为3.75×10-6。该金矿的原矿矿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钠长石、黄铁矿和铁白云石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赤铁矿、萤石、白云石以及方解石。原矿中的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而黄铁矿大部分以细粒、微细粒形式嵌布在石英和长石颗粒中。原矿中自然金的含量非常少,多以单独的自然金颗粒形式存在。原矿磨至P80=0.074 mm(-0.074 mm粒级含量占80%)时载金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的单体解离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通过浮选回收。  相似文献   

16.
正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选冶研究室隶属新疆最大的以岩石矿物测试和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专业研究所一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几十年来,选冶研究室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选冶试验研究与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积累了宝贵的选冶技术经验,取得了系列优秀成果,先后提交了《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矿区铜锌多金属矿选冶试验研究报告》、《新疆乌恰县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矿石物质组份及氧化矿石选矿试验研究报告》、《煤油团聚法回收黄金及石硫合剂浸金课题试验报告》、《哈密土屋铜矿可选  相似文献   

17.
正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选冶研究室隶属新疆最大的以岩石矿物测试和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专业研究所—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几十年来,选冶研究室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选冶试验研究与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积累了宝贵的选冶技术经验,取得了系列优秀成果,先后提交了《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矿区铜锌多金属矿选冶试验研究报告》、《新疆乌恰县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矿石物质组份及氧化矿石选矿试验研究报告》,《煤油团聚法回收黄金及石硫合剂浸金课题试验报告》、《哈密土屋铜矿可选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选冶研究室隶属新疆最大的以岩石矿物测试和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专业研究所—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几十年来,选冶研究室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选冶试验研究与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积累了宝贵的选冶技术经验,取得了系列优秀成果,先后提交了《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矿区铜锌多金属矿选冶试验研究报告》、《新疆乌恰县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矿石物质组份及氧化矿石选矿试验研究报告》、《煤油团聚法回收黄金及石硫合剂浸金课题试验报告》、《哈密土屋铜矿可选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选冶研究室隶属新疆最大的以岩石矿物测试和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专业研究所—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几十年来,选冶研究室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选冶试验研究与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积累了宝贵的选冶技术经验,取得了系列优秀成果,先后提交了《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矿区铜锌多金属矿选冶试验研究报告》、《新疆乌恰县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矿石物质组份及氧化矿石选矿试验研究报告》、《煤油团聚法回收黄金及石硫合剂浸金课题试验报告》、《哈密土屋铜矿可选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某含金冶炼渣的工艺矿物学特征,采用了化学方法和显微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发现,该冶炼渣具有3大特征:碳酸盐含量高;有机碳含量高;金以微细粒金为主,载金矿物黄铁矿和辰砂嵌布粒度也很细,且主要嵌布或包裹在碳酸盐中。此冶炼渣属于难处理金矿石。也许采用无氰浸出能解决该冶炼渣的综合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