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西南地区的志留系地层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西南地区地层小结”中对该区志留系地层作了新的划分和对比,得出了新的结论。其中贵州部分涉及到黔北及黔东凯里地区的情况。此后,笔者于1974年根据贵州贵阳乌当、都匀、三都等地的资料,把黔南地区志留系地层与黔北,黔东的情况进行了对比〈下表〉。随着对地层划分、对比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贵州志留纪的沉积相,厚度变化情况以  相似文献   

2.
<正>本人在《地层学杂志》2019年7月出版的第43卷第3期上发表论文《贵州兴义含兴义动物群下部组合的地层对比》,其中第255页脚注中项目号有误,系写作时笔误。正确项目号应更正为"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2016]支撑2904号)",项目全称为"贵州三叠纪化石群世界遗产价值研究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技术与示范"。特此声明!  相似文献   

3.
石铁民 《地质论评》1959,19(8):380-381
在地质论评第19卷第5期上看到赵一阳所写的“新地层表的划分及其术语的设计”和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办公室的“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之后,愿提出以下几点个人的意见: 笔者认为在赵一阳所写的“新地层表的划分及其术语的设计”一文中的主要优点在于每一个术语都有  相似文献   

4.
贵州寒武纪地层的分类和对比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正> 贵州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岩相及生物相类型纵横变化迅速,对于各时期地层岩相及生物相类型的划分、变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古地理环境,笔者等已在“贵州及其邻区生物地理分区”一文中详细阐述。本文着重对贵州寒武系一些主要地层单位的含义、使用范围、变化幅度,以及生物分带及对比(见对比表1,2)等进行讨论,希望地层单位的使用能合理反映岩相及生物相的变化规律。金沙岩孔和凯里南皋寒武系剖面是贵州重要的层型剖面。金沙岩孔剖面补充了刘之远1940年所创建、张文堂等(1964)所厘定的牛蹄塘组、明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南盘江天生桥水电站库区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属1:20万云南罗平幅、贵州安龙幅,广西隆林幅等测区之内(图1)。贵州区调队、云南区调队、广西区调队、西南石油学院、广西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贵州石油指挥部及贵州省水电九局地勘队等单位曾在区内工作过。因在三省交界,且地层、构造比较复杂,研究程度一向较低,各家认识不一,特别是地层划分名称分歧较大。中三叠统的划分意见亦有分歧(表1)。  相似文献   

6.
作者更正     
《地质与资源》2021,(2):152-152
作者发表于《地质与资源》2021年第1期的文章《大庆石油勘探井改造地热井获得成功》应做如下更改:1)题目中“大庆石油勘探井”改为“大口径地质调查井松页油地1井”;2)文中“松页油1井”改为“松页油地1井”;3)文中“完钻井深2547.0 m”改为“完钻井深2484 m”。本文作者在此谨向期刊编辑部、读者及相关单位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7.
天文地质年代表与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徐道一 《地层学杂志》2005,29(11):635-640
Rio等(2003)依据旋回地层学研究成果提出了“天文地质年代表”,旋回地层学研究是依据地层记录中的旋回与有关米氏旋回来确定地质时间。轨道(或天文)方法已被确定为建立2004年“国际地质年表”(由国际地层委员会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Gradstein等,2004)。我国在新近系、古近系、下侏罗统、二叠系等陆相沉积的旋回地层研究方面已取得一批成果。  相似文献   

8.
东吴运动的新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冯少南 《现代地质》1991,5(4):378-384
本文根据地层缺失、接触关系及火山活动等特征,将华南地区的东吴运动划分为4幕:(1)第一幕,波及江南古陆与秦淮古陆之间,发生于早二叠世隆林期末,以缺失隆林期的沉积为特征,属升降运动;(2)第二幕,波及四川、贵州和云南,发生于早二叠世茅口期Yabeina阶段,表现为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属火山喷发及裂谷性质;(3)第三幕,见于福建龙岩、广东花县及恩(平)开(平)台(山)地区,上、下二叠统之间具砾岩或火山凝灰岩,发生于早二叠世茅口期末,属升降运动性质,(4)第四幕,以广西钦州地区最明显,长兴期地层不整合在不同时代老地层之上,发生于吴家坪期末,以褶皱运动为主。  相似文献   

9.
贵州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恭正 《贵州地质》1996,13(2):115-128
通过对贵州寒武纪地层的清理,现保留22个岩石地层单位(组),44个生物地层单位和继续沿用13个年代地层单位。本文着重对22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涵义和顶、底界线及层型剖面地点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组的涵义。此外,分区列述了生物地层单位,将扬子区划分为19个生物地层单位,过渡区划分为18个生物地层单位,江南区(中、上寒武统)划分为7个生物地层单位。在沿用我国所通用的年代地层单位中包括3个统和10个阶。经过进一步的清理,基本上理顺了贵州寒武纪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关系,并进行了对比(详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盆地控制沉积的观点出发,提出桂东南的培地组应该与桂北的老堡组、湘南的留茶坡组等含硅质地层对比,归属于震旦系。这样华南盆地加里东旋回(包括晚震旦世)中的地层序列就可以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等方面得到统一的解释。文中还介绍了同位素年龄和化石方面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矿区位于湘潭市南西的石潭镇附近,距市区16—26公里,属湘潭县雁坪乡,列家桥乡、乌石乡、白圫乡及石潭镇所管辖。矿区距湘黔铁路云湖桥站7公里,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方便。一、矿区地层矿区内大片地区被第四系掩盖,出露的地层有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二叠系、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侏罗系下统高家田组、白垩系上统戴家坪组及第四系。现将与海泡石有关的二叠系简述如下: 二叠系  相似文献   

12.
读了1973年第3期《西北地质科技情报》刊登的“1∶20万地质调查中地层单位的划分和一般工作方法”一文后,其中一段(35页)写道:“未经搬运的藻类和珊瑚化石的根部指向下,……利用化石鉴定时代确定层序,新地层在下为倒转”。我想就此作一点补充。迭层石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特征,可指示地层层序,确定地层的顶底面,且不受地质时代的限制。就西南地区来说,如贵州遵义松林震旦系灯影组与四川重庆北碚、江油马角坝的下三迭统飞仙关组和上三迭统天井山组中的迭层石,都具有明显地指示地层上下的意  相似文献   

13.
高台组((?)_(2g))一名,最早系尹赞勋、卢衍豪(1945)所创。为一套厚约130~290米的薄层石灰岩,其顶部和底部均含属种多相同的化石。1964年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文堂等研究了贵州这套地层,认为产 Kaotaia 为代表的地层称高台组,并建立 Kaotaia magna 带。1970年贵州108地质队1:20万沿河幅区测报告,记载着三个 Kaotaia 的层位,并重新对高台组下了如下定义:在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产三叶虫 Redlichia 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之上,上覆地层平井组浅灰色石英砂岩之下,上部为浅灰色、深灰色薄层及页片状白云岩,  相似文献   

14.
谢振东  杨永革 《地质通报》2001,20(3):331-333
南雄盆地地跨江西、广东两省,在江西省境内出露约300km2。笔者于1996—1999年在从事1∶5万大塘圩幅的区调过程中,在江西省信丰县大塘镇晚白垩世南雄群主田组下部发现了温带型孢粉组合。这一发现对研究赣南及南岭地区晚白垩纪古植物面貌及古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1 化石层位特征南雄群主田组为一套湖泊相细碎屑沉积物,所产孢粉化石位于深湖相泥质页岩中。采集地点在信丰县大塘镇105国道东侧罗西坑—新仓下实测剖面上。现将主田组下部实测剖面简介如下:上覆地层南雄群浈水组(K2zs)紫红色厚—巨厚层状砂砾岩、砾岩。── 整 合 ──…  相似文献   

15.
<正> 高骊山砂岩系1931年朱森创名。创名剖面在句容高骊山南坡。详细分层描述见于1935年李毓尧、李捷、朱森著“宁镇山脉地质”一书(209页)。1932年李四光、朱森将和州灰岩(上)和高骊山系(下)代表龙潭一带的下石炭统上部。1956年“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补编”一书中首称高骊山组。我们认为:高骊山组与高骊山系含义相似,后者为大塘  相似文献   

16.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11):415-415
自“国际地层表”(2004)将第四系从“国际地层表”中取消之后,反响强烈。由于国际地科联并没有批准取消第四系,所以有关第四系存在与否的不同意见还在激烈争辩中。2005年9月在比利时召开了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工作会议,就这一问题再次进行专题讨论,讨论的最后结果有待国际地层委员会正式分布,但似乎已可不必担心“第四系被取消”了。  相似文献   

17.
贵州松桃、铜仁及湖南泸溪一带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引言湘西黔东的寒武系相当发育,是本区主要合矿地层。据田奇(王隽)报告,自1918年起,即有不少地质学家前往调查。对地质、矿产方面都有不少报导。1940年,田奇(王隽)在“论湘西黔东汞矿之生成与产状”一文中,把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六个单位:Cm_1为深灰至灰黑色页岩,风化后外表呈黄色。Cm_2为灰黑色页质石灰岩,常夹黑色页岩,含球状化石。Cm_3为灰黑色或黑色页岩,—部分常含钙质。Cm_4为灰黑至黑色薄层状页质石灰岩,内常夹灰黑色页岩或钙质页岩。Cm_5为淡灰色硅化条带状石灰岩。Cm_6下部为黑或灰黑色页岩与石灰岩互层,上部为黑色薄层状石灰岩与页岩互层。在Cm_6的下部,田奇(王隽)、刘国昌  相似文献   

18.
论“黔中古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梅冥相 《贵州地质》1994,11(3):199-206
根据贵州奥陶纪及志留纪古地理格局的演化特征分析,认为“黔中古陆”是由于太康运动(都匀运动)导致的地壳抬升形成的,在早志留世石牛栏期及韩家店期由“滇黔桂古陆”分异出来的一个大致呈东西向分布的窄长古陆.  相似文献   

19.
豫西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德杰 《河南地质》1996,14(3):169-175
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已发现大中型矿床九处和百余处小型矿床及矿化点,研究表明,这些矿床(点)均发育在太古代花岗绿岩基础之上,成矿受地层,岩体,构造的联合控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文中提出了“老地层-新岩体-同构造”改造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龙家荣 《地质论评》1985,31(5):381-389
茅口组原名茅口灰岩,标准地点在贵州郎岱茅口河。1963年盛金章以广西宜山剖面为基础将茅口组作为中国南方早二叠世晚期沉积的代表,建立了Cancellina,Neoschwagerina及Yabeina三个(竹蜓)带。1974年盛金章、李星学将茅口组底界提高到Cancellina带之顶。第二次全国地层会议文件“中国地层——二迭系”仍将茅口组底界划在Cancellina带之底(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