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夏季硫酸盐巨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兑  甘春铃  何应昌 《气象》1995,21(3):44-46
作者分析了1987年8-9月广州观的硫酸盐巨粒子资料,主要结果是:(1)干直径大于2μm的硫酸盐巨粒了平均浓度1.2个.L^-1,平均含盐量3.0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粒子平均为0.6个.L^-1,均低于南海西沙永兴岛的结果。(2)浓度谱是典型的准单调下降型幂函数递减谱,其谱型参数与永贪的结果甚为接近;质量谱在单对数坐标中为较为平直的分布,表明各谱段粒子对含盐量均有贡献。(2)  相似文献   

2.
1过程概况1997—09—11—20~12—20时,全省涉及四个地区,共17个站出现暴雨(R>50.0mm),32个站达到大-暴雨(R>38.0mm),暴雨中心位于宝鸡地区,中心最大值千阳县达88.6mm,全省降水量分布如图1所示。宝鸡全区过程降水总量达100mm以上,在9月出现这样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历史上还是少见的。这次暴雨给我省久旱高温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和缓解了长达4个月的严重干旱。2背景条件分析2.1气候背景1997年全省夏汛期异常干旱,暴雨出现前期5~9月上旬宝鸡地…  相似文献   

3.
贵州春季深层地温与夏季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夏季降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文芳 《贵州气象》2000,24(3):25-29
用因子分析方法^「1」分析了贵州省春季深温层地温(3.2m)与夏季降水的主要特征,发现春季深层地温距平特征场的时间系数与夏季降水特征的时间系数间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的绝对最高可达0.71。空间分布上第一特征场的分布比较一致;第二、第三特征场则存在反位相关系,高温区对应多雨区,低温区对应少雨区。在此基础上用春季3.2m地温距平场资料作贵州夏季水预报,历史拟合率最高可达到82.4%,初步显示用前期春季  相似文献   

4.
刘学著  周守华 《气象》1994,20(8):54-57
采用两种方法,对河北、北京及天津地区1月、4月、7月和10月累年平均5cm地温场进行了估算。一是采用以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为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估算;二是利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对所选站点实测地温资料进行内插估算。结果表明,以地理位置坐标为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估算模型的剩余标准差为0.4-0.7℃,Kriging内插估算的剩余标准差为0.2—0.3℃。此外,回归分析表明,各月累年平均5cm地温随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值的增加而降低。纬度每增加1°地温下降0.2—0.8℃,夏季地温随纬度变化不明显;经度值每增加1°地温下降0.3—0.7℃;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地温下降0.5—0.7℃。  相似文献   

5.
季平均3.2m地温距平场在汛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汤懋苍  张建 《高原气象》1994,13(2):178-187
10^0所以内的各种气候变化,除正常年变化外,其余各种变化或因周期太短(如正常日变化、天气周期变化),或因气温振幅太小(如年际变化、月、季变化等),对3.2m地温化幅度的贡献均在0.05-0.15℃之间,故消除了正常年变化(取距平后的)3.2m地温场(T32)在相当程度上是3.2m以下地热活动的反映,特别是│T′3.2│≥0.5℃的高(低)温中心,基本上是地下热活动的反映。分析了1980年以来逐季  相似文献   

6.
张飒 《山东气象》1999,19(3):58-61
1 天气概述1999年夏季(6-8月)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气候条件异常,气温比常年偏高;7月4日进入主汛期,平均降水量明显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省季平均气温为255℃,比常年偏高03℃。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682mm,较常年偏少35%(1470mm),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地雨量普遍偏少,只有局部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多,旱情十分严重。季降水量分布(图1):图1 1999年夏季(6-8月)全省雨量分布鲁南、半岛南部、鲁北大部以及鲁中山区北部各县市降水量…  相似文献   

7.
1 雨情概况  1997年2月3和7日(即农历年二十六和大年初一),惠州市各地普降暴雨。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惠州市的中部地区,最大日雨量则出现在博罗县,为81.6mm(见表1)。从惠州市建站几十年的资料来看,2月上旬出现两次大范围的暴雨过程绝无仅有。表1 惠州市2月2~8日各县逐日雨量(mm)日期234678龙门6.97.10.112.725.80.9博罗4.847-90.125.081.61.4惠阳1.242.90.233.065.10.3惠东1.271.51.221.942.90.42 环流特…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尹洁1大雾过程2002年4~6月,我省共出现了4次大雾过程(表1)。2强冷空气过程2002年4~6月,我省出现了2次强冷空气过程(表2)。3暴雨过程2002年4~6月,我省共出现了10次10站以上的暴雨过程。其中6月14~17日和6月28~30日为连续暴雨过程。这些暴雨过程的强度与历史同期相比属于一般(表3)。表2强冷空气过程一览表表1大雾过程一览表日期过程降温幅度过程最低气温4月7~10日(寒潮)赣北、赣中为10~13℃赣南为12~15℃赣北为0~2℃赣中为1~3℃赣南为4~…  相似文献   

9.
西藏浅层地温气候特征分析及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择了西藏地区建站早、有代表性的15个站1961 ̄1996年逐月10cm、20cm、40cm三个层次的地温资料以及月降水量资料。运用EOF方法分析了各层地温的时空特征,并对不同时段的地温场和降水场进行SVD分解,并讨论了前期地温变化,尤其是10cm地温变化与我区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浅层地温最高值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出现在6月,其它各地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值全区均出现在1月。地温年较差雅鲁茂布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温梯度特征及在汛期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善强 《高原气象》1998,17(2):182-189
对中国中、中部区域1月1.6 ̄0.8m平均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进行EOF分析显示,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具有大尺度特征,并有弧立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地温垂直度距平场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与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异常是相互联系、相互维持的。通过对中国中、东部1.6 ̄0.8m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对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相关性的研究,并用中国中、东部1.6 ̄0.8m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声对中国东部汛期降水做了预报及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福建气温、降水变化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黄文堂 《气象》1994,20(7):19-25
近50年福建气温呈下降趋势,全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0114℃。年^-^1,即大约10年下降0.11℃,气温下降趋势势沿海大于内陆,冬春季大于夏季,80年代秋季则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丰水期方要在50年代,枯水期在60年代,80年代以来春雨(2-4月)显著增多,雨季(5-6月)降水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微气候特征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对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近夏至日微气象观测分析表明:(1)14:00(北京时,下同)太阳总辐射瞬时值最高可达1061W.m^-2,净辐射、反射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紫外辐射分别为670、218、380和168W.m^-2,分别约为在太阳总辐射的58%、20%、36%和14%,6月下旬日平均反射率约为0.22;(2)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瞬时值最大分别为91、274和362W.m^-2,相应占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0.8m地温异常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青藏高原5个站从1956 ̄1986年共31年的0.8m地温距平,计算了秋季(9 ̄11月)的地温异常,同时考虑了我国汛期(4 ̄9月)及夏季(6 ̄8月)的降水相关,发现两者相关很好。不同部位的高原地温异常对我国降水关系的区域是不相同的。本文为中国汛期降水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求是 《气象科技》1996,(1):49-53
雨云7号卫星上的臭氧总量测绘分光仪(TOMS),11年多以来一直测量着全球臭氧柱总量。最近在资料分析上加以改进,得到一种用以确定并消除定标飘移的技术,使记录尽头处的资料相对于记录开头的资料来说可精确到±1.3%(2σ)。由TOMS总臭氧资料时间序列已拟合得出一个统计模式,其中包括季节变化项、线性趋势项、准2年振荡(QBO)项、太阳活动周项以及二阶自回归噪音项。就这个统计模式拟合于65°N到65°S纬圈之间平均的TOMS资料来看,所得到的线性趋势项为-0.26±0.14%/年,即从1978年11月到1990年5月共11.6年中变化-3%。这种变化趋势在赤道近于零(0.0002±0.2%/年),向两极增加。在50°N年平均趋势为-0.5±0.21%/年。在这11.6年期间50°N的趋势,表现出强烈的季节变化,在冬季和初春(即2、3月份)大于-0.8%/年,在夏季(7、8月份)约为-0.2%/年。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夏季(6~8月)天气气候回顾@王素卿@侯润兰¥山西省气象台1997年夏季(6~8月)天气气候回顾王素卿侯润兰(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概况1997年夏季(6~8月)我省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奇缺,夏伏连旱,尤其中南部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第1或第2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表潜热的气候计算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整理全国仅有的6个热平衡站实测梯度资料着手,初步讨论了我国地表潜热的气候计算方法,提出新的潜热气候计算式 LE=14.73exp(0.5H+0.069e)(1+0.013△T)u^-0.16 据此计算出全国各站的月,年平均潜热通量密度并分析了其在全国的地理分布和年变化特点,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秋季大气气溶胶物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玉稳  段英  吴志会 《气象》1996,22(2):40-43
利用1990年秋季在石家庄地区不同天气条件下飞机观测对流层低层(距地面4000m以下高度)大气气溶胶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溶胶粒子数密度、质量浓度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日变化。结果表明,晴空下,石家庄地区气溶胶源于本地,地面质量浓度为0.15×10-9—0.85×10-9·cm-3,高度4000m以下谱分布特征值逆温层影响气溶胶粒子的向上输送,使其在送温层上下出现不连续分布;气溶胶的日变化表现为上午数密度大于下午,但下午粒子谱变宽;城市效应影响气溶胶粒子分布,城市上空气溶胶粒子数密度比郊区高15%-30%。  相似文献   

18.
干旱少雨的暖冬──1995年冬季(12月至96年2月)山东天气评述邹树峰,杨呈芳(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1天气概况1995年冬季(12月至96年2月)天气比较温和,整个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0.2℃,比常年偏高0.6℃。降水稀少,全省总降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温梯度场特征及在汛期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中、东部区域1月1.6~0.8m平均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进行EOF分析显示,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具有大尺度特征,并有孤立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与北半球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与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异常是相互联系、相互维持的。通过对中国中、东部1.6~0.8m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对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相关性的研究,并用中国中、东部1.6~0.8m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对中国东部汛期降水做了预报及拟合和独立预报,初步显示,用地温垂直梯度距平场预测汛期降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1大雾过程2002年1~3月我省共出现了10次大雾过程(表1)2寒潮和强冷空气过程2002年1~3月我省出现了1次寒潮和1次强冷空气过程(表2)。3暴雨过程2002年1~3月我省仅出现了1次10站以上的暴雨过程。此过程强度与历史同期相比属于一般(表3)。表1大雾过程一览表时间站数(站)主要落区时间站数(站)主要落区1月7日22赣北2月18日34赣北、赣中1月21日34赣北、赣中3月6日41赣北、赣中2月2日58赣北、赣中3月12日22全省分散2月3日25赣中、赣南3月14日34赣西2月6日58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