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别山东麓北段结晶基底中的二长花岗质岩石具长石应力支撑结构,早期高级变质作用条件下的韧性推覆以长石类矿物普遍晶质塑性变形和同构造重结晶作用为典型特征,晚期在发育糜棱岩的低级韧性剪切变形阶段处于脆性状态,在其内部和边缘形成了包括微角砾岩、假玄武玻璃、黑色超糜棱岩和熔结超碎裂岩等脆性断层岩石.二长花岗质岩石中不同类型韧性和脆性断层岩石的成因和构造联系,记录了大别地体的抬升冷却历史和不同阶段构造变动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冯永忠 《西北地质》1992,13(4):18-20
1 引言糜棱岩(Mylonite)这一术语是1885年由(英)拉普沃斯(Lopworth)所提出的,用以描述苏格兰沿莫因断层所发育的一种细粒断层岩石。他认为这些岩石常沿大的错动面展布,是由于受到强烈的动力变质作用,错动面上的岩石受到压碎、拖曳,强烈研磨而形成的,不伴随有同时发生的重结晶作用,并有很发育的叶理或条带。 2 糜棱岩的内涵和演变自提出糜棱岩这一术语100多年来,其内涵的发展演变,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2.1 本世纪70年代以前 1960年,克利斯提(Christie)详细讨论了糜棱岩一词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张家声  江来利等 《地质科学》2003,38(1):T003-T004
大别山东麓北段结晶基底中的二长花岗质岩石具长石应力支撑结构,早期高级变质作用条件下的韧性推覆以长石类矿物普遍晶质塑性变形和同构造重结晶作用为典型特征,晚期在发育糜棱岩的低级韧性剪切变形阶段处于脆性状态,在其内部和边缘形成了包括微角砾岩、假玄武玻璃、黑色超糜棱岩和熔结超碎裂岩等脆性断层岩石。二长花岗质岩石中不同类型韧性和脆性断层岩石的成因和构造联系,记录了大别地体的抬升冷却历史和不同阶段构造变动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角闪石在低温变形中通常显示脆性变形行为,通过对中澳洲Florence剪切带的铁镁质糜棱岩的观察研究表明,角闪石在这些高温变形环境形成的糜棱岩中显示出显著的塑性变形行为,表现在角闪石遭强应变后,无碎裂出现,而具明显的晶内塑性应变现象和强烈的晶体优选定向,角闪石的细粒化是由边界重结晶迁移所致。本文探讨了引起角闪石塑性变形的一些因素,认为岩石发生糜棱岩化时的高温环境增强了角闪石的韧性,几何软化对角闪的塑性变形行为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哇洪山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及X光岩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哇洪山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宏观及微观特征的研究,认为该断裂带经历了两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构造变形,早期以韧性变形为主,形成了沿断裂带广泛分布的NW-NNW向糜棱岩带;晚期以脆性变形为主,形成了广泛分布断层破碎带,并将早期的糜棱岩带错断。X光岩组分析结果表明,糜棱岩带构造岩内矿物排列定向性明显,其中石英变形以底面滑移或近底面滑移为主,兼有柱面滑移,为中低温-中温变形环境所形成;另外动态重结晶对变形岩石中石英优选方位的形成也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华里西晚期花岗闪长岩、印支期钾长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均没有明显的优选方位,因此韧性变形发生在该类岩石侵位之前。构造变形分析及同位素测年结果证实韧性剪切带形成于晚志留世,即加里东晚期。  相似文献   

6.
横穿北京云蒙山东部的白垩纪大水峪韧性剪切带的云蒙峡剖面中,主体岩石为花岗质-闪长质糜棱岩,普遍发生了脆性-韧性变形。糜棱岩中的残斑为斜长石、钾长石,基质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糜棱岩中一类斜长石基质与斜长石残斑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是斜长石残斑机械破碎的产物,未经历动态重结晶。另一类斜长石基质的An值明显高于斜长石残斑的An值,表明此类斜长石基质经历了动态重结晶作用。糜棱岩中钾长石基质的Or值略大于钾长石残斑Or值。本文根据糜棱岩中经历动态重结晶的斜长石基质和钾长石基质,采用二长石温度计估算的糜棱岩韧性变形温度条件为450~630℃。发现随着背离云蒙山岩基的方向,自西而东,大水峪糜棱岩带的韧性变形温度条件有明显的递降现象。  相似文献   

7.
应变软化在甘肃红柳河辉长质糜棱岩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的辉长质糜棱岩发现于甘肃北山红柳河蛇绿岩套中。在简单说明了糜棱岩的地质背景及特征、描述了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特征之后,重点对糜棱岩形成过程中的应变软化机制作了论述。探讨了软化岩的存在、组构调整、粒度缩小,长石的动态重结晶,水以及主导变形机制的不断调整与转化等应变软化机制,在应力作用下使岩石逐步软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得出这种糜棱岩是在拆离剪切作用下,应力在蛇绿岩中的软化岩石辉长岩中集中,从而形  相似文献   

8.
地壳不同构造层次岩石变形机制及其构造岩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岩记录地壳构造变形演化重要信息,其成因、分类与命名一直没有统一认识。本文对构造岩变形机制、控制因素和构造岩分类进行系统总结。认为构造岩形成受物质成分、变形机制、应变速率、流体、温度、压力等因素控制,是物质成分与物理化学条件、变形机制等众多变量的函数。变形机制包括破裂作用、碎裂流动、晶质塑性、物质扩散、重结晶作用和超塑性流动,不同变形机制出现在不同地壳构造层次中,形成不同的显微组构。依据成因机制、物质组成和组构等标志对构造岩分类与命名进行重新修订,将构造岩划分为碎裂岩系列和变质构造岩系列,前者发育在地壳浅构造层次上,以破裂作用和碎裂流动变形机制为主;后者发育在中深部构造层次上,以晶质塑性、重结晶作用、物质扩散作用和超塑性流动作用为主。碎裂岩系列划分碎裂岩、角砾岩、微角砾岩、超碎裂岩、断层泥和假玄武玻璃;变质构造岩系列划分为构造片岩、糜棱岩和构造片麻岩。依据岩石流变性质、变形机制和构造岩分布,地壳构造层次划分为:脆性域,变形机制以碎裂作用和碎裂流动为主,发育碎裂岩系列;脆-韧性转换域,以晶质塑性、物质扩散和重结晶作用为主,并伴随有碎裂作用,形成糜棱岩、千糜岩和构造片岩;低温韧性域,以晶质塑性、物质扩散和重结晶作为主,发育糜棱岩与构造片岩;高温韧性域,以超塑性蠕变和重结晶作用为主,形成构造片麻岩。  相似文献   

9.
变质作用是糜棱岩的主要形成机制和鉴别标志.大别山糜棱岩是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与断层(或剪切带)有关的岩石,可分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糜棱岩.大别山糜棱岩的主要鉴别标志是相应变质相标志矿物的韧(塑)性变形或晶内变形,这与以往关于糜棱岩的定义有明显不同.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带内的各类糜棱岩的形成时代与同相...  相似文献   

10.
糜棱岩形成机制的显微构造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糜棱岩是一种空间上呈带状分布的、颗粒度强烈缩减了的叶理状岩石。它是在变形作用、恢复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品质塑性流变过程形成的。产生于韧—隐性条件下的糜棱岩一般都由巨晶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其内保存着丰富的显微构造现象。糜棱岩的光学显微构造现象是其形成机制的证据,同时也是岩石变形环境和条件的判据。本文在描述各类显微构造现象的技础上,从微观变形机制方面对糜棱岩给以必要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在中澳Woodroffe逆冲糜棱岩带内,斜长石及钾长石的重结晶作用涉及到亚颗粒的旋转和相关的颗粒边界或扭折带边界的膨胀,而与主颗粒至新颗粒之间的化学成分变化无关。亚颗粒和新颗粒的粒度沿糜棱岩带横向变化,明显是岩石应变速率和岩石含水量的函数。糜棱岩化过程中,渐进剪切作用和渐进缩短作用带内的变形分异控制了长石恢复和重结晶的位置。在发育完好的糜棱岩中,长石残斑的粒度受糜棱岩化早期阶段,也就是在大量能调节渐进剪切变形组分的细粒基质形成之前,就受到变形分异程度的控制。由于格子状双晶的长石新颗粒通常靠近格子状双晶的长石主颗粒,重结晶作用就发生在微斜长石中,明显地没有涉及到向单斜结构的转变。由XRD轨道计算出来的钾长石三针度从糜棱岩带边缘向内部增加,与变形强度相对应。斜长石主颗粒局部具有正长石或不具双晶的微斜长石核,核周围环绕具双晶的微斜长石慢,说明了格子状双晶的存在与钾长石三斜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头道桥韧性剪切带是研究区一条较典型的、发育比较完整的韧性剪切带,形成糜棱岩、碎裂岩系列.镜下观察区内糜棱岩具多种显微变形结构,主要表现为粒间位移、晶内变形、恢复作用、重结晶作用,从变形环境分析该韧性剪切带具分带性.其变形温度在350~500℃,压力在300~500 MPa,发育最大深度约为22 km.估算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分别在39.96~96.48 MPa和(2.17~23.60)×10-12 s-1之间,表明该区糜棱岩是缓慢变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330硅质断裂带变形特征及其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应力矿物、岩石组构、古应力估算及构造地球化学等方面对330产铀硅质断裂带的形成环境、发展演化及变形机制作了初步分析,并讨论了它们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通过构造岩及石英、云母的微观研究,认为本断裂带经历了韧性—脆性—脆韧性—脆性的交替变换变形过程。韧性变形具有波状消光、变形纹、流动构造、B+S构造岩等显微构造和组构特征。据重结晶晶粒粒径测定,其差异应力平均值为0.5干巴。脆性变形与韧性变形明显不同,表现出破裂构造和角砾岩类发育,可见吕对尔线和石英沙钟构造以及S构造岩或均质组构等特点。早期韧性变形阶段形成的糜棱岩是一种富硅岩石,硅除主要来自后来的热液外,也来自原岩的动力分异和动热变质作用。韧性变形阶段之后接着是脆性变形阶段,岩石产生破裂构造,充填了早期脉体。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形成碎裂糜棱岩的脆韧性变形阶段,此时的含矿断裂带是一个半开放系统,成矿的地质环境是:温度200—300℃,差异应力0.5干巴,区域差应力0.5干巴,深度1—2公里,基本上属低温浅成环境。  相似文献   

14.
粤北南雄陆相红色盆地及其紧邻的诸广山花岗岩区,是中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带。研究表明,南雄断裂带属于伸展体系下的低角度剥离断层,为浅层次的热隆伸展构造,断裂带上部为脆性变形层,下部为韧性变形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储矿构造。钻孔岩心揭露表明,断裂带岩石包括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和糜棱岩。岩石具有显著的碱交代蚀变特征,部分糜棱岩后期遭受构造作用产生破碎,且有基性岩脉穿插。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碱交代和糜棱岩化程度与铀元素的富集有对应关系。这一规律性说明岩石的碱交代和糜棱岩化对铀富集的空间分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动力变质岩分类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变质岩指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文中探讨了动力变质岩的不同变形机制:碎裂作用、糜棱岩化、重结晶一新矿物生长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构分类的标准,动力变质岩与断裂力学性质的关系等.在评述了现有一些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变质岩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6.
秦岭伏牛山构造带的矿物岩石学特征与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伏牛山构造带岩石的矿物岩石学、石英重结晶型式、石英分维值和有限应变等特征分析研究,认为伏牛山构造带的变质-变形深受洛南-栾川断裂带的影响,其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从断裂带往北岩石从糜棱岩依次过渡为片岩-片麻岩-花岗岩原岩.构造带内发育多种糜棱岩,岩石变形强烈,远离构造带岩石的变形逐渐变弱.从构造带往北,石英的重...  相似文献   

17.
糜棱岩形成于深部,以柔性变形为主或多或少保留脆性变形残迹,这是由于物性的不同,也是由于变形的塑性阶段的应变硬化造成的,一些高应变率的产物也可以生成于蠕变造成的糜棱岩中,因为积累于强烈变形带中的能量都有缓慢释放和突然释放过程的交替。在所提出的糜棱岩定义中,作者将变形行为作为糜棱岩的主要标志。按照这个定义,可以从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中分出一些新的糜棱岩类型。文中提出了一个便于野外应用的包括糜棱岩在内的断层岩分类表。在此分类中,形成于深部和浅部的断层岩有完全对应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对张宣地区的研究发现,该区韧性剪切构造十分发育,呈东西向狭长带状分布于尚义—赤城—平泉韧性剪切带及两侧,宽约1~5km,长约60~70km。根据韧性剪切带构造岩的宏观、微观特征、重结晶程度、组构特征及矿物组合,将糜棱岩分为糜棱岩化岩石,糜棱岩及变晶糜棱岩三类。 1.区内糜棱岩分类及特征糜棱岩化岩石:主要分布在西水沟、四道沟等地、韧性剪切带的边部或弱变形中,变形较弱,具残斑(碎斑)结掏,斑晶粒径0.3~1.5mm,残斑为圆形、椭圆形具定向排列,成分为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磷灰石、石榴石等。长石以条纹长石、斜长石为主,其条纹及聚片双晶多发生弯曲,石英破裂纹发育,具波状消光,糜棱岩化岩石的基质为细粒或微粒,粒径0.01~0.1mm,由石英,长石、绿帘石及云母、绿泥  相似文献   

19.
滑脱断层带内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构造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科迪勘拉地区变质核部杂岩体和相关的滑脱断层表现为缓倾斜、正向位移型剪切带(滑脱断层带),热的深层地壳沿着滑脱断层带从脆性扩张的上盘岩板下面上和向外运移。滑脱断层带由韧性向脆性演化期间形成的构造,可以用来恢复剪切带内不同层次的流体压力和差应力的相对大小。发生在脆韧性过渡带以下滑脱断层更深地段的糜棱岩化作用,局部地伴随有指示低的偏应力和商的流体压力的张性破裂。这种状态说明最早期是脆性变形,然后由于流体压力的降低和偏应力的升高而形成了剪性破裂。在低的流体压力条件下,上盘岩扳岩石广泛发育脆性变形。构造和地球化学资料说明,滑脱断层带上的正向位移导致了两套流体系统的形式:(1)以近静水压力下大气的和同生的流体占优势,并通过热对流驱动的上盘岩板系统,(2)剪切带更深层次内的系统,此处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源,而流体迁移服从扩容泵机制。滑脱断层带上正向位移的晚期,在构造上使受两套流体系统影响的岩石同时存在,并局部地使剪切带岩石经受与上盘岩扳流体系统相关的矿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扬子地块东南缘板岩带中剪切带金矿床主要有三种成因类型,即糜棱岩型、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剪切带对其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矿体主要受控于如下构造:1-4级多级构造,是由韧性剪切带和脆-韧性剪切带或脆性断层所组成,构造形态变化地段,包括弧形剪切带顶部扩容区及剪切带交汇部位;构造强应变及其叠加部位,这些地段系由超糜棱岩、糜棱岩、碎裂岩所组成;构造多期变形地段。本文还建立了板岩带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动力成矿模式;划分了金矿形成四个阶段,即背景岩石形成;成矿物质运移;主期动力成矿及矿床改造、再造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