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ZQGY08的培养与生长特性,探讨脑心浸液(Brian Heart Infusion,BHI)培养基的营养因子、初始pH值、溶氧、温度等因素对无乳链球菌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无乳链球菌培养基营养因子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生长的最适初始pH为7~8,培养温度为28~37℃,振荡转速为180~200 r/min。在BHI培养基中添加20 mg/mL的酵母粉和2 mg/mL的葡萄糖即可在对数期获得最大细菌量。  相似文献   

2.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引起我国南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之一,SodA是无乳链球菌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根据链球菌sod A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采用PCR扩增sod A基因部分序列,反向PCR和巢式PCR扩增其侧翼序列,成功获得无乳链球菌sod A基因。无乳链球菌sod A基因序列全长为699 bp,含开放阅读框609 bp,可编码202个氨基酸,演绎的SodA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构成。BLAST分析表明,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犬链球菌(S.canis)及副乳房链球菌(S.parauberis)相应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高达80%和79%。将sod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 ET28a-sod A,导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24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表达菌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微小RNA-155(miR-155)和SOCS5(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5)的靶向关系,并研究其对无乳链球菌诱导的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中miR-155、SOCS5及炎症因子表达变化规律,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55与SOCS5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靶基因验证,qRT-PCR方法分析过表达和敲降miR-155对SOCS5基因表达的影响和miR-155对SOCS5的调控机制。【结果】无乳链球菌诱导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中miR-155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 <0.001),4 h达到最高值。SOCS5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 <0.01),6 h达到最高值。促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显著升高(P <0.000 1),抑炎症因子IL-10、TGF-β表达显著下调(P <0.05)。构建尼罗罗非鱼SOCS5 3′UTR野生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和求解一个地区饮水水溶液模型可获得标准致病水与非致病水的各种化学组份活度。使用以所有水溶组份活度为变量的多元逐步判别分析,确定出临界致病因子,能有效地进行水质判别。通过对某氟中毒地区饮水实例研究表明,临界致病因子分析法是成功的,并经对水中总氟浓度按照临界致病因子的分解,发现总氟浓度在一定区间内无法用来判别水质。这一区间的存在说明,为什么制定适宜的饮水总氟浓度标准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罗非鱼主养区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东省5个罗非鱼主养区患暴发性的罗非鱼中分离到15株菌,挑选其中的5株(不同地域、不同组织分离的菌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表现出自然发病的症状,确定此5株分离菌为导致罗非鱼暴发病的主要病原。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5株分离菌株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5株分离菌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上保持一致,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8.6%~99.8%,但在致病性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上却呈现一定的差异。另外10株分离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实验鉴定也为无乳链球菌。研究表明,广东省罗非鱼流行性暴发病的病原菌主要为无乳链球菌。  相似文献   

6.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16味中草药水提物和19种抗生素的抑菌活性,筛选出抑菌作用较佳的3味中草药水提物和3种抗生素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用常量棋盘稀释法测定3味中草药水提物和3种抗生素联用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微量抑制浓度指数(FIC index),研究中草药与抗生素联用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6味中草药水提物和19种抗生素中,五倍子水提物、黄连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最强,MIC均为3.9μg/m L;其次为板蓝根,MIC为250μg/m L;对无乳链球菌抑菌效果较好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MIC 0.125μg/m L)、羧苄西林(MIC 0.5μg/m L)。联用实验中,黄连与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和羧苄西林联合用药的抑菌作用均表现为协同;五倍子与羧苄西林联合用药的抑菌作用表现为拮抗;板蓝根与3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抑菌作用均为无相关。  相似文献   

7.
制备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临床分离株ZJ02的灭活疫苗,采用注射和浸泡2种方法,研究疫苗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免疫保护效果和血清抗体效价。注射组以4个不同浓度的白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罗非鱼,浸泡组以相同免疫剂量的灭活疫苗分别与消旋山莨菪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氯化钠3种佐剂免疫罗非鱼。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疫苗对罗非鱼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血清中的抗体效价水平均显著性提高(p<0.05),注射组和浸泡组的抗体效价最高分别达到1∶256和1∶128;注射组中不同剂量的疫苗免疫组免疫保护率较高,高浓度组可达到95%,浸泡组中使用3种佐剂的免疫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9%、64%、55%。表明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对罗非鱼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性,免疫剂量在5×108~4×109cfu/mL之间对注射免疫效果有显著性影响,消旋山莨菪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氯化钠对浸泡免疫效果具有不同的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免疫中的作用。【方法】从尼罗罗非鱼中鉴定IRF4同源物,命名为OnIRF4。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OnIRF4的氨基酸序列。对健康尼罗罗非鱼腹腔注射浓度为3×10~7 CFU/mL的无乳链球菌200μL,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OnIRF4在健康鱼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细菌感染的生物学效应。【结果与结论】OnIRF4序列的开放阅读框为1 350 bp,编码449个氨基酸。OnIRF4与其他物种的IRF4蛋白的同源性为52%~98%。推导的OnIRF4肽链具有干扰素因子典型的DNA结合结构域(DBD)、干扰素相联结构域(IAD)。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nIRF4主要定位在细胞核。表达分析表明,OnIRF4在健康尼罗罗非鱼皮肤、头肾、鳃、脑、肠、肌肉、肝、胸腺和脾中均有分布。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后,OnIRF4在肝脏、脾脏、头肾、脑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表明OnIRF4参与了尼罗罗非鱼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淋巴毒素α基因(lymphotoxin alpha, LTα),分析该基因的组织分布,探讨该基因在抗菌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RACE技术获得尼罗罗非鱼淋巴毒素α基因(On-LTα)的c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组织分布特征,以及健康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该基因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分离出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毒性细胞(NCC),检测脂多糖(LPS)和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后,On-LTα在NCC中的表达变化。【结果】On-LTα基因序列全长为2699 bp,包含705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34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MK770358)。该蛋白属于跨膜蛋白,具有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保守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On-LTα在健康尼罗罗非鱼11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无乳链球菌刺激后,该基因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LPS与PolyI:C刺激后,On-LTα在NCC中表达量也显著上调。【结论】On-LTα参与了尼罗罗非鱼抗菌抗病毒的免疫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哺乳动物pik3r1基因参与多种免疫途径,探索pik3r1基因在罗非鱼(Oreochromis)中的作用。【方法】克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pik3r1(命名为On-pik3r1)cDNA全长,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刺激后On-pik3r1 mRNA在各组织种的表达模式。【结果与结论】On-pik3r1基因编码区2190 bp,编码729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UTR)为542 bp,3′UTR为2248 bp,理论分子质量为83.99 ku,等电点为5.73。On-pik3r1与斑马拟丽鱼(Maylandia zebra)相似性最高(98.53%),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在70%以上,表明pik3r1在物种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On-pik3r1在健康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皮肤,在胸腺中表达量最低。经灭活无乳链球菌刺激后,On-pik3r1表达量在肠道、鳃、脾脏、头肾、脑部等5个组织中均极显著下调(P<0.01),在胸腺中表现为4 h时极显著下调(P<0.01),24、48、72 h时为显著下调(P<0.05)。On-pik3r1参与了罗非鱼的对无乳链球菌的免疫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的培养及其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ZJMX04的培养与生长特性,探讨培养基的pH值、气体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海豚链球菌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海豚链球菌培养基生长因子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海豚链球菌培养基的最适pH为7~8,最适培养温度为30℃,振荡培养对海豚链球菌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培养基优化研究表明,在BHI培养基中添加10mg/mL的酵母粉和2mg/mL的葡萄糖即可在对数期获得最大细菌量。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典型县域经济差异影响因子地理探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环境因子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及热点问题,探究各因子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力,科学揭示各因子的作用机制,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指导依据。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综合探测了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交通区位等因子对江西典型贫困县及富裕县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深入对比分析了各因子的影响力、交互作用及指示作用,总结主导影响因子及其在2类县域的演变趋势,提出分类精准施策的建议,进一步深化了对该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① 所选的9个地理环境因子均对贫困县及富裕县县域经济产生影响,不同类型县域的主导影响因子及不同因子对同一类型县域的影响力均存在差异;② 从主导影响因子来看,贫困县主要受自然条件、地理区位的影响,而富裕县主要受资源丰度、交通区位的影响;③ 对比2种县域经济差异的显著影响因子,发现由贫困地区到富裕地区主导影响因素逐步由自然禀赋等不可控因素向交通、技术等可控因素变化;④ 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经济主导影响因子因地制宜,分类精准施策。同时,利用影响因子的强交互作用性,注重对该类因子的改善,对促进经济发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英美文化实用语料基础上,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导入生态、宗教、物质、社会、知识、观念、历史、海洋八种文化要素,以及其作为必须导入的首要因素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4.
微藻的营养价值与其EPA 含量有直接关系,生态条件的改变对微藻EPA 含量影响显著.从温度、光照、营养盐、盐度、pH 值、生长期等6 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微藻种类不同,其EPA 产生生态条件不同.温度对微藻EPA 影响-般与该藻生长温度相适应,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培养的微藻其EPA 含量也最高;低光照有利于EPA 的生成;营养盐的种类和浓度变化对微藻EPA 含量影响显著;微藻在生长适宜的盐度条件下,EPA 含量通常也能达到最大值;每种微藻均有最适生产EPA 的酸碱度范围;微藻种类不同,EPA 含量达到最高值时的生长阶段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导致恐龙化石及围岩风化破坏的因素十分复杂,其自身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胶结物的类型等内部因素决定了其抵御风化破坏的能力。化石及围岩的物理化学成分越稳定、结构构造越致密完整,其抗风化能力就越强。气温的反复变化以及各种气体、盐类、水溶液和生物的活动等外部因素,是促使恐龙化石或围岩发生风化破坏的直接的原因。这些风化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它们使组成化石或围岩的矿物成分发生分解、结构构造发生变化,使化石或围岩由整块变成碎块,由坚硬变得疏松,甚至化学成分也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了化石或围岩的风化破坏。  相似文献   

16.
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购房者购买住房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于住宅价格问题的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而从微观角度入手的相对较少。此外,对住宅价格的研究通常需要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但这样会造成多重共线性问题,导致伪回归,不能准确地分析各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并且选择逐步回归法对其进行修正,将其中显著性不强、经济意义不明显的变量逐步剔除,从而更准确地探究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南京市住宅价格为实验数据,并初步选择12个影响因素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剔除二级商业中心、建筑类型、生活配套设施3个显著性不强的影响因素,保留重点学校等9个影响较大的因素。本文方法更为精准地分析了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为购房者购买住房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多发于儿童的常见传染病。近年来,中国HFMD发病人数逐年上升,疾病疫情也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虽已有不少相关研究,但对于探测其时空异质性及量化潜在影响因子解释力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采用地理探测器及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对2009-2013年京津唐地区HFMD发病率的时空异质性进行分析,并量化各影响因子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HFMD发病率的解释力。结果表明:① HFMD的相对风险存在时间异质性,其发病风险在春夏季(5-7月)达到峰值,而冬季(12-次年2月)发病风险最低;② HFMD的相对风险存在空间异质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HFMD发病率较高;③ 影响HFMD发病率时间异质性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平均温度、累积降水、相对湿度,解释力分别为0.38,0.27,0.13,且交互作用都大于独自影响的作用,如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平均温度和降水,平均温度和风速两两交互的解释力分别为0.43, 0.40, 0.42。通过研究京津唐地区HFMD发病率的时空异质性以及影响因子的量化状况,为本地区HFMD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Push-pull factors in mountain resor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ush-pull framework provides a useful approach for examining the tourist motiv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world heritage—Huangshan Mountain as a sample. From the two different aspects of pull and push factors, the underlying features of visitors’ motives to Huangshan Mountain are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factor analysis. As a result, five push factors and four pull factors are identified. Further analyses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in the push and pull factors among different socio-demographic subgroups with one-way ANOVA analysi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affords us useful references for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nd marketing expansion of mountain resorts. Foundation item: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03BJY084) Biography: WANG De-gen (1973-), male, a native of Huangshan of Anhui Province, lecturer, specialized in tourist market and tourist planning. E-mail: dgwang73@263.n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