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省海岛的形成、分布及开发利用方式具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海岛地名普查工作中遇到了诸多问题,给普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了较大困难。文章以福清市海岛地名普查试点工作为基础,对在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海底探测发展角度介绍了海底地名的起源,以及海底探测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海底地名研究的发展.对海底地名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向做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底地名研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海底地名的发展方向,并对海底地名专题图的研发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12,(10):6
8月24日,执行西沙群岛地名普查现场调查任务的"中国海监71"船、"粤湛江8313"船和"中粤32"船在海南省三亚市靠港,这表明历经2个航次共34天的西沙群岛地名普查现场调查任务圆满完成。本次调查取得了3项成果:摸清了西沙海岛名称及其历史沿革、地理位置、面积、岸线长度和已有海岛名称标志等基础数据;了解了西沙海岛的人口状况和海岛开发利用情况;掌握了西沙群岛的岸滩、港口、动植物资源等第一手资料及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状况。此次调查是我国近20年来第一次全面、  相似文献   

4.
辽宁海域辽阔,海岛数量众多。辽宁先人早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认识海岛、开发利用海岛,并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岛地名。海岛地名的产生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利用统计及分类方法,尝试依据地名来源及命名方式划分了辽宁海岛地名类型,并揭示了其主要特征,这对深层次挖掘辽宁海岛地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亦可为海岛地名管理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底地名通名的分类与命名是地名命名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海底地名通名实际上是海底地貌类型的名称。在总结国内外已有陆地和海洋地貌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貌分类的海底地名通名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11,(10):7-7
由国家海洋局承办的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第24次会议于2011年9月12—1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巴西、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10多个国家的26名委员和观察员参加了会议。该会议主要审议了本年度包括我国在内等8个国家向分委会提交的81个海底地名提案,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航海图书中外语地名的构成特点,详细论述外语地名译写表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完善外语地名译写原则规定,以科技手段推进外语地名译写标准化,增加译写表示辅助决策的参考信息量,多渠道加强译员能力培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名与历史时期江苏海岸变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凌申 《海洋科学》2002,26(1):26-29
地名,是地理实体的称谓。它的形成往往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苏联地名学家B.A.说:“地名为研究地理条件提供了辅助手段。”[1]历史时期,苏北沿海发生过地理环境的海陆沧桑巨变,海岸线亦产生了重大变迁。本文试图通过对苏北沿海地  相似文献   

9.
乔晶  李鹤元 《海洋测绘》2022,(5):73-77+82
针对目前海图英语地名机器翻译研究薄弱、传统人工翻译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语料库和规则驱动相结合的海图英语地名机器翻译方法:首先分析海图英语地名组成特点及翻译难点,在此基础上设计英汉海图地名双语语料库及通名表,实现对现有海图地名资料的继承和地名通名的自动识别与翻译;而后结合英语地名译音表及译写细则开展音节切分,进而采用正向最大匹配算法完成待译字符串与英汉音译表的匹配,实现英语地名专名音译;最后组合输出地名通名及专名译写结果。经过对海图英语地名翻译实验,验证了该机器翻译方法的有效性,为大规模海图英语地名翻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军用文书中经常出现基于地名信息的指示指令,自动生成相关指令可极大提高文书的作业效率。基于建设项目,以建设中的地名库数据为支撑,多尺度组织地名数据,基于Delaunay三角网建立各层数据自适应搜索机制,通过相关模型将指定范围内的空间对象与当前对象的空间关系进行自然语言定义,基于概念图和预设链接谓词表,实现各语义要素自动组合,生成基于地名信息的有关指令。经过相关系统测试和海量数据实际应用,地名信息的自适应语义组合方法稳定、有效、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1.
海域地名采集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S-57标准电子海图生产中海域地名数据修编存在的手工操作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现状,结合海洋测绘生产体系,研究开发海域地名采集编辑系统.系统在可视化显示基础上,实现地名实体数据多边形拓扑构造、编辑、修改,并实现地名属性与图形的双向查询.满足与目前S-57标准电子海图生产系统数据的互通、对接,可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  相似文献   

12.
张箭 《海洋世界》2005,(6):35-36
在世界上的大洲大洋中,大洋洲、北冰洋、南极洲是最后一批被人类发现的。它们的名字均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很晚才被确定下来。大洋洲(Australia)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提出,已知的大陆非常广袤,而且都在北半球,南半球绝大部分是海洋。因此,南半球也应该有块大陆,否则地球无法保持平衡(地球其实并无这种平衡的必要)。公元2世纪时,古罗马天文学家、地理学家革老丢·托勒密把这块大陆绘入了他的世界地图,标出的拉丁文地名为Terra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对接国际南极地理实体命名规则,规范和指导我国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工作,在梳理国际南极地名命名规则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南极地名工作进展情况,并重点梳理了我国南极地名工作存在问题,结合当前南极地名命名形势,研判了南极地名命名的趋势,即地理实体命名规范化、以人名命名标准提高和命名区域由陆表向冰下拓展,并为我国开展南极地名命名提供些许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专名是海底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地形特征本身或命名个人乃至国家的信息。恰当专名选词,有助于该地理实体的流传和推广。在全球海域建立系统准确的海底地名专名命名体系,可利于识别和检索海底地形特征,实现对其高效管理和广泛应用。文章在简要总结国际海底地名发展历程和专名命名通则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海底地名专名选词应遵照的基本原则,并为建设我国海底地名专名命名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跟踪和分析海底地名命名分委员会(SCUFN)历史及发展的基础上,结合IHO-IOC B-6《海底地名命名标准》和IHO-IOC B-8《GEBCO海底地名词典》等出版物,研究了SCUFN海底地形命名的规则,并依据此规则,结合我国海洋调查当中发现的某些海底地形特征及相关的海底地形数据,开展了我国领海以外海底地名命名实际应用研究,为开启我国参与国际海底地名命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介绍了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以及海底地名命名规则和标准的演化过程。在介绍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海底地名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的发展趋势。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对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编辑《世界海洋地名录》的需要,使中文译名规范化,1987年4月17—18日在杭州召开了海底地名地理通名中译名审定会。中国地名委员会、国家测绘局测绘研究所、南京  相似文献   

18.
19.
分析了南海诸岛地名的历史和现状,通过比对历史资料和现代精细化海洋测量数据,发现了南海诸岛地理实体特征与其名称关系匹配存在的不足.归纳总结了4个方面问题:①地名指代地理实体的范围不明确或不合理;②部分地理实体名称未对外公布;③新发现的地理实体未被命名;④部分不存在的地理实体未被销名.通过列举多个地名的使用情况,基于精细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