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健  江晔 《地理教学》2010,(5):34-35
在众多的学科中,地理是实现灾害教育的主渠道,这主要是由地理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内容所决定的。在国家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中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
余晶 《地理教学》2007,(2):24-24,25,26
目前,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主要停留在教师“教”的方面,而在学生“学”的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第一册“5.2世界经济全球化”一节为例,阐述创设地理专题学习网络模式,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与学生的“学”进行整合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现有的地理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地理知识的传授和现成结论的灌输,不再局限于对学生实施静态的、封闭式的、记忆型的地理教学。而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自主探究、自由创造,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心去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学会学习和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在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明确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因为地理学科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并发展的,让地理学科充分地置身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可以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4.
张健  江晔 《地理教学》2010,(10):15-16,7
在众多学科中,地理是实现灾害教育的主渠道,这主要是由地理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内容所决定的。在国家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中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中明确规定在初中阶段学生能珍爱生命,了解自我,具有健康的身心、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从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体验入手,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交流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合理挖掘学生的经验资源,丰富教学素材。通过交流活动,引用学生的发言材料,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学科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加强实践教育是目前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章玲 《地理教学》2004,(8):33-3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学科本身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充满生活味。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地理学科是一门关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学科,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教材中的许多知识体现了辨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因而,深刻领会地理教材中的辩证法思想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现代教育观念已逐步成为国人的共识.高中地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价值,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也就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理学科实施环境教育中,有时往往只注重学生意识目标和知识目标的训练,只是以环境危害的具体事例、数据让学生意识到环境危害的严重性,懂得一些环保常识,忽视了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态度目标,即从我做起,大家共同努力,环境污染问题才能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傅亚维 《地理教学》2006,(12):10-12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小在优越生活条件下长大的高中生,很难深切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二勃课改“民族精神教育进学生头脑”的理念在很大程霞上依托“民族精神进课堂”的实质性落实。虽然:弛理学科有着独特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丰富的德育内涵,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地理学科的课堂德育教育存在着内容单一化、方法形式化、更新滞后等问题。笔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辨析社会是非、参与社会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地理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地理教育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可见,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应该成为地理教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龚倩 《地理教学》2014,(24):55-57
美国初中地理教材《地球科学》以专栏的形式、多方面的呈现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合理的将职业生涯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科教材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在实现学科教学多维目标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上海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内容涵盖面广泛,与生活实际(环保、经济、旅游等)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同时要求培养学生敏锐的自然观察力、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善于质疑的好奇心,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一般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网络教学是最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载体,它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互动,以及联系社会实际,及时掌握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网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本将结合“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一课,谈谈自己对地理网络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一、"自然分材教学四环节"模式的提出1.对"自然分材教学四环节"模式的理解"理解教育"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理解教育的内涵主要是: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自然分材融当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于一体,关注师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关注师生真诚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刘荣青 《地理教学》2001,(4):37-38,25
21世纪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努力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优秀人才,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然价值取向。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和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营造一个创新教学的环境是重要的切入点。这个“环境”应包括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或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心理效应是人、物、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下人们心理所产生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也是如此。例如首因效应、创克效应、格林斯潘效应和心厌效应等。地理课堂上适时地运用心理效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热情,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使地理课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进入90年代以来,学校地理教育在国际上出现了不少新动态,其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重视与研究。一、多数发达国家的学校地理课程改革。更加注意教育思想的增强和学科内容的更新。他们普遍重视通过人文地理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全球观念、合作意识以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重视通过各种地理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掌握与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的能力。随着自然科学人文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出现了兼蓄多种学科知识的地理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19.
刘导  陈实 《地理教学》2021,(17):8-12,34
基础教育中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提倡发展劳动育人.但是,目前针对学科劳动教育进行的劳动活动设计还较少,而这一问题能否解决恰是决定学科开展劳动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依据活动理论所提出的分析和理解人类活动完整的理论架构,首先分析了学科开展劳动教育的活动系统结构,然后结合高中地理学科论述了活动理论给学科劳动教育活动带来的设计启示.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学科开展劳动活动的设计框架,它主要包括六个环节:需求分析、核心要素设计、活动设计、活动中介设计、活动情境设计及活动评价设计.本文通过结合高中地理展开学科的劳动活动设计,详细分析了各个活动环节在设计中的实施方法,为基于活动理论的学科劳动教育的活动设计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海珠湿地自然学校生态和文化资源,阐述了自然教育"海珠模式"的运作机制,列举了面向公众、学校、企业和社区不同课程的执行模式。2016年参与自然学校的企业达到50余家,参与课程的学生达4万人,海珠湿地已成为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的重要桥梁,成为企业关爱教育、践行公益的重要平台,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